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海軍艦艇都是國產的麼?

秦皇見漢武


我國海軍的發展非常迅速,不但技術進步快,而且艦艇的更新也快,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強的海軍,不過我國海軍並非全部艦艇都是國產的,還有不少進口的武器型號,但是那都是在過去我國海軍發展的起步階段引進的,主要集中於上世紀80-90年代,當時我國海軍和世界的技術差距較大,必須進口武器裝備來接觸先進武器,快速提高海軍戰鬥力,現在雖然我們有了更好的國產艦艇,但是那些進口裝備還沒有退役,成為我國海軍一個歷史階段的影子。

圖為我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上圖為他參加海上軍事訓練,下圖為其第一次試航歸來,遼寧艦就是從烏克蘭引進的瓦良格號改造而來。

說起我國海軍的進口武器裝備,最有名、最強大的當然就是遼寧艦了。遼寧艦在我國的代號是001型航母,他是我國在1999年從烏克蘭引進的,當時他的完工率為68%,我國以廢鋼鐵價格,也就是2000萬美元引進了這艘未完工的軍艦,對他進行了長達7年的改造,最終在2012年9月交付人民海軍,成為我國海軍歷史上第一艘航母。他的正常排水量5萬多噸,滿載排水量超過6萬噸,屬於大型常規動力航母。

上圖為正在由拖船拖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遼寧艦(當時還叫瓦良格);下圖為在大連造船廠內進行改造中的遼寧艦。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海軍的1143.6型瓦良格號航母,是蘇聯設計建造的第8艘航母,也是蘇聯在建造1143.7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大型航母之前建造的最後一款常規動力航母,代表著蘇聯海軍發展的巔峰技術水平。該航母在蘇聯解體後被留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俄羅斯曾經詢問過能否將瓦良格號建造完成,時任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廠長的馬卡洛夫給了否定的回答,俄羅斯從此再未過問。此後,該艦被出售給我國,在我國完成了改造。應該說,我國只是得到了遼寧艦的基礎殼子,裡面的雷達、電子系統、武器系統全部都是國產,並不算是完全進口的武器。

上圖為正在開展艦載機訓練的遼寧艦,下圖為遼寧艦戰鬥群在海上巡航,他早在前年就具備了整裝作戰能力。

其次,我國還有4艘現代級驅逐艦,代號是956E型和956EM型的分別有兩艘。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是我國在1997年6月和2002年分別購入,前2艘956E型和俄羅斯自用的現代級驅逐艦基本沒有不同,原本也就是俄羅斯打算給自己的海軍建造的兩艘驅逐艦,但是由於資金不足沒有完成,被我國購入後繼續建造,最終在3年內全部交付完畢。在得到海軍實際使用和肯定後,我國又追加了2艘現代級的合同,但是要求進行改進,取消了後主炮,換為兩座颶風導彈發射裝置,同時把導彈從9M38換成了9M317。

上圖為我國引進的956E型驅逐艦,下圖為我國引進的956EM型驅逐艦。

現代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8000多噸,引進後是我國海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在我國海軍長期只有4000噸及以下噸位艦艇擔任主力的時期,現代級的引進是一件大事,當時我國海軍除了現代級最先進的驅逐艦也不過是052型驅逐艦,只有射程12公里的HHQ7防空導彈,也只有射程300公里的亞音速反艦導彈,除了使用燃氣輪機動力、雙機庫和拖曳式變身聲吶外,052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和現代級媲美。

圖為052型驅逐艦及其線圖,在現代級服役前,他是我國海軍最先進、最新型的驅逐艦,但是技術依然只是西方80年代先進水平,並沒有達到現代級的高度。

現代級在我國海軍已經服役了十多年,其技術相比於如今強大的人民海軍而言已經非常落後,現代級過去引以為傲的射程30公里的9M317導彈相比於如今我國海軍最先進的055型大型驅逐艦上的HHQ9導彈(射程200公里)已經差距非常大,何況如今我國海軍已經有了20多艘神盾艦,從2013年的052C型驅逐艦開始,我國海軍的技術水平就已經全面超過了現代級的技術狀態,因此我國已經對現代級開始了改進提升,拆除了現代級上的颶風防空導彈發射架和3M80反艦導彈發射器,換上了國產的HHQ16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YJ12超音速反艦導彈,使其能夠適應如今的現代海戰需求。

上圖為改造中的現代級驅逐艦,下圖為改造後的現代級設想圖。

除了現代級,我國還有12艘基洛級潛艇,其中10艘為基洛級636型,2艘為基洛級877型。這些基洛級潛艇由我國分別於1994年購買2艘、1996年購買2艘、2002年購買8艘分批次獲得。其中,877型基洛級潛艇為基洛級的原型,636型為改進型,增加了可以發射克拉布導彈的能力,克拉布導彈分為3M14和3M54兩個型號,分別是對地打擊型和反艦型,我國只購買了其中的3M54型,也就是反艦型號,這12艘基洛級潛艇是我國海軍在035型潛艇之後第一次獲得了現代化潛艇,為我國此後自行研發更先進的039型潛艇奠定了基礎。

上圖為我國海軍的基洛級潛艇,下圖為俄羅斯海軍的06363型潛艇。

我國海軍這些外購艦艇迄今為止依然在海軍中服役,雖然他們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早已經不是海軍的一線甚至二線軍艦,但是他們在1990年代蘇聯剛剛解體,世界局勢混亂的時期,給了我國海軍接觸世界先進技術、迅速加強自身戰力的機會,我們還是應該感謝他們為我國海軍作出的貢獻。


海事先鋒


顯然不都是

首先,4艘現代級驅逐艦。這4艘現代級都是整艦從俄羅斯購買的。1997年購買兩艘,分別是136杭州艦和137福州艦,於2000年和2001年服役;2003年購買兩艘,分別是138泰州艦和139寧波艦,於2006年服役。


基洛級潛艇,12艘

中國海軍從俄羅斯一共引進過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都是整艦引進的形式。1994年和1996年,中國分兩次共引進了4艘基洛級;2002年,與俄羅斯又簽訂了8艘基洛級引進的協定。這10艘基洛級目前依舊是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


野牛氣墊船,4艘

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從烏克蘭引進,一共4艘。


遼寧號航母

嚴格來說,遼寧號不是國產的,當初買來的時候,殼子都造好了,整艦完工度達到了70%,中國海軍是做了進一步修理和改裝。


林哥講武堂


中國海軍現役的大部分裝備都是國產的,可是也有一小部分是從外國進口的。其中有4艘現代級驅逐艦。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都是以整體的方式從俄羅斯購進的。分別在2003年和1997年分兩批購進。從俄羅斯購進的還有基洛夫級常規潛艇,9艘基洛夫級潛艇也是以整艦的形式從俄羅斯購進。現代級驅逐艦和擊落飛機潛艇的引進,可以說是對我國海軍總體戰鬥能力質的飛躍。在我國現在生產的常規潛艇和驅逐艦上面,還可以找到基洛夫級和現代級驅逐艦的影子。

世界上最大的登陸氣墊船。我國一共從烏克蘭引進了4艘野牛氣墊船。我國也從中學到了氣墊船的一些精髓。

準確來說,遼寧艦也不算是我國純國產的。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的瓦良格號,只不過前蘇聯解體之後,瓦良格號就扔給了烏克蘭。烏克蘭沒錢養活只能進行拍賣,我國將瓦良格號拉回來的時候整體艦身已經完成了70%。而我國是進行了剩餘部分裝備的改裝。當然我國也從瓦良格號上學習了航母的建造技術。否則我國國產航母也不會建造如此迅速。

畢竟我國的軍事工業發展起步晚,發展慢。有一些現成的東西還是借鑑一下比較好,他可以指導我們少走些彎路。借鑑並不是抄襲,我國所有的裝備上面都沒有說是和其他國家一模一樣的。像雷達、導彈系統、近防系統、反艦系統。在這一領域或者是其他方面都有借鑑過外國的東西。

外國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可確實是有的地方要比我國強。而且這種看一眼就會的本事,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擁有的。我國能從中學到本事也是我國自己的一項技能。而且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的當今,想要一個國家保持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純國產的,是有點不太可能的。


沐風談兵論道



聯合防務


我國人民海軍現役艦艇絕大多數都是我國國產,且現在的新式艦艇國產率更是高達接近100%。這些年我國海軍進步尤其之快,從驅逐艦到護衛艦、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無一不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可以看出我國海軍國防工業水平已經達到世界第一線。

先說說驅護艦,從052系列到055驅逐艦、從056到054A全都是我國國產,驅逐艦中還有俄式盾艦051C和現代級算是引進或半引進,曾經都是我國海軍主力,現在閱讀讓位於055和052D了。



而兩棲登陸作戰艦艇領域,我國從很早就全是國產了,早起的072系列坦克登陸艦和現在的071型船塢登陸艦、075兩棲攻擊艦,一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兩棲登陸部隊的兩棲登陸力量已經形成,當然,野牛氣墊登陸艇是從烏克蘭引進的。

航母領域,遼寧艦是引進的,但是在我國經歷了鳳凰涅槃的新生,山東艦更是我國完全國產的新型航母。


標槍毒刺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海軍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各種先進的海上艦艇都陸續服役人民海軍,如:075型兩棲攻擊艦、國產航母、055型萬噸大區等等。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得到穩定發展,在我黨的帶領下逐漸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咱們也終於能有一點小錢錢去建造屬於自己的“海上鋼鐵巨獸”不過,目前中國海軍的軍用艦艇序列裡,還裝備著不少引進國外的艦艇,究其原因就是這些艦艇大多都是90年代末或者新世紀初引進的。

以每艘軍艦大約30年左右的服役期上來看,我國現在所裝備的進口軍艦,大多都只使用了20年左右,還遠遠沒有到退役的時期。
比如
,我國在1997年與2002年分別像俄羅斯購買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這4艘引進自俄羅斯的軍艦目前還在我國海軍服役,不過現在它們都經過了現代化的改裝升級、或是正在改裝。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1997年引進的第1批兩艘現代級驅逐艦,這兩艘驅逐艦到我國的時候僅僅只是半成品,我國總共花了三年時間,才將這兩艘半成品的現代級驅逐艦,完成全部的建造工作服役到人民海軍。


除了4艘現代級驅逐艦,目前人民海軍的現役序列裡,還有如:遼寧號航空母艦、基洛級潛艇、野牛氣墊船等,這些服役於人民海軍的艦艇,大多都是在一些特殊時期所進口的。

所以我國海軍在短期內的發展規劃為:新艦繼續造、“老艦”繼續用。只要這些引進的軍艦還沒有到服役期,或者新型的國產艦艇的建造,還沒有到全面換裝的地步,那麼這些我國以前引進的外國艦艇將會繼續服役人民海軍。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中國海軍的發展雖然出現了井噴,但現在是一個尷尬的時間節點:新裝備大量裝備、老裝備還沒到點退役。所以中國海軍現役裝備中仍然有很多90-00年代“應急”進口的原裝外軍裝備或者成套的國外系統。當然,這事也沒有什麼丟人的,畢竟海軍的發展本來就是漫長的,裝備的更新換代也是一步步來的,大部分進口軍艦都已經或正在接受大規模升級,更換國產武器和作戰系統,融入中國作戰體系,但未來20年內這些外購軍艦也全都要退役。


海軍仍然在現役的國外裝備分好多層次,有的完全整艦進口、有的進口半成品、有的進口系統:

956“現代”級驅逐艦,90年代中期為應對緊張局勢整艦由俄羅斯購入,首批為136“杭州”艦和137“福州”艦,兩艦為956E型,分別於1999年和2000年交付。而138“泰州”艦和139“寧波”艦為第二批購入,為改進過的956EM型,分別於2005年和2006年服役。這4艘“現代”級在中國海軍新老交替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同時兼顧區域防空、反艦和反潛能力,在那個只有4800噸的052的年代中國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

首批購入的136和137到2015年左右已經達到15年服役期,考慮到以前全套的俄製裝備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海軍發展,所以借中修直接進行大規模改造。此次改造將原有的作戰系統全部更換為國產,而武器系統只保留了AK-130艦炮和AK630近防炮,而9M38防空導彈更換為HQ-16、3M-80反艦導彈更換為YJ-12,原先9M38防空導彈單臂發射器更換為32單元垂直髮射裝置,艦上主要的MR-750 Fregat-M2EM“頂板”對空搜索雷達更換為國產382型。改造後的956“現代”雖然已經大幅度落後於052D/055系列驅逐艦,但是作為8000噸的大艦在火力上有這極大的優勢,繼續作為海軍近海作戰體系中的一部分以及登陸火力支援繼續服役。下圖就是改造後的136“杭州”艦,而137繼續處於改造當中,不過由於俄艦改造過程中涉及的系統是在太多,所以前後歷經了長達4年的時間

877/636型“基洛”級常規潛艇,從90年代開始中國分至少3批引進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分別是1994年簽約的2艘877EKM型(1994年和1995年交付)、1996年簽約2艘636型潛艇(1998年和1999年交付)、2002年簽約8艘636M型。這樣一共10艘636型和2艘877型。與“基洛”一併引進的還有潛射重型魚雷技術和潛射反艦導彈技術。

整個90年代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部隊大部分都是老式的033型和035型常規潛艇,技術水平還在60-70年代,而新的039型也不過才2艘。引進這麼龐大數量的“基洛”也算是短時間內提升近海水下防禦能力,也為後來039的繼續發展奠定基礎。

958型“歐洲野牛”氣墊船,2009年與烏克蘭協議引進4艘並轉讓全套技術,其中前2艘由烏克蘭“大海”造船廠建造,後2艘由中國建造。不過中國並沒有大量裝備,雖然“歐洲野牛”的運載量極大,但無法進入兩棲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塢艙,而且5臺燃氣輪機確實在維護方面造成不小的壓力。其實中國更看中的是“歐洲野牛”的相關技術。

001型“遼寧”號航空母艦(11436“瓦良格”),其實001“遼寧”不像上面那些整艦購入,因為他是作為烏克蘭未完工的“二手”買來的。11436“瓦良格”本身屬於11435“庫茲涅佐夫”的二號艦,是6萬噸級重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1999年以“瓦良格”號購入時只是個空殼,剛下水沒有安裝任何雷達、武器和艦載機操作設備,動力系統也被破壞。當然,“瓦良格”的回國歷程比較艱辛,關於如何被“趕”回黑海、如何作為交換條件在這就不多贅述了,好在最後還是回來了。

“瓦良格”回國之後就開始大改的歷程,將一具空殼變成完整的航空母艦。中國也借“瓦良格”的考察和改造開始研製大功率船用蒸汽輪機、阻攔索、艦載機等相關的子系統,由此拉開了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道路。2012年9月,改造完畢的“瓦良格”更名為“遼寧”並加入中國海軍服役,成為中國海軍首艘航空母艦。服役之初“遼寧”只是作為訓練艦和科學試驗艦使用,但航空母艦終究是航空母艦,他在大量培養艦載機飛行員後逐步形成作戰能力成為真正的航空母艦。而在“遼寧”的基礎上中國又發展了002型航空母艦,雖然他的整體和“遼寧”很接近,但這是中國首艘獨立建造的航空母艦。

上面就是中國整艦購入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其實不難看出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90年代”,在那個“老的太老、新的出不來”的年代,局勢對中國極為不利。當時所謂最現代化的052型驅逐艦甚至作戰能力也就相當於對面的“成功”級護衛艦(美國“佩裡”),這些俄式艦艇的購入可以短時間內提升我們的海上實力,空軍同期還引進了Su-27及其生產線,這在當時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上面是整艦購入的,還有是作為系統購入安裝在國內艦艇中的。

052型驅逐艦,作為中國最早使用燃氣輪機的驅逐艦,052型實際上使用的是美製LM2500燃氣輪機,由此拉開了中國水面艦艇的燃氣輪機時代。LM2500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是世界上裝機數量最多、可靠性最強的燃氣輪機,即便是後來052在08年左右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但也依舊保留了LM2500燃氣輪機。

而052首艦112“哈爾濱”艦當時使用的“海響尾蛇”也是法國進口,國內在此基礎上研發了HHQ-7近程防空導彈系統並安裝在2號艦113“青島”號上。不過112艦在隨後的現代化改造中將“海響尾蛇”也更換為HHQ-7。

052B型驅逐艦,052B型驅逐艦搭載了整套的俄製“施基利”防空導彈系統,包括俄製MR-750MA Fregat M2EM 3D對空搜索雷達。這套系統與俄羅斯956型“現代”級是一樣的,也是中國首型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自制驅逐艦中。而且052B的動力系統是烏克蘭制UGT25000燃氣輪機,國內以此為基礎發展了GT25000和QC280這兩種燃氣輪機。

不過052B和“現代”一樣也該是接受現代化改造,將俄式“施基利”防空導彈系統移除,增加垂直髮著裝置和國產HQ-16區域防空系統,融入中國海軍的作戰系統。其改造形式和051B型167“深圳”艦差不多,未來也不會編入航空母艦編隊,只是用於近海。

051C型驅逐艦,該型艦作為海軍區域防空的補充和052C發展的備份,2002年原裝引進俄製\tRIF-M“裡夫”區域防空導彈系統,這套系統在俄羅斯海軍中用於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全套系統包括MR-750MA Fregat M2EM 3D對空搜索雷達、30N6E1型相控陣搜索/火控雷達以及6座八聯裝導彈垂直髮射裝置,使用理論射程超過100公里的48N6E艦空導彈。

海軍中現役的主要外購艦艇和系統大概就是上面這些,其實還是集中在90-00年代初期,那時候老艦太老、新艦短時間內出不來,只能用這種辦法來提升海軍實力。現在海軍進入裝備收穫期,大量先進的052D/055開始加入海軍,但上述艦艇由於未到服役末期且新艦不能短時間內完全替代他們,所以就存在了新老艦艇並存、國內外艦艇並存的局面。隨著這些艦艇完成現代化改造以及未來逐漸導彈服役末期,國外艦艇及作戰系統會逐步在中國消失,最多20年內中國就會打造完整版的“中國海軍”。


雛菊西瓜Peterpan


1949年開始發力海軍,但限於國內經濟發展較滯後,改開以後特別是海峽危機以來,海軍發展才真正邁入快車道,當年拿得出手的僅有一艘滿載排水量4800噸的052型驅逐艦112哈爾濱艦,不足以和來勢洶洶擁有先進艦載機和神盾艦護航的航母編隊對壘。

以當下軍迷的眼光來看,052型驅逐艦不僅噸位不夠體量不足,最關鍵的是沒有艦載垂直髮射系統,對水面艦艇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技戰術缺陷,戰時載艦的生存能力堪憂。

由此,海軍從俄羅斯引進了4艘最大排水量8000噸級的956E/M型現代級驅逐艦,即136艦、137艦、138艦和139艦,強大的雙130毫米艦炮、龐大的SS-N-22"日炙"反艦導彈,以及SA-N-7/17中程防空導彈,使得海軍在東海方向有了戰鬥力極為強悍的大型驅逐艦,對灣灣和海自都形成了強大的震懾作用。

自50年代初從蘇聯引進4艘滿載排水量2000餘噸6607型雷擊艦以來,4艘現代級驅逐艦的引進是海軍最大的外購水面艦艇軍貿合同,對於增強海軍在東海方向的作戰能力,抵禦有可能的外來軍事幹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級驅逐艦當年確實有“航母殺手”之美譽,不管實際上是否有此能力,但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的引進確實提高了海軍的自信心和作戰的底氣。

此外,海軍也分兩批從俄羅斯引進了12艘蘇聯研製的最後一級基洛級常規潛艇,包括2艘877EKM型,以及10艘636型。

基洛級常規潛艇,水下排水量3000餘噸,艇首有6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3M95潛射反艦導彈,636型可發射“俱樂部-S”潛射導彈,由於水下噪音小,隱蔽性能好,因此有“大洋黑洞”之稱,作戰能力非常強悍,隨著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的服役,提高了海軍水下艦隊的作戰能力。

除了從俄羅斯引進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以及12艘基洛級潛艇等主力艦艇以外,海軍尚有少量的外購輔助艦艇,其中包括908型885 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這艘滿載排水量3.7萬噸的艦,是從烏克蘭引進的輔助艦船,1993年經大連造船廠改建以後,於1996年交付南海艦隊某基地勤務船大隊。

海軍還從烏克蘭採購了4艘滿載排水量555噸級的“歐洲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可攜載3輛96式主戰坦克,或8輛97式步戰車,或攜帶140名武裝人員,或裝載130噸重的各類物資;其最大航速60節,巡航速度55節的此型艇,能在浪高2米、風速12米/秒的海況下平穩行駛,提高了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能力。

當然,軍迷們絕對不會忘了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就是當年從烏克蘭引進的1164型載機重型巡洋艦瓦良格號,經過大連造船廠的改建,於2012年9月25日服役,成了海軍遼寧號科研和戰鬥兩相宜滿載排水量6萬餘噸的航母,實現了海軍擁有航母的夢想。

綜上,海軍現役的主力水面艦艇,包括水下的核常潛艇,基本上都是由國內軍工研發製造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海軍艦艇的作戰能力都非常強大,典型的有054A型護衛艦、052D型和055型驅逐艦,093A型AIP潛艇、093/094型核潛艇、071型船塢登陸艦、901型綜合補給艦等,都是海軍艦隊中絕對的主力艦艇。


國平軍史


4月20號印度海軍P15B型驅逐艦的3號艦“英帕爾”號下水,可是有趣的是這艘軍艦連個上層建築都沒有,更不用說其他設備了。這是因為印度只擁有建造船殼的能力,其他上面的武器系統、動力系統等等設備都需要外國進口,可見印度軍工生產能力之一般。在中美蜜月期美國將自己用的“LM-2500”燃氣輪機賣給中國,並裝在中國第二代驅逐艦052型兩艘驅逐艦上,使得標排4200噸的052型航速高達31節。可是中美蜜月期過後兩國關係惡化,美國也停止對中國燃氣輪機出口,以至於中國第三代驅逐艦051B型又不得不用回蒸汽輪機,要不是後來從烏克蘭手中引進GT-25000燃氣輪機,海軍估計又得用回蒸汽輪機了。



從第三代驅逐艦051B型奠定了052B/C/D型的艦體基礎,但是由於因為當時引進的烏克蘭的GT-25000技術還沒成熟,所以051B也只能用回成熟的蒸汽輪機技術,當中國引進之後便把它裝上-052B/C上,而中國吃透GT-25000的技術後將它命名為QC-280型。而作為中國海軍遠程防空的主要武器海紅旗-9的技術源自於俄羅斯的S-300防空系統的技術。而052C上100毫米緊湊型艦炮是法國的技術,052D和055型上的130毫米艦炮是源自於俄製AK-130艦炮,054/056護衛艦上的76艦炮是源自於俄製AK-176艦炮,630近防炮也是俄製的,而且中國海軍很多雷達也都是俄製技術。




所以中國和印度都是在走“先引進、後防止”的道路,而自從毛子解體後兔子沒少挖牆腳,很多技術都是毛子的,不過更多的是從二毛家裡淘換技術,像之前所說的GT-25000燃氣輪機、蘇-33原型機、T-72/80坦克、瓦良格號航母等都是從二毛家裡淘換出來的,據說當年幾箱餅乾就可以換一輛坦克或者裝甲車。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慢慢將這些技術消化,並可以獨立生產這些仿製品,而印度就不行了,由於基礎工業體系不完善不要說像中國看一眼就懷孕的仿製能力,哪怕你是手把手教印度怎麼生產與仿製他都不一定會。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經過70多年的崢嶸發展,中國海軍建設取得巨大成效,尤其是近十幾個年頭勢頭更為強勁,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產艦艇井噴式陸續服役,被外媒稱為“中國速度下餃子”。

一、大型水面艦艇


隨著海軍快速發展,我國水面艦艇大型化趨勢明顯,眾所周知我國現役的唯一一艘航母遼寧艦就是在蘇聯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建的,在國產航母未服役之前,航母梯隊並非是國產產品。

二、導彈驅逐艦

在遼寧艦未服役之前,我國海軍長期以驅護艦編隊為主,驅逐艦至今依舊是海軍水面作戰艦艇的核心力量。當前我國共發展了四代驅逐艦,採取小步快跑的發展策略,也引進了四艘俄製“現代級”導彈驅逐艦。



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設計建造時借鑑了蘇聯“科林”級驅逐艦設計,後期改裝大量裝備國產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也算的上是國產艦艇,共建造17艘,目前僅剩165和166艦服役。


第二代052型導彈驅逐艦屬於典型的中西結合產品,艦體由我國設計建造,但艦載雷達、武器以及動力系統借了西方之東風,裝備了法制艦炮、海響尾蛇近程艦空導彈以及首艦裝備了美製LM-2500型燃氣輪機,2號艦因國際關係問題無法再獲取LM-2500型燃氣輪機,113青島艦無奈換裝了烏克蘭GT-25000燃氣輪機。

第三代導彈驅逐艦開始,我國正式步入自主建造階段,主戰艦艇國產化進程明顯加快;其中051C型防空驅逐艦排除,因為按照海軍“兩條腿走路”的思路,051C是052C防空驅逐艦的備用產品,全套引進了俄製30N6E1型相控陣雷達系統和裡夫-M型遠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作為一款專職區域防空作戰艦艇,其核心技術都是舶來之物,因此並不能說是國產艦艇,故而051C被稱為俄式神盾。



052B通用型驅逐艦雖有“中華現代”之稱,但其並不等同於051C型,雖然在防空導彈、雷達電子產品等諸多方面與引進的現代級相似,但這大部分設備都已實現國產化,用仿製更為貼切。

三、導彈護衛艦


我國護衛艦家族主要有053、054和056三個譜系組成,053系列護衛艦目前服役數量不多,大多數悄然退出現役或是轉售他國;053系列護衛艦是我國第一代導彈護衛艦,綜合來看,053還算是自行國產艦艇吧。

至於近些年海軍“下餃子”的明星產品054A和056就不用多說了,這兩型護衛艦都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護衛艦,艦艇核心設備都是我國國產產品。

四、綜合補給艦和登陸艦



我國補給艦起步並不算晚,目前主要以903和903A以及最新的四萬噸級901型構成,引進產品也就只剩“青海湖”號這一艘,屬於我國第二代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37000噸,是由烏克蘭製造的一艘油船改建而來。


我國登陸艦主要以登陸艇、坦克登陸艦以及兩棲船塢登陸艦組成,現役的型號基本上都是國產產品,是我國水面艦艇國產化發展最快的領域。

五、潛艇

潛艇是我國海軍殺手鐧裝備,在當前解放軍潛艇裝備體系中,有部分引進俄製“基洛”級潛艇,至於傳說中的“拉達”級至今也沒有出現在解放軍裝備行列中。仿製蘇聯R級的033型常規潛艇目前基本全部退役,故而不計算在內。


從我國潛艇發展歷史來看,完成033型仿製工作後,自035開始我國潛艇部隊正式進入國產化時代,有關039系列潛艇仿製俄羅斯基洛級潛艇的說法並不準確,據悉039型首艇建造工作始於1992年,而引進基洛級是20世紀末的事情,兩者有五年以上的時間差,還沒有引進來就仿製這叫參考設計不是仿製。

至於核潛艇就是完全國產這個觀點毫無爭議,核潛艇作為世界大國的核心技術,相關技術封鎖至今依然存在,這種核心機密我國沒有任何條件去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