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盘龙江是昆明的母亲河,它哺育着整个昆明。 

盘龙江,发源于嵩明县境内的梁王山,主流全长102公里,是流入滇池最大的一条河流。盘龙江从松华坝开始自北向南流入滇池的这一段,纵贯穿越整个昆明城。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很多人都以为盘龙江源头是松华坝。其实盘龙江真正的源头是牧羊河(又称小河),发源于嵩明县境内的梁王山北麓葛勒山的喳啦箐。而松华坝则是一座建在盘龙江上的水利枢纽工程,历史上的昆明常因盘龙江洪水泛滥成灾,为兴利除害,元代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和水利使张立道组织民力,筑松华坝蓄洪调水,昆明水患才得以大大缓解。松华坝最初的使用功能是防洪和农业灌溉。随着昆明城市的发展,松华坝逐渐成为了昆明城区饮用水水源地。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随着昆明城市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作为昆明最主要水源的松华坝水库的水量日益紧张,即使将盘龙江全年的径流全部作为城市用水,仍无法满足昆明每年饮用水的需求量,因而松花坝基本无水下泄,以至于盘龙江水量锐减,不仅无法形成危害,到了旱季,河水几近干涸。后来,政府实施了滇池补水工程,从牛栏江引来的河水在昆明城区北部汇入盘龙江,顺河道由北向南,流入滇池。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又恢复了生机。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千百年来,昆明人在盘龙江边繁衍生息,盘龙江哺育了城市,滋养了文明。近些年来,昆明加大了滇池治理的力度,盘龙江河道、水流及沿岸的变化,沿着越来越美的盘龙江边走一走,不仅能够健身、休闲,同时还能看到那些历史久远的老物件,桥梁或是雕塑,它们就像是一页页城市日历,记录了不同年代昆明发展的历史。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位于盘龙江的一座座桥梁,不但是沟通两边的桥梁,还见证着昆明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霖雨桥位于盘龙江北部,与之相交的道路如今被命名为霖雨路。它始建于明代,后被洪水冲损,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嘉庆四年(1799年)云南巡抚初彭龄又重修,曾碑刻记此事。有民间故事传石桥因干旱逢大雨,而得名霖雨桥。

南太桥是盘龙江与东风东路相交的区域,这是昆明传统的繁华街区,东风广场、震庄宾馆等标志地都位于这个区域。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商埠界址碑、金牛雕像都记录了这里一直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有人们治水兴城的努力。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昆明得胜桥连接了拓东路与金碧路,盘龙江从得胜桥流过。河西是金碧路、河东是拓东路。如今在得胜桥头的碑刻是这样的:始建于元代大德元年的大德桥曾几度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间重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而改名为云津桥。清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清军从云津桥攻入,取得胜利后为纪念此役,清道光年间重修此桥时,改名为得胜桥。这里自元代起便是昆明城的水陆交通要道,元代文人王升在《滇池赋》中赞叹其“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峰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双龙桥、环南桥相距不远,是盘龙江南部的两座桥梁,也是过去昆明城区与郊区的分水岭。在桥面上没有找到关于环南桥的介绍碑刻,双龙桥上是有记载的:双龙桥始建于清代,因桥东、西两侧有白龙、黄龙二庙,另有双龙寺一座,格里上雕有双龙,故名“双龙桥”。后来庙、寺俱毁,桥也于1957年由三孔桥改扩建为四孔桥,双龙桥名沿用至今。

逐水而居,因水造城 | 昆明与盘龙江

有江穿过的城市是幸福的。盘龙江并非大江大河,也少有人在日常语境里给它留一席之地,到如今,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样子。回想千年,拓东城变鄯阐府后成为昆明县,城池早已万千变化,不变的只有这条静静流淌的盘龙江,穿梭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