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談定投指數基金的陷阱,不可不知,儘量避免

談定投指數基金的陷阱,不可不知,儘量避免

昨天在一個帖子下面討論到指數基金的陷阱的問題,今天早上慣性早醒,索性就把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梳理下。

一、指數基金的客觀陷阱是底部不敢買、小買,漲起來了追買、大買

很明顯,這是一個通病,是順人性的通病,通俗來說就是買漲不買跌,尤其是在個股上,表現的淋淋盡致;只是沒想到,在做指數基金的時候,大家居然還這樣。個股我就不說了,是另一套投資體系,指數基金這種可以忽略個股很多問題(業績暴雷、黑天鵝等)的投資方式,就是一個概率學;我以滬深300為例,現在3849點就以為2004年年底以來,完成了3.89倍的上漲,據統計近10年複合增長率是9%,算上股息是11%左右,這也就是說,定投他是穩賺不賠的;再有,看看他的歷史波動率,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他從2005的最低點807,到2007年的最高點5891漲幅達到了7.3倍,2015年的大牛市最高點5380,漲幅2.66倍。也就是牛熊轉換的過程中,彈性至少會在1倍以上(不要樂觀的估計數倍的估值)。

那麼現在呢,很顯然處在2015年以來的熊極之時,這個時候因為賺多一點,賺少一點,反而畏首畏尾的不敢定投指數基金,難道你們要等到5000點的時候追漲嗎?

談定投指數基金的陷阱,不可不知,儘量避免

二、指數基金的主觀陷阱是老鼠倉

指數基金另一個大風險就是基金公司的老鼠倉行為。這一定義可不是我說的,大家自己去翻一翻最近會里針對新發行的ETF用份額換購上市公司股份的事情(某基金公司中證800被罵的很慘);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第一,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通過換購指數ETF獲得減持通道;第二,基金公司怎麼可能白乾呢?你說是吧,無利不起早(瑪德,我今天早起是生物鐘,每天給孩子準備早餐,嗚嗚,對比好殘忍)。第三,很多都有超額換購,請問,因為超額換購造成ETF失真,對基民們造成的利益損失誰來負責呢?看了下新聞,最近宣佈放棄股份換購ETF份額的上市公司包括四維圖新、網宿科技、航發動力和視覺中國。

還有一個方面,基金經理頻繁的買賣,我看了這麼多指數基金,我個人覺得,用最寬容的尺子來看,半年換手率超過300%的指數基金,都值得懷疑動機,畢竟交易費用的摩擦成本對基民沒有任何好處,但對基金經理可是有實實在在的手續費用提出。

所以,這也是我堅決主張不要認購新基金的原因,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沒有歷史數據追蹤,無法判斷。

談定投指數基金的陷阱,不可不知,儘量避免

三、指數基金的另類陷阱是規模太小或者太大

還有一類陷阱就是規模的問題。如果指數基金規模太小,比如5000萬以下,摩擦成本太高了,各種門檻費用就會侵蝕掉利潤,比如管理費這些,而且由於規模過小,基金經理會有包括做大規模和業績的衝動,就會帶來很多意外的風險。再就是規模過大,一般來說超過30個億的指數基金,往往很難出超額業績,因為包括打新等超額收益對業績的刺激太小了,當然有很多超過30億規模的指數基金尤其是增強型做的特別好,這種反而是不錯的配置。

說完,我去覆盤,孩子們還沒起床,晚點再準備早餐。

指數基金是一種非常適合普通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每一位有志於構建家庭財產配置的朋友都應該學習和實踐,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最佳指基:滬深300+中證500》學習基礎知識,30日前訂閱的用戶,還可以獲贈價值365元/年的圈子《寬基的定投之路》1年使用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