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某人天天不看红绿灯过马路,过了十七年,终于被车撞死了。

很奇怪吗?

吃野味爆发瘟疫是这样的: 人首先被动物传染疾病,这是一个概率。然后这个疾病刚好变异: 可以人传人,这也是一个概率。变异后刚好非常厉害了: 潜伏期长,症状特征不明显,这还是一个概率。

老实讲,这个概率(在现代)不高,所以需要很多年才会爆发一次。

有些人可能问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回答也很简单: 你不知道不等于没发生过,历史上三年一小疫,十年一大疫才是常态。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我们历史上,大瘟疫在各朝代中分布如下:秦汉13次,魏晋17次,南北朝17次,隋唐17次,宋朝32次,明朝64次,清朝74次。瘟疫的发生频次呈现逐渐上升之势。 这是邓云特统计的结果。另外两位学者根据正史、方志、医书统计出的结果如下:大瘟疫总共266次(从秦汉到辛亥革命大约2000年的时间),其中从纪元到宋朝灭亡总共1126年里面发生大瘟疫68次,平均16.6年一次,南宋到辛亥革命发生大瘟疫200次,平均3.9年一次。统计到朝代。

南宋、金、元:6.7年一次。

明:5.2年一次。

清:2.5年一次。

这些还只是统计那种大瘟疫(上国史的那种),如果统计到地方的小瘟疫。清朝296年中江南十府共发生瘟疫586次。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其实新冠和历史上的其他病毒比死亡率和传染性不算顶级,如果发生在古代,连大瘟疫都算不上, 古代大瘟疫都是几十万、百万以上的。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人口流动速度和人口聚集压根不是一个次元的,在古代能算大瘟疫的都是狠角色。吃野味引起的疾病只会杀死几家猎户,最多死掉一两个村子的人,因为这次的病毒并不能通过水源传播。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他们在那种进城出村都需要凭证的时代,压根不能把疾病传得多远。这致死率也不会引起当时的恐慌,估计最多只能上个县志。古代医疗条件奇差无比,导致病毒性疾病压根不显眼。比如,今天死亡病例有100多,疑似病例有几十倍,这些疑似病例其实是普通的肺炎和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这些人放到古代都得死。也就是说,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在全体因疾病死去的人里面只占一部分。只是因为我们医疗条件好了,能解决其他问题了,所以病毒性疾病才越来越是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但是,我们是现代人,不能拿古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应该设法把概率降低,从源头解决。

不过,我不太抱希望,这个利益链条上有不少人,03年非典后中国就修订了《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可是他们压根没有被很好的执行。这还涉及食补这个传统。现在微博上不少人宁愿相信这次是生化武器也不愿意相信专家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2019年4月27日,一名38岁的俄罗斯男性游客在生吃土拨鼠后因感染腺鼠疫死亡,三天后,他的妻子也同样因腺鼠疫发病而宣告不治。当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也是因为食用果子狸导致传染。虽然说果子狸是中间宿主,源头是中华菊头蝠。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致死率50%-90%,最快两天发病。全身溃烂流血脏器衰竭而死。现在普遍观点病毒来源于蝙蝠。狂犬病,致死率100%,无特效药。来源蝙蝠。等等等禁止食用野味,不要有侥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爆发的疫情会取个什么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