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一位魚友給養魚老道發來視頻,原因是自己飼養的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不過幸好的是,它們還是處於水黴病的初期,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挽救可能。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那麼,這缸觀賞魚為什麼會又會患上了水黴病呢,通過在我們的聊天中得知,這其中主要牽扯到了兩個方面的原因吧,其他的一些因素我們並沒有詳聊,估計也不該其他問題的事。

魚缸加入清道夫以後,金魚開始患病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這位魚友在前幾天往魚缸裡添加了一條清道夫魚。

這是我認為第一點比較重要的,我並沒有說過金魚缸裡一定是需要加入清道夫的,當然也沒有說一定不可以添加,這些都是相對而言的,是不同的情況而定。

但是,特別是對於我們最新購買的,並不知根知底的清道夫,而且是在這個季節裡和氣溫下的清道夫,我們就要格外注意了。

因為在現在這個季節裡,不但是金魚、錦鯉、草金等冷水魚比較的容易發病,特別是水黴病,白點病,清道夫更容易患病

這是因為在很多魚店裡,現在的清道夫並未開始加溫,但是魚缸的水溫已經開始在逐步的下降,所以說清道夫魚在這種持續下降的水溫下,再加上購買時我們來來回回的折騰,這個水黴病就會上身了。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問題,一旦說清道夫患上了水黴病之後,這個疾病就很容易傳染到其他觀賞魚身上,因為它可能會吸附到別的觀賞魚身上,這個問題就會更加的嚴重了。

還有一點就是,清道夫這個東西皮糙肉厚的,一般的新魚友很難發現它們患病,因為很少有魚友回去整天盯著清道夫的肚子看,所以它們一旦患病就是晚期必死無疑,而且傳染性極強。

所以說,這件事情的起因源於這條清道夫,好在這位魚友在發現金魚患病後,及時的把清道夫給請出去了。

更換了底濾所有的水

這是問題雖然是個次要問題,但也一定會對於魚缸的水質有所影響的,多多少少不見得是什麼好事,雖然我們說硝化細菌是附著在濾材上的,但是全部更換掉底濾槽裡的水,在一定時期內底濾處於完全的無水期,再者本來底濾的死角和靜水區已經沉澱了很多的雜物,它們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但是我們在重新加水之後,這些雜物就很容易被新加的水流攪起,繼續在別處沉澱和分散,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切雜質的位置都將發生改變,極有可能覆蓋了濾材,導致了部分硝化細菌的死亡,所以說,魚缸的水質可能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了。

好在這位魚友使用的還是困過的水,這樣倒是能夠強很多的。

所以說,現在他的魚缸就牽扯到了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前兩天的水質不是太好,另一個是觀賞魚開始出現輕微的水黴,病重加上水質問題,只會不斷地加重病情。

據說目前整個魚缸的水質已經開始轉強,只是魚病還是不見好轉,他也單獨對於重病號做了一定的藥浴。

我的建議是使用千分之三的食鹽加土黴素整缸浸泡看看再說,之後我們再去視魚兒情況和水質情況予以調整。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那麼,假如說我們的魚兒已經養的很順了,狀態也很好,魚缸的水質也很穩定了,那麼至少有三個地方我們就不要再去隨意改動了。

水體穩定的三不動原則

一、水體穩定,所有的濾材不要去動

這是我們要注意的第一點原則,既然水體穩定,首先所有的生化濾材我們一定不要再去挪動了,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養魚老道關於濾材更換的問題,養魚老道也重複了多次,就怕我們的觀賞魚都養死了,也等不到更換濾材的時間。

試問有幾位魚友能把自己的觀賞魚養過五年、十年以上的,就算是我們能夠養到這個時間,我們的濾材就粉化了嗎?

反正我是見過一位魚友把金魚養過十年以上,還不知道更換濾材到底有何用?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二、水體穩定,第一層濾棉以下不要動

這個道理大多數魚友也是知道,只是有些新魚友不是太瞭解,原理也很簡單,和上述的道理一樣,除非是我們的濾棉連續幾層已經髒的不像樣子,而且魚缸的水質已經出現嚴重的渾濁或者嚴重的腥臭味,特別是盛夏季節,容易發黴,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去簡單清洗一下,或者分批更換,其他時間就沒有必要去動了。

三、底濾槽裡的水一般情況下不要動

這裡指的是整體的、突然間去變動整個底濾槽裡的水,如果說我們真的可以看到底濾槽裡非常髒、雜物堆積,那麼我們可以停掉底濾,找個小水管,以適當抽底換水的形式,把底濾中邊邊角角的雜物抽掉即可,主要抽取的是雜質,不是底濾裡的水。

然後緩慢的適量的添加一些已經晾曬三四天以上的新水,儘量不要再去攪起底濾裡的各種雜質,這樣的操作就可以了。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其實假如說魚缸的水質一直是比較的穩定,底濾裡的那點已經沉澱了的雜物,反倒對於魚缸的水質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前提一定是我們定期的換水,隨時為魚缸注入新鮮的血液,那麼硝化細菌就會活力旺盛,各種能夠分解雜物的有益菌也都會協同工作。

有可能在這種長時間的水質穩定下,那點雜物就會不翼而飛了,被有益菌群分解了,但是如果我們的物理過濾不合格,雜物越積越多,再加上不正常的進行換水操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是持續這種狀況,或者魚兒患病較重,魚缸裡白毛紛飛,或者底濾雜物常年累月的堆積和不清理,那麼當然濾材的粉化濾就會相當快了。

金魚和草金不慎患上了水黴病,原來和清道夫有關,這是為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抽底其中的雜物或者想辦法同時結合分批更換濾材來操作,這些都不是具體固定的事情,需要我們多種因素的有效結合。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