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么让老公可以同我一起看育儿类书籍?

西米妈呓语


这个得结合自己老公的性格,方法用在别人身上是适合的,但不一定适合你。在这可以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供你参考。

我老公是那种思想传统的男人,以前遇到孩子有什么问题跟他讨论,结果只会是我俩吵起来。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过往我在育儿工作上的工作量是90%,孩子大部份的事情都是自己操心,也按我自己的育儿方法走,老公基本上就是闲人一个。有那么一天,我突然想通了,得放手!男孩子的成长过程里,爸爸的角色太重要了。找了一个大家心情都很好的晚上,很平和地把自己带孩子中遇到的困难慢慢说出来,表示需要他的帮助。经过几次这样的交心下来,老公的责任心就被调动出来了,他会主动地去看育儿的教材、网上老师的课程等等。

女人啊,不必把所有的事情揽在身上,让老公为育儿也出一分力,当你强悍时,你的老公反而会不理不睬。


天降傻小白


育儿不应该只是老婆一个人的事情,老公也有责任。所以,在一个家庭中,育儿分工很重要,只有分好工,老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自然会主动去阅读育儿类的书籍,寻求问题答案。

在我家, 因为二宝刚出生不久,于是我们分好工,我负责照顾二宝,老公负责陪大宝玩玩具和游戏、给大宝讲睡前故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公会根据觉得困惑的问题,主动去阅读一些诸如情绪管理、儿童心理学之类的育儿书籍,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老公育儿过程取得一定成效后,我会及时夸赞老公,让他对自己的育儿方法有信心。

而在育儿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对大宝的成长有益的内容也会分享给老公,有时也会和老公就着这些内容探讨一番,最后敲定切合大宝成长实际的育儿策略,让育儿变得更简单。

所以,让老公和你一起阅读育儿书籍找到育儿方法很简单。一是要让老公自觉承担育儿任务,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痛点,他才会有寻求解决办法的主动性。二是及时给予老公正向反馈,肯定他的努力付出,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三是适时与老公切磋育儿经验,引导老公通过持续学习掌握育儿方式方法。

只有亲身经历才懂得育儿的不容易,也只有发现痛点,才会寻求科学的育儿方法。


宁汐漫语


他们小孩目前1岁7个月,会喊爸爸、妈妈,却不愿意张嘴喊。于是他们按照育儿视频上交的方法,小孩想干什么,不再他一拉你就跟着他做,而是引导他喊出来!刚开始小孩也会哭闹,但是仅仅两天,小孩已经开始张嘴喊人了,方法很有效。

我们看到他们一家子的行为,深有感触,也认识到学习育儿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我们也开始了学习!确实一些方法很有效,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改善!

对于你的提问,我建议可以无意放一些育儿视频,邀请老公一起看,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并改善实施!好好沟通交流是关键!加油!



清水幽兰


你好,我是走错路的丫头,很高兴回答怎么让老公可以同我一起看育儿书籍。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好多宝妈都遇到过。自从怀孕,尤其生了孩子之后,宝妈就变成了玻璃心,各种上网查资料,各种套症状,各种担心最后平安度过。但是老公好像无动于衷一样,觉得我们当妈的太敏感。

我老公也是这样,佛系的很,总是说我太敏感。孩子有一点变化我总是很关心,老公说我神经质,总是大惊小怪的,孩子发育都是正常的,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后来有一次,宝宝起湿疹了,他说不是,就是上火。我说我们去找医生看如果不是,以后我绝对不会乱说,如果是,你要学习,不可以当一个文盲爸爸,老公答应了。结果到医院一看果然是湿疹,老公自愧不如,说:“还是当妈的用心啊!”从医院回去之后,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他都特别留意。还买了好多育儿方面的书籍,学习完了还和我交流探讨。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奶爸,宝宝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特点,每个阶段该增加的辅食比我还上心,我知道他在享受着宝宝成长带给他的快乐!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关注留言。




走错路的丫头


时不时的分享书中的观点,他会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后,慢慢的在你的影响下也会开始看育儿的书籍了。

我家老大不是特别爱洗澡,对他说咱们去洗澡了,老公喊两三遍都不回答,我先去和他聊点有的没的,然后问他说你想要小青蛙🐸和你一起洗澡还是想要小鸭子和你一起洗澡呀,他会若有所思的说那还是小鸭子吧!等洗完澡后我对老公说这是我在育儿书里看到的,书里是这么教的,得给孩子一个选择题,不要给他说不的选项,老公那天破天荒的把那个章节看了一遍。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我按照书上的方法奏效后,老公就会把书上相应的章节看一遍,慢慢的也会按照育儿书上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山园静梅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超级奶爸。

怎么样让老公同我一起看育儿书籍?就像我同样希望我老婆同我一样看育儿书籍。先晒一下我的部分书单:

《正面管教》系列、华德福系列、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ET父母效能训练》系列、蒙台梭利……

曾经我认为,我一定能影响我老婆和我一起看这些书籍,晚上睡前可以一起聊聊书中的一些困惑或者心得……

那都是我们美好的期望……《亲密关系》中说,期望是通往地狱之门的钥匙……你越说你越推荐她去读什么书的时候,我们传递的就是我们对另一半的不接纳、不信任。不信任她/他带不好孩子!

我们一直在试图让另一半或者上一辈人和我们的教育理念一致,甚至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和我们的一致,这样大家的孩子在一起就生态环境优化了。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主要抚养者,你有你的带娃方式就可以了,按照你所认为的理念去实践,践行,有一天你就能难慢慢地影响你身边的人,我是这样做的:

一系统地学习。我让我自己系统深入地去琢磨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想法、决定。学习个体心理学,和这个行业的前辈、讲师、同学一起去讨论。参加读书会、工作坊、讲师班。

二:用心地实践、观察孩子的情绪。学习了就用出来,和孩子一起成长,而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就像我知道了要打100分,那怎么做到呢?在脑海中复盘今天和孩子相处中的困惑点记录下来。

三:开家庭会议。每周六我们家会有家庭会议,尊重每个的需求,不评价、不建议、用“头脑风暴”办法来讨论,不预设答案。

实上,我们自己做好就可以了,还是还从主要抚养者身上学会很多有品质的技能和品格。孩子基本上都是看你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了什么?我相信孩子会有她自己的学习方式,面对外界环境的方式,信任她就可以了,至于另一半也会慢慢地受到影响,我们也不要抱着要改变他人的态度去对话,我们自己要改变自己都很难,何况去改变他人,不是吗?

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奶爸,本期回答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您,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于爸的育儿经


1.遇到育儿问题两个人一起探讨,大家说说彼此的看法,如果老公说的不对,你可以拿出书本来告诉他书里写过这方面的问题。两个人主要还是要多沟通。

2.当老公对这个事情产生些兴趣的时候,给他一本比较有意思的育儿书籍,别太厚,别太难,最好带彩色图片,几天就看完的那种。

3.育儿知识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可以关注一些比较好的公众号,例如丁香妈妈之类的,有好的文章及时分享给老公看。

4.大家都是新手妈妈,教养孩子也都是从书本里面学习,有时候实践起来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没有经验,但是还是按照书本里科学养育孩子,当有所收获或者孩子有所成就时一定要告诉老公,毕竟实践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加油呀,拉起老公一起学习😀


蓁宝妈妈


中国的情况是城市里大部分的爸爸太忙时间少,农村的爸爸要么打工做生意很忙,要么懒散混圈子不愿意终身学习。

不清楚你老公具体情况,给三个建议,你试试。

1、抛问题。

仔细观察孩子,一些磨蹭拖拉爱欺软怕硬胆小等等问题——收集起来——然后在育儿书籍上找到好的建议收藏好——找个独处的好机会——聊问题,请教他书上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记住,态度和语气是请教!)

2、找榜样。

一些爱看育儿书的爸爸或者孩子教育的好并爱看书的爸爸,收集他们的信息故事截屏、剪报,父亲节或儿童节的时候包成礼物🎁送给他。

别的节日礼物也可以送书、送书签🔖,反正就围绕书籍📚来。

(你越认真他越得看,这叫骑虎难下)

3、多肯定。

只要爸爸有一点进步,肯定,表扬,当着孩子婆婆的面夸,夸到他不好意思!夸到他想成为育儿专家!






树洞老师有话说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不论您还是你老公都不要默认自己的方式就是对的,首先保证夫妻之间的良好交流。我老婆是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学习研究的,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学了一些相关内容,不成体系,权作分享交流。

首先对于孩子的成长,原生家庭的影响非常非常重要,这点有太多的研究已经能证明这一点。尤其在孩子成长初期,家庭的环境比让孩子快速学习认知各种能力和知识更重要,因为不要因为教育方式的原因和老公起冲突,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

在孩子不在的时候,可以多和老公沟通,首先让他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先在夫妻中达成共识。然后一起努力摸索,不要过于迷信书本的内容,及时是最著名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在很多方面也是有分歧的,所以在很多方面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或者孰优孰劣。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夫妻关系。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C在纽约找吃的


男人,在感受到被需要时,会表现出很强的行动力。

平时让他帮忙做点小孩的事,比如洗奶瓶,冲奶粉,当他做完后。

你反思一下,当时是否在嫌弃他没处理好,或者笨手笨脚,然后又自己弄了,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就更加没有动力。

[赞]换个思路,当他帮你弄了,换来是赞扬和鼓励,特别还可以让小孩给他一个飞吻或者拥抱,这一小小举动,会让他感觉很暖,感觉这个家,他能奉献一份力,他原来也能把孩子照顾的很好。

育儿书籍,可以以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给读出来,然后重复上面的鼓励赞美,特别要让孩子表现出来,成功率是非常高的,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