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出虚汗怎么治疗?

幸福165199611


老百姓所说的出虚汗,在中医多数称之为自汗,这是在不运动环境温度不高的情况下,身体仍然冒汗,并伴有一系列虚弱的表现,称之为自汗。

身体虚弱的表现,多会伴有气短懒言、疲倦乏力、畏风寒、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中医认为跟脾肺之气不足,气不固表不能摄汗所导致。

治疗这方面的病症,多数医生会选择桂枝汤,玉屏风散等方药治疗,金匮要略有个方子叫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也比较有效。

桂枝加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一味药。

桂枝汤本来起调和营卫,调理肌肤开泄的作用,汗少可使之发汗,汗多者可使之收敛,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而加入黄芪一味药,加强了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在临床使用上,桂枝加黄芪汤也可适当加减,比如阳气明显不足的,可以加入附子,加强了温阳固表的功效;舌苔白腻,脾胃功能差的可以加入白术一位,加强健脾助运,补气化湿的功效;畏风寒明显,经常感冒,可以加入防风一味,加强祛风寒驱邪的作用。

出虚汗自汗,发病的机理不难理解,但是临床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症状,要灵活加减,才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养生郑芝环


1.先说一下人体出汗的意义

首先,出汗这件事情,对人体非常重要,汗水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排毒,而是带走热量、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人体一天不知不觉中会通过皮肤蒸发约500-600ml水分,相当于一瓶矿泉水,

人类皮肤大概有200-400万个汗腺,人体的散热就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来实现的。

2.过度出汗是怎么一回事?

总的来说来说,过度出汗一般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局部多汗症和继发性全身多汗症。

  • 原发性局部多汗症多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出汗的部位一般局限于对称的手脚心、腋下和面颊,多汗的频率基本上一周至少一次,而晚上睡觉出汗(盗汗)的情况并不多见。


  • 继发性全身多汗症,多在成年之后发病,出汗比较广泛,有时候是全身性的,通常晚上睡觉出汗比较多。


3.如何治疗的问题,一般是先寻找具体的原因,然后再对症治疗。

治疗的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