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读书的基本原则: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一个在肉体上死了的人不会看到这句话,而每一个肉体上活的人看到全半句的感受是:说的不是我,不是我,就是不是我。

以此来看,读书的基本原则: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这“死人”也就是肉体上死的人,“活人”也就是肉体上活的人。

但凡一个买过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书的序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活人或者某位明星写的,或者评论里都是清一色的好好好,以及看似客观的书评最后都会说上一句:不读此书枉活一生。买来之后略读一二,发现也不过如此。

总之,除非是计划在某个领域内安营扎寨,否则大部分人毫无辨别“好坏”书的能力,看书的冲动往往也来自于上面某些假象的诱惑。而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读书的基本原则: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

客观的说,活着的人总是要维持生计的,即使作者是个兢兢业业有高尚情操的人,也奈何不了出版方面的要求,或将内容删减,或将书名变得文不对题,只是为了更加有亲和力,以便吸引读者。

各方面的原因总会让一个真正活着的想做学问的人做出让步,以符合各方利益。而不在乎利益,只追寻自己内心的作者却是凤毛麟角,毕竟是要吃饭的,除非原本就有丰厚的物质保障,或者高尚的志向战胜了贫困之苦。

无论如何,这样的人始终是在做学问,传播知识,也值得我们敬佩,尽管前者不能窥见全貌,但至少有真知拙见。可恰恰是大多数获得的作者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见解,而只是为了卖书赚钱。

这并不是反对作者对书进行标价,而是书里并没有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却结合一些营销技巧,肆意宣传这本书的价值。作者本人有没有文化内涵并不重要,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读者买账。

读书的基本原则: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

主观来看,我们倾向于喜欢看活人写的、最新出版的书。一方面是因为夸张的文案和宣传吸引了我们,这种直观可见的诱惑使得没有辨别能力和缺乏独立思考的我们,更加难以抵抗。

另一方面是身边之人的鼓吹,好像不读这本书就是没文化一样,在发布会上拿到一个作家的签名这件事比读了这本书更加值得炫耀。而我们害怕被孤立,于是大众喜欢什么,我们就去追什么。

这常见于一群人聊得热火朝天,你去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得到的回复是:这你都不知道?言外之意好像就是你应该知道一样。

仔细一听,原来是某某明星结婚、出轨、离婚。你真实的内心是这事我没兴趣,而实际情况是你加入了她们的口水战里。

就好像你喜欢看书,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问,你看《三体》了吗?没有。什么,你整天都在看啥啊?我看的是《道德经》、《金刚经》、《古兰经》……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有啥好看的,你要出家吗?

读书的基本原则: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

我们抵挡不住各种诱惑,又没有辨别能力的结果就是买了一推书放在家里成了摆设。有一天饶有兴趣的想读书,看着一摞的书名,亲切极了而又瞬间没了兴致,因为书名像极了某网站里的文章标题。

相比之下“死人”的书就没有那么多的弊端,一方面是“死人”的书已经经过前面跟我们一样活着的人步步筛选留下的。

另一方面“死人”不在乎生计,不在乎利益,而这些都是活人的事,也不用担心跟作者分一杯羹,因此就需要真正展现这些“死人”值得活着的思想,这恰恰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映照。

既然如此,多看“死人”的书,少看“活人”的书,就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对于有些书,还是看活人的较好,比如各种工具书,因为我们读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思想,而是获得过上舒适的生活能力,比如《python从入门到精通》、《99天让你成为比尔盖茨的成功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