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三门峡灵宝这个“红色山村”一下子“红”了

豫西山区,红色烟火崖,一轮轮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史的浪潮汹涌澎湃。

一支支“红军队伍”从这里出发,雄赳赳气昂昂翻山越岭,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穿过崎岖山路,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红军的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开启重走长征路,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一时间,“红色朱阳”“红色烟火崖”热潮涌动。

自发重修长征路,红色文化在这里绽放新姿态

三门峡灵宝这个“红色山村”一下子“红”了


80年前,因为一支红军队伍,灵宝市朱阳镇烟火崖村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中,当年的红军树、红军路、红军场再度将人们拉回那个烽火燃烧的岁月,追寻红色文化历史印记。

当年,红七十四师转战于鄂豫陕根据地,在卢灵洛三县交会之处的朱阳镇境内坚持对敌斗争,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众多的革命文化遗迹。烟火崖村是朱阳镇一块英雄的红色热土,村中有棵烟火崖村先辈们栽植的皂角树,在村民的眼中,它是一棵见证了军民鱼水情的“红军树”。红军战士在皂角树附近4个打麦场宿营,绝不打扰村民,中午,村民们端来自家饭菜让红军吃,红军战士一再谢绝,乡亲们执意相让。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红军队伍,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称这4个打麦场为“红军场”,是红色圣地。五里墩台至鱼奋沟口的这段路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红军路”。

80年后,新一代烟火崖村人薪火相传,当地群众自发重修长征路,修复红色旅游资源,让红色旧址烟火崖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烟火崖的红色印记也将随之传播到四面八方。

2018年,常年在外的郭斌斌回村办事,刚好赶上村民小组公开选举,毫无心理准备的他,意外被推选为烟火崖居民组组长。当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村民们一起挖掘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从此,朱阳镇烟火崖红军圣地开始以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

绿荫如盖的皂角古树上,祈福的红丝带随风飘荡,“红军树”几个烫金的大字熠熠生辉;杂草丛生、崎岖蜿蜒的山脊上,8公里长的“红军路”整修出来了,红军草亭建起来了;“红军路”横匾挂起来了,路边的红旗飘起来了……望着眼前的这一切,郭斌斌与村民们满怀希望。“我们就是要把烟火崖村这些故事从遥远的记忆深处“打捞”出来,以更真实的姿态呈现给前来缅怀英烈的人们,真正起到传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的积极作用。”郭斌斌说道。

开启红色文化之旅,万余人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如今,古老的烟火崖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已经逐渐成为朱阳镇乃至灵宝市红色之旅的一条重要线路。

道边路旁迎风飘扬的红旗、狭窄的山道上熙来攘往的汽车、“红军树”下一队队身着红军服的拍照留念者,夜幕下彩灯闪烁的红军树……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到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从这里开启传承红色精神之旅。鲜明的红色元素成了小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每当有单位或者团体组织前来重走红军路时,有着“朱阳红色文化活字典”之称的花甲老人王治恩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里,为前来学习参观的游客当起了义务讲解员。通过他的讲解对烟火崖红色文化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烟火崖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前来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让大家穿一次红军服,听一段红军战斗故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走一段红军路,唱一首红歌,吃一顿红军饭,让他们真正体验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把烟火崖村红色文化打造成一张吸引游客的名片。”王治恩说道。

2019年4月,烟火崖村迎来了“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的第一批客人——灵宝市工信局。他们与该村村民共同为“红军路”举行了揭牌仪式。自此之后,烟火崖村红色文化旅游迎来了“井喷期”。

记者了解到,2019年来烟火崖村“重走红军路”的还有三门峡市国税局、三门峡市工商局等20余家单位万余人,瞻仰“红军树”,重走“红军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红军路”“红军树”“红军场”……一串串难忘而闪亮的红色文化记忆,在当地干群的努力下,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也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闪耀新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