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岳飛廟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脂硯齋眉批

王鐸評《紅樓夢》之五三:一座嶽神廟,怎麼會成了“獄神廟”呢?

看官,常聽有人說,《紅樓夢》中有“錯字”、“錯詞”和“不正確的句子”。我聽了這些話,信也不信。論想法,倒有兩種。

先說信也不信。說信,是因為今天的人,都是拿著規範的白話文,去套老祖宗的古文(其實那時的《紅樓夢》,也是明清時代的白話文)。因為套不上,就說人家寫的這也不對,那也不行,不規範等等。說不信,是因為《紅樓夢》的文字功力很深,非常人可知、可比。

再說我的兩種想法:

第一,按照中國傳統文人的寫作習慣和方法,古人寫書,都是字斟句酌,故在《紅樓夢》的原稿中,不可能有錯誤。有的,只是後人在理解上的錯誤。責任在我們自己,不在古人。

第二,今人在閱讀《紅樓夢》時,所發現的錯誤,其實都是出在了傳抄者的手中。其錯字、掉字、衍字等等,均與原作者無關。舉個例子說,僅僅是一部《詩經》、一部《易經》、一部《史記》,乃至一篇五千言的《老子》,叫我看,都有錯誤,有的還是錯誤百出,牛頭不對馬嘴。所以,我一向不主張“硬釋”古文,因為古文在一代代人的一遍遍傳抄中,錯誤在所難免。

就拿《紅樓夢》中的“獄神廟”三個字來說,就屬於以上所說的錯誤之一。請看脂硯齋和畸笏叟關於“獄神廟”的幾段批語(請注意,以下有人將其釋讀成“獄神廟”,當然是錯的):

第一,在第二十回,有此眉批:

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襲人正文標昌花襲人,有始有終。餘隻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丁亥夏 畸笏叟

第二,在第二十六回中,還有這樣的眉批:

紅玉一腔委屈怨憤,系身在怡紅不能遂志。看官勿錯認為芸兒害相思也。“獄神廟”紅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

第三,在第二十七回中,還有兩段眉批:

且系本心本意,“獄神廟”回內方見。

此係未見抄後“獄神廟”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 畸笏

看官,關於“獄神廟”一詞,我查了好多《紅樓夢》古抄本,幾乎都寫做“獄神廟”,而只有該書現存最早的版本“甲午本”寫做“嶽神廟”,我認為:所謂“獄神廟”當屬“嶽神廟”之誤。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嶽神廟”。原因有三:

一、“嶽”字的繁體字,寫做“嶽”字,即上面一個“山”,加上下面一個“獄”字。抄書人很容易抄成了“獄”字。

二、中國自古就是個泛神論的國家,什麼東西都有靈,花草樹木都有神。所以,一說到“監獄”,當然也有神了?因此,即使是抄手抄錯了,也看不出來,不以為然。可是,如果你結合明清時期的社會現狀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的。你想,當時中國哪個地方還會建有“獄神廟”?給誰建的?給罪犯建的?還是給罪犯的家屬和親戚朋友建的?建了幹什麼?廟裡的香火錢從哪裡來?此廟是屬於佛家,還是屬於道家?廟裡管事的這幫人都怎麼稱呼?是吧?如果你設身處地的這樣一想,你就全通了。騙人的,不現實,一定是抄錯了。不然,建個“花神廟”、“樹神廟”、“水神廟”、“狐仙廟”、“灶王廟”和“窮神廟”,也不會去建個“獄神廟”。

三、那麼,這就來了,說到底它不叫“獄神廟”,而叫“嶽神廟”,那——“嶽神廟”,歸根到底,它又是什麼廟?呵呵,看官,所謂的“嶽神廟”,其實就是我們古代民間通常說的“山神廟”。在明代小說《水滸傳》裡,不是有一段“林沖風雪山神廟”的故事嗎?這就是一個好例。那個“山神廟”,指的就是“嶽神廟”,一樣的。

好了,說到這裡,接下來,咱們就重點說說“山神廟”吧。

在中國,“山神廟”的概念很多,一說起來,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起初,人類為了抵禦自然力,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和幸福,每到一處立村居住,都必須敬天地、祭鬼神,以求得神明的保佑。這本身是一種人本的、遙遠的、原始的自然崇拜。也就是說,所謂的“山神”,其實就是“土地神”的一種,乃“山嶽之神”。如虞舜時所說的“望于山川,遍於群神”,也就是這個道理。關於這一類的“山神”和諸多神話傳說,在中國最早的古代典籍《山海經》裡,也多有記述。

後來,古代先賢、聖人和神話人物,也都加入了進來,成為“山神廟”中所供奉的人物和神靈。如老子、孔子、孟子、武聖關老爺、神醫華佗、藥王孫思邈、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共工、祝融、蚩尤、女媧、后羿、炎帝、黃帝、堯舜禹、雷公、電母、四海龍王、觀音菩薩和四路財神等等。所以,一說到“山神廟”,各山各鄉各村和各寨的概念也多不相同。就是《紅樓夢》中所說的這個“嶽神廟”,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如果讓我來推斷,或許與觀音菩薩有關,也未可知。

所以說,解讀《紅樓夢》,不能“硬解”,要結合著明清時代的社會狀況和風俗來作解答。不然,就會找不著北,南轅北轍,令人啼笑皆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