03.05 有人說手機幹掉了電腦、幹掉了數碼相機,那麼手機以後還會幹掉什麼?

80後農村人小丁


幹掉一:年三十團圓飯上的熱鬧勁。

幹掉二:老年痴呆,現在的老年人,用發信息代替了以前發呆。

幹掉三:便秘。現在的人入廁一點也不寂寞,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把硬便拉出來。

幹掉四:日用消費品超市。20年後,一機在手,應有盡有。油鹽醬醋,各小區都有自動售貨機。手機一照,自動就掉。

幹掉五:開🔒業。20年以後,門鎖用手機一照就開了,簡單方便,老幼皆宜。

幹掉六:幼師。以後嬰兒玩手機都是胎帶的。百天就認識手機,週歲就應用自如。用不著上幼兒園,家長只要下一款軟件就行了。

幹掉七:棋牌室。用不了幾年,朋友圈大家就可以躺在床上打小麻將,輸贏微信當場支付。

幹掉八:長篇小說作家。30年後,在車船飛機上,如果有人抱著一本很厚的書在讀,肯定會被空警盯上,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行李有問題。

幹掉九:文具。20年後,將有百分之九十的文具滅絕。

幹掉十:親情。30年後,血仍濃於水,但淡於手機。爹親孃親兒女親,都沒有手機親,沒吃沒喝沒睡,沒事,手機沒電,不行!


0老三兩0


再過十年,手機真的能幹掉電腦,數碼相機,現在玩電腦的少了,大都在手機裡邀遊。


蘭竹永青


手機再發展也是幹不掉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的面積和鏡頭小就限制了手機的照相攝影水平與較好的數碼相機技術水平在以後十年內仍然處於劣勢,當然對照片攝影質量要求不高另當別論!手機看電視節目等視頻對於家中有老人的,比較大屏高清電視機也是很不行的!


老大84833632


手機,有一天很有可能幹掉研發它的人類……

信不信由你,但世界很奇妙,只是我們現在對宇宙所的發生事物來說還很弱智!


李永生8692114750


現在和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一樣,以前躺著抽鴉片,現在躺著玩手機。


天生是王


不想說手機幹掉了什麼,總結一下,這樣大家就能從全面的方向看待手機的發展。

智能手機替換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傳媒的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是廣播的天下。

90年代初是廣播和電視、報紙並駕齊驅。上世紀90年代,電視迅速超過廣播和報紙,變成一家獨大,無論是影響力還是收入都超過了其他傳媒業態。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各地方衛視的百花齊放和興起,電視行業進入鼎盛時期。但後來因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人們對信息的接受方式,移動互聯網,例如:智能手機、pad等移動手持終端成為了主流的媒體業態。


購物方式和支付方式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前,百姓智能憑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等通過供銷社才能購買常用生活物資。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國營商店、集體商店逐漸增多。那個年代的商店,營業員在櫃檯裡介紹,顧客站在外面看,貨架靠裡擺放,顧客對商品的認識完全取決於營業員推薦。

1996年後,超市、便利店、專業店等各種行業態陸續出現。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資超市企業的進入,給消費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貨架式的開架零售形式,開始替代中國歷史悠久的櫃檯式零售。

21世紀,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越來越多地接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購作為新興的購物方式之一,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增加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購物網站向移動平臺平移,手機購物逐漸替代了電腦購物。如今,購物場所仍然在不斷的刷新,無人值守的新興業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身邊。不用帶現金甚至不用帶手機,刷臉就能支付,甚至也可以沒有店員沒有收銀員。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和商家真正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娛樂方式的變化

上世紀70年代末,錄音機開始在我國興起。馬路上常見留著長髮、穿著喇叭褲、拎著錄音機的“新青年”。他們是當時的時尚先鋒,也是改革開放以後最早的“追星族”。隨著人們對娛樂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光靠收音機難以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在1979年的時候,唱片機就進入人們的視野了

進入上世紀80年初,錄音機和電視進入人們的視野,並迅速流行起來。1983年央視首開的春節聯歡晚會幾乎成為全國上下一頓無比豐盛的美味佳餚。於此同時,錄像也開始出現了,當時人們主要是在電影院看錄像。

上世界90年代中期,舞廳和錄像廳的悄悄興起,舞廳和錄像廳成為了人們集會和娛樂的主要場所。

多層次、多內涵的文化生活已牽動著百姓的心。泡吧、看大片、上網衝浪、去健身房、去休閒會所、聽音樂會、到量販式KTV等等。

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可以在網上學習知識,還可以休閒娛樂。通過互聯網,他們大大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信心和本領。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還沒有反應過來,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普及。智能手機功能十分強大,集文字、畫面、音頻、視頻、通訊等諸多功能於一體。一機在受,既可以閱讀電子書、瀏覽新聞,又可以聽音樂、評書、相聲、戲曲,還可以看電視、連續劇。而且,無論你是走在路上還是在公園,隨時隨地都可以拿著手機聽和看。微信的出現,大大方便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

通訊方式的變化

60、70年代人們通訊主要看書信、電報和兩條腿。誰家要辦個大事兒、喜事兒,都是騎上自行車挨家挨戶通知。如果是外地,就得寫信或者發電報。

80年代,個人家庭安裝固定電話還是新鮮事。因此投幣公用電話,磁卡公用電話、IC卡公用電話相繼出現,成為了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1981年,國家對普通家庭電話安裝實施開放,電話從此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於安裝及通話費用昂貴,只有城市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可以見到。一般百姓要打電話,還是要到指定的公用電話窗口。

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臺,BB機進入我國。人們開始了即時通訊。

從20世紀90年代的大哥大、BB機、翻蓋手機,到後來的小靈通,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機,僅從手機的變遷,你便可以領略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

進入21世紀,互聯網逐步發展起來,人們通過實現網絡通訊成為可能。QQ、微信等也逐步成為了人們互相交流、分享心情的主要平臺,讓人們實現了隨時隨地“音畫同步”,不僅年輕人,很多老人也都學會了使用微信跟親朋好友溝通。


匯聚魔杖


照這樣下去,手機要幹掉的其實都是隱形的卻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親情,愛情,感情,婚姻,直接導致比原始還糟糕的境地。


文一浪


手機幹掉了許多許多東西,都被朋友們說出來了,但我認為最後最不應該的是:幹掉了下一代。不過我們也無能為力,所以,大家不要過度優慮,放鬆心情,來看一張我用手機拍的風景照。



英雄車手


手機幹掉了超市,服裝,鞋類,餐飲生活用品,電腦,電視,手錶,還幹掉了原配!


守候199102229


幹掉親情,幹掉友情,幹掉愛情,

幹掉學習力,幹掉創造力,

幹掉睡眠,幹掉健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