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進入三月份,很多人已經復工了,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是一個好的開端。但對於朋友子君來說,未必是。

  週末朋友子君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由於防疫隔離,公司的客戶出現銳減的情況,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開始裁員。

  她在電話裡很失落地告訴我說:“我失業了,該怎麼辦呢?”

  其實,不僅是朋友子君,職場上部分人也遇到類似的情況。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因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的公司都存在運營情況不佳的情況,如果客戶和業務受到影響,與此相關聯的公司也會多多少少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次的疫情,加上2019年的寒冬,就是振動翅膀的蝴蝶,引起了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所以,有的公司為了求生存,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來挽救目前的經濟危機,譬如,減福利、降薪酬、裁員工...

  還有的公司雖然沒有裁員,但也對員工進行了降薪處理,如減掉員工30%-50%的薪資,抑或是按上班時間發放薪酬等等。

  這個時候,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都不容易!

  那麼,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失業了,怎麼辦呢?

  一、調整心態,不要總站在“陰影”裡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面對2020年初始就失業的情況,或許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有一些小小失落。

  但是, 無論多麼風光或多麼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後,便會成為過去。

  每個人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困難,而工作中遇到困難僅是你一生中的千萬分之一。

  所以,失業了,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個人心態,可以讓自己悲傷一兩天,不能讓自己悲傷一兩個月,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眼前的困境。

  如果一直站在失業的“陰影”中,那你永遠不可能享受到陽光的沐浴。

  2020年,不僅僅對於你來時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而一般被裁的感覺非常不好,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沒有被公司或領導肯定和認可,這個時候的心理狀態是灰暗的,建議你保持理性、冷靜的思維,儘量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狀態。

  因為公司出現裁員的時候或許並不是因為你能力不行,而是市場經濟運作的結果,

一般公司裁員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是公司架構調整,需要重新配置資源,調整業務結構、用人結構或成本結構,合併或重組某些業務部門或生產線條。

  第二個是宏觀經濟影響,受到市場經濟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公司經濟壓力負擔過重,就要想辦法減少、壓縮成本,比如減少福利、收縮招聘、裁減員工等等。

  而現在大部分公司裁員可能都屬於第二種情況,經營狀況不佳,最大程度上去減少成本,節省開支。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換個角度想一想,或許,被裁併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它是你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整裝出發的助推器。

  最重要的是及時調整個人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把它當做一個學習、成長、歷練的機會。

  二、投遞簡歷,為面試工作做好準備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2020年雖然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也有很多公司也依然發展得很好,還出現人才緊缺的現象。

  所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失業這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準備好簡歷,找準適合個人職業發展的職位,投遞簡歷,併為面試工作做好準備。

  這裡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很多人在求職過程中,往往只會做一份簡歷,這是在求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有著一份簡歷走天下的心態。

  然而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HR,對簡歷的喜好是不一樣的。

  無論你多麼擅長寫簡歷和投簡歷,有些HR會喜歡,而有些HR並不喜歡。

  所以,別指望一份簡歷走天涯,而是根據職位和公司的不同喜好,撰寫不同的簡歷。

  但是殘酷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樣的簡歷是HR喜歡的,什麼樣的簡歷是他們感興趣的。

  我們在發出簡歷後,一般都會祈禱HR會看見我們的簡歷。

  鑑於此,很多人在製作完簡歷後,就會將簡歷發佈到各大招聘網站上去,試著投一下簡歷,幻想著至少讓企業公司能夠先看見他們。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當你鋪天蓋地網投簡歷的時候,卻是會被HR默默地屏蔽掉或放到垃圾回收箱的。

  有調查表明,有經驗的HR,用8秒鐘就能掃視一份簡歷,所以招聘的HR在面對一堆的簡歷,平均每份簡歷就看8秒鐘。

  然後簡歷被分作兩堆,一堆是我們稱之為“忘了吧”,一堆叫“進一步研究”。

  所以,是什麼決定了簡歷的不同命運?核心因素就是:簡歷的質量。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所謂簡歷的質量是指簡歷裡的內容,一定要簡短精悍,而不是長篇大論,要區分簡歷是讓自己high還是讓別人high。

  準備好簡歷後,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簡歷投遞,投遞那些符合個人職業發展並且有發展前景的公司,換句話說,一家公司是否適合你,主要看你的個人職業價值觀是什麼。

  投遞簡歷後,我們需要為面試做好準備。

  因為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所以除了準備線下面試工作以外,還需要掌握線上面試的技巧。

  面試過程中,HR會問許多問題,但你只需要重視5個基本問題:

  1、“你為什麼來這裡?”——你為什麼來我們公司,而不是其他的公司?

  2、“你能為我們做什麼?”——如果錄用你,你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你具備什麼技能?你對這個領域瞭解多少?

  3、“你是什麼樣的人?”——你適合嗎?你的個性容易相處嗎?你和這裡的人有同樣的價值觀嗎?

  4、“是什麼將你和其他人區分開來?”——你有什麼優勢?

  5、“我們請得起你嗎?”——你的薪資要求多少?我們能付得起這個數目嗎?

  與此對應的,面試者也同樣可以為自己以上這些問題。

  同時,面試回答問題時,如果想給HR留下好的印象,一次回答儘量不要超過2分鐘。

  實際上,有時一個較好的答案只需要20秒來闡述。

  如果說話過於累贅、囉嗦,會給HR造成缺乏溝通技巧的不良印象。

  面試過程中要記住,企業不在乎你的過去,他們瞭解過去,只是為了預測你將來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是在考察你的勝任力。

  對企業而言,他們面臨的風險會更大,因為他們面試的成本要大於你做準備工作的成本,招聘的成本大於你面試的成本。

  三、利用好空窗期,保持學習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當然,有可能你投遞簡歷以後沒有那麼快收到面試通知電話,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需要好好利用這段空窗期,保持學習,持續成長。

  同時,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想想自己想做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避免以後出現更多的職場危機。

  無論何時,緩解焦慮,抵抗風險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保持學習。

  只有保持學習,你才能得到提升,才能獲得職業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不學習,或許你連進入另外一個職業門的機會都沒有。

  在上一份工作中,我們已經學習和掌握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和技能,但這些知識和技能能否做到遷移,在下一份工作中幫助到你呢?

  時代隨時在變遷,今天的職場或許和明天職場不一樣,今天崗位所需要的人才或許和明天的不一樣,但是我們不帶更新迭代的職業技能,才是決定我們一直能工作的法寶。

  所以,我們要洞悉市場需求,並保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

  譬如可以學習一些和崗位工作相關的知識,輔助工作的提升,讓你職場之路走得更快,更穩,也會加速你自信心的增長。

  可能很多人在這個空窗期會感到焦慮,不知所措。

  這就要在我們進入空窗期的時候,我們就要為制定好學習目標計劃,才不會讓焦慮情緒佔據我們的生活。

  也許這個時代會拋棄我們,但是隻有我們自己不會拋棄我們自己。

  因為,只要我們自身具備過硬的學習實力,儲備更豐富的營養知識。才能與社會同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是學習,但是最缺的也是學習。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即是一個人只要持續專注某一項技能一萬小時,那麼他就會成為這一方面的天才。

  一萬小時只是是一個數字概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當我們確定目標以後,朝著目標走,不改變方向,保持學習的動力,並不斷持續進行練習。

  即使中途面臨重重困難,也要堅持走下去,終會抵達終點。

  

“疫情期間公司裁員,我該怎麼辦?”知道這3點不慌張

  無論是2019年,還是2020年,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註定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