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小雨

西城尾記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下波淜村往北,沿途五六百米的湖岸都被柵欄圍著,滿目蔥鬱的蘆草和隱居其中的水鳥成了可人的風景。是的,柵欄,那是我們在給自己安上一條文明的警戒線。理由很充分,但這樣的強制性似乎正好揭露了我們與文明的差距。在一些景色優美的角落,我仍看到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有時我們僅僅就為一兩張虛無的朋友圈照片,卻完全無視道德與良心的譴責,殘暴地踐踏生靈。

再次面對洱海的時候,我的思緒竟有些不能平靜。前兩天鄉下的母親打來電話,說村裡一個剛做媽媽不久的女人,帶著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到洱海源頭的茈碧湖邊撈魚,結果母子兩人一起被湖水淹死了。這消息立時就在朋友圈裡傳遍。驚歎之餘,我不禁想到了茈碧湖水的優雅與秀致,那隻不過是洱海三十分之一不到的小湖泊,而且母子倆失事的地方,就是一個專供遊人觀景的淺水區,卻不想也會給我們留下這樣慘痛的記憶。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洱海邊的行走,我亦常常聽到許多老人說起往年的舊事:早年出行都靠船,可別看洱海在風和日麗之下完全就是個溫柔岑靜的女子,發起橫來可兇著呢,有時候天色一變,波濤一起,雨水下來,隔壁鄰村,僅僅兩三公里航程,都有過一艘船十幾個人絕無餘生的慘劇……

我想任何事物,你若輕視它,那你絕對就要吃敗仗。記得當年求學,我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看不起就讀的中專學校,以為讀高中上大學才是人生正路,結果當年期末,我收到的就是補考通知書。包括現在,假若哪天我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面對書本,三心二意,一目十行,那麼對於這本書,我絕對只會是一知半解的結論。洱海是造物主賜給蒼洱大地最美麗的公主,她有偉大的自然母親作為後盾,假使我們就這樣放任地輕而視之,那麼我們該領受的懲罰,也只是遲早的事。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在靈泉溪入海口,終於有少量的溪水入湖,而且水質非常清澈。據2017年的蒼山十八溪水質報告,靈泉溪全年有6個月達到Ⅱ類水質標準。可惜這樣的清潔源流實在少得可憐,目測之下,或許一個小時的流量尚不足一方。站在正午的陽光下,我能清楚地看到溪流表面泛著流淌的水紋,像極了一個孩童歡快的笑容。溪畔的西城尾村,只有一角村頭偏向洱海和溪水相夾的犄角。這個小村和先前的富美邑一樣,與洱海隔有開闊的湖濱,讓環海西路從中筆直穿過。據溪畔的標識介紹:“靈泉溪畔的三陽峰下,曾建有三陽古城,為南詔國都羊苴咩城的衛城。城以溪為護城河,直達洱海邊,今溪之入海口處,有西城尾村,即為三陽古城尾段村落。”也就是說,眼前這個古樹彌蓋的小村落,已在歲月長河中走過1000餘年歷史。而我始終充滿感慨的是,作為一個崇文尚教的民族,即便我們今天徒步行走在蒼洱之間這塊由白族後世子孫耕種的土地,只要能夠順利讀懂那1000多個常用漢字,即便完全沒有導遊的陪伴,仍舊可以在歲月洪流中覓到歷史的脈落和斑跡。在廣袤的蒼洱大地,有太多的民居、碑坊、牌樓、照壁、牆畫、對聯、詩詞歌賦和村落標識,被那些頗識文墨的村民或匠人反覆抒寫,最終成為我們各個村莊最久遠的歷史記憶。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白牆青瓦、青石街道、照壁挺立,還有高大挺秀的大青樹,這是西城尾村給人的最初印象。從一條小巷走進村中,那些早已陳舊的筆墨,和枝頭歡樂的鳥鳴一起,成了最打動我內心的音符。但我並沒在村中行走多遠,讓我迷戀的還是洱海。靈泉溪畔的人工溼地修建了人工棧道,獨倚憑欄,在迎面而來的湖風裡遠眺洱海波瀾壯闊的宏大,遠樹渺渺,蘆草挨挨。湖面上,白鷺、海鷗等各種水鳥來回飛旋,在純粹的蔥鬱和灰藍中摻入幾點動人的白色。從棧道上通過,在茂密的蘆葦包圍中,灘地上長有許多高大的古桉樹,紅桉和藍桉都有,看那合抱的樹圍,不止三四十年曆史。作為一種外來樹種,我甚至可以從它們的樹齡上看到另外一些歷史的記憶。灘地上還有許多樹自由地生長,水杉、櫻桃、柳樹和楊樹,走到下面,給人一種難言的沁涼。

林間雜草茂密,有些地方甚至根本無法下腳。我卻發現了一根根掉落其中的鳥毛,白色、黑色、紫色、褐色,或長或短,從每一根鳥毛上不難想象鳥兒的美麗。一片小小的林子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正是這樣一個個稀有人跡的地方,才是鳥兒棲居的天堂。一個多年從事環保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隨著工業文明對自然蠶食的加劇,全球溼地不斷萎縮,洱海就成了鳥兒們遷徙路上的一個重要庇護所。洱海就在我們窗臺之下,常看到那麼多的鳥兒成群結隊,不是說我們環保措施得力而使它們隊伍壯大,而是可以接納它們的空間越來越小。常常看到它們走進我們的視線和生活圈,不是說它們不懼怕我們人類,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奈之舉,那是因為我們已把房子蓋到了洱海旁邊,侵佔了它們的領地。想到這裡,我臉上一陣羞赧,就此收住腳步退了回來。對別人的尊重,就是要能夠允許並尊重他人的隱秘空間;對於自然生態,我們豈不是要越發寬容地給予它更大更自由的天地?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清風徐來,嘩嘩作響的波濤聲,讓人感到了曠野的寧靜。我在湖灘上接連遇到好幾夥村人的集會。在人們的心裡,洱海還是一片野地,一個讓心靈得以放鬆的神秘居所。在父親和我的童年時代,鄉下孩子嚮往的是遠方的城市,而今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卻時時嚮往充滿野性的家園。湖心深處,有三個游水的孩子,在起伏的水波里游水嬉戲,一會兒潛水,一會兒狗刨,一會兒又聚在一起踏浪,大約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三人依然快樂地泡在水裡,急得湖岸上替他們看守衣服的孩子不停地朝水中叫喚。

湖裡依舊是快樂地叫喊聲。看著清澈的湖水,女兒便也禁不住誘惑,脫掉鞋襪下了水。剛進淺水,就被水的清涼激得一陣緊張和慌亂,她甚至尖叫了起來。但很快穩住了陣腳,玩泥摸泥,玩水踏浪,就再也喊不上來了。妻子只得和她一起下了水。這塊潔淨的沙灘上佈滿了清滑的卵石,沒有稜角,暗紅色、淡青色、牙白色,水與岸接近的地方鋪滿一層柔柔的細沙,綿綿的,又有幾分硬實,踩上去便是一陣透心的清涼。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粗大的礁石,橫七豎八地散佈在水邊湖面,頂上綴滿一層厚厚的黃苔,若不是顏色有些令人擔憂,這場景還真讓人聯想到了卡通畫裡的海底美少女。似乎也正是這些漫無邊際的黃苔,給人一種觸目驚心的恐懼。我擔心這些原本可以淨化水質的水苔反而又成汙染的元兇。像是印證這種猜測一般,我隨之在湖岸上看到許多被人工打撈出來的黃苔被壘成小堆,顏色早已變為黑色,足可和那些礁石以假亂真。旁邊還有焚燒過的痕跡。在以前它該是一種上好的漚肥材料,如今卻只能聽憑著讓時間風乾,成為垃圾。現代文明的到來,讓我們失去的似乎並不僅僅是傳統的生活方式,還讓許多寶物失去了它該有的效用。

天色陰沉下來,我們收拾好行裝上岸北行。讓我感嘆的是洱海邊的行走總會有許多難言其美的邂逅。高行健曾在《靈山》中這樣寫道:“真正的行者本無目的可言,沒有目的才是無上的行者。”每次啟程之前,我似乎從未想過會有怎樣的遇見,但就是這樣毫無目的地行走,總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如同一朵完全綻放的花蕾,在我們到達之前躍然呈現。

北雁,原名王燦鑫。1982年生,現居雲南大理。出版長篇小說2部。另有小說、散文等各種作品一百多萬字發表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滇池》《邊疆文學》《散文選刊》《遼寧青年》等上百種報刊。小說作品曾被製作成長篇評書在廣播電臺連載播出,散文作品多次入選北京、甘肅、福建、雲南等各省市中、高考複習模擬試卷和教輔材料。曾獲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首屆優秀文學藝術獎。

值周:胡亞玲

主編:李勝

總編:羅宗雄

明日之湖——青年作家北雁環洱海田野調查 · 西城尾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