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对《霸王别姬》中的什么最深刻?

扁舟小调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陈凯歌的“封神”之作。而对于一代巨星哥哥张国荣而言,这应该是刻在他生命里的一部作品,甚至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人看《霸王别姬》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很多人会对程蝶衣的那句“说好了一辈子,差一分差一秒,都不能算是一辈子”而最为印象深刻。但亚述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是还没有成为程蝶衣的小豆子,被其母亲送去戏班学戏后要学的第一句唱词。但小豆子在这句唱词上,却吃足了苦头,因为他总是唱错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遍遍的唱错,一遍遍的挨打。

是小豆子天生愚笨,记性不好吗?显然不是,他就是故意唱错的,他用这种方式在和命运抗争。彼时的小豆子,从生理到心理,对于自己“本是男儿郎”的性别认知,是无比坚定的。但偏偏因为他面相秀气,身材瘦小,老师父认定了他是扮“女娇娥”的好苗子。小豆子心里其实也清楚,正如师兄段小楼劝他的,一切由不得他做主,他只能认命。但认命之前,他想做一次反抗,想为自己的尊严再做一次抗争,所以,故意把唱词唱错,哪怕屁股被打开了花,也反复念叨“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就是他对自己尊严的无力捍卫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是他“本是男儿郎”的“最后的倔强”。于是,当他嘴角流着血、目光笃定、字正腔圆地唱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之后,他的悲情人生也真正拉开了帷幕。

这一段剧情,每每回忆起来,都让人心里发酸。当小豆子终于唱对了唱词,周围人的反应看来是皆大欢喜,心疼他的师兄段小楼终于放了心,老师父也因为制服了一个倔强但是个好苗子的小徒弟而宽了心,但“男儿郎”的小豆子,却在周围其他师兄们别有用意的嘲笑里死去了,活下来的是认可了自己是“女娇娥”的程蝶衣,他在以后的岁月里,演活了虞姬,也把自己活成了虞姬。可命运总爱捉弄人,扭曲的社会更由不得你随心做自己,你原本是“男儿郎”,它却偏偏要让你做“女娇娥”;等你习惯了认可了自己是“女娇娥”,它偏偏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提醒你,你“本是男儿郎”。

其实,动荡的时代里,谁都很难活成一出喜剧,段小楼和菊仙,甚或是那个时代里的每一个芸芸众生,都被时代裹挟活得很悲情。但程蝶衣的悲情尤其痛彻骨髓。无论是被送入戏班心不甘情不愿的少年小豆子,还是日后成了“角儿”的程蝶衣,那股骨子里的倔强是他无论是“男儿郎”还是“女娇娥”都抹不去的烙印。这股倔强,也是造成他悲情人生的另外一个刽子手。如果没有这股倔强,他不会认准了一件事儿、一个人而一条道走到黑,他不会对唱戏“不疯魔不成活”,也不会入戏太深,认准了自己是“真虞姬”,段小楼是“真霸王”,更不会把“一辈子”的戏说当成是一句承诺。

只是不知道,最终化蝶而去的程蝶衣,这短暂悲情而又精彩绝伦的一生里,他是宁愿做最初的那个“男儿郎”,还是希望生来便是“女娇娥”?

可叹程蝶衣生错了时代,虽然这个时代里,也存在偏见和不认同,但毕竟,每一个人都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随性做自己。蝶衣,你可以是“男儿郎”的小豆子,也可以是“女娇娥”的“虞兮虞兮”……


亚述


要说对霸王别姬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程蝶衣了,当程蝶衣还是小豆子的时候,他被他母亲狠心的扔到了戏班子,为此还被切了一根多余的手指头,虽说是多余的,但是毕竟长在身上,那样一刀下来,怎么可能会不疼呢?他从小就过得艰辛,令人心痛。就算是小豆子进了戏班之后,他也没有过得好点,不过当时值得庆幸是他的师哥,小石头。也幸亏小石头对小豆子照顾良多,不然以小豆子的体质,都不一定能熬过那个冬天。但是当小石头变为段小楼的时候,也成为了程蝶衣的悲剧之始。小豆子是如何走上京戏的舞台,成为角儿的?是在张公公出现之后,张公公之言,他看上了小豆子,之小豆子被玷污了,每个人通向成功的代价都不一样,但在小豆子这里,尤为沉重。

在之后就是菊仙和袁四爷的相继登场了,菊仙夺走了程蝶衣最为信赖和亲近的师哥段小楼,而袁四爷只想得到程蝶衣这个人。许多看完电影的朋友,都会认为袁四爷是片中最懂程蝶衣的人,其实不然,袁四爷为何对程蝶衣独独青睐有加?因为程蝶衣演活了虞姬,而袁四爷又自比真霸王,他是因为虞姬,才对程蝶衣独特的。但是程蝶衣的虞姬是在戏中,在生活中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呀!程蝶衣在片中无人能懂其内心悲楚就算了,最为重要的是,最后,他还遭到了他最为信任和亲近的师哥的背叛,于是程蝶衣近乎崩溃的大喊着,揭发举报。当众人散去的时候,他明白,京戏完了,他和他师哥也完了。

以上就是我认为程蝶衣在片中是最令人心疼的原因了,片中几乎无一人懂他,连他的师哥都背叛了他。




余玉虞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

首先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是有感情的,但这并不一定是超过同性的爱情,我更多的认为那是对一个近似于兄长的感激和崇拜,从程蝶衣的生平来看,小时候被当妓女的母亲送去学戏,而且还砍掉了自己的手指,这是极其不幸的,但是母亲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他的母亲给他选择了一条她所能选择的最好的路,虽然她也可以选择一个平常人家,但那样的年代,必定日后是受苦的,毕竟自己妓女的身份在哪摆着,不一定有人家愿意要,所以只能把目光投向同样下九流的戏子,并且日后若是成了角了……所以这是一个母亲最本能的想法:1.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2.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好吧说的有点远了,说回正题,学戏的艰苦过程这就导致了程蝶衣从小便想着被别人呵护,这时段小楼便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当程蝶衣被欺负时,被师父打时他都出面了,所以就在此时程蝶衣便对段小楼产生了我上述的感情。有人说段小楼对程蝶衣没有感情,这纯属扯淡,若是没有感情,怎会在师父打时踢其求饶,怎会在得知程蝶衣为就自己而去给日本人唱戏而愤怒,怎会在国民党伤病捣乱时出手相救怎会在程蝶衣戒赌时悉心照料……不过段小楼的心境是出自一个兄长的角度,其实他对每一个师弟都是如此。段小楼其实是一个会像现实妥协的人,不仅仅是文革中,从小便是,从程蝶衣不愿唱女娇娥,段小楼将师父的烟嘴伸进程蝶衣的嘴里强迫其唱,往日的善良的大师兄突然变得那样,实在是大相径庭,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个向现实妥协的人。这样的人很可悲,又想当救世主,可本身又习惯于向现实妥协。这两个人都是悲剧,整部片子也是悲剧。霸王非霸王,虞姬真虞姬。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陇上陌客


《霸王别姬》里令我记忆深刻的片段是。程蝶衣在他还只有六七岁的时候,他妈带着他去到一个戏团里,想让他学唱戏。可是戏团里的师父看到程蝶衣有一只手是六指,不收他,无奈之下他妈为了他能在戏团待下去,就狠心的用一把菜刀把多余的一根手指砍掉,就这样程蝶衣留在了戏园子学习唱戏。费尽了周折啊。

小时候的程蝶衣在一次和师兄跑到街上玩时,刚好遇到了名角在戏楼唱戏,当别人都夸赞说唱的好时,程蝶衣不由的感慨道: "那得吃过多少苦啊";后来太监府上的人来戏园子程蝶衣唱到"我不是女娇娥",他的师兄小楼用烟锅杆直接伸进程蝶衣的嘴里,使劲的捣,使得程蝶衣的嘴流满了血;程蝶衣和师兄小楼来到太监府上唱戏,受到了赞赏,但是程蝶衣被这位老太监看上了,还将其给玷污了,在程蝶衣回来的路途中看到一个被抛弃掉的孩子,非要收作徒弟,后来这个徒弟背板了程蝶衣。

里面小楼的媳妇菊仙宁愿死,也不愿意往小楼身上泼脏水,而程蝶衣对小楼真的是用情至深。

最后程蝶衣之死吧,为何十年前没死,却在十年后自杀?到底程蝶衣因为失去了虞姬的大义,再也唱不出那一出霸王别姬的绝唱?还是程蝶衣那一刻忽然明了,懂得了虞姬的悲情,知道了失去霸王虞姬就再也不是那个虞姬了,所以自杀呢!

还有最后那句"我本是 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是不是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或者最后这个结局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就为了应了虞姬的宿命。





好剧直通車


一开始看霸王别姬,是因为豆瓣评分十分高,才去看的。我想,一部十几年前的老电影,过去那么久。还能保持那么高的评分,一定会有这部电影的优秀过人之处。于是我去看了。最后,我深深地对程蝶衣这个角色着迷了。印象最深刻的是,程蝶衣的一句台词: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一秒,都不算一辈子……”

段小楼不禁感慨道:“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巩俐),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这时,程蝶衣对段小楼还是挚爱着。直到文革,段小楼因恐惧而舍却了道义,揭发迫害程蝶衣。程蝶衣也因愤怒而失去了理智,在极度失落中把刀口指向菊仙,“自打你贴上这个女人,我就知道完了,什么都完了!”最后在《霸王别姬》的舞台上,真正自刎,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高度追求。

程蝶衣是一个具有满满悲剧色彩的角色,热爱戏剧,直至疯癫,挚爱师哥,爱而不得,最后自刎明志。

张国荣将程蝶衣的人物细节与情感刻画得异常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不负有心人,成功地让大家记住了程蝶衣这个人。





热爱影视墙


《霸王别姬》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段:小楼在巨大的压力下,同意揭发蝶衣的“罪行”。审讯的人却是小四,他已变成了“革命造反派”。斗争会上,蝶衣看小楼彻底背叛了自己,绝望中说出了菊仙的身世,多年的怨恨一泻而出。在造反派的追问下,小楼说他不爱菊仙。菊仙彻底失望后上吊死了。小四终于用蝶衣扮虞姬的头饰将自己装扮起来,不想门口已来了扫“四旧”的红卫兵。“文革”结束后,两位京剧老人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中,演出他们多年前演过的《霸王别姬》。当演到虞姬从霸王的剑鞘中拔剑自刎时,拔出的却是真剑,霸王惊恐地转过身来,虞姬倒在地上含笑而逝。

这部电影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金棕榈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的最高荣誉;此外这部电影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霸王别姬》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电影迷汇


小癞子给蝶衣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一句话:“等以后我成角儿了就天天吃糖葫芦”和一个场景“最后因为害怕被师傅毒打,而上吊自杀。”他的自杀是有准备的,由于看着蝶衣被打的恐怖的场面,或许还由于他觉得成为一个角儿还要挨很多很疼的打而觉得害怕?总之,他有准备的自杀了,死之前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吃的东西都急急忙忙的吞了下去。这也许是许多学京戏却没有成角儿的人的另一种选择吧。梦不能成真,就只有在虚无的世界中去寻找了。

但他却留给蝶衣一生的印象。在蝶衣成角儿后,一次入场前他听到了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就愣住了。那时候,他想到了什么呢?小癞子的梦想?小癞子的死?或许是震惊和无奈?



发哥陪你看电影


京剧名角,对京剧非常痴迷。自小被母亲卖到京戏班学唱青衣,后与师兄段小楼因合演《霸王别姬》而成为名角。程蝶衣饰演虞姬时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忘我程度,再加上程蝶衣小时的奇特经历,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戏梦”中。在文革时期,程蝶衣对毕生的艺术追求感到失落,在跟段小楼排戏时自刎于台上。

片中张国荣饰演一位男扮女装的京剧旦角。张国荣如此入戏,以至于陈凯歌准备的一个京剧演员替身到最后也没派上用场。

霸王别姬》里的几位客串角色:花满楼一位嫖客是黄磊,红卫兵小头目是吴大维,给蝶衣擎伞的跟班是宋小川,庭审的法官是张进战。

从《霸王别姬》小说来看,只需要两拨演员——少年和成年,但陈凯歌觉得还不够,所以他又选了一拨幼年的小演员,而且那些小孩们都是戏校的。

霸王别姬》现场的张国荣扭着旦角身段,说起话娇滴滴,笑起来酸溜溜,举手投足活脱一个训练有素的旧戏子。剧组人们对他的演技佩服极了,私下开玩笑的说:“你可真是个妖精。”

蝶衣戒烟一节,第一次拍完陈凯歌就说可以了,张国荣不满意,要重拍一遍。连续拍了几次之后,他砸玻璃砸得太狠结果把手指削去一块肉,大家都很紧张,他笑着说没关系,这一回终于拍好了。

张国荣为人也十分随和。拍戏他是最按时到场的演员,从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赶上拍脚步声,胳膊,腿等镜头,坚持不请替身,他认为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觉的,局部镜头也是某种情绪。






豫Gasy


一、小癞子之死。

小癞子和程蝶衣段小楼还有戏班子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从小因生计卖去戏班子里,戏班子的训练当真严酷至极,从体能到唱腔,腰板,各方各面高标准要求,稍不如意虐待体罚不在话下。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癞子和小豆子偷跑出去看戏,看着舞台上风光闪耀的角儿,小癞子在小豆子肩膀上哭得涕泗横流,一边哭一边抹眼泪说道:“他们是挨了多少打才成的角儿啊?”

这句话内含着多少心酸委屈,没体会过的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最后,怕师傅的毒打,小癞子吃完自己最喜欢的糖葫芦之后,上吊自杀了。

戏班师傅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只是这罪,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的太过沉重了。再坚强的人,也是怕疼的。

二:菊仙之死。

菊仙是青楼女子,身处脂粉堆里,却难得性格刚毅贞烈。段小楼为她赎身,娶她为妻,她以为她可以摆脱卖笑的生活,从此相夫教子,安然一生。她以为他是乔木可以让她攀附依靠一生,却没想到那个唱台上威风凛凛的霸王并非真霸王,并没有气拔山兮气盖世的霸气,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苟且偷生之辈。在他为了少受罪与她划清界限的时候,她的心凉了,死了,她看透了这个名为丈夫的男人,看透了这个世界的人性,也看透了她的命运。所以,她选择了死。

她出身青楼,却以“仙”为名,或许是向死而生吧!

三、程蝶衣之殇

同菊仙一样,师哥段小楼是蝶衣的依靠,是一辈子的寄托,只因年少无依时他的维护,他以为他们可以唱一辈子的戏,一个虞姬,一个霸王,生死不弃。可惜,他是真虞姬,而他并不是真霸王。最终,时代更迭中,他们渐行渐远,没能得偿所愿唱一辈子的戏,差的时间不止一个时辰、一个月、一年,而是大半辈子。最后,蝶衣如菊仙一样,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只有那曲霸王别姬还在舞台上响起,只有那声“小豆子”还在余音不绝。





王小五郎


《霸王别姬》里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片段

《霸王别姬》里令你记忆深刻的片段有哪些?程蝶衣在他还只有六七岁的时候,他妈妈带着他去到一个戏园子里,想让他在这里拜师学艺。可是戏园子里的师父看到程蝶衣有一只手是六指,就说他吃不了这碗饭,无奈之下他妈为了他能在戏园子待下去,就狠心的用一把菜刀把多余的一根手指砍掉,就这样程蝶衣留在了戏园子学习唱戏。费尽了周折啊。

小时候的程蝶衣在一次和师兄跑到街上玩时,刚好遇到了名角在戏楼唱戏,当别人都夸赞说唱的好时,程蝶衣不由的感慨道: "那得吃过多少苦啊";后来太监府上的人来戏园子程蝶衣唱到"我不是女娇娥",他的师兄小楼用烟锅杆直接伸进程蝶衣的嘴里,使劲的捣,使得程蝶衣的嘴流满了血;程蝶衣和师兄小楼来到太监府上唱戏,受到了赞赏,但是程蝶衣被这位老太监看上了,还将其给玷污了,在程蝶衣回来的路途中看到一个被抛弃掉的孩子,非要收作徒弟,不过后来这个徒弟背板了程蝶衣。

里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戏子无情,婊子无意",里面小楼的媳妇菊仙宁愿死,也不愿意往小楼身上泼脏水,而程蝶衣对小楼真的是用情至深。

最后程蝶衣之死吧,为何十年前没死,却在十年后拔剑自刎?到底是那一刻的程蝶衣因为失去了虞姬的大义,再也唱不出那一出霸王别姬的绝唱?还是程蝶衣那一刻忽然明了,懂得了虞姬的悲情,知道了失去霸王虞姬就再也不是那个虞姬了,所以拔剑自刎?

还有最后那句"我本是 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是不是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或者最后这个结局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就为了应了虞姬的宿命

看完你有没有心疼程蝶衣那,反正我是又心疼又同情,事态炎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