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解决了中国超大难题,却又留下"世纪谜题"!

先来猜一下他是谁?

1.太空中有一颗以他命名的小行星。

2.他的爱人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3.有人说,由于他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4.他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他就是钱学森。

开“挂”的一生

钱学森一生是绝无仅有的传奇。

他出身名门,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被誉为“神童”,长大后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优良的基因加上良好的教育,使钱学森可以做出许多人终生难以企及的“多项选择”:可以当数学家,可以当音乐家,还可以当画家。而最终,他选择当一名科学家,因为他相信科学可以救国。

年轻时的钱学森是“学霸”的升级版“学神”,而且他的颜值“能打”,放到今天绝对是超级流量明星和网红。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名额,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用一年就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师从冯·卡门,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28岁时,钱学森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后来的故事,既如谍战剧一样惊心动魄,又广为人知——可抵得上5个师的钱学森历时5年终于回国了!新中国拥有了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和最出色的火箭专家。

归国后的钱学森,在当时中国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使得中国“两弹一星”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的人生有多“开挂”?看看他的头衔和“帽子”就知道了。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道的: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真正给“力”的人

钱学森是研究“力”的,当他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放弃了当铁路工程师,而选择航空,因其“力”之所及,直指苍穹。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科院力学所,担任首任所长,直至1984年。他在力学所确定的以“上天、入地、下海、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作为研究方向,及其建所思想、人才培养的理念一直影响至今。

1960年,中央对两弹研制工作进行全面调整部署。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力学所紧密配合国家发展航天科技的目标,确定了侧重基础和探索性的两弹研制五项协作任务。为配合基础探索工作,实现“上天”的目标,钱学森领导的力学所开创了怀柔试验基地。

一名美国科学家这样评价:“中国的归国人员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作为中国名气最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展现出的“中国之力”名副其实!

开国大将陈赓曾当面问钱学森,“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的回答很干脆“中国人怎么不行呢?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难道不能搞,难道比他们矮一截?”可以说,能让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下决心搞“两弹一星”,钱学森功不可没。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人断言,中国虽有原子弹,但5年之内不会有运载工具,10年以后才能掌握导弹核武器。然而,中国从原子弹爆炸成功到两弹结合,只用了2年,又是钱学森之“力”居功至伟!

“世纪之问”

晚年的钱学森,又一次进入了学术高产期,不仅在他本职的力学和航空领域,钱学森在建筑、艺术、地理等方面也做出卓越贡献,创作出《创建系统学》《论地理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等一系列著作。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和深层次思考,也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在当时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一“世纪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中所真实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顶尖人才的培养的问题。

2009年秋,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逝世,走完了伟大而光辉的一生。如今,钱老远去已10年,追忆大师,我们不仅缅怀其伟大人格和精神,赞叹其功绩和伟业,也要继续作答其留下的课题,何时我们才有答案!?

附:钱氏名言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你们是否富日子过惯了?动不动就开口建实验装置!望深思之!我们国家还很穷嘛。

·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我个人仅仅是苍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班立言/文)

科普中国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解决了中国超大难题,却又留下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解决了中国超大难题,却又留下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解决了中国超大难题,却又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