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无鸟的夏天》

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是个出名的地方。

田野里长着稻子和油菜,碧绿的稻子和蒲公英那样黄色的油菜,还有烟草,豆子和鸦片。田野上沟渠里闪烁着给土地带来生机的水流。

——《无鸟的夏天》| 韩素音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韩素音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籍作家韩素音,她一生大概出版了近三十部著作,曾为毛主席和周总理写过传记。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除了作家,她还有诸多身份:

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

不过,她眼中最重要的身份是 —— 郫都的女儿。韩素音原名周光瑚,她的父亲周映彤是地地道道的郫都人。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韩素音与父亲

“韩素音”来源于“汉属英”的谐音,她想以此来声明自己就是“属于英籍的汉人”。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韩素音全家福

韩素音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洋的学生,1903年赴比利时留学时,与当地出身高贵的玛格利特小姐产生情愫,就此展开了一段爱情故事。


在从小经历了父母并不成功的婚姻生活后,韩素音对于自己的婚姻有着独特的理解。她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

1933年,15岁的周光瑚考进了燕京大学学医,两年后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继续深造。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这期间她逐渐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医学救人生命,文学触人心灵。她认定了自己的身份,一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与理解。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韩素音部分作品

正是借着她笔下的书写,许多人才知道,成都不只是有大熊猫,还有郫县豆瓣,那是古蜀国的发祥地,是天府文化的承载之地。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除此之外,她还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之后,2012年11月2日在瑞士洛桑家中去世,享年96岁。她的一生也许可以用她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

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

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作为郫县的女儿,她的爱,也已经根植于此。

《西有郫都》第三季,韩素音,一代人的记忆

关注“郫都发布”微信公众号观看完整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