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蘇軾,字子瞻,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也許,有很多人對蘇軾的印象止步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知道他愛遊名山大川,卻並不瞭解東坡對竹子的偏好。

在東坡的生活中,隨處有竹,“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因廳。下為人所往,上密不容釘”;“予謫黃洲,寓居定惠院,饒舍皆茂林修竹”。

竹儼然東坡生活裡不可缺失的夥伴,也見證了東坡一生的坎坷,無怪乎東坡的詩文中處處有竹的修身纖影。

今天整理四件蘇軾的墨竹作品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蘇軾 墨竹圖頁 波士頓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蘇軾-墨竹圖頁 大都會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蘇軾 墨竹圖卷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蘇軾-墨竹卷

東坡常寫竹,不寧唯是,東坡還要畫竹,有《竹石圖》留於後世。他不僅是一代文豪,在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墨竹之愛,是東坡愛竹的昇華。將自己所鍾愛之竹形諸紙上,必全神貫注,凝神屏息,所得墨寶必是作畫者精神心血凝聚的產物。而從東坡對墨竹的探討,則更可見東坡的藝術追求。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文同-墨竹圖 臺博

說起東坡與墨竹,還有一人必須一提,這便是蘇軾的摯友文同,字與可。他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善畫竹,自稱“湖州竹派”。文與可與蘇軾相識於鳳翔,後因共同愛好墨竹而結為好友。東坡從師於他,自承“湖州竹派”,倆人常討論畫竹。師生感情甚篤。與可死後,東坡因懷念故人曾見竹廢卷而失聲痛哭。於是這段因竹而締結的友誼傳為佳話。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宋 墨竹圖 克利夫蘭

蘇軾並未受過嚴格的書畫方面的訓練,所以他的墨竹並不以形見長,而是因其不俗之氣。連他自己也曾說:“畫不能皆好,醉後畫得,一二十紙中,時有一紙可觀。”對於此,黃庭堅做過切中肯綮的評論,他說:“東坡畫竹多成林棘,是其所短,無一點俗氣,是其所長。”但這並不影響東坡對墨竹的痴迷,和對畫竹的探討。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宋 竹石圖 克利夫蘭

對於畫竹的理論,最為精闢的見解莫過於“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了。這是東坡畫竹心得的高度概括。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榮陽-竹圖 東京國立

居不可無竹,詠竹,畫竹,用竹。東坡好竹如此,何哉?

白居易《養竹記》答曰: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宋 梅竹聚禽圖 臺博

原來如此,東坡寧可不吃肉也要種竹,不僅是因為嗜竹,恐怕更是因為“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吧。也許正是因為東坡有曠達的胸襟,瀟灑似竹,剛直堅毅,不屈似竹,正人君子,氣節似竹,才會有惺惺相惜之感吧。連想起東坡烏臺屍案時的不屈,泰然,又叫我想到他在《跋與可纖竹》中贊竹“其屈而不撓者,蓋如此雲。”的句子。

真假莫辨 聊勝於無 蘇軾的四件墨竹作品及其他

張彥輔-棘竹幽禽圖 納爾遜

劉禹錫有“高人必愛竹”的斷語。東坡亦自承“瘦竹如幽人”。

東坡在《墨君堂記》中寫到:“世之能寒燠人者,其氣焰亦未至若雪霜風雨之切於肌膚也,而士鮮不以為欣戚喪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時之變亦大矣,而君獨不顧。…風雪凌厲以觀其操,崖石犖确以致其節。得志,遂茂而不驕;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獨立不懼。”

雖是寫給與可的,同時也是贊竹,而在我看來,由是後幾句,用在東坡身上不也很恰當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