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9年房企集體降速,萬科銷售額增幅到了個位數,你怎麼看未來地產行業?

路人蟻


19年是地產調控次數最多的一年,目的就是去除虛火的地產投資性投機性需求,讓地產迴歸居住功能,這就是房住不炒。

嚴厲調控政策下,限購限貸成為一個重要因素,市場投資性投機性購房減少,剛需住房也難免受傷,全國地產銷售出現滑坡。

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金額增速雙雙創新低,截止到2019年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4.8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2%,

銷售面積下滑,大的地產商憑藉資源優勢,依然可以獲得正增長但小地產商可能就會陷入破產,有消息說一天遊多少家地產商破產清算。

龍頭地產商銷售增速下降是應有之義,碧桂園、萬科的增幅已經降低到個位數,綠地控股基本零增長,而華夏幸福甚至負增長,萬科增速下滑,與萬科轉型有一定關係,萬科業績增速依然靚麗。2018年,千億房企新增了13家,達到30家,但2019年大幅減少,只新增了5家。

銷售面積雖然下滑,但銷售金額依然增長,說明房價依然上漲,地產調控沒有讓老百姓減少買房負擔,商品房銷售額為13.9萬億元,同比增長7.3%,與2018年相比增速下降4.9個百分點。

房價堅挺,與很多地方不願意看到房價下跌有關,地方財政收入與土地價格牢牢綁定,地方自然不願意看到地方房價下跌,房價不下跌,老百姓幸福感就會被削弱,地方以政策限制地產價格下跌,是值得商榷的,經濟發展的要義要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而不是倍地產價格過高嚴重擠壓。

預期20年地產銷售依然不會有太大起色,地產價格會進一步分化,很多缺少流動人口流進的地方房價調整壓力加大。


杜坤維


您好:房產在中國目前的經濟循環中佔很大比重,房產的漲價也表示目前全國資金的流向(大城市向小城市流動),目前人口卻是小城市向大城市進一步聚集。資金是需求,人流是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來看接下來的房產表現,相對客觀。

2018年樓市受到調控政策的集中“整治”之後,就進入了一個降溫的通道。雖然2019年春季樓市有所升溫。但是在2019年下半年之後樓市的降溫又在一輪輪的金融政策收緊之後開始之間迴歸“理性”。這個迴歸不僅是樓市的理性也是購房者多加思考的理性。2019年已經開始接近尾聲,馬上要買的2020年是否會在2019年的基礎上讓樓市進一步的回調形成降價的趨勢呢?

當前樓市發展要求就是穩定平穩。不論是金融政策還是樓市的其他政策都是確保樓市平穩發展的基礎政策。而且樓市的長期平穩可持續發展才是樓市該有的發展模式。從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的政策需求來看,2020年的樓市並不會進入回調期,因為回調並不是樓市發展的關鍵。目前相比減輕居民的購房負擔,穩定的樓市預期來得更為重要一些。

2020年樓市預計還會遇到上升的阻力,但絕不是下降的壓力。2020年全國範圍內的棚改工作要進入尾聲了,棚改的結束也標誌著有棚改提供的購房需求和購買力正在降低。雖然棚改的餘熱尚會持續,但是長期的熱度將會銷售。二是來自政策的調控壓力還將持續,雖然目前的各地區樓市更多是按照“因城施策”來進行全面的調控。但是鬆綁政策尋求樓市的利好一定是不被支持的。三是大城市還將持續緊把樓市入口,在一線城市獲得樓市調控的成功之後,二線城市上漲的勢頭也將從一線城市學習經驗,這就說明長期持續的調控模式也將在二線城市形成。房價將會比預期的走向更穩一些。四是2019年樓市調控會聚集不少的購房需求,這部分需求最終也會在未來釋放。這份釋放的週期也許就會在2020年出現。

總的來說,房地產市場在2020年進入回調顯然不可能,也不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和預期。因此就樓市的發展情況來看,2020年的樓市依然會存在分化。

大城市,大城市圈依然是當下社會進步的體現。房價,資金都會圍繞這樣的大背景去運作。

房價是資本的體現,中國目屬於發展中國家,基建處於建設中期,大量資金湧向基建,是符合當下中國國情的。


草根賣房秦明


2019年,從鬥地主到跑得快,房地產的風向變了。

從房企業績,恆碧萬保這些頭部企業增速放慢,中下部企業負增長,倒閉的也不少。

從城市行情看,一線除了深圳,包括北上廣都進入橫盤或下行區,情況有點糟,有人口在支撐,未來還是有希望。

二線已經在高位,很難反轉了,除了杭州、武漢、成都等強二線,基本都沒希望了。因為一些城市現在看著人口在增長,但是沒有持續性。不要說什麼城鎮化,如果沒有產業提供就業機會,迴流鄉是惟一的出路。

三四五六線城市自己去想。

基本面大致是這樣,所以房企在2019年就從鬥地主的留好牌爭取利益最大化,變成了跑得快的搶現金優先化。最明顯的就是2019年,恆大7折搶跑,然後各大房企跟進的優惠潮,時間提前,力度加大了。

萬科能有增長,是最早佈局一線和強二線。恆大2019也在深圳猛收項目,猛拿地。這些項目門檻太高,一般房企夠不著;項目週期太長,利益牽涉太複雜,一般房企折騰不起。

未來地產肯定是強愈強,弱的填炮坑,中間層極度收縮各地外缺。

鬥倒地主分利的普利時代已經過去,加速資金流的跑得快模式是必然。

所以,降速對頭部房企是機會,畢竟房市還在;對絕大多數中小房企是地獄之門,退無可退,進則萬劫不復!




圳錢吧


今天我寫了一個動態:“房地產開發企業正在淪為傳統企業”。

我們看到了個位數字的增長,是因為後勁不足?後勁不足的原因是什麼呢?

造成這種原因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供大於求,我這裡還想借用我今天發的一個動態:“整個中國正在變成一座大建築工地”,前面修蓋的房子還沒賣出去呢,後面又緊接著製造,池塘的水用不了的話,還繼續朝裡面添水,會造成浪費的,甚至會造成災害的;賣房的銷售人員拼死拼活的叫賣,沒有買家,什麼用處都沒有;

第二個就是房價的問題了,說都知道,一直在漲,即使是潛在的剛需者也會進行考慮考慮;

上面兩個是主要因素,但是下面我要說的是根本原因,不知道是社會的經驗積累還是賣家的惡意炒,現在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沒有房子”、“趕緊買”、“不買就沒有了”、“快點,快點,房價要漲了”……

這些還有個很有名的名字,叫做飢餓營銷,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有房的開發商到現在還捂住那些幹嘛呢?留著下小房子嗎?坐看下一個倒閉房企。


糊塗的房價


整體來看,地產行業增速放緩已成不掙的事實。數據顯示,碧桂園、萬科的增幅已經降低到個位數。

國家以後不會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麼未來房價暴漲的時代將成為過去時,未來房地產將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所以說未來房價不會波動太大,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房價也會出現一些小幅的增長。



東方紅航


今天和大家一起解讀新形勢下房地產的未來:\r1,不讓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或是“國家政策”和“長期戰略”選擇,這三年的調控主要就是一句話,房價不能漲。\r2,新形勢的調控,第一句話是錢不能去房地產,第二句話是房地產不能作為經濟刺激的工具,第三句就是“這一輪調控加上上一輪限價”,這是一個長期的行為。\r3,16萬億的市場規模或會保持很多年,未來剛需購房、改善購房將是主流,你身邊的10個人,其中有3個人剛需,5個人想要改善將是普遍現象。\r4,頭部房企市場佔有率將會逐步擴大,目前房企前五名佔比大概是18%,估計在五年內,房企前五名能佔到30%左右,品牌、產品、服務,將是核心競爭力!


老王和王超



房地產行業前景如何?當然,從無限的大角度來說,房地產行業肯定是有利可圖的。因為房地產行業依託於土地,而土地資源是不會無限增長的。而且,從經濟方面講,任何商品都是遵循價值規律的,需求旺盛、供給不夠就價格上浮,反之亦然。再加一個預設條件:中國對住宅的剛需是極為強大且持續性極強的。中國的城市化個人覺得至少還要繼續蓬勃十年。有城市化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給。因此我們說,未來房地產是有利可圖的,這個行業目前也沒有明顯跡象能說明它進入了夕陽行業,只能說它增速放緩了許多。

面對宏觀調控,地產企業應該如何做出調整?這個題很大,要是想真正瞭解其中來龍去脈的話請單列一個問題,再邀請各位大牛回答。我就只管拋磚引玉了。面對調控,房地產企業面臨的問題有:銷售下滑、資金鍊短缺(資本滾動失敗)、成本增高導致利潤率低等等。1、銷售下滑問題。建議房企放棄開發瞄準高端市場的豪宅、高級別墅等項目,瞄準高週轉率項目,盤活資金鍊,快進快出。綜合運用營銷手段,不行就降價或者打打擦邊球。具體不表。怎麼也該從綠城找教訓吧。2、資金鍊問題。融資渠道有很多,發揮自己的特長。你跟銀行關係好就找銀行貸,成本低;不行就找基金;不行找高利貸。“我怕成本高啊,賣不出去啊。”沒眼光、還不會講故事、包裝忽悠、還沒有人脈,怎麼當地產商?還有,最近九龍倉購買綠城股份就是一個好例子,從中能學到不少。有錢的地產商、基金很多,也瞄準著內地市場,你有資源別人大把錢投給你,你建完了跟人分成唄。多好,雙贏。嫌錢賺少了?這個坎能邁過去就不錯了,死了多少人。3、成本增高問題。成本包括建安、土地、建築、管理等。只能優化環節。調控下的土地成本節節飆升,只能說大家都面臨這個問題。誰敢拿,大家就看著它會不會死。我的建議是多看少動,控制開工面積。

房地產銷售要注意什麼?這個問題更是泛之又泛,又得單列一個問題了。我自己的意見如下:1、在最開始就要找準定位。小戶型、家庭型?大戶型、改善型?超級大戶炫富型?別做著做著自己忘了要什麼產品了。這樣你不死誰死?2、講好故事。準確說就是把你自己說的都感動涕零了消費者才會買賬。具體不表。3、開發商自己的良心。是做一把就撤了還是想長期幹?自己想清楚。


尋龍看盤


首先說結論,未來地產行業至少還有10年的白銀期一是每次中央都提起房地產行業,說明房地產行業很重要。

二是品牌商房地產行業數據放緩也是符合市場行情的。因為現在房地產業已經過了爆發期,進入了穩步發展期。

三是房地產行業還是能帶動很多的產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四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是房地產商人。說明不論是中國還是發達國家,美國都離不開房地產行業。

五是房地產可以在銀行抵押。請問還有什麼資產可以在銀行抵押?


斐哥說房


房地產目前是白銀時代,不再是高增長,高利潤的行業。同質化競爭趨於嚴重,價格戰是常態,越來越不好做。

大浪淘沙,一輪又一輪的洗牌會加速行業的整合,未來會往精細化方向發展,誰能精耕細作,誰能保有特色,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誰的成本控制更好,誰就勝出。


菊花古劍酒


2019年房企業績能夠實現整體平穩增長,得益於千億房企加大營銷力度刺激需求釋放。

這部分企業通過延長促銷週期、加大折扣力度等方式吸引顧客,並通過多盤聯動提升營銷影響力。此外,部分房企進行跨界合作提升營銷效能,通過與電商、遊戲等合作增加客群覆蓋面,提升產品銷售額。

未來,千億成為房企新的分水嶺,千億陣營也將持續分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