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成都天府广场毛泽东雕像全高12.26米,矗立于1969年。

这个雕像的修建于1969年,那时没有电脑等相关设施,无法立体打印用以制作模型,所有的雕刻工作就只能靠石膏模型人工制作,靠的是手上的功夫。

制作难度最高的是面部,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吧,身体其他部位都可以随意,脸部那就必须高度逼真,达到惟妙惟肖的地步才行。

当时踏破铁鞋找能工巧匠,最终找到了,他叫陈嘉云。

陈嘉云,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平镇鹿角村人,二十多年前经营者一家石雕厂。

陈嘉云本姓阮,小名阮阿三,出生于洛带(当时为西平)岐山寺村。5岁时丧父,一家四口全靠母亲帮人挣钱养活。当时家里穷得房无半间,地无半垄,吃了上顿没不顿。阮阿三8岁时,随母亲改嫁到陈家,取名陈嘉云。

阮家和陈家都是客家人,乾隆年间从广东长乐县迁来四川,他在阮家为入川后第10代,在陈家为入川后11代。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陈嘉云12岁入私塾读书,读了三年,家穷辍学。陈嘉云15岁,来到成都,在芷泉街41号“二美场石头铺”拜袁子忠为师学艺。实际上袁子忠是读书人,并不会雕刻,真正有雕刻手艺的是师爷。因此,陈嘉云更多的是师从师爷。

当时“二美场石头铺”是成都首屈一指的石材雕刻、建筑经营工场,能工巧匠云集,袁家号称“袁半城”,不知是称其富敌半城,还是指半个成都的石头建筑为袁家经营。

陈嘉云正月出头到了“二美场石头铺”正月十四就被派往磨盘山修空军公墓。开始只是干点打毛料石的活,逐渐就参与打凿墓廊石。磨盘山工程完工后,陈嘉云又被派到郫县袁家的另一处石头分铺干活。主要是打猪圈、猪槽。一年后,陈嘉云返回到成都,参加袁家承揽的蓝文彬(注:国民党某师师长)公馆和邓锡候公馆的工程施工。

在此期间,陈嘉云学艺,由简单的凿石到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的浮雕、镂雕,技艺日渐趋精。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这除了陈嘉云的刻苦悟性高之外,还离不开诸多师辈的指导。特别是一位叫傅清云的师叔,雕刻技艺之精,为业内叹服。

傅清云经常口传手授,陈嘉云则悟性极高,数年苦心孤诣之后,陈的技艺便升堂入室,渐臻化境。

解放初,陈嘉云回到西平,参加了土改,入了党,他担任乡党支部的生活委员、乡治安主任,初级社时,任鹿角村的社长。

1956年,陈嘉云去修罗家沟水库、任工长,负责排水洞的卷砌。后来又参加三门寺水库、猫猫沟水库的建设,仍然负责水库大坝、泄洪洞等关键工程的石件部分。

1957年,正遇国营132厂开始建厂房,他被招去参加工地建设。132厂工地云集了100多名石匠,陈嘉云是其中佼佼者,被评为仅有的3个五级工之一。

1969年,文革中期,他厌倦了打石头,向往那种云游四海、自由自在的生活,便选中了养蜂。他筹集了2300元钱,买了几桶蜂子,作好了周游全国的准备。

正在这时,突然接到了去成都参加建毛主席像通知,成都要在人民南路广场建展览馆和主席像。

主席像设计高12.26米,以汉白玉为原料,所有石料从宝兴、攀枝花精选,千里迢迢运来雕刻毛主席像。

该工程需要从全省精选一批能工巧匠。负责这个工程的机构叫“敬建办”。

“敬建办”在全省精挑细选,抽调了一百多名各地拔尖的石匠。陈嘉云便是石匠队伍的首选,他的名字在石匠行当中早已如雷贯耳。“敬建办”指名要他。当时简阳县洛带区(当时洛带归简阳县管辖)公所文书黄家钰当即找人带信,通知陈嘉云尽快到区上来,陈嘉云舍不得他的几桶蜂子,舍不得放弃那种云游四海的自由生活,便婉言推辞了。黄家钰连续三次派人去找他。

第四次,陈嘉云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陈嘉云只好答应了。便到成都报到去了。

报名后,陈嘉云被分到头像班。当时主席像由头、胸、腹、腰、足等11节石料组成,仅头部重就达10多吨。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敬建办”研究认为头部最重要,要找手艺最好的石匠来操刀,一百多名石匠当中,虽有手艺不错的老石匠,但他们多是雕刻菩萨出身,刻出的东西总有菩萨味。所以选来选去,选出了陈嘉云等5人,组成头像班、委以重任。陈嘉云当时既感光荣又有几分担心,好多人对他说:“你要小心哪,你刻的是主席像,出不得一点差错。”

他按照四川美院制作的1:1的石膏模型,小翼翼,精雕细刻,一天的进展不过十几平方厘米甚至几平方厘米。

头像班的工作事关重大,陈嘉云的雕刻举足轻重,以至当时省革委某领导压力颇大,拍着陈嘉云的肩膀说:“陈师傅,好好干。我们四川七千万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陈嘉云从此如履薄冰,干起活来更精心,不敢有一丝一毫怠慢。

1969年9月,主席像全身雕合成功, 毛主席身着军大衣,挥手的全身塑像(文革中该塑像被群众喻为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终于建成了,主席像面南坐北,坐落在在人民南路广场上(即现天府广场)。

从1969年2月至同年9月底,主席像建造历时8个月,全体参加建主席像的施工人员在主席像前合了影。陈嘉云至今还珍藏着这张照片。1969年“十·一”,省革委在现天府广场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大会主席台就设在雕像座基台上,陈嘉云荣幸地被特邀上观礼台,还出席了当晚在红照壁省政协礼堂举行的文艺晚会。

成都天府广场塑像雕客人是谁

主席像完成后,陈嘉云名声大振,四川美院院长和杨发煜教授都来请他去美院讲课。陈嘉云却放不下他那几桶蜜蜂,挂念着那闲云野鹤似的生活,婉拒了讲课的邀请,又去养了三年蜂,了却了宿愿。

2000年陈嘉云78岁,如果今天还健在应当是近百岁的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