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常遇春怒参徐达,朱元璋为何不处置?

郑祎晗


至正27年(1367年)11月,朱元璋一边筹备建立大明王朝,一边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

徐达的大军一路进展顺利,洪武元年(1368年)7月底,徐达攻克通州,包围元大都。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发起攻击的时刻,徐达却意外地命令部队在通州修整7天,而且在包围元大都的包围圈上,留下了一个缺口。

“围城必缺”,何况是元朝的国都,墙高池深,人口众多。果然7天后徐达命令部队对元大都发起攻击,毫无意外的是,元大都几乎变成了一座没有任何守卫的城市。就在这7天里,元顺帝带着嫔妃和大臣们从建德门出逃,从容地逃到元上都去了。

但是让常遇春等人疑惑的是,徐达似乎是故意放走元顺帝的,因为徐达似乎一直准确得到元顺帝已经逃离,而且暂时不可能被了追上,才下令进攻元大都的。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进一步证明了常遇春等人的想法,徐达就是故意放跑元顺帝的。

到了10月份王保保在韩店重挫明军,元顺帝得知消息,很开心,封赏了王保保为齐王,叫他赶紧“光复”元大都。但是结果很打脸,王保保在山西的老巢被徐达给端了,自此元朝的势力基本上退出了中原。

元顺帝很沮丧,身体也不行了,连朝都不愿上了。到了至正29年,也就是洪武2年(1369年)6月13日,明军又来了,徐达又包围了上都,结果徐达估计重演,要知道元上都可没有元大都那么高墙深池。徐达继续开了个口子,故意等着元顺帝逃跑。结果元顺帝跑去了应昌,最终病死在了那里。

这下常遇春真的就出离愤怒了,准备上书朱元璋,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这岂不是通敌卖国?

但是徐达说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足见徐达不只是一个军事天才,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元顺帝虽是夷狄之人,然而毕竟曾久居帝位,足以号令天下。如果他被抓到了,让皇上如何处置?”

的确这件事情应该是徐达再三深思过的,即便朱元璋没有和徐达讨论过这件事情,但是很显然,徐达所做的这个决定也是完全符合朱元璋对元朝的既定政策的。除了打,更重要的是拉,当然拉的不是元顺帝,而是元朝遗民的人心。

第一次故意放走元顺帝,是因为当时元朝在北方还有非常强大的势力。特别是山西、太原这些重镇都还在元朝的手里,向来北伐难成功。华容道捉放曹,元顺帝不死,北方的割据势力都还有个掣肘,便于自己分而击之,各个击破。就像后来王保保不是为了“光复”元大都,哪来让徐达寻得机会剿灭他的老巢?

第二次故意放走元顺帝,更多是为避免做左右为难的选择题。而这次朱元璋从出兵开始,打着的旗号,其实就是为了做好统战工作。北方新复,尚未稳定,多民族杂居较多。如果朱元璋杀掉元顺帝,北方各族必然人人自危,奋起与大明为敌,北方得而复失,也绝不是说笑。如果不杀元顺帝,尊他为王,那么自己出师之名必然名不正言不顺。自己北伐檄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元顺帝就是胡虏,而如今你尊他为王,哪怕跟此前的一样流放到某个地方,都代表了你的檄文说的就是一句假话。所以无论如何处理对朱元璋都是难题。

而最得力的下属就是从来不把难题交给领导。所以徐达此举堪称完美。元顺帝这个尊号,其实就是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赐予的。等朱元璋坐稳天下之后,他正式承认了元朝的衣钵正朔。




炒米视角


其实徐达放走元顺帝,是有他的考虑的。徐达与常遇春不同,他不但懂军事,也懂一些政治。常遇春只知猛冲猛打,纯粹的胜败思维,没有政治上的考虑。

徐达曾经给朱元璋说,元顺帝虽然是戎狄之辈,但是毕竟曾经为帝。倘若我把他抓来交给您,按照惯例还得给个封位养起来。而蒙古人并没有灭绝,反而让他们多了一些妄想。

但是您杀了他,又有伤天和,且结下仇怨,不如放他逃去,反正大势已去,他也做不成大事。有他在,他手下那些野心勃勃的人还受一些制约。

加之刘伯温也曾提点朱元璋,关羽华容道放曹操的故事,朱元璋本来也是能够明白很多道理的人,深以为然。

既然觉得徐达和刘伯温的意见不谋而合,自然也就默许了,所以常遇春参徐达时他也不置可否 ,未做处理。


谢金澎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的授意,毕竟给徐达天大的胆子他也是不敢这么做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是朱元璋的意思。


理由也很简单,朱元璋曾经也是元朝的臣民,古人的君臣纲常观念很深,朱元璋不愿意杀了元顺帝。可是如果不杀元顺帝把他带回来,于法于理元顺帝才是正统,这就会形成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但是如果元顺帝跑了,这一切就说得通了,主动逃跑的元顺帝“让”出这江山,那大明王朝的建立也就公平合理了。

徐达两次放跑元顺帝的事情经过是这个样子的:


朱元璋在称帝后,命徐达领25万大军北伐,一路畅通无阻,没多久便攻下了通州,此时的元大都已经是近在眼前了。这对徐达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因为只要抓住了元顺帝这个前朝皇帝,便是一个不世功勋,加上此时元朝大势已去,只要徐达一声令下,元大都不费吹飞之力就会被攻陷,还能活捉元顺帝。

但这个紧要关头,徐达却命令部队留守通州整整七天。元顺帝见到明军迟迟没有发起对元大都的进攻,他也不是傻子,于是元顺帝便趁着夜色收拾好细软,带着大臣和嫔妃们开健德门逃到元上都去了。等到元顺帝逃跑了以后,徐达才下令军队攻下了元大都。


徐达在攻下大都后,便继续带兵北上,很快又攻到了元上都。这一次元顺帝总插翅难逃了吧。但是就是在元上都在被明军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徐达却命令打开一个通道,元顺帝再一次借着这个“绿色通道”逃离。

元顺帝的第一次逃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指挥上的“失误”,可这一次,很明显是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的。


难道徐达不知道这属于通敌卖国的大罪么?作为一个统军大帅,很显然徐达是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的。加上后来事情败露,朱元璋不但没有惩罚徐达,甚至还嘉奖了他,从这里我们其实已经不难看出徐达之所以敢放走元顺帝必定有朱元璋的授意,不然以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来看,徐达必定不会有好下场。

也就是说徐达两次放走元顺帝,实则为朱元璋所授意。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将“纲常”看得非常重的人,毕竟徐达是自己的臣子,朱元璋心里也不想杀了元顺帝,即使是由徐达这个“外臣”来执行“弑君”,也是不行的,为了大明的“正统”。


像素说


公元1368年的七月,徐达率领大军北伐到达河北通州,当时距离元朝国都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北伐军统帅徐达偏偏要在通州什么事情也不干,足足停留了七天。

当时,明朝北伐军势如破竹,抵达通州时,吓得元顺帝不知所措,可是在这七天之中,元顺帝缓过神来,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连夜逃跑了。等到元顺帝逃走之后,徐达这才率领大军姗姗来迟。

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在开平(今天内蒙的正蓝旗闪电河北岸,是元朝的上都。)战役中,徐达率领大军兵临城下,本可以将元顺帝瓮中捉鳖,可是徐达却偏偏漏下一个缺口。元顺帝又从这个缺口逃跑了。

本来明明可以活捉元顺帝,成就千古奇功,名留青史的,可是却被徐达故意放走的。开平王常遇春终于愤怒了,质问徐达。

徐达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当时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但是怎么说他也曾是我们的皇帝,还管理中原大地那么久,是个合法的统治者。如果真的被我们逮住了,你让我们的皇帝朱元璋如何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是要封一块土地给他,还是要把他杀了才能高枕无忧呢?我觉得嘛,两种选择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别让我们皇帝为难。”

常遇春闻言后,不太认同徐达的做法,心中有些怨气,班师回朝后向朱元璋打了小报告,说徐达故意放走了元顺帝。

朱元璋得知后,只是点点头,并没有怪罪徐达。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大将军达之蹙元帝于开平也,缺其围一角,使逸去。常开平怒亡大功。大将军言:“是虽夷狄,然尝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将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则纵之固便。”开平且未然。及归报,上亦不罪。

明朝冯梦龙的《智囊·上智部》

据说徐达在北伐之前,关于如何处理元顺帝的问题上曾经跟朱元璋有过密切的交流。史书上曾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在汴梁的时候,徐达曾秘密向朱元璋请示:如果元顺帝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将其擒获?朱元璋回答他说只要将元顺帝赶到塞外就行了。

在封建社会,虽然元朝是朱元璋率领群雄推翻的对象,但是对于元顺帝,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徐达还是把他当成“君”的,毕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君臣观念还是很重的。

倘若元顺帝被擒获,朱元璋与他相见确实尴尬万分,杀,不是,不杀,也不是,既然如此,倒不如不见。

其实在元朝政府那里,元顺帝被称为“元惠宗”。朱元璋命徐达等人多次北伐,元顺帝多次弃城而去,史书上说他是“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因此封他为“顺帝”,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谢谢阅读,欢迎订阅收藏与转发!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大家!


清风明月话历史


徐达确实有两次能抓住元顺帝的机会。但不能因为没抓住元顺帝,就说徐达就是故意放走元顺帝。

这个事情要具体根据两次没抓住元顺帝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第一次是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初二日,徐达率军自汴梁出发,于陈桥渡过黄河,攻取大都的行动。

闰七月十四日,常遇春占领德州。闰七月十五日,韩政、孙兴祖等都赶到了临清徐达处,徐达在留下韩政“守东昌并镇抚临清”后,立即率马步舟师沿着此前傅友德开辟出的道路北上,在德州会合了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等人。闰七月二十日,徐达占领长芦。二十三日,徐达又占领直沽。直沽为元军海港,明军在这里夺取了七艘元军海船,将其用于搭浮桥以方便大军前进。同时,常遇春、张兴祖则率舟师沿运河东西两侧同时进军,元朝防守海口的将领也速“望风奔遁”,由此“元都大震”。闰七月二十五日,明军抵达了河西务。在这里,明军总算遇上了一次像样的战役,元朝平章俺普达朵儿只进巴率兵迎战,“我师与战,大败之,擒知院哈剌孙及省院将校三百余人,获马六百匹、船百余艘、粮二千六百石,平章达朵儿只进巴等遁去”。之后,,徐达马不停蹄,立即兵进通州,在河东岸扎营,常遇春则在河西岸扎营。二十七日,元国公卜颜帖木儿率军出大都前来迎战,被常遇春击败,“擒卜颜帖木儿及副枢也先迭儿、脱脱帖木儿,获马四百匹、船百余艘,国公五十八遁去”,明军在闰七月二十八日占领通州,兵临大都城下。

然而徐达占领通州,大都已在眼前时,他却在通州停留了三日之久以修筑通州城墙,没有趁大都内部人心惶惶的时刻对其发动攻击,显得非常反常。俞本对此解释为“哨兵至燕都城下,不逢敌兵,城上亦无旗帜,疑其有伏兵而回”。

但徐达的做法让他错失了第一次擒获元顺帝的机会。实际在闰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在分析形势时已经表示“也速已败,扩廓帖木儿远在太原,何援兵之可待也”,认为大都已不可守,并在当夜率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等人北出建德门逃往上都开平。如果徐达在闰七月二十八日当天不是仅仅派遣哨兵而是以大军迅速挺进大都,还有可能将元顺帝堵在大都城内,即便不能将其包围在大都,也能根据形势迅速追击。但徐达在通州耽误了三天,在八月初二日才分兵左、中、右三路夺取了已经成为一座空城的大都。


第二次是徐达夺取大都后,没有追击到元顺帝。

根据《纪事录》的记载,徐达在攻克大都的次日,即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三日,“(命)薛右丞、参政傅友德领凤翔等五卫步军三万,出虎北口追元君”。薛右丞为薛显,虎北口为古北口。但是到了《明太祖实录》中,却根本没有记载这次继续北上追击的战事,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颇为奇怪的记载。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日,即徐达攻克大都同日,“仍命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平章曹良臣、都督副使顾时将兵侦逻古北诸隘口”,八月十七日,薛显抵达古北口,“追元溃散遗卒,获马一千六百匹、牛羊八千余头、车二百五十辆而还”,随后,薛显、傅友德奉徐达军令率军转向大同,参加明军平定山西的战事。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段记载完全是自相矛盾的。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说法,薛显、傅友德率军出古北口只是为了侦查,而且他们似乎达到了目的,发现并击溃了元军残余并颇有斩获。但仅仅为了侦查就动用一位右丞、一位参政、一位平章再加上一位都督副使,如此阵容,实在太过夸张。从他们自古北口归来后直接参与了攻取大同的战役可以看出,薛显携带北上的这支军队实力是颇为雄厚的,以至于可以直接自古北口归来后转向大同,而不需要休整补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薛显北上古北口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侦查,必定是冲着北逃的元顺帝去的,但是并没有达成目标,仅仅击溃了一些散兵游勇,因此才在实力几乎没有受损的情况下转向大同参战的,《纪事录》对此的记载更为可靠。

那么薛显为何没有追上元顺帝呢?元顺帝出逃是在闰七月二十八日,且携带大量老弱妇孺,行进速度并不快,徐达又是在八月初二日攻克大都后立即派大军兼程北上追击。从此后明军与元军作战的情况可以看出,明军是不可能追不上的。

借助元朝方面的一部史料,就是跟随元顺帝出逃的刘佶的《北巡私记》,将之与《纪事录》结合,就能够分析出究竟是什么事情导致了薛显追击的失败。

《纪事录》记载,薛显、傅友德所率大军在八月初八日进至兴州,没有斩获,因为元顺帝北逃走的是东路,但明军追击走的却是西路,因此“两路互差”,刚好错过。当明军抵达古北口时,只擒获了一些元军溃散士卒和牲畜。当大军返回向徐达报告失败原因后,徐达大怒,命傅友德再沿东路追击,然而时间已经是八月底了,元顺帝早已逃远,不可能追上了。

根据刘佶在《北巡私记》中的记载,元顺帝在闰七月二十八日逃出大都,二十九日至居庸关,三十日至鸡鸣山。八月初五日,元顺帝得知大都已经失守,初九日,抵达中都,八月十五日,元顺帝逃至上都,二十六日得知了薛显至古北口的消息。从元顺帝北逃路线可以看出,居庸关、鸡鸣山、中都、上都一线是在大都西北方向,而明军追击的兴州、古北口一线则在大都东北方向,两军确实因为“互差”而没有相遇,不过俞本将东西记载颠倒了,实为元顺帝走西路北逃,明军沿东路追击,两军错失,明军因此没有追上元顺帝,错失了摧毁元廷的最佳机会,让元顺帝逃回了上都。


总之,从两次情况来看,第一次徐达确实迟疑了一下,导致元顺帝逃跑了。但第二次徐达确实想抓住元顺帝,只不过追击部队跑错路了,导致没抓住元顺帝。


那么朱元璋没责备徐达的理由则很简单。因为朱元璋注重的是北伐成功,对于能不能抓住元顺帝不是那么在乎。

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初一日,徐达至开封行在谒见朱元璋,朱元璋当然先要慰劳一番,他称赞徐达:“将军率师征讨,勤劳于外。古人所谓忠尔忘身,国尔忘家,诚将军之谓也。朕闻河朔之民日夕望吾师至,将军宜与诸将乘时进取而安辑之”,然后发表了自己关于进取大都的乐观看法,“朕观天道人事,元都可不战而克,大丈夫建功立业,各有其时,揆时之会,不失事机,在将军等勉之。”

徐达听完朱元璋的慰劳和鼓励,顿首告退,但才走没几步,又被朱元璋重新召入。朱元璋对攻取大都毕竟不放心,因此又问徐达:“今取元都,计将安出?”徐达当然不能给朱元璋泼冷水,而且他对于克取大都确也很有把握,于是从容回答道:“臣自平齐鲁,下河洛,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逡巡太原,徒为观望。今潼关又为我有,张思道、李思齐失势西窜,元之声援已绝,臣等乘势捣其孤城,必然克之。”徐达的分析入情入理,扩廓帖木儿因为和元顺帝之间的矛盾,在此前徐达率军平定山东、河南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增援,因此在徐达最终进军大都的过程中,仍旧有可能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随着明军占领陕州、潼关,陕西李思齐、张思道东进增援的道路也被封闭,明军解除了西顾之忧,此时的大都,确与一座防守虚弱的孤城无异,只要正常用兵,攻克不成问题。

朱元璋对徐达的回答很满意,但仍旧通过地图进一步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即“卿言固是,然北土平旷,利于骑战,不可无备”,而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宜选偏禆提精兵为先锋,将军督水陆之师继其后,下山东之粟以给馈饷,由邺趋赵,转临清而北,直捣元都,彼外援不及,内自惊溃,可不战而下。”朱元璋仍旧担心一旦其他地区的元军增援大都,将会给明军造成不利,因此他建议徐达以精锐先锋为前导,沿东线进军,趁大都外援未至,内部惊慌失措的时候一鼓作气将其夺取。但徐达也有自己的担忧:“臣虑进师之日,恐其北奔,将贻患于后,必发师追之。”徐达的意思就是尽快夺取大都他没有意见,但一定要提防元顺帝北逃留下后患,因此在夺取大都后,一定要立即乘胜追击,务求彻底消灭元廷中央。面对徐达除恶务尽的计划,朱元璋再度显示出了自己的保守,他认为:“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乘气运之盛,理自当兴,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不必穷兵追之,但其出寨(塞)之后,即固守疆圉,防其侵扰耳。”应该说,朱元璋此时是过于保守和天真了,对于朱元璋的话,徐达不能反驳,只能接受。他于六月初四日离开开封返回河阴,筹划进军大都。专门从陕州跟随徐达返回汴梁的冯胜则被任命为征虏右副将军,参与最后攻取大都的战役。常遇春等人也奉命率军进至出发前最后驻军的陈桥。朱元璋则在处理完河南地区事务后于七月返回南京。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明军在出发时并没明确是否乘胜追击,导致后来决定追击时过于仓促,错失了擒获元顺帝的最佳时机,也给此后的明朝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冷兵器研究所


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谜。早在公元1368年的7月,徐达北伐的大军达到了河北通州,距元朝国都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然而,吊诡的是,北伐军事统领徐达偏偏在通州什么也不干,待了7天。7天时间,对于元顺帝逃跑而言,已经够用的了,元顺帝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跑了。然后,徐达的大军才姗姗来迟,这是第一回。第二回发生在不久之后的开平,开平是今天内蒙的正蓝旗闪电河北岸,是元朝的上都。徐达的军队懒洋洋地来了,大明王朝的军队兵临城下,看样子应该是瓮中捉鳖,徐达却将包围圈故意漏一个口子。元顺帝似乎明白徐先生的意思,又跑了,这是第二回。开平王常遇春愤怒了,因为白白丢失了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劳,徐达却不慌不忙地解释他的动机:“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 ,但好歹也曾经是我们的皇上,管理中原那么久,是合法的统治者,怎么也要给点面子吧。如果真的逮住他,我们的老大朱元璋该怎么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难道封一块地盘给他?还是把他杀了才甘心?我觉得两者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最好。”常遇春很不认同徐达的做法,班师回朝后向朱元璋打了小报告,朱元璋却没有怪罪徐达。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徐达在处理元顺帝的问题上,是有默契的。有专家考证徐达可能没有参加过开平追击战,但《明史》确实记载了君臣二人关于元顺帝去向问题做过交流,朱元璋在汴梁的时候,徐达曾秘密向朱元璋请示:元顺帝若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朱元璋回答说:把他赶到塞外就行了。《元史》里也有证据,“元顺帝本纪”里就交代:朱元璋鉴于元顺帝弃城而去的合作态度,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勉强算是实现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鉴于此,因此封其为“顺帝”。而在元朝那边,元顺帝被称为“元惠宗”。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的这点心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封建社会,君臣观念很重,虽然元朝是起义军推翻的对象,但对于元顺帝本人,大家还是把他当成“君”。


左右手倒影


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迷,至今已无法考究,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朱元璋北伐,如果真的是放走元顺帝,可能有这样几个可能:

第一,天下还没有扫平,如果过早的推翻元庭,天下诸侯可能掉过头来围攻朱元璋,毕竟树大招风,反正元顺帝在不在,都不影响朱元璋的大业。

第二,大将徐达可能意识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味道,如果元朝那么容易被推翻,武将没了用武之地,会不会被朱元璋秋后算账呢?为了平天下,朱元璋可是对武将能迁就就迁就,但心里肯定憋了一肚子火。


毒刺剑客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谜。

早在公元1368年的七月,徐达北伐的大军达到了河北通州,距元朝国都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然而,吊诡的是,北伐军事统领徐达偏偏在通州什么也不干,待了七天。

七天时间,对于元顺帝逃跑而言,已经够用的了,元顺帝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跑了。然后,徐达的大军才姗姗来迟,这是第一回。

第二回发生在不久之后的开平,开平是今天内蒙的正蓝旗闪电河北岸,是元朝的上都。徐达的军队懒洋洋地来了,大明王朝的军队兵临城下,看样子应该是瓮中捉鳖,徐达却将包围圈故意漏一个口子。元顺帝似乎明白徐先生的意思,又跑了,这是第二回

朱元璋与元顺帝不如不见

开平王常遇春愤怒了,因为白白丢失了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劳,徐达却不慌不忙地解释他的动机:“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这是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是历史的局限性),但好歹也曾经是我们的皇上,管理中原那么久,是合法的统治者,怎么也要给点面子吧。如果真的逮住他,我们的老大朱元璋该怎么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难道封一块地盘给他?还是把他杀了才甘心?我觉得两者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最好。”

常遇春很不认同徐达的做法,班师回朝后向朱元璋打了小报告,朱元璋却没有怪罪徐达。

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徐达在处理元顺帝的问题上,是有默契的。有专家考证徐达可能没有参加过开平追击战,但《明史》确实记载了君臣二人关于元顺帝去向问题做过交流,朱元璋在汴梁的时候,徐达曾秘密向朱元璋请示:元顺帝若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朱元璋回答说:把他赶到塞外就行了。

《元史》里也有证据,“元顺帝本纪”里就交代:朱元璋鉴于元顺帝弃城而去的合作态度,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勉强算是实现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鉴于此,因此封其为“顺帝”。而在元朝那边,元顺帝被称为“元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的这点心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封建社会,君臣观念很重,虽然元朝是起义军推翻的对象,但对于元顺帝本人,大家还是把他当成“君”。

例如隋炀帝是暴君,是被推翻的对象,但是当他被杀于扬州之后,造反的李渊、窦建德等人都痛哭流涕为隋炀帝披麻戴孝;再如崇祯皇帝,是李自成推翻的对象,但李自成进北京后还是厚葬了自杀的崇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向天下宣扬君臣的理念。而且元顺帝这个皇帝当得还不算赖,他恢复科举,减轻赋税,成绩还拿得出手。

鉴于这个大背景,如果元顺帝被擒获了,朱元璋和这个前朝的老大该怎么相处呢?怎么相处都是尴尬,所以说还是不如不见。这是封建社会的特有现象。


金山万丈


朱元璋在和元军交手的时候,手下大将徐达有两次生擒元顺帝的机会,但是他都故意让出一条通道,让元顺帝逃跑。为这事,常遇春可没少打报告,对朱元璋说,徐达是不是要谋反,要变节啊,抓住元顺帝杀了,元朝不就灭了吗,这是什么情况。朱元璋微微一笑,并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处置徐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元朝并没有灭亡,还掌握着一部分地区,对朱元璋很有威胁,因此,朱元璋开始北伐,计划彻底灭掉元朝。

徐达率军抵达通州,此地距离元大都仅仅二三十公里,而徐达在那呆了7天,啥也没干,直到元顺帝逃走以后,这才挥军北上,占领元大都。这是第一次放走元顺帝,要知道,徐达是完全可以生擒或者杀掉元顺帝的。

第二次,徐达追到了上都,要抓住元顺帝易如反掌,但这一次,徐达命令手下的包围圈松出了一个小口子,让元顺帝偷偷溜走了。

这下常遇春不干了,他认为必须要杀掉元顺帝,彻底灭掉元朝,斩草除根。他直接上报朱元璋,说徐达有谋反之心,归顺元朝的意图,朱元璋这回哈哈大笑,告诉了常遇春这其中的奥秘。

原来,放掉元顺帝就是朱元璋的意思,是他授权徐达故意这么干的。因为,让元顺帝逃走,相当于元朝拱手让出了江山,而且是顺应天意,元顺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果杀了他,还背负弑君的罪名,而放走元顺帝,不仅得了天心,也得了民心,一举两得。


雨宸看历史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徐达一生中只有一次接近捕捉到元顺帝,就是洪武元年(1368)夏天的大都之战。

当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领北伐主力军攻占大都以东的通州城,距大都仅有四十里路。当天半夜,元顺帝就带着自己的后妃、太子从城北的健德门溜走了。但徐达并没有马上进兵大都,直到四天后才进军。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明军老兵俞本的《纪事录》所载,徐达攻克通州后,令各卫军队“立栅挑堑以待战”,建立营寨、开挖壕沟作为战斗的依托,显然是认为元军还会主动进攻。

同时,徐达派出侦察兵,一直侦查到大都城下,都没有碰到元军,城上也没有竖起守军的旗帜。明军判断,这可能是元军设置了伏兵。

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大概并没有什么伏兵。八月二日,明军兵分三路进攻大都,明军从齐化门(今朝阳门)外填平壕沟、爬城而上,打开了城门,当天就顺利攻占了大都。

(徐达像,清人顾见龙绘,《紫禁城》杂志刊)


发现元顺帝已经逃走,次日,徐达派出了追击部队。《明太祖实录》说法较为委婉,作:“仍命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平章曹良臣、都督副使顾时将兵侦逻古北诸隘口。”但《纪事录》则说徐达派薛显、傅友德等人“领凤翔等五卫步军三万,出虎北口,追元君。”当时北元方面的记载《北巡私记》也有薛显出古北口、元朝古北口守将败逃的记录,可知确有此事。

但明军并没有追上元顺帝。元顺帝的逃跑路线是先向西北出居庸关,之后偏离皇帝平时前往上都的路线,向西一直绕到中都(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然后再折向东北方去上都。而明军情报没有做好,向东北出古北口,一开始方向就搞错了,初八日追到兴州(今承德市西部)回军,路上倒是截获了一大批回回商人的牲口。追击部队回到北平之后向徐达报告,徐达大怒,令傅友德换路追袭,但元顺帝已经跑远了,而明军也必须先应付背后扩廓帖木儿的军队,不能继续远征塞外了。明史学者李新峰认为,《太祖实录》所说的“侦逻”只是掩饰无功之词,应该是可信的。

此后两年间,徐达主要活跃在西北方向的战场上,无论是洪武二年的常遇春、李文忠攻占上都开平,还是洪武三年李文忠袭取应昌,徐达都没有亲自统帅。而元顺帝就死于应昌陷落前夕。

明军之所以没有擒获元顺帝,先是因为徐达用兵谨慎,希望吸引元军主动进攻,导致元顺帝有了好几天的时间先行逃跑;后来是情报没有做好,追击错了方向。但要说什么“故意放跑元顺帝”,那绝对是冤枉徐达的。徐达并不是一个人指挥北伐大军,如果他敢耍什么花样,军中的副将军常遇春、大将薛显、傅友德等人都是宿将,很容易被发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