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破解成都地铁1号线拥挤难题?

鄧雅雲dyy_


成都是一个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目前已经开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10号线,开通总里程约为196公里。预计今年还将开通地铁3号线二期。成都的地铁交通领先其他新一线城市。



成都地铁1号线总长度为41公里左右,于2010年9月开通运行。地铁1号线纵贯成都市南北方向,与2、3、4、7、10号线相交。通过成都市地铁运行图可以看出,目前其他5条开通的地铁线路全部可以与地铁1号线换乘,这就决定了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必然要高于其他线路。成都的商务中心、办公区域多分布于地铁1号线沿线,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1号线更是拥挤不堪,我曾经坐过一次成都地铁1号线,其拥挤程度绝对不输于帝都。


地铁1号线长度只有通车里程的1/5,却承担了大约1/3的运输量。我们以2017年5月份的一天的客流量来看,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要明显高于其它线路。

如何破解成都地铁1号线过渡拥挤的难题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南北走向地铁线路的修建。目前南北走向的地铁只有1号线,应加快与其平行的5号线、6号线的修建。南北平行线修好后,可以有效分流地铁1号线的乘客。

2.增加1号线列车车厢数量,加大开行密度。可以加大1号线上车厢的数量,提高单次运行的载客能力。加大1号线列车的开行密度, 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提高运力。

3.乘客错时出行。非上班族尽量避免上下班高峰出行,不要与上班族争夺资源。上班族可以推迟或者提前半小时,错开高峰时间。

4.采取限乘措施。为了缓解过分的拥堵,确保乘客安全,可以采取限乘措施。当客流量达到一定数量时限制乘客进入站台。

5.优化地面交通。优化现有的公交路网,合理安排运力,适当增加运力,在地铁拥堵的线路上投放更多的公交车。


地铁1号线拥堵,其它线路乘客也是川流不息。这足以表明成都这个城市具有充沛的活力,以及强大的发展动力,成都将是下一个一线城市。


月球以东只有喵


我从18年12月开始到现在,每个工作日都坐一号线。从南湖坐公交去1号线的站。

最早是到华府,后来发现华府挤不上了,退到华阳,再退到海昌,可能运气好在广福有座位。

成都南边当年距离远,房价满足了大多数刚需一族的需求,导致有很多上班族住在南边。南边也是成都公司的聚集地,很多城里人也要往南边来上班。

一号线,真的是每天容光焕发的上,垂头丧气的下。有一天早上,在火车南站下车,看到对面往南的车厢门口,大家整整齐齐的排着,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整齐的喊着号子:“一二三 上 一二三 上”,这样拼命的往上挤。

作为住在剑南大道与五环路交界的人,这几年我们都盼着5号线尽快通车,解决我们的生活困难。


蛋蛋小姐0107


我的切身感受分享一下!

从北到南只有一条线,大多人工作的在南边,记得七号线开通的时候,省体火南挤到一度瘫痪,不得已各站限流进站依然不能得到缓解,线路各站之间短,间隔又小,上线列车多,但是运行不通畅啊,早高峰站站列车防夹,看的我头都大,你想飞起跑,但是实力不允许啊,也不现实啊,列车停于区间司空见惯。一号线线路设计已出现弊病,供不应求了,谁也想不到成都发展有点迅速,但是总体来说一号线已较为稳妥有序地将早高峰的拥挤问题做到完善,一过九点就会感受到拥挤程度大幅下降,也就是说总体已完成早高峰安全运行任务,实属不易啊!五号线开通将会给一号线缓解很大运行压力!

给大家上班的一些建议,以免耽误全勤奖的损失,😄😄!预祝平平安安上班,安安全全回家!

1,错峰出行,从韦家碾到火南就得二十五分钟左右,一站基本二分钟,尽量提前做好时间的合理规划!

2,像在火南换乘一号线的,可以韦家碾方向坐几个站,再转回来。

3,还是多早起那么十分钟,绝对让你乘车,带你去上班的地方!

4,上不去的时候别挤了,以防不测!


生活乱侃


成都地铁1号线可以算国内最拥堵的地铁线路之一。因目前城南的南北向地铁只有1号线,等到5号线、6号线或者其他地铁建好以后,一号线的拥堵或许可以得到缓解。

但是,我可以说一句实话么?

城南的拥堵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整个成都一路向南发展,基本上好的优质资源都往城南投入。没办法,有好项目才有好工作。因此,居住在成都市内市外各方的人,不得不像漏斗一样涌入城南。

这个结果,一方面,家门口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城南堵爆。而这种情况,后面长期还会持续,岂是单纯靠增加交通线路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说,城南带动了成都的发展,这个是的。但是城南能够发展起来,不是成都的资源倾斜么?如果成都可以把资源均匀投入到其他地方,成都同样可以得到发展。因为,能够吸引到好项目的是“成都”,而不是“成都城南”。

一个地方,发展得怎么样,上班距离绝对是一个可以衡量的因素。

以前,上班要背井离乡到沿海,到北上广。因此,春运很拥堵,这个堵,不是好事情。现在在成都上班,好工作去城南。因此,城南堵,怎么都堵。不改变,还会更堵。

常说的话,什么时候家门口能够好好上班了,这个地方才算发展好了。


苏绽


以个人亲身体验来回答

前景:并行的5号线明年年底通车,另一条并行的6号线后年通车,这个是肯定的。

现状:随着南边入住人口急剧增加,目前一号线交通压力太大,昨天(2018.10.23)我限行挤了一号线,在华府大道上车,排队到第9趟才挤上去,真的无力吐槽。就不分是广都或科学城开上来的车次了,可以确定的是每趟地铁在华府大道每个门只能挤上去3-4人,也许只有用日本挤地铁的方式(专人负责推进去)。同样在这里也不存在高峰低谷,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黄金上班时间段一直如此!此外火车南站向南开的反方向车次也存在同样情况。这就是目前的一号线现状。

针对现状的个人愚见:鼓励顺风车开放,虽然滴滴的顺风车停运了,但是成都市政应考虑实际情况开放自己的城市顺风车,以我自身为例,我每周限行一天都是坐一号线,以往限行当天都是约个顺风车,价格比较合理,时间也比较合理,同样不限行的时候我也都接顺风车因为我一个人开个车上班不环保也是资源浪费,同理我们是负担不了出租车和快车费用的,因为住在一号线三环外的都算跨城,价格很高。(南边的小青年基本都是以车代步的,私家车数量庞大,并且多数为一人使用)

其实最近一直有想向市长信箱反应1号线这个交通压力情况,碍于没有足够的闲余时间。


TX-109204436


如何破解成都地铁1号线拥挤难题?

这个问题是从地铁1号线开通道现在只要是上班时间周一到周五基本是很拥挤,有时候基本地铁内没有空间可留。为什么呢?主要是大都员工在天府新区上班的人太多了。从火车南站一过基本是人满为患。从火车南站到高新站,要是乘铁也就是几分钟到,但是要是乘公交车打车基本要20-30分钟。你说谁愿意乘公交车和打车。

  • 世纪城
  • 锦城广场
    • 火车南站票价¥2 最快 地铁1号线
      5分钟 | 1.3公里 | 步行10米高新站
    • 火车南站票价¥2元 236路/133路
      22分钟 | 2.2公里 | 步行540米高新站
    • 票价¥2 元74路 火车南站
      27分钟 | 1.9公里 | 步行920米高新站
  • 孵化园
  • 金融城
  • 高新

。火车南站


郁金香137652766


前不久在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几天会议,才真正体会了1号地铁线早高峰的那个挤的感觉,就差没有把人打捆住里塞了。里面已经站满了,外面还一个劲的往里挤,站在最里面的人由于挤压太大反起向外推,保安又在人群后用力向里推,由其是站在门口中的立拄位置,那个感觉就像要把五脏六腑都挤出来一样,男男女女连最后的矜持也都完全挤没了,基本上都是前心贴后背头紧挨着头,严格的来说完全分不出男女来了,只有满车厢的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人心生一种想尽快逃离这个环境的感觉。我个子高还好一点,多少还可开阔一下眼界,活动活动一下颈骨,那些个子矮小的女人或者男人就惨不忍睹了,只有在人堆的下面一直举着头望着车厢顶部,一幅生无可恋的表情。真心希望地铁一号线旁边的那条线路早日开通,尽快缓解地铁一号线的运输压力。


曲刚725


先说北京,北京是中心圈半径圆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城区往东,定福庄→管庄→通州直到河北燕郊也是交通严重不畅,每天几十万上百万人早晚往返,地铁、公路拥挤不堪。近年实施疏解首都功能,市级机关往通州搬迁,问题更加凸显。其实,这其中也有规划的苦衷,疏解首都功能只能向东,不过通州还是离北京城近了点,如果疏解首都功能后新的副中心能够离北京老城区更远一点更好,所以才有了雄安新区的规划,也就是日间不太可能在新老城区间往返。

成都老城区有如北京的半径园(摊大饼),城市远景规划肯定不能再扩张半径,否则城市病(城区拥堵、环境问题、居住品质、房价、人口老龄化、就医、教育等)会越积越深。新城区受功能区的限制,规划的方向只能向东向南。也有如北京,成都已经形成的南延线高新产业园区和政务区有点像通州,不远不近起不到疏解政务和新型企业功能的实际效果,反而加剧交通拥堵。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下辖的副省级新区、国家级新区,2020年规划总人口为350万人。根据“天府英才计划”,四年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已逾11万人。现在的高新南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天府三街、五街、秦皇寺、天府公园、鹿溪河生态区、兴隆湖等地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国家级或创新型企业、外资和新型金融机构。

因此,仅讨论地铁1号线的拥挤最简单的出路就是再多建几条南北向的地铁线,5、6、18号线正在建设中。但是,面对天府新区未来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有限的竖向轨道交通仍然不能根本解决交通拥堵和地铁拥挤的实际问题。

如果新城区、政务区能离老城区更远点,把政务功能、高新企业尽可能的向兴隆湖以南引导,老城区的毗邻区不再安排政务功能和新项目,把高新区的所有新项目向天府新区疏解,新、老城区间如果能有60公里以上的自然距离,就可能割断新老城区间日间过于依赖的交通联系,城市功能的疏解会更有实际效果。


天涯笨熊


破解:增加南北跨越线路和环形线路、增加地铁站点换乘点、增加高峰时段的发车频次、开行地面快速公交一站式换乘

成都虽然为平原城市,但是地铁的发展比较晚,直到成都地铁1号线的开通,轨道交通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网


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9月份开通,首期一期线路由北向南为升仙湖到世纪城段 ,开通以后成为沿线居住者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可见地铁1号线带来的交通出行变化。

但是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开通,乘坐人数规模不断突破,使得1号线拥挤不堪,而目前地铁1号线的二期、三期也相继开通,但是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始终还是居高不下。由于之前城市向南发展、天府新区建设等原因,导致城南资源密集、就业人数增多,从而带来潮汐式和方向集中性客流,使地铁1号线南段客流压力较大。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网

怎么改变这种现状,目前除了地铁一号线三期开通,另外就是正在规划建设其他地铁线路。目前建设中的地铁5号线[经过锦城湖、大源等板块]、地铁18号线[火车南站出发至天府国际机场,或许后期18号线会向北延伸,作为1号线的复线]、地铁9号线[环形线路,但是有考虑金融城板块],未来远景规划还有地铁16号线等。

同时这些线路开行以后会形成一个地铁网络,换乘点更多,能够分散集中出行者。至于发车频次是根据地铁运行需求增加。

成都的城市公交发展比较完善,除了主干道主线路覆盖,同时开行社区公交 ,满足一部分人短途换乘,对最后一公里扫除障碍,当然成都的“共享单车”也比较发达,也是与之相匹配的,一定程度上解决短途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相信成都地铁远景规划的实施,将最终解决成都目前部分地铁线路拥挤的情况,方便大家的出行。
成都地铁目前运行图
,来源成都地铁官网

当然作为成都地铁交通的“参与者”,希望大家耐心期待改变。


大内密探达康


今天周一,去天府三街面试,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挤地铁……整整六趟地铁,我才挤上去……不过没办法,想要换更好的工作,只有在这边,真的是城市发展不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