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话说军世】在火枪、步枪的早期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的发明设计,转轮步枪就是其中之一,对比栓动单发步枪有着明显连射优势的转轮步枪,为何会被淘汰,其实其缺陷并不是弹容量低,而是其他原因。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为何难逃被淘汰:致命缺陷导致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1、精度问题,是发展的重要限制:由于转轮的结构原因,转轮弹巢在每次旋转后,可能会与枪管发生偏差,即便偏差较小时,也会对步枪的射击精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偏差较大的话,就可能出现炸膛的风险,而射击精度本身对于步枪来说极其重要。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而转轮步枪及手枪子弹的特殊情况,使得其弹头速度与形状无法有效提升,一般超过200米的射击距离上,这种步枪的精度和威力都会大减,对于手枪而言无所谓,但是对步枪来说,与同时代和后世步枪800-1000米的有效射程相比,没有优势可言。

2、气密性缺陷,让性能大打折扣:左轮步枪和左轮手枪一样,转轮结构有很大的问题:气密性差;在射击子弹时,火药产生的大量燃气,从转轮和枪管之间的缝隙跑掉了,没有能高效的推动弹头加速,大量浪费火药产生的动能,这样原本威力巨大的步枪射击性能会大打折扣,而且这还不是最危险的。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3、燃气泄露,危险性很大: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早期转轮武器的燃气泄露有比较大的危险性,甚至可能会造成炸膛隐患,转轮手枪子弹装药量较少,射击方式也决定了其危险在于灼伤手掌。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而转轮步枪威力更大风险就更大,尤其是步枪贴腮射击时,泄露的火焰燃气对于射手的危险较大,对于大量装备的军用步枪来说,可靠的普通性能步枪,远比看似“尖端”的高风险武器实用的多,毕竟谁都不想被火药“糊一脸”。

4、需要特制弹药:由于转轮步枪和手枪的特殊结构,转轮安装的子弹在弹底有​突出的边缘,以保证子弹才能固定在弹槽中,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更改,但是在步枪和子弹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落后”的设计最终被淘汰了。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而由于弹巢的压力问题,左轮手枪和左轮步枪是无法使用具有弹颈弹壳的子弹的,这就意味着其火药容量与口径的比例极其有限,性能提升的空间也更小。

优点回顾:弹容量低其实不算缺陷

其实在同时代的步枪中来说,转轮步枪5-6发的弹容量并不算低,二战时期的几种著名步枪,英国恩菲尔德、德国98K、前苏联莫辛纳甘、包括日本的三八大盖其实都是5发的弹容量。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而转轮步枪不需要手动上膛、不惧臭弹哑弹,机械结构相对可靠其实也都是其优点,但即便是相比采用杠杆式枪机操作的温彻斯特步枪,左轮步枪,依旧问题许多,上文提及的精度差、射程有限、气密性差、炸膛隐患缺陷,是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时代发展决定转轮步枪被淘汰

第一支有实用价值的左轮手枪是1835年发明的,转轮步枪的概念提出也很早,虽然有不少优点,但是相对“传统”的栓动步枪依旧成为了军队主流武器,性能提升空间小、安全隐患大,作为军用制式步枪,成熟且可靠是列装的基本条件,这也成为其只能“昙花一现”,难逃被淘汰命运的重要原因。


转轮步枪被淘汰:开枪可能被火药“糊一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