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足跡·回聲: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國高速公路的高起點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國第一條符合國際標準的省際高速公路。它為新中國高速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高起點,此後,以京津塘高速公路為建設模式和樣本的高速公路,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跨山過海、不斷延伸,如今,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世界第一!

今年84歲的田凝壽,曾任天津市市政局副局長。從1984年到2005年,他在京津塘高速項目一干就是20年,經歷了京津塘高速籌備、建設和後期管理全過程。最近,田老還專程坐車去京津塘高速看看。

我現在跑過一次,一般的公路應當是15年不大修,咱們京津塘高速公路快三十年了,質量還那麼好,多不容易。

足迹·回声: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的高起点

今年84歲的田凝壽接受交通廣播《尋訪交通足跡,聆聽歷史回聲》的採訪

上世紀80年代,距離僅有100多公里的北京和天津之間車程卻達到4、5個小時。此時,中國大陸,還沒有任何一條高速公路。田老還記得當時自己赴國外考察的情景。

80年代初我隨交通部赴瑞典、法國學習考察高速公路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經驗,當時我國內地尚無一條高速公路,面積僅有我國一個省大的法國竟有6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使我們這些考察人員非常羨慕。

於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同形成了建設中國首條省際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的動議。當時三地都成立了工作組。今年已經96歲,當時任京津塘高速天津工作組負責人的胡曉槐回憶說:

京津塘太需要了,天津、北京原來那個老路一走就是四五個小時,挺困難的了,而且北京通港口的話需要先到天津,再到塘沽再進港。京津塘高速公路這樣它就直接就通港口了。

從1984年開始,京津塘高速公路這個承載著中國高速公路夢的中國首條省際高速公路立項。作為國家級重大項目,工程經過三年籌備,期間爭取獲得了世界銀行貸款,於1987年底正式開工。由於在此之前,中國大陸從未修過高速公路,為達到國際標準,道路的施工監理、施工器械、施工工藝等均需從國外引進。田凝壽說: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要和外國的企業合作,就是中國的企業沒有一個是修過高速公路的,人家世界銀行不同意啊,你幹過高速公路嗎?必須要找一家外國幹過高速公路的公司,用人家的資歷把咱們帶過去。咱們過去的想法都是習慣的傳統做法,世界銀行接受不了。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首次同國際慣例接軌,即按照菲迪克合同條款組織施工的高速公路工程。在中國高速公路工地上,首次出現了業主、監理、承包商這樣的名詞。

菲迪克條款主要內容是工程三家承擔,建立的業主、監理、承包商三足鼎立的施工模式明確規定三個方面的職責。過去我們搞的中環線、外環線我也都參加了,都是領導直接說,工程我們說了就算。這個條款結構是科學的在工程建設中各方面都是公平對等的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和一般的工程管理不一樣。這個應用完了之後,咱們國家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基本才執行了這種方式。

足迹·回声: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的高起点

1987年10月23日,津京塘高速公路4個土建合同舉行簽字儀式,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交通部部長錢永昌,世界銀行代表,京、津、冀政府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

按照國際標準施工,施工器械也必須跟上,但當時的中國機械化水平還遠遠無法達到要求。

世界銀行貸款必須讓你採購一些機械,但是這些機械人家也不是非讓你在國外買,也可以在中國買。但是你選的機械的性能是不是最好的,價格是不是最低的。當時中國的施工機械跟人家沒法競爭,只能從國外採購,這些機械我們自己生產不了。比如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我們選擇俄都是德國的設備,它能夠自動找平,過去我們攤鋪就是人工,鐵鍁,往上砸,汽車來了倒地下,工人一鍁一鍁端,拿耙子耙,人力觀測平不平。人家的攤鋪機按照標準線走,做的非常平,直接倒到機器裡,攤鋪出來,夯實,壓路機一壓相當平整。現在咱國家沒必要進口了,我們全都是自己生產的。

足迹·回声: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的高起点

1987年12月10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舉行開工典禮,時任國務院總理田紀雲出席,併為工程開工剪綵。

1993年9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成為京津冀區域的一條“黃金通道”,在高速公路兩側多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京津塘高速則以其國際化的施工流程、工藝,成為今後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的樣板工程。田凝壽說:

京津塘高速公路後的評價報告,交通部將這個報告發至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公路主管部門,供公路建設和管理者借鑑和參考。這樣厚厚的一本,後來建設高速的數據都參考它。

足迹·回声: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的高起点

建設中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招商公路京津塘高速分公司供圖)

今年50歲的張軍,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見證了京津塘高速建成通車的盛況。此後,以他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建設者學習前輩們職業精神,在天津高速公路路網的建設中堅持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

1993年9月25號,我見證了我國第一條靠世界銀行貸款、採用菲迪克條款進行國際招標建設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開通剪綵。它的通車對天津乃至全國高速公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90年代我們相繼建成京福、京沈等四條高速公路;從2000年至2015年期間,也正是天津高速公路大建設、大發展階段,我們相繼建成了京滬、榮烏、津薊等十多條高等級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100公里,排名全國路網密度第二,為天津人民出行和城市發展作出了我們應有貢獻。

足迹·回声: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的高起点

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上,來往車輛疾馳而過。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供圖)

如今,經過全國交通系統員工30多年的努力拼博,至去年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總里程達14.25萬公里,居全球第一位,覆蓋全國98%以上的城鎮人口。今日的中華大地上,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連起城市和鄉村,串起沿海和內陸,聯通全球,成為服務新時代社會經濟和民生髮展的強力引擎。

記者李葉、王瀟頤,圖片源自《天津市政記憶》

天氣提示:今天本市天氣況為晴間多雲,最高氣溫18℃,最低氣溫7℃,微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