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工15年,又沒有勇氣換行業,咋辦?

外面太陽真的好大


很高興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對於換行業,我首先說說自己和身邊朋友的一些例子:

一.首先分析一下自己。本人2008年從大學畢業,因為是文科生,除了工科類的工作,感覺自己什麼都能做,所以在11年時間裡跳槽比較頻繁,走過的行業也是很多,每個行業都沒辦法沉澱,唯一一個行業是在一家國企堅持了4年,收穫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收入相對來說沒那麼高,是後面因為急需用錢,自己又不喜歡穩定的低收入,所以又跳槽,後面邊工作邊創業,兩頭不靠岸,結果一敗塗地,欠了一屁股債。現在想從頭再來的時候,已經很難了。

二.其次分析一下我一個高中同學。他大學只讀了一兩個月,就不想讀了。後面他到處去闖,人是很有頭腦的,後來他發現電商機會很大,所以堅持做電商,到現在為止也有11年了,在他堅持的這些過程中起起落落,但始終沒有走偏行業路線,去年虧損50萬左右。但是他依然選擇電商行業,只是目前自媒體的風口,他起步有點晚,雖然很難,但是他堅持了,至少沒離開過行業。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幾個能像目前那些中國的大佬,他們起步永遠不晚,但是他們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一定是的!別相信太多的“毒雞湯”,會誤導很多人的。

請你綜合分析一下這兩個真實的例子,結合自身的情況,認真規劃一下未來,勇氣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果盲目的去做決定,估計會很難再翻身!



康絲互


我是讀中專出來的,我的同學大部分都在是打了十多年工的,有時候在一起聊天,都覺得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跳槽,還是自助創業,也都小心翼翼的,挺悲哀的,很多公司都會做一些副業,比如格力造手機了,小米造汽車了,等等。諾基亞好像是做軍工的,比亞迪是做電池的



什邡苦逼的80後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98年開始我在國營公司幹了13年,從上班開始就覺得哪個工作是雞肋,賺不到什麼錢,但是時間久了又捨不得,就好像那些沒有愛的夫妻一樣嫌棄又捨不得放手,06年單位解體賣給個人,07年經濟壓力更大了,女兒小學4年級漸漸長大,每月工資到手760元,女兒每個月補課費,單位人情紅包林林總總已經壓的我都喘不上來氣了,那段時間每天都低頭走路希望撿200塊緩解一下生活壓力!單位同事們情況也都差不多,但是上班久了都沒有勇氣走出去,思想已經被固化了,有那種這個飯碗丟了就會餓肚子的感覺,單位起碼會給交個養老保險!08年3月一個同學來找我說讓我跟她一起做網店,賣外貿衣服,我分別在QQ跟淘寶都註冊了賬戶,那時候這些平臺都不要消保,第一單是QQ成交的,買了大概120塊錢的東西,我賺了20塊錢左右,突然間就有種滿天烏雲裡一縷陽光灑下來了!覺得生活終於有方向了!TB在我堅持了2個月以後有了首筆訂單,因為單位每半個月給一天假,所以進貨要早起,晚上要把貨熨燙整理好,還要拍圖什麼的,通常要忙到後半夜,睡覺電腦也要開機,不管幾點只要叮咚一響我立即就會醒過來答對顧客諮詢,一年以後我就辭職回家職業做電商了,所以我們這邊同行都知道我是拿著百十來塊錢發展到現在,雖然沒有太好但是現在豐衣足食供孩子都還可以!我也一直都在TB沒有離開,雖然紅利期已經過了但是好在有十年積累!所以堅持跟放棄很難取捨,如果當初單位能給我溫飽我又何必出來創業呢!如果你的工作不能給你希望,你又何必一根繩上吊著,如今的我即便是拉著老公去街邊炸串也是萬萬不會再去上班了!


春天外貿


我的一個叔叔,以前是個藝術家,搞雕刻的,在文藝館做事。他第一個兒子六七歲的時候意外溺水死了,他們覺得獨生子太不保險了,所以就算夫妻兩個都被開除,還是堅持生了兩個。

因為超生,工作沒了,找了點門路,出去做生意,但是藝術家完全不會做生意啊,所以一直沒做起來。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見一個老人被車撞了,肇事司機跑了,周圍也沒人幫忙,他就好心把這老人送醫院了。結果這老人的兒子是個房地產大老闆,看我叔叔好心,就特意給了我叔叔不少項目做,他就靠這個賺到了第一桶金,此後生意越做越大,現在也算個富豪了。


南若柔


我們來算一下,打工15年,如果從18歲剛成年來算的話,剛出社會,換兩到三個工作這很正常,,一個工作大概半年到一年,這就是三年,也就是21.22歲,然後再在一個地方15年,就到了36.37歲,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從習慣還是從年齡,都已經過了衝動,拼搏的年紀,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工作15年,說明他很喜歡這份工作,要不就很適合他,15年過去了,他已經形成了慣有的模式,如果讓他另外找工作再去改變已經很難了,再說年紀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再換工作還的從頭開始,就像一個剛出校園的學生一樣,什麼都不會,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合適


黃種人的人


全民所有制是開啟未來的鑰匙

創建於 2020年03月01日

全民的智能手機是覆蓋全國的、免費的、高效的超級基礎設施。

哪個國家能夠率先盤活,哪個國家可以佔領未來的制高點!

一、為什麼說全球未能夠真正盤活這一基礎設施?

如上圖,軟件的持股人在上市前最多200至500人;在上市後最多幾萬人持股。這帶來結構性問題:一是軟硬件所有者不重合,硬件所有者隨時可能拋棄軟件。使軟件高效但不穩定,在邏輯上不適合做基礎設施。二是全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金礦,幾十萬創業團隊前仆後繼的投資了數萬億資金,開發了數百萬個APP,市場因此陷入低水平重複建設與浪費。三是數十萬創業團隊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同時會消耗全民的休閒時間、商戶和企業的財力與物力。四是我們沒有辦法獲得一個安全的思考支點,沒有辦法發現未來和更大的蛋糕。

一言蔽之,舊規則帶來結構性的不穩定,帶給全人類無數問號!問號之上,難以形成共識。

二、真正盤活這一基礎設施的鑰匙——全民所有制!

如上圖,全民所有制會讓軟件和硬件所有者合一。

這會從根本上解決新基礎設施高效,但不穩定的問題。

站在高效和穩定之上,我們會發現:

第一,金融、分銷、行政、教育、醫療等領域都可以採用這一高效且穩定的基礎設施。

第二,利益完成一體化,我們是同步行動。比如,教師只需1年時間就可以把課堂授課內容全部以視頻方式搬到智能教育平臺之上。這會形成一個匯聚所有名校和名師的超級師資力量動態數據庫,自由的給每個人使用。教育的方式因此帶來各種全新的可能。比如,所有企業和商戶只需1周就可以入駐到自己控股的新零售平臺之內,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開啟“訂單=提貨權”的全新預售分銷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分銷難、融資難和獲利低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全民所有制會給每個地區帶去真正的數據共享,可以使每個地區都能像硅谷一樣依託大數據和共享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各類智能化產業。可以使高薪的工作崗位散佈到全國各地。

第四,公共的網絡平臺因為軟硬件所有者合一,可以獲得超級穩定性,可以長期的、永續的為全民賺錢。未來分紅大於GDPXN%X10000年(N%代表公共網絡賺取利潤除以GDP的比值,10000年代表未來無限長的時間)。因此,穩定與高效率組合,才能真正創造出超出我們預期的價值與信用,才能賦予每個人超級信用。每個人都用公共網絡賦予自己的信用投資未來,會使未來新生的智能化企業都是新全民所有制企業。

第五,市場被搬到公共網絡之上,所有交易可追溯,自然消滅信息不對稱。

一言蔽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硬件和軟件所有者重合,才能真正盤活智能手機這一免費的、高效的超級基礎設施。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方守雲


在同一個行業打工15年,相信題主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半個專家了,題主想換行業建議慎重考慮。


隔行如隔山,還行業和換工作是兩個概念。


如果想換行業建議從一下幾個方面考慮:


家庭的承受能力


我們每個人在世上都有多個身份,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我們自己還要考慮到我們的家庭。


題主應該是有家庭的人,想換行業要考慮到,現在自己的經濟水平是否可以保障家裡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因為轉行的前期一般不會有太多收入。


行業的前景


建議題主在換行前分析一下,行業的前景。


現在高汙染、高排放、高耗能的產業都在慢慢走向衰落,越來越不好做。


互聯網,科學技術,生物科技等行業都是朝陽產業,有國家支持。


換行業前一定要選擇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換行業需要具備的能力


在換行業前需要確定自己是否具有在新行業工作或者學習的能力。畢竟在一個行業工作15年,沒有接觸新的行業、新的知識。


一定要在換行業前就瞭解清楚,不要換行以後再去後悔。


人生在世追求多姿多彩的生活沒有錯,但是要有充分的風險意識,不要跟風走。


希望回答對題主有幫助。


歡迎關注@阿曼達外貿錄:深耕外貿行業,專注分享外貿乾貨和外貿新人成長知識


阿曼達外貿錄


您好,我是小薇,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也是在一家電器企業打工了18年,之前也是沒勇氣,不敢辭職,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默默堅持了下來,直到2018年,對於自己現狀,不得不與時俱進,考慮自己另外活法。所以2019年後果斷放棄,從頭開始,換了行業,只要有想法,好學習,執行力強,在自己能承受範圍內,勇敢面對,換行業是可行的。所以。朋友,如果對你打工15年工作實在不喜歡的情況下,請你做好:

1.自己熟悉的行業有哪些?自己更擅長哪個?

2.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可以承擔換行業帶來影響。

3.活到老學到老,不管任何時候,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要不然無法跟上時代改變。一部手機都可創業!時代不同了!

4.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動一動,就有機會,改變就在一瞬間!





小薇116611


一份工作15年著實不易,在考慮要不要換工作前,我們來分析下。

是什麼原因讓您在一個行業堅持15年,在這15年中,您的收穫是什麼,目前處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和您預想的是否有出入,繼續做下去能否達到您的預期。

如果換行業,是換全新的行業,還是跟您這個行業有關聯的,如果一定要換,建議可以換相關聯行業,這樣可以快速適應以及15年的經驗可以給到加分。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蒲公英丨徐金偉


我覺得得問自己幾個問題

1.行業沒落沒有?如果行業沒落了建議換,如果沒有就沒必要換。

你的問題,別人給你的建議肯定有的叫你換,有的叫你不換,最後你還是沒問出個所以然出來。

舉2個例子:

例子1--現在做布鞋,有幾個人做,有幾個人穿,又能產生多大效益,明顯布鞋已經淘汰,做布鞋的老闆早就轉了行。

例子2--汽車工業,從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汽車工業越做越好,也沒有淘汰跡象,而且更多的人長擠進這個圈子來。

2.從你所說的電子行業,要思變的是老闆,而不是你,日本電子行業經久不衰,越做越尖,說明,電子行業永不衰退,只是需要更新換代,比如以前生產二級管,三級管,現在都是集成塊,或者貼面部件等,這就是更新換代,如果老闆還是做以前的產品,面臨的結果就是淘汰,所以國家總是說要淘汰落後產能,鼓勵新技術,新發明。20年前,中國以出口糧食為主,現在早已經是輕工業大國,這就是變。

3.電子行業研判。我們工作與生活中,處處是電子,只是更加智能,以後用到的電子會越來越多,所以說電子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不會沒落的,只有更加繁榮興盛。

4.那接下來問題就簡單了,既然行業不會沒落,而且會更好,那你還有什麼理由說去換行業,如果自己在原來行業本來就做得好,換去別的行業就是折騰?

5.也許你可能看到某某人做別的事,比自己收入可觀,那你就錯了。美國也有乞丐,中國也有富翁,360行,行行出狀元,電子行業也有巨頭。

6.別人的經驗,別人更加成功並非適合你去複製,就像我的評論,從來不復制,因為不一定適合你去複製。

終上所述,結果一目瞭然吧?深耕自己的事業,只要大家還要吃米飯,你又何嘗種不出豐收的稻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