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师的孩子是不是都成绩很好?

爱看剧的菜菜


“老师的孩子成绩很好”,

只能讲,相比较而言,确实是这样的!

我从教近30年,对题主所提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深有感触,而且一直在思考,并试图解开“谜底”,让更多做家长的有所启示!

此刻,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立刻激发起我的兴奋,我不能不谈谈我的感受。

先讲讲老师孩子的“成绩”实况

我虽没有对本县教师同行们的子女做过详细的统计,但从自己熟知情况和传言中,确已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老师辛苦教了一辈子学生,最大的安慰是孩子都很争气,很少给父母丢脸!我所在的学校共180多名教职员工,上大学的孩子一般考取二本以上或名牌大学,上高中和初中的孩子一般在县中的重点班,且成绩不错,上小学的孩子,班级成绩一般处在前列。有两位老师的两对双胞胎,一对在初二,保持年级成绩前5名,一对在高一,保持年级成绩排名前20名。当然也有2位教师的孩子成绩较差,高考没上二本,读了个专科。

也说说我自己的女儿吧:没出息,初考时因差了2分没进县实验班,想送她到桂林私立学校,宁愿不读书都死活不去,只好在本校就读,她妈变成了她班主任,我变成了她的政治老师。初中成绩一直一般般,中考只考了个“二等”,勉强进入县中重点班。2017年参加高考发挥正常,超出一本线16分,被广西大学录取到新闻传媒专业。也算没丢脸而已!

总的来讲,老师子女的学习成绩,相比其他行业子女,普遍偏好,确属实情(我们当地的基本情况)。

为什么老师的小孩的成绩会普遍偏好?

别乱想!这可不是老师教书也有“私心”“偏心”的缘故!

其实,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家庭教育这个环节。毕竟教育是教师的专业!

据我的观察与总结,教师相比普通家长而言,在以下几点上,一般要做得更到位:

1.

教师一般懂得如何主动去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特点。重视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教师的孩子很少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


2.

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较高。平时很注重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因此,教师的孩子在校极少出现违纪行为。


3.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优势。在辅导、检查孩子的学习上,方法上显得更有耐心和更专业。因此,教师孩子的成绩“差也有三分”。


4.

教师一般很愿意主动与孩子的老师加强沟通。这点,教师比普通家长有优势。


5.

教师极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粗暴。因为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


6.

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间上,比普通家长更多些和自由些。特别在两个长假期中的教育,要比其他孩子更有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这点,是其他家庭孩子所无法相比的。

总结为一点就是:

教师与普通家长相比,在家庭教育方面,计划性、目的性、方法性、专业性、以及时间精力上更有优势。

大家说说:教师的这点优点,值不值得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味聊教育


看到这个问题,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就是老师,而我孩子的成绩也算争气,在班级里算是数一数二的。

我的孩子三年级了,每次成绩都比较理想。能有不错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孩子老师的用心栽培。我和自己孩子在同一个学校,孩子的授课老师是一对夫妻,而这一对夫妻在二十多年前也是我的老师。

作为老师,他们是很负责任的;作为同事,他们是很让我放心的。

所以,孩子在学校教育方面我很少操心。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感觉自己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我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当然,孩子很多时候在家里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比如,有一段时间,她在做完作业之后,经常看电视看到很晚才去休息。我三令五申让她去睡觉,她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关掉电视。

后来,我背地里和她的老师沟通后,让她的老师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其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孩子一回来就对我说:“爸爸,我和你说,我们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必须在晚上八点之前就睡觉,不能再看电视了!我作为班长,更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晚上一做完作业,再看一会儿书我就马上去睡觉!……”



当学校教育的力量和家庭教育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效果就是这么神奇。

无论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平时的生活习惯,我都喜欢和她的老师一起探讨,力求找出教育孩子的“最大公约数”,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基。


微雨润苗


老师的孩子不说都学习好,但是大部分老师的孩子成绩确实不错,尤其是女孩子。

我也是老师,可是我的孩子学习却不太好。太令人着急了。他喜欢运动,喜欢足球。参加各种足球比赛也耽误了一些课程,可是在我们这里,没有足球氛围,也没有良好的足球教练,踢足球确实没有出路,可是这是他的爱好,也就没有多管过这事儿。但学习成绩很一般。


很担心他考不上我所在的高中。

初三整个一年,我陪他每天晚上补课一小时,雷打不动。除了语文,每门都“补”,补课主要是从网上下载讲课视频,我和他一同看,一同听,一同探讨问题,物理和化学上的问题,我甚至比他听的透彻。去年参加中考前,我比他还紧张。幸好成绩出来后,不是太差,也考上了重点班。

上高一以来,课程更复杂,我已经不能跟上他听课程了。但是他养成了每天晚上听课的习惯,也不用强调,他就自动打开电脑看课程讲解。当然课程资源还需要我来寻找,作业还需要我来打印,我现在的任务主要就是做好服务工作。

我想学习差一点没有什么,要求每个孩子都学习好也不太现实。但是养成学习的习惯,能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他现在学习还是跟不上成绩优秀的同学。但是只要他能主动学习,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更好的。


云中w漫步


老师的孩子是不是学习成绩都很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只能是相对而言,就整体来说,老师的孩子学习成绩大多数都是较好的,个人认为有以下各种因素。


第一、老师的家庭环境对教育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先天的优势条件。老师本身对教育教学的一些规律的研究,对孩子的成长规律的研究,对孩子知识渴望的研究等等,根据老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应该比其他家长占有有一定的优势,家庭辅导方面,老师也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相应的办法,其他家长,特别是当今社会,家长们工作都忙忙碌碌,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做家庭辅导,老师有这个条件。




第二、老师有一个教育氛围较好的社会关系网——老师的同行。老师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以至于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因为老师们都是同行,教你的孩子的老师一定了解孩子的家长也是老师,就会跟孩子家长经常进行沟通,并且还会给一些“特殊的照顾”,孩子的家长也会经常的跟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这种教育氛围较好的社会关系网,对孩子的成长一定会占有优势。


第三、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的形象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的思想觉悟,个人素质,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的,老师每天都上班,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工作的特点都给自己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老师的孩子跟自己的家长学习的东西都跟学习成绩有关,这一点老师的孩子占有优势。


第四、大多数老师都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所在学校去读书。如果没有特殊学区选择的话,老师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的学校读书,这样老师自己每天会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成长,老师的同行们也都会帮助老师的孩子在各个方面给与优惠的待遇,各科任课老师也都会帮助老师的孩子给予辅导,重点关照,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成绩。



第五、老师的孩子受自己家长工作性质的影响,自己一定会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整天接触的是一些未成年的学生,婆婆妈妈,非常辛苦,非常单调,社会地位又不高,工资待遇又不够理想,老师的孩子心中有数,必须励志将来的工作一定要超过自己的父母,必须努力,刻苦学习,争取考上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将来就业一定要争取进入比自己家长——老师的社会地位更高的社会阶层,这是老师的理想,也是老师自己孩子的理想。


当今全社会重视教育,所有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都重视自己孩子的成长,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学习优秀,都能够考上自己所期望的理想学校,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礁石56


我是老师,但我没孩子。所以我经常会去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要如何教育。

作为老师,见过太多奇葩的学生,不学无术、扰乱纪律、成绩不堪入目……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学渣,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学霸,所以经常暗暗发誓,我绝不会让我的孩子沦为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

作为老师,深知家校配合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全力配合老师教育,相信老师,常与老师沟通联系共同教育孩子。我深知老师能做的是有限的,大部分教育还要来自于家庭。

作为老师,更加了解孩子思想。为了把教育搞好,必须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波动,这也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关键不在老师教育,而在家庭教育。因为老师更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努力用心地在做好家庭教育。


老夏课堂



从我身边的情况看,老师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的确都还好,成绩不好的只是少数,其中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教师毕竟是搞教育的,相对比一般家长更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而言多重要,因此从小就能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二、不论是那个学段的教师,在自己所任学段,孩子一般带在自己身边,对于孩子在学校里的动向了解得更全面更及时,同时自己还相对更有能力辅导孩子。

三、老师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比一般人更容易与孩子沟通,而且方式方法上也可能更适合。特别是对孩子有什么异动,反应也更敏感。

四、作为老师,天天教育别人的孩子,总感觉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很没面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会更高。

五、教师在学习方法指导上对孩子也有一定帮助,可以让孩子更有学习效果。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而且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有调查显示教师子女自杀危机排名所有调查职业的第一位。虽然不知这个调查的样本是多少,是不是有代表性,但仔细想也真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因为教师给孩子的压力比较大,而且给孩子压力也比一般家庭早,同时做教师强加给孩子的自我意愿也要比一般家庭重,使得孩子存在心理缺陷,抗压能力相对差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这是否真实科学,但也是值得教师朋友们重视和反思的。


轻风教育


教师的孩子有成绩好的。

有主流媒体不久前公布过一个调查结果,教师、医生、公务员的子女考取名大的人数,排在全国前三甲。这种相对权威的信息更有说服力,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师的孩子成绩要更好一些。


从我身边情况来看,同事们的孩子考取名大的确实不少。清华、南大、中科大、同济的不乏其人。而我自己的孩子目前就读于省示范高中的自招班,今年高考也有冲击985的实力。

有没有不成才的教师子女呢?也是有的。

以前教过我的老教师,他们的子女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成绩较差,甚至有些连做人都成问题。有偷窃被抓的,有打架混世的,有酗酒致死的,令他们当教师的父母颜面无存、肝肠寸断。

我这么说,是否意味着老教师就不会教自己的孩子呢?也不是。记得我读5年级时,我的小学校长,他的儿子就是从小山村里考到了北京师范大学!

我出生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然而,我小时候成绩都十分优秀,就连我的小学校长都不止一次公开断言,我的成就一定会超过他儿子!但是,我愧对他的期待,成了典型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考了个普通师范大学,又回到乡村当了一名教师。

说这么多,只为表明:看问题还是客观点的好,不能仅凭个例或揣测,就说出过于绝对的话。


至于目前教师子女的成绩相对更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 教师更懂得教育规律,更重视家庭教育;
  • 教师更舍得花费心血,更注重投资下代;
  • 教师更擅长引导孩子,更有空陪伴孩子。

剑客谈教育


虽然从事高等教育,但对整个教育都有一定思考。为什么教师的孩子成绩更好?这只是一个现象,是一种表面,是统计意义上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人群的孩子成绩更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要懂教育,而且要知行合一。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懂教育,更不是每位懂教育的教师都能落实自己的教育思想。大家上学时就能清楚感觉到有的老师循循善诱,让人更容易接受,而有的老师就是训训训,让学生非常害怕,效果反倒很差。不同的教育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效果一定也是不同的。

第二是要有较好的家庭环境。我母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很多人将我成绩好归结于我母亲的职业,但实际上父亲对我的影响更甚于母亲,因为母亲教师的工作更忙一些,更缺少陪我的耐心。我母亲同事家的孩子,也有不怎么爱学习的,家里面父母长期关系不好,或者另一方是做生意的,让孩子过早沾染上了生意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赌博。

第三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了。通常,小地方教师家庭的孩子,成绩好的多,一是父母引导,二是读书是他最好的选择。而一些大城市里,很多孩子会选择音乐、绘画、体育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相对成绩并不好。作为懂教育的教师父母,大多是支持孩子选择的,所以教师的孩子从事艺术体育的也屡见不鲜。

真正的教育,本质不在教孩子多少东西、孩子成绩有多好,而是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指引有益于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高校人才真经


你好,关于问题:“为什么老师的孩子成绩很好?”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多数家长都会感到疑惑的了。很多家长会说自己孩子班的学生,只要有是老师的孩子的,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不会差。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我们可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作为老师的孩子,老师会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加的关注,且老师班级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学生,那么对于孩子学习的管理就会采取更多的更有效的方式。

第二、不能说其他的家长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是在采取方式的层面上大家都会有所不同罢了。

第三、作为老师的孩子其实是有一定的压力的,不能说所有的老师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会是班级里面最好的,只是相对来说,学习不好的情况所占的比例较小。



岁寒松柏知教育


这个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之,这样说有点片面,不是说所有老师的孩子的成绩都很好,只能说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老师的孩子大都成绩很好。

一从老师家庭分析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有一个是老师或两个都是老师的话,那么父母在孩子放学之后陪伴孩子的时间会更长。不管是在作业方面还是在别的方面,都会给他一个正确的指导,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几乎就可以决定一个孩子成绩的好坏。老师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几乎是相同的,那么作为父母都是老师的孩子,几乎天天都是和父母在一起,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这么养成了,继而在成绩方面也会有所突破。

二从普通家庭来分析

普通家庭我估计大部分父母都是上班族, 起早贪黑的,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晚上那么一点点时间了。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的大的,我估计所有的爷爷奶奶的自己的孙子都有点溺爱, 所以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不管做什么爷爷来奶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去玩,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坏的学习习惯也就养成了。一旦有了这些坏的学习习惯,他的想要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就困难了。

综上所述孩子的成长还是需要父母的多多陪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更是受益终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华夏教育1949)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