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比利時那麼小的國家會鬧分裂?

0一座城


為什麼比利時那麼小的國家會鬧分裂?這個問題的視角確實挺有意思,確實比利時絕對不算大,只有3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100萬左右,而且其經濟極為發達,是排名世界前20的發達國家。但其境內又確實影響很大的分裂勢力,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兩個”民族漸行漸遠與兩個民族的結緣

要說比利時國內的分裂勢力,首先一定得說說這個國家是怎麼誕生的,而這又必須先說一下比利時獨立之前所屬的國家,即荷蘭或者說尼德蘭的歷史。在公元16世紀之前,當時幾乎所有說荷蘭語的地區都處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只有南部弗蘭德的部分地區在更早的時期曾處在法國的控制之下。而到公元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主要由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所把持,而這個王朝在當時不僅控制了神羅的皇位,還是西班牙王國的王室,所以可以說這個家族的雄心其實是想逐步控制整個歐洲的。但在傳統的封建體制下,雖然荷蘭語地區也在神羅疆域內,但其統治卻必須通過荷蘭當地的貴族實施,因此神羅皇帝在當地等於實施的是間接統治。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今天的荷蘭和比利時基本都在疆域內

所以為了加強對荷蘭地區的控制,神羅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在公元1549年對荷蘭語地區的政體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將7個說荷蘭語的領地合而為一,並規定此後當地的最高統治者也都要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兼任。但這一決定引發了荷蘭貴族的強烈不滿,因此在此前後,荷蘭地區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北部的荷蘭貴族幾乎全部改信新教,但南部說荷蘭語的貴族則維持了天主教信仰。

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公元1568年,荷蘭人在奧蘭治一世的帶領下發起了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最終經過10多年的戰爭,荷蘭人成功贏得獨立,而處於荷蘭語地區南部的弗蘭德地區則一分為二,北部隨荷蘭獨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南部則繼續由哈布斯堡王朝所控制。而在此次分治之後,因為分屬不同國家而且信仰不同的宗教,所以以弗蘭德地區為界,原本都說荷蘭語的族群漸漸分化成了兩個民族,即荷蘭人和弗拉芒人。而弗蘭德南部在之後差不多200年裡則又成為了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法國和荷蘭反覆爭奪的地區。在此期間,弗蘭德地區和鄰近說法語的瓦隆地區發生了越來越緊密的聯繫,這個地區開始被統稱為奧屬尼德蘭。

比利時,因宗教超越民族而誕生的國家

而在公元1789年,奧屬尼德蘭爆發了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革命,但這次“革命”其實說是“反革命”可能更合適。因為它的目的其實是反對哈布斯堡君主約瑟夫二世在當地對天主教會的改革企圖。雖然這次革命很快被鎮壓,但哈布斯堡王朝在當地的統治被顯著削弱,而此前也一直覬覦這一地區的法國看準機會,在公元1794年將其佔領。而在這一時期,曾經在全球海上稱霸一時的荷蘭因為在海外殖民和貿易方面受到英國和法國的強力競爭,所以也逐漸衰落,所以一年之後,荷蘭也被法國滅亡。這樣荷蘭和弗蘭德以及瓦隆地區就在法國的統治之下被動地實現了“統一”。

比利時的雛形,奧屬尼德蘭

但法國對這些地區的統治隨著拿破崙被英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組成的反法聯盟擊敗而宣告結束。此後四個戰勝國決定將荷蘭與原來的奧屬尼德蘭聯合建立一個國家,即尼德蘭聯合王國,並將其作為一個緩衝區,以防範未來來自法國的擴張行動。所以此時的荷蘭和比利時成為了一個國家。但這個國家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外國意願,同時也是為外國利益服務,所以從誕生時起就不太協調。

尼德蘭聯合王國

而這種不協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尼德蘭聯合王國主要是由北部信仰新教的荷蘭人所控制,所以南部信仰天主教,在傳統上和法國更為親密的弗蘭德人和瓦隆人處於被統治地位。尼德蘭國王要求南部的學校立即停止教授天主教教義,試圖將當地轉變為新教地區。另外荷蘭語也被列為國語,而瓦隆人所說的法語也喪失了合法地位。同時荷蘭地區貿易為本的經濟體系和比利時地區以工業為本的經濟體系也很難融合。

比利時獨立戰爭的場景

所以在比利時地區,不滿情緒逐漸積累。而在公元1830年,法國再次發生革命,波旁王朝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被推翻,受法國影響很大的比利時地區也立即受到鼓舞,很快也爆發了爭取比利時獨立的革命。此次革命很快得到法國支持,而之前讓荷蘭與比利時合併的幾國當時則都面臨內政困境,所以沒有為荷蘭提供太多支持,最終革命取得成功,說荷蘭語和弗蘭德地區和說法語的瓦隆地區組成了比利時。

比利時在當代的困境

所以比利時的誕生其實就是以宗教信仰劃界,說荷蘭語但信仰天主教的弗拉芒人和同樣說荷蘭語但信仰新教的荷蘭人決裂,和說法語但同樣信仰天主教的瓦隆人聯合,脫離了尼德蘭,建立了比利時。這在公元19世紀,宗教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很大的時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但在進入20世紀,宗教影響在歐洲社會整體退潮之後,這種聯合的理由就顯得比較單薄了,而雙方在語言和地域方面的差異則逐步突顯了出來。

比利時的語言區域,上方是荷蘭語區,下方是法語區,中間條紋區域是布魯塞爾雙語區,右側則是人口占比不足1%的德語區

首先因為比利時的獨立得到了法國很大的支持,同時是反對荷蘭的,所以在比利時獨立之後,曾一度將法語作為整個國家的唯一國語,整個國家所有的行政、司法和高等教育體系都完全將法語作為唯一語言,當時甚至出現了許多來自弗蘭德地區只會說荷蘭語的人因為不會在法庭上用法語為自己辯護,最終被誤判死刑案例。儘管比利時人口裡有接近60%是說荷蘭語的,但荷蘭語憲法卻直到1967年才擁有了和法語憲法同等的地位。而在比利時建立之後,原本比較落後的瓦隆地區則因為工業化加速,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而弗蘭德地區則因為海路貿易被荷蘭阻斷,再加上其紡織工業迅速衰落,所以經濟上也逐漸落後。所以弗拉芒人對此漸漸心生不滿。

弗拉芒人和瓦隆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國家,但彼此之間的融合卻一直沒有太大進展。直到現代,除了作為歐盟和北約總部所在地的布魯塞爾及其周邊地區因為國際化程度極高,所以促使當地的兩個民族有一種程度的融合之外,在其它地區,這兩個民族仍然處於一種涇渭分明的狀態。

代表弗拉芒民族的旗幟

比如,在比利時,至今不存在一個全國性政黨,所以政黨都是以民族劃界。同時在比利時也不存在全國性的報紙和電視臺,沒有全國性的教學課綱和大學,兩個民族之間相互通婚的情況也少之又少。而兩個民族的這種割裂在近年來在政治領域體現的尤其明顯。比如在2007年比利時大選之後,因為荷蘭語和法語政黨沒法達成一致,導致比利時的無政府狀態持續了6個月之久。而在2010年的大選之後,還是因為相同原因,比利時竟然經歷了541天,也就是差不多1年06個月的無政府狀態,打破了政府組閣談判時間的世界紀錄。


所以雖然比利時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並未像某些國家一樣發展到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內戰的局面,但兩個民族的隔閡還是很明顯地存在的。2006年的一項民間調查,當時弗蘭德地區支持獨立的人口比例達到44%,所以可以說弗蘭德地區的獨立思潮也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恐怕也還需要拭目以待了。


桃花石雜談


比利時面積3.05萬平方公里,人口1134萬(2016)。

它是文化多樣性的典範——“議會制君主聯邦國家、拉丁與日耳曼兩大文化的匯合地、三個經濟大區、四個語言區”

1、族裔多元:佛拉芒人(荷蘭人“表親”)占人口總數58%,瓦隆人(法國人“表親”)佔34%,德意志人近1%,再有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南歐人,以摩洛哥人為主的阿拉伯人,還有土耳其人、猶太人等。

2、雙語制度,佛拉芒語(荷蘭語的一種方言)、法語、德語為官方語言,英語使用廣泛。

3、佛拉芒人與瓦隆人的一致之處是宗教信仰,全國天主教徒佔比超80%,再有新教徒、穆斯林等。

4、現有北部荷語區(佛拉芒語)、南部法語區、東部德語區(靠近德國的兩個省)、中部布魯塞爾荷法雙語區(常住人口115萬,70%講法語)。全國使用荷蘭語人數約佔56%,法語41%,德語1.5%)。

5、經濟區為佛拉芒大區、瓦隆大區(含德語區)、布魯塞爾首都區。

6、最根本的特徵是南北分野,南部受法國文化強烈影響,北部文化傳統與荷蘭相同(屬日耳曼文化圈),兩大語族分庭抗爭的表象與歷史背景、政治因素、發展程度等交織,形成比利時人文特有“景觀”。

7、從政體看,該國從1830年起的一個集權制國家,現已演變為全歐聯邦性質最強的君主立憲國,在歐洲聯合的進程中,比利時始終走在最前列。

聯合國2004年《文化多樣性報告》中這樣讚揚比利時:“在民族和宗教衝突頻繁的世界中,既保持了文化多樣性又實現了國家統一”。

佛拉芒與瓦隆之間,語言一直是關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敏感問題

為平衡族裔和語言差異,國家各領域現已形成兩個語系,各自管理,像單一的魯汶大學已分家為荷蘭語、法語兩個魯汶大學,社會黨也分為荷語、法語兩個政黨,出版物、電臺、電視等多用荷、法兩種語言,好在國王、王儲會講三種以上語言,每年聖誕節,國王必須用荷、法、德三種語言向三個語區的居民致詞,據稱比利時還是人均翻譯最多的過國家。

而從語族起源看,佛拉芒人是在古代日耳曼部落基礎上形成,瓦隆人屬羅曼拉丁語族,但二者身上都有凱爾特人、羅馬人和法蘭克人的血統。

1830年比利時具有國家身份後的一個多世紀裡,瓦隆的煤鋼產業大行其道,瓦隆人在政治經濟社會佔統治地位,法語被看作是有教養的語言,佛拉芒人則是貧窮和無教養者,但幸運之神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至今擁抱佛拉芒人——煤鋼衰落,北方的造船業、貿易物流與信息技術崛起,佛拉芒與瓦隆窮富易位,北方人認為南方在經濟上拖累了他們。而在語言方面,大多數佛拉芒人通曉法語,而懂荷蘭語的瓦隆人則不多,二者很少能從外表、衣著、言談甚至居所上辨別出來,唯一區分他們的方法是語言(聽覺)。還有一個辨別方法,除了黑黃紅三色國旗和歐盟旗幟外,佛拉芒地區掛獅子旗,瓦隆則是雄雞旗,獅子是佛拉芒人抵抗法蘭西數百年統治的一個象徵。

複雜的國家結構安排導致權力劃分支離破碎

最長無政府紀錄的誕生:2010年6月13日,主張分裂的新佛拉芒聯盟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由此拉開漫長的組閣歷程,541天后的次年12月7日,來自法語區的社會黨人首相結束了這段政治“馬拉松”。

2015年再曝尷尬,是年11月巴黎系列恐怖案主犯來自布魯塞爾(市區有摩洛哥人、土耳其人和民主剛果人三大族群)一個穆斯林聚居區,而首都被劃為19個行政區,分屬6個警局,鬆散的政府結構、語言障礙使得該國反恐效率低下,更深層背景是第二三代移民未能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他們普遍缺少國家認同感。

一位法語作家的幽默畫冊鮮活地講述了比利時的誕生

他將佛拉芒人比作黑色小淘氣,勤勞、能吃會喝,瓦隆人是粉色淘氣鬼,希望別人伺候,總惦記自己的地位,戰爭在意識形態上將他們分開,但最終還是聚集並孕育後代——新的小淘氣頭是粉色,腿是黑色的……這裡也出優秀的文人,問題是佛拉芒語作家盯著阿姆斯特丹,法語作家心儀巴黎。鄰居荷蘭人早已成為一個民族,比利時則年年“並蒂花開”,卻歲歲“同床異夢”,唯有議會正廳鐫刻的格言時時警醒兩大民族:團結就是力量。


ruixuezhaofeng


國家分不分裂,跟國家大小沒有太必然的關係。美國、印尼是大國,可境內沒人鬧分裂。格魯吉亞可是個標準的小國 ,人口還不到比利時的一半,可是格魯吉亞卻有兩個地方鬧獨立了,南奧塞梯已經獨立出去了,阿布哈茲也鬧得很兇,差點獨立出去。

所以說分裂不分裂,跟國家大小不成正比。


比利時從人口和麵積上來說是個小國,但是從人口、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來說,它又是個“大”國。有點像我們說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意思。

比利時可以說是歐洲歷史的見證者,也可以說的歐洲歷史進程的活化石,不管是地理位置和文化遺產中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歐洲發展的的足跡,觸摸到各個時期政治力量的興亡。

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比利時像一個大舞臺,歐洲列強不斷在這裡表演,你方唱罷我登場,比利時也像一個充滿誘惑的蛋糕,引得貪婪的強盜們在這裡角逐和廝殺。

不管是凱爾特人,還是羅馬人,或者德意志人、法蘭西人和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都在此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灑下了鮮血和淚水。各種宗教在這裡生根,各個種族在這裡繁衍,各種文化在這裡融合。


可以這麼說,比利時的歷史就是列強爭霸的歷史,也是比利時不屈鬥爭的歷史。厚重而複雜的歷史留給比利時的不僅只有光榮,還有國內複雜的形勢。

現在,無論是比利時的綜合國力還是政治政治影響,在歐洲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沒有人敢忽視它的分量,沒有人低估它的影響,更沒有人敢說它是個小國。

比利時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排名在23位,人均GDP四萬多美元,位居發達國家前列。因此說,比利時小又不小,在歐洲是個經濟和政治的大國。

比利時是歐洲一體化的倡導者和引跑者,北約和歐盟總部就在布魯塞爾,由此可見比利時的“大”是名副其實。


一個如此富裕的國家,在國際上也有充足的影響力,但為什麼還會有人鬧分裂呢?

這要從與比利時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上述我們已經說過,比利時地處於歐洲的心臟,是歐洲的中樞,戰略位置無與倫比,因此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爭霸的過程中,各民族在此殺戮和征服的同時,又經過了長期的融合,硝煙過後就是沉澱積累,最後形成兩股勢力,這兩股勢力都和比利時曾經的統治者也是比利時的鄰國荷蘭和法國有關。

比利時是在19世紀三十年代才擺脫荷蘭的統治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獨立之前是法國荷蘭都曾對這裡進行長期統治,所以比利時國內就存在著三種語言——法語、德語和荷蘭語,而且它們都是比利亞的官方語言。


比利時主要由兩個主要民族組成:北邊說荷蘭語的弗萊芒人,所在的地區稱弗蘭德斯,以及南面說法語的瓦隆人,弗萊芒人和瓦隆人佔據了比利時人口的99%。維爾通亨、維爾馬倫等球員就來自弗萊芒,阿扎爾、維特塞爾等人則來自瓦隆。

自從比利時聯邦化後,政府結構更趨複雜。在聯邦政府以下根據語言族群而設立了三個社區,即荷語社區、法語社區以及德語社區;同時又設立了三個行政區,即瓦隆大區、弗拉芒大區和布魯塞爾大區。

一個國家有三種官方語言,三個大區,從這一點就能看到比利時的與眾不同,就能想象出比利時有多複雜了。就不難理解,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還有人搞分裂。


從王室選擇上,也可以看出比利時有多麼分裂。比利時王室來自德國,因為比利時原是西班牙、奧地利、荷蘭等其他大國的附屬領地,在1830年獨立建國的時候,沒有一個合適的領導,領導只能有一個,國內卻有兩大民族,有人就提出一個和稀泥辦法,乾脆誰都別當,從外國請人當國王,不偏不倚。所以就請了一個德國國王。

比利時當初獨立的時候就爭執不休,一部分人願意歸荷蘭,一部分人願意跟法國。

所以比利時獨立之後,荷蘭和法國都心有不甘,他們一直對比利時國內施加影響,試圖把比利時變成自己的後花園。因此比利時才動盪不安,一直有分裂勢力興風作浪。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兩大派別才偃旗息鼓,開始安安生生過日子,比利時才漸漸風平浪靜。


小約翰


分裂的比利時——三層行政區劃、三種官方語言、王室來自德國

地圖看世界 2016-11-30

比利時行政區劃圖 比利時大區與社區劃分圖

比利時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遍佈全國。首都布魯塞爾不僅有聞名於世的滑鐵盧古戰場,也是歐洲聯盟的總部。因為南北語言差異,所以國家分化很嚴重,導致比利時人沒有統一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比利時的政治本身十分有意思,作為地處三強環伺的國家,他被周邊國家翻來覆去過好幾次,不僅法國、德國、荷蘭分別佔領過比利時,而且他也曾成為西班牙的屬地。一直到1830年才從荷蘭的控制下獨立出來,而第一位國王,來自德國。

【三層行政區劃】

自從比利時聯邦化後,政府結構更趨複雜。在聯邦政府以下根據語言族群而設立了三個社區,即荷語社區、法語社區以及德語社區;同時又設立了三個行政區,即瓦隆大區、弗拉芒大區和布魯塞爾大區。萬隆大區下轄瓦隆-布拉班特、埃諾、列日、盧森堡、那慕爾等5個省;弗拉芒大區下轄安特衛普、林堡、弗拉芒-布拉班特、東弗蘭德、西弗蘭德等5個省;布魯塞爾大區由19個自治體(含布魯塞爾市)組成。比利時憲法第194條明確規定其首都為布魯塞爾市。儘管布魯塞爾市才是正式的首都,但國家劃撥給首都的經費卻被所有19個自治體分享,且部分國家機構也位於其它18個自治體內。因此儘管名義上的比利時首都是布魯塞爾市,但實際上行使首都職能的卻是整個首都區(布魯塞爾大區)。

社區和行政區互相覆蓋,分工明確。其中荷語社區政府和弗拉芒行政區政府合併為一個統一的弗拉芒政府;瓦隆行政區大部分對應法語社區,但東部邊疆地區為德語社區。

聯邦政府:負責有關國家整體利益的事務。如外交、國防、經濟、社會福利、公共安全、運輸、通訊等

社區政府:負責語言、文化和教育。如學校、圖書館、戲院等

行政區政府:負責當地的土地與財產事務。如地域經濟、規劃、建屋、交通等,如一個在布魯塞爾的學校建築由布魯塞爾行政區政府管轄,但是學校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則由荷蘭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教授的第一語言是荷蘭語)或法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的第一語言是法語)負責。這是一個複雜但卻能被廣泛接受的舉措,以確保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

【三種官方語言】

由於比利時處於歐洲日爾曼語族與拉丁語族的分界線上,因此比利時國內兩種語言並存。其中說荷蘭語的主要集中於比利時北部的弗拉芒大區,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9%,說法語的則主要位於南部瓦隆大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1%。另外在瓦隆大區還有一小部分受官方承認的德語族群。

比利時官方語言為荷蘭語、法語和德語。比利時北部弗拉芒地區主要講荷蘭語;南部瓦隆地區主要講法語;東部列日省的東部地區有講德語,不過數量非常少;首都布魯塞爾為法語和荷蘭語雙語區,但法語在實際使用中佔優勢。

【王室來著德國】

比利時原是西班牙、奧地利、荷蘭等其他大國的附屬領地,在1830年才立國。當年比利時獨立時,臨時國會向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廣發英雄帖,邀請人擔任國王。最後國會選出了一位來自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 (House of Saxe-Coburg-Gotha) 的王子,成為了“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

比利時原是西班牙、奧地利、荷蘭等其他大國的附屬領地,在1830年才立國。當年比利時獨利奧波德一世的孫子阿爾貝一世考慮到家族名“薩克森-科堡-哥達”太德國化,將家族名改為“比利時”(法文de Belgique)。沒錯,比利時國王是姓比利時的。


地圖看世界


近兩年來,歐洲小國比利時的國家足球隊迅速崛起,牢牢地佔據了國際足聯排名榜第一的位置,那為什麼從來沒有看到比利時將天賦兌換成大賽成績呢?

  原因很簡單,內耗!在世界足壇有兩隻國家隊經常發生內訌,一個是鬱金香荷蘭隊,另一個就是比利時隊。荷蘭隊內訌主要原因還是國內阿賈克斯系和埃因霍溫系派系之爭,而比利時內耗就複雜得多,這其中包含著深層次的歷史與文化原因。

  比利時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的首都布魯塞爾,被稱為歐洲的心臟。

  它夾在德國與法國兩大歐陸強國之間,誰控制了比利時,誰就擁有了向對方腹地挺進的橋頭堡,當年納粹德國的進攻法國的閃擊戰,就是從比利時發起的,德國人的裝甲洪流從比利時和盧森堡交界的阿登山區,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了法國,打的法國人只能動用自己的天賦技能投降,延續了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攻進巴黎的光榮。

  正是因為如此,在歷史上,比利時長期被荷蘭以及法國統治,這兩國的宗教文化語言對比利時影響很深,這也使得比利時這個彈丸小國被分成了三個地區,北部靠近荷蘭的弗拉芒地區,使用的語言是弗拉芒語,這種語言十分接近荷蘭語,就像上海話和蘇州話一樣,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大家都能聽懂。南部則是靠近法國的瓦隆區,那裡使用瓦隆語,這種語言和法語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布魯塞爾地區則是雙語區。

  比利時人沒有自己的比利時語,他們國家的現狀就是一半人操著法語另一半人說著荷蘭語,語言上的不同,使得同一個國家的人見面有時不得不借助英語進行溝通。這種情況使得國家的認同感變得很低。

  而且在歐洲,法語是貴族的語言,連遠在東方的俄羅斯宮廷都使用法語,瓦隆人因此就有了一種先天的優越感,再加上瓦隆人控制區經濟比較發達,所以他們從內心是看不起弗拉芒人的。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靠近荷蘭的弗拉芒人背靠大海,藉著全球一體化的東風,賺到了大錢,經濟上蹭蹭的如同坐火箭一般的飛昇,於是乎弗拉芒人就把當年受到的瓦隆人的歧視和白眼連本帶利的還給了對方。可以說弗拉芒人看不上瓦隆人的都成跪族了還擺出舊貴族派頭,瓦隆人看不慣弗拉芒人那種暴發戶氣質。

雙方之間的這種鄙視與不對付滲透到了比利時的各行各業,作為集體運動的足球,自然也受到了波及,這就是為什麼天才輩出的比利時隊始終沒有辦法獲得任何一項重大錦標的原因。

  當然比利時政府對此也是瞭然於胸,為了平衡雙方利益,比利時政府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除了國王和首相之外,其他的政府席位都要考慮到平衡,不僅如此,面對全國的廣播,電視等必須用兩種語言執行,甚至更誇張的是比利時的國歌都存在三個版本,一個是弗拉芒語版,一個是瓦隆版本,還有一個是德文版本。

所以和其他國家球員高唱國歌時的整齊劃一不同,比利時球員唱國歌時很有可能出現兩個甚至三個聲部,在同一旋律下,用著不同的語言詮釋國歌。只是這樣的如同走鋼絲一樣搞平衡,真的有效嗎?

答案是否定的,弗拉芒人的領導人就曾經公開表示:“世界盃足球賽英國人可以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那問什麼比利時不能分成弗拉芒以及瓦隆參賽呢?”我很想知道聽到這句話後比利時當家前鋒、來自非洲的小魔獸盧卡庫心理陰影有多大!而作為瓦隆人的領導之一的勞倫特也曾經對媒體放出狠話;“我已經看到了比利時這個國家的盡頭。”

  所以別看比利時這個國家並不大,內部的矛盾可真心不少,這個國家如果分裂,請大家不要驚奇,這真心太正常了,兩個三觀不合的人強行生活在一起那才是悲劇呢。

  

  


歷來現實


我們都以為比利時是一個歐洲小國家,但事實上擁有著1100多萬人口的比利時,並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國家。


身處於歐洲十字路口的比利時,無論是地理上和文化上,都對歐洲有著標誌性的意義,比例是在過去的2000年間見證過各種歐洲主要種族的文化興盛和衰敗。

比利時的歷史,就是一個被歐洲列強不斷征服的歷史,所以比利時這個國家可能是一個所謂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都在此留下了文化的痕跡,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曾征服過並統治過比利時。

所以比利時有著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有著非常複雜的種族融合。

在經濟和綜合國力上,比利時從不落後,在經濟上比利時,2016年的GDP是4700 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24位,人均GDP達到了41,490美元,排名世界第19位,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同時比利時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而且歐盟的總部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都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比利時是最熱切希望歐洲一體化的一個國家,所以在歐盟和國際上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比利時之所以會有的分裂問題,與比利時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在上述我們已經說過,比利時地理位置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所以在歷史上是多個國家進行戰略擴張的必經之地,也因此在不斷被統治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民族,在他們融合之後,分裂成了兩大派。

這兩大派分別親近兩個大的鄰國,一個是北邊的荷蘭,另一個是南邊的法國。

比利時在歷史上,各地區多次被荷蘭,西班牙,奧地利,法國統治,直到1830年比利時爆發比利時獨立運動,才從荷蘭的統治下獨立成為世襲的君主立憲王國。

但一直存在著兩種語言區,分別是荷蘭語和法語,再加上德語,統一成為比利時的三種官方語言。

所以每一次比利時國王對民眾講話的時候,就必須要說三種語言,所以當比利時國王和王子還是非常辛苦的,你要三種語言都要會,既要懂荷蘭語,還要懂法語,還要懂德語。

每年聖誕節,國王和王儲都必須要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語區的居民致辭。

因為語言不通和地方歧視,說荷蘭語的北部地區和說法語的南部地區長期關係緊張,所以比利時一直都存在著國家分裂和解體的可能性。

說荷蘭語的地方叫做弗拉芒語社群,弗拉芒語其實就是荷蘭語在比利時的方言,說法語的是南部的瓦隆大區,德語的地方比較小,所以就沒什麼聲音,就打算安安穩穩的做自己的比利時公民和歐洲公民,過好小日子。

但是弗拉芒與社群和瓦隆大區,自19世紀初到今天一直在歐洲列強的干預下產生南北分裂的問題,直到20世紀仍有聲音鼓吹兩大區分別併入荷蘭和法國,這就是典型的歐洲分離主義。

所以造成比利時南北分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言不同,語言不通,也會造成文字不通,書不同文就無法形成凝結的民族國家的那種意識,就無法在文化上實行,實現大一統。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吹一波秦始皇,為什麼要吹秦始皇呢?

正是因為2000多年前秦始皇直接實現了6國的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才有了今天中華民族實現大一統的文化基礎,才造成泱泱大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沒有出現像比利時這樣的,因為語言不通而導致南北分裂的情況。

再次感謝秦始皇。

除了語言不通這一個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一些比如說就是地域問題。

比如說大家互相看不慣,為什麼看不慣呢?就是因為在以前,法語區的瓦隆地區由於在工業革命之後對煤的需求非常大,它的煤鋼產業發展的非常好,一度成為比利時的重要工業產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時由於瓦隆地區的煤礦業比較發達,所以呃就是經濟水平比較好,所以在政治經濟社會都佔著統治地位,法語被看作是有身份地位和教養的語言。

而當時的弗拉芒人社群則是貧窮的象徵,被當時的瓦隆人看不起,這是當瓦隆人為什麼堅決要併入法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後來,靠吃能源飯的瓦隆地區衰落了,反倒是弗拉芒社群逐漸興起,弗拉蒙地區的造船業,貿易物流和信息技術快速崛起,尤其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經濟直線騰飛,遠遠的超過了瓦隆地區。

這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北方認為南方經濟落後拖累了整體的經濟進步,南方人則認為北方人就有著一股暴發戶十足的派頭,就非常看不起弗拉芒人。

這就加劇了兩方的緊張,在20世紀一段時間以來分離主義,甚囂塵上。

所以在比利時,雖然比利時的足球運動非常強勁,但是每當比利時國家隊參與世界性大賽,然後要高唱國歌的時候,會發現一部分球員和另一部分球員的口型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些人在說法語,有些人在說荷蘭語,有些人在說德語。

甚至有弗拉芒人的領導人就曾公開說,世界盃足球賽明明可以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他們同樣都是英國的地區,為什麼比利時的弗拉芒和瓦倫不能分別,有自己的足球隊呢?

這都顯著體現了弗拉芒和瓦隆有著非常難以彌補的民族隔閡和矛盾。

當然,雖然比利時民族矛盾挺大,但這並不妨礙這個千萬人口的國家,足球非常強勁……


歷史好奇怪





毛雀雖小,五臟俱全,不要說比利時會有不同的聲音,會鬧分裂,就連很小的企業,百八十號人,都會有不同的“幫派”,都會有很多的矛盾,何況一個國家?

不過,話又說過來,比利時的摩擦面相當大,人家都是極小部分人鬧個獨立,發出點不同的聲音,而比利時不是,它內部分為三大塊,這三大塊就是一個國家的三個獨立地區,上演的彷彿是三國演義。

為什麼會這樣呢?

歷史造成了比利時的現狀



比利時是個小國家,小國家有小國家的難處,會被鄰國輪番欺負。

比利時國土面積只有三萬多平方公里,在歷史上,被荷蘭佔領過,被法國佔領過,也被德國佔領過,除了好鄰居盧森堡太小欺負不了,其它鄰國都向比利時下過手。

於是,比利時現在有三個民族,弗拉芒族佔58%,瓦隆族佔41%,德意志民族佔1%。

比利時有三個大區:弗拉芒大區,瓦隆大區,布魯塞爾大區。



弗拉芒族主要生活在弗拉芒大區,這是靠近荷蘭的大區,操持的語言是弗拉芒語,弗拉芒語就是比利時荷蘭語,和正統荷蘭語基本相同,只是因為區域不同,只有微小不同。

瓦隆族主要生活在瓦隆大區,瓦隆大區靠近法國,說的瓦隆語和法語基本相同。

而中間的布魯塞爾大區,弗拉芒族,瓦隆族,德意志民族都是有的。德意志民族生活在比利時和德國邊界地區,但人口數量不多,區域相對較小。

由於文化和價值觀不同,所以造就了三大派,弗拉芒派,瓦隆派,德意志派,因為代表了不同民族的利益,所以摩擦是避免不了的。

總之,是歷史造成了比利時的現狀,因為被法國、荷蘭、德國先後佔領過,所以造就了不同的親荷、親法、親德三大陣營。

目前,比利時的政黨眾多,也是分幫分派



比利時是君主立憲的聯邦制,國王為國家元首,是名義上的三軍統帥,國王與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與政府共同行使行政權。

但實權還是在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

主要政黨有新弗拉芒人聯盟、荷蘭語基督教民主黨、荷蘭語開放自民黨、荷蘭語社會黨、弗拉芒利益黨、法語革新運動黨、法語社會黨、法語人道主義民主中心黨、荷蘭語綠黨、法語生態黨等。

看看這些政黨,不是“荷蘭幫”,就是“法國幫”,這就形成了在政治領域的對立。當然,除這兩大派外,還有“德國幫”,只是人太少,影響力實在小,連個像樣的政黨都沒有。



目前,比利時的常用語言是荷蘭語和法語,而官方語言是:荷蘭語、法語、德語。

所以,看足球比賽,比利時人唱國歌時,如果嘴型不一樣,千萬別驚奇,這是正常的。

因為不同的政黨有著天然的傾向,代表著各自大區的利益,所以摩擦就多了,大摩擦是不同地區大黨之間發生的,而小摩擦是同一個大區小黨派之間的矛盾,總之,這個國家大矛盾比比存在,小分歧也是到處都有。

所以,這樣的國家,這麼多政黨,摩擦很多,這也是國家會鬧分裂的原因。



總體上來說,比利時內部並不團結,這是歷史造成的,同時,現在政黨林立,也製造了很多的摩擦。


藍風破曉


比利時王國,簡稱比利時,在歐洲西部沿海,和德國,荷蘭,法國,盧森堡相鄰,正是因為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19世紀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國家經濟非常發達,是世界十大商品進出口國之一。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比利時需要平衡和各國之間的關係,他和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距離很近,和法國巴黎首都相距不過200km,一旦德國和法國發生戰爭,比利時就會成為這兩個國家進攻的跳板,二戰時期,他就成為德國攻破法國的重要棋子——德軍的裝甲機械化師迅速通過比利時盧森堡交界處的阿登山區,直搗法國腹地。

比利時國土面積不大,但是19世紀末卻順利完成了自由主義到帝國主義的過渡,因為比利時屬於新興的國家,國際第一位很低,沒什麼存在感,參與殖民的競爭也比較晚,所以沒啥安全感,後來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即位後就想要像其他列強那樣撈一塊殖民地,所以他曾組織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在天津站了一塊兒租借地。



當時比利時名義上以為國際慈善組織考察和開發非洲為名,參與瓜分非洲的入侵活動,還侵佔了剛果的大片土地,在當地實行殘酷統治,大肆掠奪當地的資源,像橡膠,象牙和一些礦產等都被運回比利時,還對當地居民進行的有組織的剝削,壓迫和屠殺,他們會把奴隸的妻兒扣留下來,如果他們完不成規定的任務,就會對他們的妻兒進行砍斷手腳等惡性懲罰。在比利時統治剛果期間,這裡少了1000多萬的人口。

在剛果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後,大量資源被運到比利時,為比利時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資本基礎。現在歐盟和北約的總部就在這裡。



為什麼這麼一個富庶的國家,會想起來要搞分裂呢?

比利時內訌的原因是因為歷史問題比較複雜,因為這個國家和多個國家相鄰,但是面積又很小,沒什麼軍事實力,所以稍不注意就會被周圍的國家吞併,成為其他國家的一部分,比如西班牙,奧地利就曾經統治過這片土地。

18世紀末,法國人重新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後,比利時又成為了荷蘭遏制法國的棋子,直到法國爆發大革命,信奉天主教的比利時人才把荷蘭的新教統治者趕下臺,自己當家做主,因此比利時這個國家受周邊國家的影響非常深,這就使得它本身的分裂屬性更大。

另外,比利時沒有統一的語言,北部靠近荷蘭的地區,用的是弗拉芒語,是荷蘭語的一種方言,而他的南部挨著法國的部分則通用當地的瓦隆語和法語非常相似,還有一塊兒是從德國獲得的領土,民眾則說德語,所以連語言都不統一的比利時,交流時非常困難,長此以往,矛盾就會越來越深,想要不分裂都難。



而比利時政府為了平衡各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除了國家的國王和首相以外,那個席位都需要兩族各佔一半兒,瓦隆和弗拉芒地區各設一位教育大臣和內政大臣,原本三大政黨變成了有兩種語言的六個政黨,而且全國的廣播,電視,發言等必須用兩種語言執行,同一所大學也會分為法國粗和弗拉芒語部,有時候為了避免麻煩,會直接用英語代替。

所以別看比利時面積不大,但是其複雜的歷史最終導致瞭如今比利時多語言多人種的現象,這就造成了他們沒有之間沒什麼親切感,加上溝通不暢,矛盾越積越深,內部分裂是必然的結果。


風雲一點通


現代人的國家觀,也就是建國正不正,建國的合法性等基礎因素的認知,都是受起源自西歐的民族國家的影響,在歐洲就更是如此了。但什麼才是民族呢?從思想上說,那就是認同。從發展脈脈絡上講,那就是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等等。現代歐洲國家,從歷史脈絡上來說,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部落發展而來。大部落是小部落擴張兼併,完成了整合後形成的。但部落數量千千萬。由於各種原因,總有一些部落沒有去擴張兼併,又沒有被擴張兼併整合,存留至今就成了小國家小民族。


銀河淘玉


因為比利時不巧正好生在一個文化混合地帶——這個國家的綽號是“歐洲十字路口”。

羅馬帝國時期比利時屬於凱爾特人,後來被日耳曼人所控制。羅馬帝國瓦解後,這裡曾被查理曼帝國佔領,但很快就變成了半獨立的佛蘭德爾伯爵領地,中世紀的英國(1066年“征服者威廉”作為佛蘭德爾伯爵姻親渡海征服英國,成為英國國王,14世紀英國軍隊殺入法國,也捎帶惦記了佛蘭德爾上百年)、法國(從英法百年戰爭喘過氣來就開始惦記這裡)、神聖羅馬帝國(通過種種手段將伯爵國拉入自己的諸侯體系)都試圖染指這裡,最終法國西北部的藩國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通過聯姻獲得了這裡。

但當時的佛蘭德爾伯爵領地比現在的比利時大得多,包括法國西北部、比利時和荷蘭全部以及德國一部。在勃艮第吞併佛蘭德爾後,其下屬的二三級小貴族各抱大腿,大體上分別依託勃艮第公爵和南德意志的幾個選帝侯,其背後的靠山則分別是法國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兩者的語言分別是法語和德語,於是今天比利時境內就形成了兩個文化差異越來越大的地區,前者自稱“瓦隆人”,說“瓦隆語”,也就是法語,後者自稱“佛萊芒人”,說“佛萊芒語”,也就是荷蘭語——為什麼不是德語?因為當時德國自己還四分五裂,德語並沒有那麼流行,但今天比利時境內的確有很小的一塊就是一直說德語的。

當年的佛蘭德爾伯爵國領地


16世紀初,在今天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原佛蘭德爾伯爵領地內各大小貴族,在一系列聯姻之類操作下變成一塊相對完整的領地,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稱為“低地”(PAYS-BAS)。15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退位時鬧分家,把帝國一分為二給兒子腓力和弟弟費迪南,後者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帝位,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一世,後者則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而“低地”則歸屬腓力二世,成為西班牙的“北方省”。

結果不論說瓦隆語的還是佛萊芒語的佛蘭德爾人都不幹了,因為西班牙是一個君主權力越來越大的國家,而佛蘭德爾人已經習慣了散漫的生活。就這樣,1568年佛蘭德爾各小邦和城市聯合起來發動獨立戰爭,史稱“八十年戰爭”。戰爭的結果非常戲劇性:佛蘭德爾北部的七個小邦最終擊敗西班牙軍隊,在1648年通過《明斯特條約》獲得獨立,稱為“七省聯邦”,也就是後來的荷蘭;佛蘭德爾南部布魯塞爾、列日等小邦和城市卻被西班牙重新佔領。佛蘭德爾從此一分為二,“七省”都是說佛萊芒語的,後來改稱“荷蘭語”,而留在西班牙版圖內的領地則一半說佛萊芒語,一半說瓦隆語,幾個小村說德語。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法國人先後佔領了今天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原佛蘭德爾領地,並先後在這裡扶植了巴達維亞共和國和荷蘭王國兩個衛星國。1815年拿破崙戰敗,在這兩個衛星國廢墟上建立了由荷蘭奧蘭治公爵為國王的“聯合王國”。1830年,比利時人不滿奧蘭治王室,發動獨立戰爭,並在列強的默許下成立比利時王國,首任國王是薩克森-科堡-哥達王子利奧波德,即利奧波德一世。

然而問題又來了:新獨立的比利時境內已經形成了瓦隆和佛萊芒兩種文化、兩種語言和兩個地區,彼此格格不入,新國王不論說瓦隆語或佛萊芒語都會令一半國人不滿。因此最終才會選擇一個說德語的外國人來當國王以示公允。

不過比利時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的權力是象徵性的,議會誰說了算才是關鍵。因為佛萊芒地區人口略多於瓦隆地區,但瓦隆地區卻“盛產”政治家,因此雙方折騰了近兩百年也相持不下。

簡單說,年輕的比利時王國儘管是隻有3萬平方公里的小國,但號稱“歐洲十字路口”的它人口、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境內有說法語的瓦隆人、說荷蘭語的佛蘭德人和說德語的比利時德意志人三大民族,其中瓦隆、佛蘭德人實力相當,前者面積大而後者人口多,自建國起就齟齬不斷,為緩和矛盾,自1970年起比利時逐漸向聯邦制過渡。2009年6月兩大族群矛盾激化,中央政府難產18個月之久,最終導致第四次、也即最徹底的一次聯邦制改革,根據這一改革結果,全國分為三個大行政區,即瓦隆、佛萊芒和首都區,前兩大行政區各轄五個省,瓦隆區多數為瓦隆人,少數為比利時德意志人,佛萊芒區幾乎都是佛萊芒人,首都區也即布魯塞爾區則為混居區。

佛萊芒大區(上)的標誌是與荷蘭王國相近的佛萊芒獅子,而瓦隆大區的標誌叫高盧公雞,大家都明白的……


2014年新的比利時下議院組成,一共150席,其中佛萊芒人87席,瓦隆人63席,這是按雙方人口比例劃分的——但如果議會表決的問題涉及到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問題,雙方各只有一票:也就是說,除非兩個地區一致同意,否則任何與“雙邊關係”或“語言關係”有關的決議都註定“難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