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經濟戰“疫”錄:政治局常委會為復工復產確立“行動指南”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經濟戰“疫”錄:政治局常委會為復工復產確立“行動指南”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中國經濟戰“疫”錄:政治局常委會為復工復產確立“行動指南”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4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此次會議對復工復產給予高度關注,其中不乏新表述、新要求,堪稱一份最權威的“行動指南”。

重申覆工復產緊迫性

復工復產是化解疫情不利影響,保持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其緊迫性在此次會議上再度被提及。

會議指出,要抓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精準有序紮實推動復工復產,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做到精準有序,首先要抓好重點。例如,要根據疫情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大幅提高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的生產供應,優化防護物資調配,確保員工安全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官方信息顯示,隨著有關部門著力推動防疫物資企業復工達產,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已雙雙突破1億隻。

做到精準有序,還要通觀全局。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運轉。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已有上市公司反饋一些中小企業現金流不足,如繼續停工可能會虧損甚至倒閉,進而導致供應鏈斷檔。

會議指出,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維護統一大市場,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切實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

擴大內需危中尋機

重申精準有序復工復產的同時,會議還明確了其與擴大內需的關係。

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頭號動力。疫情之下,旅遊、餐飲等傳統消費行業受到巨大沖擊,但危機中也蘊含轉機。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舉例說,疫情期間中國經濟“被迫”衝破諸多路徑依賴,系統性重塑了消費習慣和商業模式。疫情平息後,新習慣和新模式將部分延續,以“線上+線下”的新零售、雲服務改造消費端,以物聯網、智能製造變革供給端,將促使中國經濟開啟新形態。

擴大內需,投資作用亦不能少。會議劃下重點: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根據各地官方近期公佈的信息,多地重大工程項目復工率已達100%,一些新項目也在陸續上馬,尤其新基建佈局力度加大。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以改革創新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

對外開放腳步不停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復工復產不僅關乎中國。會議指出,要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推動復工復產,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要做好龍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工作,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各方保障下,外資生產經營正恢復正常。在上海,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復工率近90%;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復工率達93%;外資研發中心復工率達87%。

穩住現有外資的同時,新增投資亦陸續有來。

2月25日,上海浦東新區舉行了一場“雲簽約”儀式,共敲定21個外資項目,總投資額逾17億美元,且多是全球行業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建築機械製造業龍頭企業瑞士利勃海爾表示,其對中國市場仍充滿信心,目前公司所有投資決策未有任何延遲或調整。

一系列重量級項目落地,不僅折射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亦反映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穩固地位。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一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取決其軟實力,而非一時外部或內部衝擊。中國一直以來都擁抱全球化,未來還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在金融市場、信息披露及其他制度標準方面主動與國際接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