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師的孩子是不是都成績很好?

愛看劇的菜菜


“老師的孩子成績很好”,

只能講,相比較而言,確實是這樣的!

我從教近30年,對題主所提的問題,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就深有感觸,而且一直在思考,並試圖解開“謎底”,讓更多做家長的有所啟示!

此刻,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立刻激發起我的興奮,我不能不談談我的感受。

先講講老師孩子的“成績”實況

我雖沒有對本縣教師同行們的子女做過詳細的統計,但從自己熟知情況和傳言中,確已說明這樣一個事實:老師辛苦教了一輩子學生,最大的安慰是孩子都很爭氣,很少給父母丟臉!我所在的學校共180多名教職員工,上大學的孩子一般考取二本以上或名牌大學,上高中和初中的孩子一般在縣中的重點班,且成績不錯,上小學的孩子,班級成績一般處在前列。有兩位老師的兩對雙胞胎,一對在初二,保持年級成績前5名,一對在高一,保持年級成績排名前20名。當然也有2位教師的孩子成績較差,高考沒上二本,讀了個專科。

也說說我自己的女兒吧:沒出息,初考時因差了2分沒進縣實驗班,想送她到桂林私立學校,寧願不讀書都死活不去,只好在本校就讀,她媽變成了她班主任,我變成了她的政治老師。初中成績一直一般般,中考只考了個“二等”,勉強進入縣中重點班。2017年參加高考發揮正常,超出一本線16分,被廣西大學錄取到新聞傳媒專業。也算沒丟臉而已!

總的來講,老師子女的學習成績,相比其他行業子女,普遍偏好,確屬實情(我們當地的基本情況)。

為什麼老師的小孩的成績會普遍偏好?

別亂想!這可不是老師教書也有“私心”“偏心”的緣故!

其實,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家庭教育這個環節。畢竟教育是教師的專業!

據我的觀察與總結,教師相比普通家長而言,在以下幾點上,一般要做得更到位:

1.

教師一般懂得如何主動去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點。重視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培養。因此,教師的孩子很少出現厭學、逃學的情況。


2.

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較高。平時很注重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因此,教師的孩子在校極少出現違紀行為。


3.

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優勢。在輔導、檢查孩子的學習上,方法上顯得更有耐心和更專業。因此,教師孩子的成績“差也有三分”。


4.

教師一般很願意主動與孩子的老師加強溝通。這點,教師比普通家長有優勢。


5.

教師極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態度粗暴。因為這是教師的職業要求。


6.

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間上,比普通家長更多些和自由些。特別在兩個長假期中的教育,要比其他孩子更有計劃性、目的性和實效性。這點,是其他家庭孩子所無法相比的。

總結為一點就是:

教師與普通家長相比,在家庭教育方面,計劃性、目的性、方法性、專業性、以及時間精力上更有優勢。

大家說說:教師的這點優點,值不值得家長們參考學習?


三味聊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很自豪,因為我就是老師,而我孩子的成績也算爭氣,在班級裡算是數一數二的。

我的孩子三年級了,每次成績都比較理想。能有不錯的成績,首先應歸功於孩子老師的用心栽培。我和自己孩子在同一個學校,孩子的授課老師是一對夫妻,而這一對夫妻在二十多年前也是我的老師。

作為老師,他們是很負責任的;作為同事,他們是很讓我放心的。

所以,孩子在學校教育方面我很少操心。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感覺自己還是做得比較到位的。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我對孩子的要求都比較嚴格。

當然,孩子很多時候在家裡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比如,有一段時間,她在做完作業之後,經常看電視看到很晚才去休息。我三令五申讓她去睡覺,她都是心不甘情不願地關掉電視。

後來,我背地裡和她的老師溝通後,讓她的老師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其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孩子一回來就對我說:“爸爸,我和你說,我們老師要求我們每個同學都必須在晚上八點之前就睡覺,不能再看電視了!我作為班長,更要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所以晚上一做完作業,再看一會兒書我就馬上去睡覺!……”



當學校教育的力量和家庭教育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效果就是這麼神奇。

無論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平時的生活習慣,我都喜歡和她的老師一起探討,力求找出教育孩子的“最大公約數”,為孩子今後的成長、成才奠基。


微雨潤苗


老師的孩子不說都學習好,但是大部分老師的孩子成績確實不錯,尤其是女孩子。

我也是老師,可是我的孩子學習卻不太好。太令人著急了。他喜歡運動,喜歡足球。參加各種足球比賽也耽誤了一些課程,可是在我們這裡,沒有足球氛圍,也沒有良好的足球教練,踢足球確實沒有出路,可是這是他的愛好,也就沒有多管過這事兒。但學習成績很一般。


很擔心他考不上我所在的高中。

初三整個一年,我陪他每天晚上補課一小時,雷打不動。除了語文,每門都“補”,補課主要是從網上下載講課視頻,我和他一同看,一同聽,一同探討問題,物理和化學上的問題,我甚至比他聽的透徹。去年參加中考前,我比他還緊張。幸好成績出來後,不是太差,也考上了重點班。

上高一以來,課程更復雜,我已經不能跟上他聽課程了。但是他養成了每天晚上聽課的習慣,也不用強調,他就自動打開電腦看課程講解。當然課程資源還需要我來尋找,作業還需要我來打印,我現在的任務主要就是做好服務工作。

我想學習差一點沒有什麼,要求每個孩子都學習好也不太現實。但是養成學習的習慣,能夠主動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他現在學習還是跟不上成績優秀的同學。但是隻要他能主動學習,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更好的。


雲中w漫步


老師的孩子是不是學習成績都很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只能是相對而言,就整體來說,老師的孩子學習成績大多數都是較好的,個人認為有以下各種因素。


第一、老師的家庭環境對教育孩子的成長有一個先天的優勢條件。老師本身對教育教學的一些規律的研究,對孩子的成長規律的研究,對孩子知識渴望的研究等等,根據老師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應該比其他家長佔有有一定的優勢,家庭輔導方面,老師也會幫助自己的孩子找到相應的辦法,其他家長,特別是當今社會,家長們工作都忙忙碌碌,沒有時間也沒有多餘的能力給自己的孩子做家庭輔導,老師有這個條件。




第二、老師有一個教育氛圍較好的社會關係網——老師的同行。老師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以至於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因為老師們都是同行,教你的孩子的老師一定了解孩子的家長也是老師,就會跟孩子家長經常進行溝通,並且還會給一些“特殊的照顧”,孩子的家長也會經常的跟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隨時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這種教育氛圍較好的社會關係網,對孩子的成長一定會佔有優勢。


第三、老師的言傳身教,老師的形象作用,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的思想覺悟,個人素質,相對來講還是比較高標準嚴要求自己的,老師每天都上班,除了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工作的特點都給自己的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老師的孩子跟自己的家長學習的東西都跟學習成績有關,這一點老師的孩子佔有優勢。


第四、大多數老師都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所在學校去讀書。如果沒有特殊學區選擇的話,老師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的學校讀書,這樣老師自己每天會親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成長,老師的同行們也都會幫助老師的孩子在各個方面給與優惠的待遇,各科任課老師也都會幫助老師的孩子給予輔導,重點關照,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成績。



第五、老師的孩子受自己家長工作性質的影響,自己一定會去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老師每天起早貪黑,忙忙碌碌,整天接觸的是一些未成年的學生,婆婆媽媽,非常辛苦,非常單調,社會地位又不高,工資待遇又不夠理想,老師的孩子心中有數,必須勵志將來的工作一定要超過自己的父母,必須努力,刻苦學習,爭取考上名牌大學、重點大學,將來就業一定要爭取進入比自己家長——老師的社會地位更高的社會階層,這是老師的理想,也是老師自己孩子的理想。


當今全社會重視教育,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都重視自己孩子的成長,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夠學習優秀,都能夠考上自己所期望的理想學校,將來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礁石56


我是老師,但我沒孩子。所以我經常會去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要如何教育。

作為老師,見過太多奇葩的學生,不學無術、擾亂紀律、成績不堪入目……時時刻刻都在接觸學渣,也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學霸,所以經常暗暗發誓,我絕不會讓我的孩子淪為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

作為老師,深知家校配合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全力配合老師教育,相信老師,常與老師溝通聯繫共同教育孩子。我深知老師能做的是有限的,大部分教育還要來自於家庭。

作為老師,更加了解孩子思想。為了把教育搞好,必須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就必須瞭解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思想波動,這也會在家庭教育中起到關鍵作用。

綜上:關鍵不在老師教育,而在家庭教育。因為老師更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努力用心地在做好家庭教育。


老夏課堂



從我身邊的情況看,老師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的確都還好,成績不好的只是少數,其中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一、教師畢竟是搞教育的,相對比一般家長更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良好的習慣對於孩子而言多重要,因此從小就能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二、不論是那個學段的教師,在自己所任學段,孩子一般帶在自己身邊,對於孩子在學校裡的動向瞭解得更全面更及時,同時自己還相對更有能力輔導孩子。

三、老師天天與學生打交道,比一般人更容易與孩子溝通,而且方式方法上也可能更適合。特別是對孩子有什麼異動,反應也更敏感。

四、作為老師,天天教育別人的孩子,總感覺連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很沒面子,所以對孩子的要求會更高。

五、教師在學習方法指導上對孩子也有一定幫助,可以讓孩子更有學習效果。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而且曾經看過一個報道,有調查顯示教師子女自殺危機排名所有調查職業的第一位。雖然不知這個調查的樣本是多少,是不是有代表性,但仔細想也真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因為教師給孩子的壓力比較大,而且給孩子壓力也比一般家庭早,同時做教師強加給孩子的自我意願也要比一般家庭重,使得孩子存在心理缺陷,抗壓能力相對差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這是否真實科學,但也是值得教師朋友們重視和反思的。


輕風教育


教師的孩子有成績好的。

有主流媒體不久前公佈過一個調查結果,教師、醫生、公務員的子女考取名大的人數,排在全國前三甲。這種相對權威的信息更有說服力,從一定程度上表明瞭教師的孩子成績要更好一些。


從我身邊情況來看,同事們的孩子考取名大的確實不少。清華、南大、中科大、同濟的不乏其人。而我自己的孩子目前就讀於省示範高中的自招班,今年高考也有衝擊985的實力。

有沒有不成才的教師子女呢?也是有的。

以前教過我的老教師,他們的子女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成績較差,甚至有些連做人都成問題。有偷竊被抓的,有打架混世的,有酗酒致死的,令他們當教師的父母顏面無存、肝腸寸斷。

我這麼說,是否意味著老教師就不會教自己的孩子呢?也不是。記得我讀5年級時,我的小學校長,他的兒子就是從小山村裡考到了北京師範大學!

我出生於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然而,我小時候成績都十分優秀,就連我的小學校長都不止一次公開斷言,我的成就一定會超過他兒子!但是,我愧對他的期待,成了典型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考了個普通師範大學,又回到鄉村當了一名教師。

說這麼多,只為表明:看問題還是客觀點的好,不能僅憑個例或揣測,就說出過於絕對的話。


至於目前教師子女的成績相對更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 教師更懂得教育規律,更重視家庭教育;
  • 教師更捨得花費心血,更注重投資下代;
  • 教師更擅長引導孩子,更有空陪伴孩子。

劍客談教育


雖然從事高等教育,但對整個教育都有一定思考。為什麼教師的孩子成績更好?這只是一個現象,是一種表面,是統計意義上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呢?到底什麼樣的人群的孩子成績更好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是要懂教育,而且要知行合一。教師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但實際上並不是每位教師都懂教育,更不是每位懂教育的教師都能落實自己的教育思想。大家上學時就能清楚感覺到有的老師循循善誘,讓人更容易接受,而有的老師就是訓訓訓,讓學生非常害怕,效果反倒很差。不同的教育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效果一定也是不同的。

第二是要有較好的家庭環境。我母親是鄉村小學教師,很多人將我成績好歸結於我母親的職業,但實際上父親對我的影響更甚於母親,因為母親教師的工作更忙一些,更缺少陪我的耐心。我母親同事家的孩子,也有不怎麼愛學習的,家裡面父母長期關係不好,或者另一方是做生意的,讓孩子過早沾染上了生意場上的一些不良習慣,比如賭博。

第三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了。通常,小地方教師家庭的孩子,成績好的多,一是父母引導,二是讀書是他最好的選擇。而一些大城市裡,很多孩子會選擇音樂、繪畫、體育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相對成績並不好。作為懂教育的教師父母,大多是支持孩子選擇的,所以教師的孩子從事藝術體育的也屢見不鮮。

真正的教育,本質不在教孩子多少東西、孩子成績有多好,而是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給孩子指引有益於長遠發展的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這個群體與其他群體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高校人才真經


你好,關於問題:“為什麼老師的孩子成績很好?”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多數家長都會感到疑惑的了。很多家長會說自己孩子班的學生,只要有是老師的孩子的,他們的學習成績都不會差。

對於這樣的問題可能我們可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作為老師的孩子,老師會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加的關注,且老師班級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學生,那麼對於孩子學習的管理就會採取更多的更有效的方式。

第二、不能說其他的家長就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是在採取方式的層面上大家都會有所不同罷了。

第三、作為老師的孩子其實是有一定的壓力的,不能說所有的老師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會是班級裡面最好的,只是相對來說,學習不好的情況所佔的比例較小。



歲寒松柏知教育


這個問題不可以一概而論之,這樣說有點片面,不是說所有老師的孩子的成績都很好,只能說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為什麼老師的孩子大都成績很好。

一從老師家庭分析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有一個是老師或兩個都是老師的話,那麼父母在孩子放學之後陪伴孩子的時間會更長。不管是在作業方面還是在別的方面,都會給他一個正確的指導, 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都知道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幾乎就可以決定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老師和學生的作息時間幾乎是相同的,那麼作為父母都是老師的孩子,幾乎天天都是和父母在一起,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這麼養成了,繼而在成績方面也會有所突破。

二從普通家庭來分析

普通家庭我估計大部分父母都是上班族, 起早貪黑的,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晚上那麼一點點時間了。在中國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的大的,我估計所有的爺爺奶奶的自己的孫子都有點溺愛, 所以放學回家的孩子們不管做什麼爺爺來奶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去玩,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壞的學習習慣也就養成了。一旦有了這些壞的學習習慣,他的想要在成績上有所突破就困難了。

綜上所述孩子的成長還是需要父母的多多陪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習,更是受益終身。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是(華夏教育1949)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