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山東章丘李清照紀念館裡,不少父母一邊瞻仰著這位謎一般的女子,一邊思考著要如何才能將自家千金培養成這樣的一代才女。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現代人想過,古人也在想,畢竟自1155年這位詞國皇后離世,千古才女的寶座懸空了800多年。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在百花爭豔的宋詞中,李清照的詞自成一家、別具一格。宋詞到了她的手上,少了男子的霸氣外漏,卻多了女子式婉約的氣場,這種婉約美而不哀,哪怕是“悽悽慘慘慼戚”,我們都能讀到一種別樣的大氣。而當其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這股婉約的才女之氣,又成為了令男子汗顏,令南宋朝廷震撼的最強音。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清照的一首出神入化之作,也是史上最絕的《一剪梅》。這首詞是李清照寫出外出公幹的丈夫趙明誠的,據《琅嬛記》記載,當時這首詞寫在一塊錦帕上寄過去,中途還差點遺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詞: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這首差點被埋沒的經典,從開篇到結尾句句都是千古名句。據記載,當時趙明誠讀完就犯了難,這可如何是好,愛妻寫了這樣的一首詞來,將來也必然會被廣泛傳誦,而自己卻不知道怎麼回她。後來趙明誠回了沒有,沒有記載,不過這首詞確如他所料,一傳就是近千年。

詞的上片以“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悽美為全詞定下基調,她輕輕提著羅裙,獨自登上蘭舟,想出遊排解相思的苦悶。傍晚她抬頭一看,大雁排字而回,月光灑滿西樓,看著天上的悠悠白雲,誰會千里外寄來錦書呢?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詞的上片時間的跨度很長,從白天到傍晚,再到月滿西樓,詞人的相思無解。最美的是“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字,詞人將大雁和西樓一動一靜兩個意象,再加上如水的月光作背景,畫出了一幅絕美的秋夜之景。這個意象曾經詞中之帝李煜也用過,他說的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清照此詞不但字句更簡練,再加上了“雁字回時”,意境更勝一籌。

詞的下片是空間的跨度。花隨水漂流,載動的是兩處的相思和閒愁。詞人用“一種”和“兩處”相對,道盡夫妻間的真情。最後一句是神來之筆,前一句的愁,到這一句被具體化,愁在哪裡?愁在眉頭和心間!但詞人不直接陳述,而是用“下”和“下”,將靜態的愁情動態化,它無時無刻不糾纏著詞人,無法消除。

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寫在錦帕上差點被埋沒

這是史上最絕的《一剪梅》,後世文人墨客各有各的喜好,有人喜歡“紅藕香殘玉簟秋”的不食人間煙花,有人喜歡“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絕美,也有人喜歡“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悽美,更有人喜歡最後“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神來之筆。

要經過怎樣的錘鍊,才能將字句煉化成如此?然對於李清照而言,或許僅憑一股入骨的相思,信手拈來即可。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