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精准脱贫 不落一人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

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作为保康县扶贫办主任的廖道明

深感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俗话说: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廖道明深知

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自己必须首先成为

熟练掌握精准扶贫的“政策通”

这位“政策通”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县扶贫开发培训服务中心副主任 宋永波:

他每天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不断学习、研究、掌握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县扶贫办计财股股长 张兴权:

他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向)上级领导请教、周边同行、专家教授求教都成为他工作的常态,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知晓精准扶贫政策并熟练运用的“政策通”......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廖道明紧紧盯住各级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把各项政策“吃干榨尽”,不仅善于为领导决策当参谋、提建议,还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杨韬 / 摄

2017年,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到保康。廖道明把陪同的过程视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人认为,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中只要贫困户住房安全就达标了,但忽视了非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通过这次学习请教,廖道明向县委、县政府建议,出台实施“两非户”危房改造政策。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政策对全县居住危房的非贫困户、非硬伤户,按照C级加固改造每户5000元、D级新建改造每户8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全县共投资8000万元,实施危房改造6000多户。其中“两非户”700多户,投资500多万元。这一工作创新,惠及了更多群众。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保康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廖道明:

脱贫攻坚没有现成的模式,谁把政策研究得透,谁就会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做有心人。

2018年,廖道明跟随县考察团到贵州荔波学习考察。常人眼中的一次例行学习考察,又成为了廖道明“借道”学习的桥梁。短短几天时间里,他边走、边看、边学,争分夺秒把贵州迎接国家脱贫摘帽的经验“学到了家”。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保康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廖道明:

在那一次的学习中,我把脱贫攻坚的每个细节了解的一清二楚,贵州经验为我们保康迎接国家脱贫摘帽抽查验收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年来,保康县迎接国家、省市各类检查、考核85场次,每一仗都打得赢,每一仗都取得了完胜,每一仗都获得了佳绩。不仅如此,还接待全省各地的参观考察,保康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一致好评。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保康县扶贫办副主任 马维军:

保康的每一次迎检,提供的资料,上报的数据,都做到了精准无差错。

贵州师范大学评估组在保康通过国务院抽查验收报告中认为:保康县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基础工作扎实,做到了村村一个样,村村一样好!

“政策通”是如何练就的?廖道明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正因为有廖道明这样的政策“高参”,为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保驾护航,才有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好戏连台。2016年至2018年,保康在全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4月29日,省政府发文批准保康退出贫困县;2019年7月9日至15日,保康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验收: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12%,脱贫人口错退率为0,贫困人口漏评率为0,群众认可度为98.55%。在湖北省抽查的三个县中,只有保康县既没有错退,也没有漏评,群众认可度最高,综合成绩最好。

全媒体记者:秦志鹏 王晓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