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毋庸置疑,宋朝的文臣要比武将幸福得多,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的武将处处都要受到文臣的制约,夹着尾巴做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来文臣们的弹劾和排挤,从而丢官罢爵,甚至丢掉性命。而北宋的名将狄青,就是倒在了文臣们的口诛笔伐中。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狄青出生于汾州西河一个贫寒之家,16岁那年,狄青的哥哥与人打架,他代兄认罪,因此被充军服役,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北宋时期实行"黥兵制",也就是说入伍的新兵都要在脸上刺字,此举是为了防止有人因为不想当兵而逃走,如果逃跑的士兵被抓,则再刺上两个字:"逃走"。毫无疑问,狄青的脸上也被刺了字,所以之后狄青在带兵打仗的时候会戴上铜面具,被人们称为"面涅将军"。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国反叛,朝廷只好派遣兵将前往边疆,而狄青因为精通骑射,所以被任命为延州指使前往前线。面对骁勇的西夏军队,宋军屡战屡败,士兵们也被打得又惧又怕,可狄青却毫不畏惧,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亲自做先锋。在和西夏打仗的这四年里,狄青参加了25场战役,期间八次中箭。安远一战时,狄青身受重伤,但一听说西夏的军队打来了,他立马赶往战场,士兵们见此情景也大受鼓舞,奋力厮杀。在这四年里,狄青立下战功无数,戴着铜面具英勇无比的狄青成了西夏士兵的噩梦。狄青的事迹传到了朝廷,宋仁宗特意命人将他的样子画下来,想看看狄青的英姿。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西夏臣服后,狄青不断晋升,很快就做到了枢密副使的位置。可朝中的文臣却十分看不起狄青。当时,老百姓都称呼军人为"赤佬",于是那些文臣们背地里就称呼狄青为"赤枢",有的文臣甚至当着狄青的面就大剌剌地叫他赤佬。但狄青对此都是一笑置之,不与这些酸腐文臣计较。

皇祐年间,广西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义叛乱,一举攻下九个州,致使南边动乱不安。宋仁宗先后派杨畋、孙沔为安抚使去平定叛乱,但都没有成绩。于是狄青主动面见宋仁宗,请求作战。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抵达前线之后,狄青处死了三十多位不听号令的将领,之后狄青命令军队停止前进,重新组编,并派人去侦察叛军的消息。等准备好之后,狄青便集合人马,率先出击。在狄青的指挥下,宋军大败敌军,侬智高看大势已去,便带着几个亲信在夜间逃往大理国,而大理国的国王害怕宋朝因此迁怒于自己,便将侬智高杀死,并将其首级献往宋廷。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狄青再立军功,宋仁宗提拔他为枢密使,并赐给他一座位于京师的宅第,还提拔了狄青的儿子。谁知,狄青在枢密院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狄青原来有个下属,名叫王尧臣,但此人一向看不起士兵出身的狄青。有一天,王尧臣怪声怪气地对狄青说:"狄大人,您今儿的气色出奇地好,就连脸上的刺字都比往常鲜亮了!"狄青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回道:"若是王大人喜欢,那我送你一行吧!"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而且,那些文臣们还老是给宋仁宗打小报告,个个信誓旦旦地说狄青日后必会造反。有个名叫刘敞的文臣对宋仁宗说,狄青就和推翻唐朝的朱温是一样的人,因为不少人看到狄家的院子在半夜里会发出奇怪的光,而朱温篡位之前,朱家的院子也发光了。有一年,开封发大水,狄青家也被淹了,无奈之下,狄青只好暂时搬到相国寺居住,于是就有人说,亲眼看到狄青身穿黄袍登上大殿,肯定是预谋造反。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甚至还有人说,狄家养的狗头上长出了龙的犄角,这预示着狄青要篡位。在宋人王楙所著的《野客丛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文彦博多次向宋仁宗进言,建议将狄青调离京师,并不要给他那么多权力。宋仁宗闻言很不开心,说:"狄青是难得的忠臣。"文彦博回答道:"太祖难道就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因为了解军国机要,这才有了陈桥兵变。”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证据呢?大臣:他养的狗长出了龙角

流言是可怕的,说的人多了,宋仁宗也开始对狄青不放心。嘉祐元年(1056年),宋仁宗免去狄青枢密使的职务,并将其打发到陈州。就算如此,宋仁宗依然不安心,怕狄青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干些见不得人的事,于是每半个月都要派人去"探望"一番。狄青日日忧惧,总是提心吊胆。被贬至陈州的第二年二月,狄青嘴边生毒疮,三月,狄青病重而死,享年五十岁。

狄青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宋仁宗悲痛不已,罢朝二日,还为其题了"旌忠元勋"四字。但这些对于含愤而死的狄青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