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謝佳清,女,進村時是貴州省遵義市人民檢察院警示教育科科長,現為遵義市紀委監察委宣傳部副部長。入選2018年“貴州省脫貧攻堅群英譜”,2019年獲貴州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5年7月,先後被派任遵義市匯川區芝麻鎮新民村和竹元村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2016年3月到竹元村,制定整體發展規劃,積極爭取30多個項目及上億資金落地,修通村通組公路60.5公里,建水庫、水廠、基站、教師公租房、幼兒園、衛生院、群眾文化廣場等,危房改造、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實現產業全覆蓋。從2015年到2018年,竹元村的集體經濟積累從零增加到42.2萬元,貧困發生率從32.22%降到8.2%,年人均純收入從876元增加到8816元,2019年將超萬元,確保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摘掉深度貧困村帽子的既定目標。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謝佳清在北京獲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

在遵義市的駐村書記中,謝佳清是女性中為數不多的“年長者”。

她曾是一名檢察官,現在是一名紀檢監察干部,特別愛美的謝佳清工作之餘,還喜歡寫詩,是一名詩歌愛好者。

2015年7月,謝佳清受組織安排,到遵義市匯川區芝麻鎮新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始了此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詩與遠方的前行。7個月以後,新民村出列,快50歲的謝佳清又轉戰到省級一類深度貧困村竹元村。

作為一名黨員,她生命中迄今為止最燦爛的芳華就盛開在這片扶貧大地上,竹元這個曾被稱為“高原孤島”的地方,成為謝佳清尋找初心、堅守初心的“精神殿堂”。

高原孤島上的脫貧號角

走進大山

就走進無邊的空寂和孤獨

貼近土地

便無法逃離她的苦痛與憂傷

……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這是謝佳清最初從匯川區政府出發,花了2個多小時到達芝麻鎮,再從鎮政府輾轉近3個小時才進入竹元村時的感受。

儘管謝佳清已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竹元的偏僻、荒涼、貧窮,還是遠遠超出她的想象。三座高山夾著兩條深溝,整個村都在深山老坳裡。都說貴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竹元人均只有水稻田0.16畝,說九山半水半分田都是誇張。散居在山坳間的937戶人家,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沒有一棟像樣的房。綿延的大山猶如道道屏障,讓竹元村成了“高原孤島”,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要跟上山外的世界,時間跨越度起碼要30年。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第一天到竹元,就有一群“不速之客”給謝佳清來了個下馬威。在村委會一棟磚木結構的房子裡吃飯時,頭上的樓板響起一群老鼠打架撕咬的聲音,著實把她嚇了一跳,急問大家這是不是老鼠?看著謝佳清一臉驚嚇的模樣,村幹部被她的反應嚇住了,不敢說是還是不是。過了一會,才有人指著對面辦公室和宿舍說,那邊沒有老鼠。

當時的竹元給謝佳清的印象,連兒時外婆家所在的農村都沒這麼貧窮、這麼偏僻、這麼淒涼,竹元的貧困實在超出她的想象。

村裡的幹部和村民見謝佳清有些猶豫,顯得非常著急,他們瞭解到這個在鎮政府旁邊新民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大姐很有“幾刷子”,極度渴望改變貧窮的竹元人非常希望謝佳清能留下來。

那幾天,他們帶她去看當年毛主席和紅軍長征經過竹元時走過的路、住過的房,帶她去看之前由市檢察院投入110萬元資金修建的小水窖。當看到淳樸的村民在井蓋上刻著“吃水不忘共產黨”幾個字時,謝佳清的心頓時像被什麼觸碰一下,一股熱浪湧上心頭,那一刻,謝佳清突然明白,為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實事,都是在為黨旗增光彩,都是在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謝佳清暗下決心,自己不能走,一定要擂響脫貧攻堅的戰鼓,吹響決戰貧困的號角。

經過深度調查,謝佳清發現,竹元要徹底發生變化,不能搞小敲小打,不能靠東一勺西一碗的臨時接濟,得有一個整體規劃和方案。

於是,謝佳清和戰友們組建了包括鎮黨委、政府派員在內的規劃小組,並在區農牧局的幫助下,十多天裡,靠摩托車代步、靠人行攀爬,走遍了竹元的“三山夾兩溝”,制定了竹元村歷史上第一個整體發展規劃。方案足足有30多個項目,包含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未來規劃等內容,方案很快得到了匯川區委、區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脫貧號角,開始吹響!

如何打響第一槍,經過深思熟慮,大家不約而同將眼光投向那條通往山外的“路”。

竹元之苦首先在於出行之苦。

以前的竹元只通摩托車,幾乎每年都有人不慎摔傷或墜崖,很多山間小道都是直上直下,無遮無擋,出點事,一跟頭就跌下深淵,曾經就有派出所民警在隔壁的高原村辦案時因交通事故殉難,而竹元的通行條件比那裡更為艱險,所以,村民們出行幾乎都選擇步行。

路,是竹元人世世代代的痛。沒通路之前,竹元人去趕場,都羞於說自己是竹元人。修路,成為謝佳清駐村工作的第一要務,也成了竹元人首先書寫的“銀色情懷”。

在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帶領下,祖祖輩輩受窮的竹元人激情猶如火山爆發,為開挖公路籌資投勞,無償捐地,很多村民還把修路捐地當成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村民楊明禹捐出了7畝土地,還說“佔好多地我都願意”。

竹元村緊靠著時代楷模黃大發老支書所在的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老支書用一生的時間帶領村民在懸崖絕壁上修了一條“天渠”。為了大山與外界的融合發展,謝佳清和戰友們一起發動全村老百姓發揚“大發”精神,用兩年多的時間,同樣在懸崖絕壁上修建了22條總長60.5公里的村組公路,此項工作還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如今,一條條路猶如銀色飄帶鑲嵌在大山間,帶走了山貨,帶來了產業……

就這樣,竹元人脫貧的號角,在“高原孤島”的每一個角落徹響,吹響號角的人中,謝佳清無疑是跑在最前面的那個。

脫貧大地上的“荊棘鳥”

鷹翔九天,只有翅膀知道沉重。

路通了,要想徹底剷掉窮根,必須引來“活產業”。但這條路上,謝佳清沒想到會遇到又一次大考驗,而這個考驗,至今想來仍心有餘悸。

經專家論證,竹元村土壤適合大面積種植核桃和高粱。然而,由於前些年村裡栽種的核桃不掛果,一開始村民都不願意種,在動員會上有村民問,如果再不掛果,怎麼辦?眼看著快要錯過栽種的季節,情急之下,謝佳清便大聲的承諾:如果不掛果,你們的損失全部由我負責。同樣的話,謝佳清也是這樣給掛幫竹元的區委書記立下軍令狀。

就這樣,380畝核桃苗種下了。可回過神,謝佳清一算賬:天啦,要是真的不掛果,第一年就得賠上50多萬元的鉅款吶。謝佳清提心吊膽的不敢告訴家裡人,只能悄悄的潛心研究如何在選苗、技術、培訓、管理上下功夫。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又發生了,謝佳清的身體再次亮起紅燈。她以為十年期間經過4次大手術的身體已恢復健康,殊不知,現在又檢查出癌前病變,她的病情惡化擴散的風險很高,醫生要求謝佳清必須馬上手術。

得知身體狀況,謝佳清心急如焚:如果做手術,病情肯定瞞不住,組織和家人肯定不會讓自己繼續駐村。如果她走了那批核桃可能就完了,不僅失信於群眾,群眾會認為幹部騙他們,村委會以後就難以開展工作,並且整村推進的其他項目的實施,可能會因自己的離開受到影響。

謝佳清找到醫生,希望能保守治療,剛開始醫生堅決不同意,並問謝佳清命重要還是工作重要。謝佳清忍著眼淚給醫生講竹元的貧困,講她暫時不能手術的原因。興許是謝佳清的真誠感動了醫生,也或許是竹元的貧困牽動了醫生的心……貴州省人民醫院的李東林博士說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像謝佳清這樣的病人,他說會盡全力為她治療。癌細胞病變速度很快,像她這種年紀很難有人選擇保守治療。因為大劑量服用激素,會嚴重損傷肝腎,讓身體嚴重變形發胖,而且治療最長期限是九個月,效果不佳還必須手術。

聽到醫生願意為自己保守治療,雖然這種方法對身體和形象仍有很大的副作用,但謝佳清還是堅定地選擇了這個治療方案,回到了竹元村,抱著最壞的打算,與時間賽跑。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謝佳清潛心研究著她的核桃種植,李東林博士潛心研究著謝佳清的治療方案。那段時間謝佳清滿心滿眼都是核桃,80歲高齡的父母多次住院,丈夫生病住院,女兒面臨繼續學業和擇業的選擇,自己面臨員額制檢察官的評選,這些她都沒能好好的顧及,滿腹的愧疚和委屈,都積壓在一路的奔跑中。

或許是真情得到回報,終於,種下去的核桃開始掛果!成功了!成功了!當時的謝佳清真是無比激動。而伴隨來的還有一個好消息,李東林博士告訴她病變已得到有效控制。李博士興奮而幽默地說:這不僅刷新了我的臨床診治紀錄,是不是也可算我為脫貧攻堅出的一份力呢?

謝佳清感慨萬千:自己真是有福之人,扶貧路上經歷病痛,幸遇良善醫生;扶貧路上一路艱難,有領導、同事、家人默默支持。竹元這個脫貧攻堅的戰場,自己不是一個人,縱然一路荊棘,但一路的鼎力支持,自己收穫的依然是滿園芬芳……

當謝佳清把掛果的圖片發到朋友圈時,有村民留言說,“書記呀,核桃樹上都掛滿你的影子了”。

核桃種植成功後,群眾開始主動要求種核桃,於是又迅速發展了1500多畝核桃。這之後,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就容易多了。於是,謝佳清又趁熱打鐵帶隊考察聯繫企業,發動全村群眾為茅臺集團種植有機紅高粱,為企業訂單養殖生態畜禽產品,收購價格翻番,有的翻了好幾倍。

群眾得了實惠,對竹元村支兩委的信任明顯增加,大凡小事都願意到村委會來諮詢了。

幸福人生裡的“詩與遠方”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為他人著想。

謝佳清深深記得,小時候,常見母親資助貧困學生,由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央視“半邊天”欄目曾專題報道母親走在了“希望工程”之前,稱她為“助學母親”。

母親的善舉一直影響著謝佳清幾姊妹:挖窮根,根本在教育。當看到不少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有困難時,謝佳清心裡十分著急,積極尋找單位和社會力量支持,資助了7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讀上各級各類學校。

在掛幫竹元的市委副書記和匯川區委書記的關心指導下,規劃中村民期盼已久的水庫、水廠、基站、衛生院、幼兒園、教師公租房、群眾文化廣場等相繼建成,核桃、脫毒馬鈴薯、高粱、野雞、肉兔等產業蓬勃發展,用老百姓的話說,竹元村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路通了,水通了,房美了,漫山遍野的經果林和紅高粱,一條條宛如銀絲帶的村組公路鑲嵌其間,多彩的大山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石山荒山”正變身“金山銀山”,“高原孤島”正變成“最美家園”,竹元村民正品嚐著守望了千百年的“最美鄉愁”。

這幾年,看著竹元一點一點發生改變,對於天天住在村裡的人來說,這種喜悅是漸進式的沉浸心裡。但對於一個幾年不回家的人來說,內心的觸動卻是很大的。

記得2019年春節,家住匯川區芝麻鎮竹元村的全國孝心少年王安娜在相依為命的曾祖母去世後,因思念曾祖母和服刑坐牢的父親,情緒反覆。為安撫孩子心靈,謝佳清和村支書專程跑到其父親王建民所在監獄。

當一行人帶著服刑多年被特許離監探親的王建民回到竹元村時,那一幕場景至今仍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面對幾乎認不出的家鄉,面對煥然一新的自家房屋,王建民不敢相信這是竹元村,連聲說“不可能,不可能……”,便突然長跪不起,失聲痛哭。

是啊,看到那因貧窮被逼離家的竹元人張明康毅然返鄉創業收穫第一桶金的欣喜,看到那一張張擺脫貧困的笑臉,看到那一幅幅奮力致富的場景,謝佳清深深覺得——這1500多個日夜、四年多駐村幫扶的時間竟是如此珍貴、如此富有,這就是自己夢想中的“詩與遠方”,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真諦所在。

從2015年到2018年,竹元村的集體經濟積累從零增加到42.2萬元,貧困發生率從32.22%降到8.2%,年人均純收入從876元增加到8816元,2019年將超萬元,確保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摘掉深度貧困村帽子的既定目標。謝佳清和她的戰友們“描繪美好竹元,建設幸福家園”的目標正在實現。

面對脫貧路上的三苦:艱苦、辛苦、清苦,謝佳清始終無怨無悔!

2018年12月底,因結石引發腎積水,醫生要求謝佳清馬上手術,她擔心由此影響脫貧出列的時間,堅持出院,改用保守療法,邊吃藥邊工作,沒想到病情加重被緊急送往醫院。廣州南方醫院的遵義籍教授、博士生導師韋安陽得知此事後很是感動,主動提出為她做手術。手術後,區鎮領導讓她安心休息。然而著急的她,在手術兩週後帶著身體內還置留著的DJ管又趕回村裡。幹部和群眾都說擔心她不會再回村了,謝佳清對他們說不會的,她的心在竹元。

在脫貧攻堅的幾年時間裡,很多人都經常對謝佳清說佩服她的勇氣和毅力,而謝佳清自己並不這樣認為。她說,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看到了包括身邊戰友在內的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奮鬥和拼搏,看到了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奉獻和努力,這些人、這些事,給了自己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毅力,給了自己踐行初心和使命的信心和動力……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最近,一位詩友的作品《大山裡的藍月亮》,在省婦聯和省作協共同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巾幗心向黨禮讚新中國’主題徵文”評選中獲得一等獎。

當謝佳清讀到該作品時,才知這首詩是以自己為對象創作的,這份肯定和鞭策,也讓謝佳清增添了無盡的溫暖和動力——

是的

一個貧瘠的村莊

幸福含義是什麼

就是時刻有人牽掛

就是看見繁花

就是需要的時候有人牽著你的手一起走

……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遵義市的駐村書記謝佳清的“初心”——在大山深處抵達“詩與遠方”

“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征途上,謝佳清說,她願做大山裡的那輪藍月亮,做那隻牽著竹元村走向勤勞致富的手,抵達心中的“詩與遠方”,抵達偉大中國夢的幸福彼岸。

什麼叫堅定信仰?什麼是初心本色?謝佳清用執著和堅守給出了答案。

編審 雙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