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都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学不好楷书就学不好书法吗?

泥鳅的N种吃法


楷书是学好书法的基础,这一观点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学好楷书要学好书法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写好了楷书不等于就学好了书法,还要学好行书,草书。在学习行草书同时,再回头来学楷书,这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楷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階,你的楷书更加灵动,就这学习一段时间的楷书后,再去写行草书,行草书力度大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开始学习篆隶,去体会书法的古拙。总之,学习书法不能死临一种书体,要遍临各种书体,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











0墨缘0


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学不好楷书也学不好书法?这句话其实是蛮有道理的,但我看很多书友的回答是不一定,意思是学不好楷书也能学好书法。这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见解,我的看法如下。

不学楷书,只学篆书或者隶书可以

我们知道汉字的字体发展顺序是篆、隶、行、草、楷。楷书其实是最后才出现的字体,如果说不学楷书,只学隶书和篆书也是可以的。学了隶书和篆书之后,再去学行草书,按照汉字字体的发展顺序去学,这样其实是可以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学不好楷书也是可以学好其他书体的,毕竟书法不仅仅是楷书。

学好楷书,更利于学好其他书体

王羲之之后,今体的盛行,书法的学习就主要从楷书入手,特别是后来科举制度的发展,楷书成了后来书家的必学的字体。而后世的书法家,一般情况下必须具备的就是楷书和行书,而隶书和篆书就成少数人的兴趣爱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好楷书更利于学好行书、草书。

学楷书更利于上手

楷书与隶书、篆书相比的话,楷书是大家日常所熟悉的书体,因此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上手。而同行草书相比的话,楷书是属于相对静态的,那么初学者对控笔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各种笔法也是懵懵懂懂的,这个时候从楷书入手更利于对书法笔法的掌握。

楷书的结字严谨、工整,楷法森严,掌握了楷书再学其他书体不容易跑偏了。而且,行书、草书看似与楷书差别很大,但是很多的笔法其实是必须要有楷书的功底的。因此,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

学草书的如果不懂楷书,草书也写不好,而写楷书如果不懂草书,楷书也容易呆板。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都不能单一去学,必须相互融合才能互相促进。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楷书学不好,不一定学不好书法。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楷书学不好,不代表没有学过楷书。

我们都知道,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学习书法都是从楷书开始的,但是有很多人不太喜欢楷书就喜欢行草书,而且练习时间上楷书练的比较少,而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行草书上,时间长了也是能把行草书写的很好的。必定楷书和行草书不是一个字体!

古代很杰出的书法大家,王羲之,怀素,张旭,赵孟頫等人,他们的行草书写的都很好,但是我们见到的他们的楷书却少之又少。没见过他们的楷书,不代表他们不会,只是楷书不如行草书突出。

说完古人,我们再谈谈今人,就拿硬笔书法来说吧,头条硬笔达人抱庸老师,他的硬笔书法写的很好,大多数都是行草书偏多,几乎不见他的楷书硬笔字,我敢说他的楷书肯定不如行书写的好,但是不代表抱庸老师没有学过楷书。

我在举个例子,就是绘画。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但是我敢说,有很多中国画画家,都没有素描的基础,甚至有很多雕塑家也是没有学过素描的!

所以说,我认为即使楷书没有学的很好,如果很下功夫,也能把其他书体写好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强哥书画


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不学楷书肯定写不好楷书,不代表写不好其他书体。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在隶书基础之上逐渐演变而来,由于快速书写的需要,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现代很多人认为的楷书实际上是今楷,就是唐楷。唐楷是历史上楷书发展的一个高峰,以欧、颜、柳、褚、虞等名家为代表。唐楷法度森严,多庙堂之气。也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

写不好楷书就写不好书法的论断实际上在明清最为流行。因为明清馆阁体现象比较突出,后来这种论调延续至民国和解放后,现在依然有部分人坚持这种观点。不过他们的坚持更为具体,即:写不好楷书就写不好行书。

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唐楷书出现之前的各体书法大家比比皆是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隋唐以后,自宋朝始,书法出现尚意艺术主张。出现了苏、黄、米、蔡等行书大家。但这部分书法家凭心而论楷书成就并不高,但其自由个性的行书却在书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元明亦然,不再赘述!

当然,初学书法能在楷书上练习一段时间,对毛笔笔性、基本笔画的形态和字的基本结构了解是有一定帮组的。但不能因此就说不学楷书就学不好书法。

此拙文与大家商榷。





灵锐艺术


我非常赞同认为学书法要在楷书方面下很大功夫的说法,首先可以肯定的说这是很负责任的。但是对于学不好楷书也学不好书法的话,我是不赞同的,因为几乎毫无道理。

首先来说,认为书法的基础是楷书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误读。其实这句话改为“帖学的基础是楷书”,甚至强调此间楷书是唐楷,更甚至,强调是“欧、颜、柳、赵”是非常合理的。


在帖学书法系统里,只有“楷行草”三种书体,三体学习互为裨益,如果说其中哪种最易学,当然是书写起来相对静态的楷书了,所以将楷书视作帖学的基础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这其中有这么一种逻辑关系:楷书的技法+草书的技法=行书的技法


而草书的技法是动态的(使转需要一定的速度),而楷书的技法则是静态的(点画),明显楷书技法更容易,而与笔法的容易相对应的就是结构的复杂,行书学习则是草书复杂的技法与楷书技法相融合,同时兼备了复杂的结构。


在这种意义上去看楷书的地位,它当然是书法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注意,草书的学习是不需要楷书做基础的,草书需要一定篆书,尤其是小篆的能力,篆书书写速度慢,而草书书写速度快,篆书严谨,草书相对自由。但是在基本要求上其实一致的(使转),所以可以看得到一种现象:

有些人草书写的好,他确实可以也没必要学楷书。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书论《非草书》,是东汉的太学博士进言皇帝,想要在太学以行政命令禁止太学生写草书的奏章。

而在文中提到了当时的著名书法家崔瑗、杜度都只是独善草书而已,彼时楷书还未被发明出来。

还有另外一部分情况,是从事篆书、篆刻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书法创作主体是古文字,以篆书、古文作为创作文本,他们在这一领域深耕,是不需要学习楷书的,也不进行楷书创作,也不能说他们的书法没学好。

所以,你想以帖学作为主攻方向,希望自己能兼通真、行、草,楷书学习很有必要,如果只为修身养性,能以一种书体进行创作,却也没必要纠结是不是要以楷书作为基础来深入学习的,毕竟精力有限。



王舸


这是典型的“楷书神化论”。不可否认,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中,楷书确实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的书体,而且,因为她工整稳健,容易辨识,所以更加受到大众的推崇。但网上流传的“唯楷书是书法”或“楷书是一切书体的基础”等这种“楷书神化论”显然是不对的。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楷书。楷书点画分明,笔路清晰,结字稳健,适合初学,适合打基础。但是如果想大牢基础,并非非楷书不可,应该说正书都是可以的。正书就包括了篆书、隶书、楷书三种书体。


先说篆书,以小篆为例。首先,小篆线条讲究中锋,在这一点来看,小篆对中锋及笔力的训练就极有好处。其次,小篆结字讲究对称,练习小篆对造型能力的提高就有很大帮助。



再说隶书。隶书用笔藏头护尾,以中锋为主,且字形方正规矩,较容易入手。就这几点也足以证明隶书也适合初学,适合打基础。


古风书法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争议非常的大。

书法的基础是什么,楷书写不好其他的书体能写好吗?

这个问题问法就容易发生争议,假设的事情太多。


如果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那么基础是不是代表是比较简单的。当说楷书是基础要论证,楷书怎样行书就怎样的时候,那么最终还是“草书是最高的书法艺术”的观点。

当你证明”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你已经进入那些”草书是最高的书法艺术“的道,你和别人的最终观点是一样的。接下来你再想证明”学不好楷书就学不好书法“就不成立。

书法公认的五大书体,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没有谁高谁低,各有难度要想写好都不容易。

楷书不能简单说是行书、草书的基础,以楷书行书草书的特征和书写速度。一个人的楷书不差,证明你的控笔能力有一定水准。楷书是有明确的标准,证明你控笔能力水平高低的书体。

在我们当代篆书和隶书很少使用,楷书行书是常用书体。一个书法家,如果楷书写得很差,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自己行书和草书写得不错呢?

现在评价一幅字从三个角度:笔画、结构、章法,缺一不可。而楷书是最直观体现笔画和结构的,隶书行书草书需要一定的书法知识。

上图来自前书法家协会主席,现名誉主席沈鹏的《楷书千字文》部分截图。他的楷书结构是有的,每个字的间距偏侧重心都有,但笔画质量很差。

学习楷书的流程是先笔画再结构,楷书的基本笔画超过上图非常的简单。沈鹏是知道楷书的结字方法和要求的,但是他就写成这样,或者说笔画只能写成这样。

书法圈很多事情,矛盾就拧巴在一起。没有谁是书法圈的唯一,田英章和沈鹏都不行。

一人有感

学习行书和草书,确实可以通过学习篆书和隶书有一定的控笔基础。但是你作为一个当代生活的人,你能够不接触楷书吗?

一个当代的书法家,不写楷书,怕写楷书,写不好楷书,那就不能称为书法家。书法家需要证明他有超越其他人的书法能力,而不是仅仅的超越自我就行。

一个人的楷书,笔画质量要到什么水平,字的结构要到什么水平,才能称为书法家。

篆书隶书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行书草书难以定义。如果以楷书总结出一套评判,是否有资格称为”书法家“的最低标准,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基础。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1月3日沪。


一人笔记


从题目来看,第一句话中“楷书是书法基础”,我认为是不正确的。而且学不好楷书与学不好书法没有必然联系。

为什么说楷书是书法基础是不正确的呢?理由是:

  1. 书法比楷书更早存在。书法从狭义上讲是由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汉字的字体包括六大类: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根史料记载,楷书这种字体出现时篆书、隶书已经出现。书法在有楷书这种事物前就存在了。

  2. 书法基础与楷书没有直接关系。楷书只是书法字体里的一种。书法基础怎么可以说是楷书呢?练习书法的基础应该是写书法时的坐姿、持笔方式、纸笔墨的选择、基本笔画练习、偏旁部首的练习、字的不同结构的练习、章法布局的练习等。如果你选择练习的字体是楷书,这些基础与楷书还有关系。若不是楷书的话,那关系就不大了。

下面,我们分析学不好楷书与学不好书法的关系。

一、练书法可以不练楷书,不需要通过练楷书打基础。

刚才,我们也说到书法的字体包括六种,楷书只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你很喜欢隶书这种字体,那么你直接开始练隶书就可以,无需通过练习楷书来打基础。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就是非常喜隶书这种字体,他就专注于练隶书,通过多年的练习,水平已相当了得,参加一些书法比赛也多次获奖。

其实每种字体的笔法、字体的结构和楷书是有区别的。你根本就不需要练好楷书再去练其它字体,那完全是多此一举。每一种字体都有该种字体的基础练习内容,从那种字体的基本练习内容开始练习就可以了。

二、很多书法家的楷书不一定写得好。

  • 在楷书还没有创造出来前的时期,那时的书法家压根就不会楷书。

  • 书法家不需要每种字体都要涉猎。有些书法家只擅长一种字体,楷书写的一般。

总之,学不好楷书问题不大,能练好一种字体,也能成为书法家。

陈融明


书法以楷书为基础,对其他书体很有利,但并不能说必须以楷书为基础。


柳叶与兰亭


楷书是写好书法的基础,这话没错。我的体会是六年楷书,二年行书。意思是楷书认真练习,只要有6年的功力,才转身投入到行书练习中,两年的功夫就可以见效果。但然,我的火候不到,仍然需要加强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