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辽宁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作用突出。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航拍沈阳

“一五”时期,全国17%的原煤、27%的电、60%的钢产自辽宁,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第一”都诞生在辽宁。2018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2.5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21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94倍;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后,“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第一家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企业、第一支上市企业发行的股票等,都是辽宁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表示,辽宁实现了向海发展的华丽转身,“一带一路”沿线活跃着辽宁企业,辽宁自贸区开放平台作用日益彰显,“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交通大通道,实现了辽宁直通海外国家。辽宁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发展活力也越来越强。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70年砥砺奋进,辽宁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辽宁的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沈飞航空博览园展示的飞机

一是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辽宁狠抓学习宣传和责任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注重以改革创新推动振兴发展。辽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升经济活力、创新力、竞争力。2017年,全省经济实现了筑底企稳。2018年,全省经济实现了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全省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实现6.1%的增速,增长实现了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了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超过6%的转变,标志着辽宁经济步入了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复州东北大鼓是辽宁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辽宁克服困难,逐年提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14连涨。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连续多年实现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7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阶段。着力解决“就医难”问题,“15分钟医疗圈”覆盖八成以上居民,每万人拥有病床位75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数百万群众喜迁新居。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26万减到去年底的13.02万,贫困发生率由5.4%下降到0.6%。

四是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见效。近年来,辽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和农村环保五大工程,美丽辽宁建设取得新成效。2018年,全省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96天,比上年增加了19天,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1%。河长制全面建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完成农村改厕15.6万座。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浑河

五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辽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统筹谋划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按照党中央部署,彻查辽宁拉票贿选案,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取得了重要成果。党风政风持续上扬,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焕然一新。

辽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在新老照片对比中看辽宁变化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为解决结构性问题,辽宁把“一带五基地”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带五基地”是党中央给东北的定位,“一带”就是要求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在经济上要更多地为国家做贡献;“五基地”就是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二是着力推进动力转换。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辽宁有115所高校,两院院士54人,有产业技术工人460万,创新基础和实力雄厚。近年来,辽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出台科技强省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坚持把资金优先投入到创新上,2018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了438.2亿元;在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推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调动成果提供方、承接方、科技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在引进创新人才方面,实施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舞台。2018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16名。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大连星海湾大桥

三是努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辽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深入实施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突破辽西北、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三年攻坚计划。沈阳经济区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27项任务全部完成,沈阳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沿海经济带港口资源充分整合。海洋经济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2018年沿海六市GDP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按照“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十年增长极”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新区建设。辽西北地区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2018年,辽西北三市GDP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县一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辽宁扭转经济增速单向回落局面

一个时期以来,辽宁经济确实遇到了比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辽宁迎难而上,遏制了经济下行态势,2017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扭转了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局面。2018年增长5.7%,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总体向好。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辽满欧”过境集装箱班列从大连港出发

一是抓住深化改革关键点。辽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国企国资改革重头戏,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改革为辽宁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抓住扩大开放突破点。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承接高端产业转移,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

三是抓住创新驱动着力点。辽宁要以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抓住体制机制、平台、人才三个关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前沿人才,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辽宁大学

四是抓住打好“三大攻坚战”支撑点。辽宁还有13.02万人口尚未脱贫,今年辽宁要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同时,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高度关注金融、企业债务、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隐患。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点开展好辽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美丽辽宁。

五是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落脚点。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倾斜,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是抓住作风建设切入点。辽宁以深化作风建设为契机,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了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围绕重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干到底。

更多精彩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新征程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向海发展华丽转身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审核:李卉嫔

主编:邓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