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磨盘,又称“青龙”,古代人的磨面工具,自汉代已经出现,可见磨盘的使用历史悠久。

磨盘的材质多为花岗岩,卢氏县人俗称“麻子石、磨子石”,方便手工雕琢,更利用磨碎各种粮食。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磨盘多为素面,少数雕刻有各类吉祥花纹,直径多为80公分,厚度多为10公分,重量大概就是一个人能够搬走的样子,这样的话就方便运输,更利于人在推磨时的省时省力,在不需要搬运磨盘的山区,磨盘的直径和厚度会绝大一点。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磨盘分为上下两片,上片略薄,中间凿有两个眼儿,方便磨面时粮食自动往下流动,边沿呈三角形凿有三个眼儿,方便固定磨杠。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在电动钢磨普及之后,石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灵宝市朱阳镇的白花峪、枪马峪、老虎峪等村落里还有农户用来磨玉米糁、玉米面,最近几年没有去那里了,不知道还有人在用没有。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前些年在农村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被废弃的磨盘,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也就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最近几年来,旅游区和农家乐的异军突起,磨盘顿时被人大量收购,有人开始用它做茶台,有人开始把它垒院墙,集审美与复古与一体,整体效果不错。

磨盘:曾经被抛弃在房前屋后,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宝贝

有人开始收购,自然就有人坐地起价,刚开始一个磨盘十块八块钱就有人卖,后来涨到了三五十块了,再后来就干脆涨到了百十块,雕工精美的甚至都卖到几百块钱一个了,并且是越来越少。

从钢磨普及到现在,也才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谁也没有想到曾经被遗弃的石磨盘会突然有人高价收购了,这个现象的确是让很多人看不懂,想不通!

各位读者又是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