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丨江蘇江陰人,1931年9月1日出生,書法家,詩人、美術評論家、編輯出版家,第一批中國國家畫院院士。先後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中華詩詞名譽會長、全國政協第八屆至第十二屆委員。


【大型文史紀錄片】

《江陰驕子》

沈 鵬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世間無物非草書

書法」在英文中為calligraphy(法文為calligraphie,德文為kalligraphie)語源相同,都來自希臘語kalligraphia,意為「美麗的書寫(方法)」。這樣的解釋我們會聯想到阿拉伯伊斯蘭人的變形文字,德國人的花體裝飾以及中世紀西方人的字母裝飾。然而,中國人心中的「書法」,是什麼模樣呢?

神秘而神聖,非「達人君子」不能與其心領神會,是彼此溝通的種精神對象。這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書法吧!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讀于右任書法

但會不會因為我們看慣了金剛怒目,而忘記了菩薩低眉呢?會不會因為「我曾經是那樣,所以認為我永遠是那樣?在當下「大美術」的文化背景社會中,「書法」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我們生活中上演什麼劇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何種角色?在怎樣的調劑我們的生活?在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懷?「書法」前冠以「現代」二字,是書法的「別彈」?還是書法的「與時俱進」?

毛筆的實用性早已被硬筆取代隨著電腦普及而來臨的「無紙革命」,甚至把硬筆也冷淡了。在伴著鍵盤長大的新一代的日常生活中,書法的文化環急劇變化。然而,在這種形勢下,書法藝術依然深受人們喜愛,書法活動,乃至書法市場依然在蓬勃發展,首先要歸功於書法文化在歷史上幾千年的積澱,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對書法的審美情結。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菩薩蠻九華山

書法不僅僅是書法家的事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廣大公眾熱衷追求的生活志趣,在當今中國,書法可謂高雅與通俗、專業性與公共性結合的令人矚目的一門藝術。所以實用性的削弱並不意味著書法藝術的消沉,恰恰相反,可能預示著一個書法新時代的來臨。書寫的實用性固然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始終與審美功能並存,但書法作為一門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態,在它的傳承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卻始終是它的藝術特質。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書法的魅力,歸根到底來自豐富的藝術表現力。這一點,是電腦打字永遠無法取代的。從某種意義說,「漢字」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分離」,對書法並不完全是壞事。書法在淡化實用價值的同時可能會更加註重視覺創造和詩意表達在藝術性領域得到多方面探索和長足的發展。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古詩十九首

比之繪畫,書法具有純粹抽象的特質。由線條構成字形,由一畫生二畫、三畫乃至千萬畫。書法是一門抽象藝術,在書法各種樣式中,草書的抽象性又是最強的翁方綱曾經感嘆:空山獨立始大悟,世間無物非草書。世間萬物均可化為符號、化為線條、化為意象。

《說文解字》雲:「漢興有草書」。從書法發展的歷史看,草書最早的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分析其發展脈絡,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到了唐代,今草寫得更加放縱,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變百出,稱為「狂草」亦名大草。也就是說,推動草書產生和發展的最初動力是書寫快捷便利,是實用。古代的不少草書作品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得很好,《十七帖》就是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典範。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為了便捷,草書的日趨簡潔流便,點劃線條之間的神變意蘊也隨之日趨增強。發展到今天,草書的審美價值遠遠超越了其實用價值。草書作為傳遞信息的功能已弱化到最低限度,而書法的藝術性、創造性卻達到了極致。無論書法家們創作草書和人們欣賞草書,「認字」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書法家從事的創作活動,已非一般意義上的「寫字」而是「藝術創造」。

藝術家通過草書創作抒情達意,表現自我,表現心靈深處最強烈的感悟,來反映人文精神,展示時代風貌。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要做到這一點,是不輕鬆的。這實際上對草書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秀的草書作品,能夠聚天地萬物之靈氣,體現生命的張力也即「一畫」之精神。如同創作浪漫主義的詩歌、樂曲一樣,

草書需要激情,需要靈感,需要因緣偶發,也需要破中之立。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返里吟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是無數「點」的集合體,積點成線,運動變化,天工偶成。

古代書家奉行的「無垂不縮,無往不復」,正是書法線條運動的典型審美特徵。而草書則將線條的變化發揮到極致。書法的線條是純粹抽象的,它並不附著於外物。為了賦予書法以活力和生命,古代的書家們卻善於從世間萬物尋找靈感。索靖在《草書勢》裡說:「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舉復安。」南梁武帝蕭衍在《草書狀》裡形容草書:「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蘇軾謂「餘嘗愛梁武帝評書,善取物象。」姜夔的《續書譜》說得更為具體:「草書之體,如人坐臥行立、揖遜忿爭、乘舟躍馬,歌舞擗踴,一切變態,非苟然者。」這些比喻,都是前人用來強調草書的線條和形態的。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草書杜甫詩《望嶽》圖片刊登於《中國政協》2019年第07期

前人的這些體會,是值得我們細加體會的。這些都說明要成為一個出色的草書家,要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草書作品,除了繼承傳統,掌握紮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深入生活,感悟大自然,從而心手雙暢,妙手偶得。「世間無物非草書」一語的目空今古,振聾發聵,啟發今天的草書家,創造出能夠反映磅礴大氣的時代精神的作品,還必須在心胸氣度上不斷提升,從世間萬物中尋求形態變化,更進入到以氣韻、激情和精神取勝的最高境界。「世間」包括人的自身。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題傅抱石山樹圖

草書往往代表一個時期書法的最高成就,體現一個時代的文化特點和精神風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好多次草書繁榮的高峰,出現過許多草書大家、大師。近年來,書法藝術發展很快,但相對而言草書領域則顯得比較平靜,有人視為畏途而踟躕不前。這次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市文聯舉辦「2005中國杭州國際書法節」,把「國際草書藝術大展」和「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並舉,其用意頗堪玩味。草書和現代書法在高度的抽象性上,是存在共通之處的二者相互碰撞、彼此啟發,將令今日書家大有裨益。這次草書藝術大展,從參展書法家的數量、範圍,從部分作品的創新探求、藝術質量,都有可觀。浙江省、杭州市有關領導和中國美術學院領導為舉辦這樣的大型國際藝術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次書法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具有兼容幷蓄的心胸和氣度。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這次活動的名稱「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表明了組織者的種理念和姿態。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 天目山南山竹海

從深層觀察,「書」非書的大背景,意味著歷史與當代、東方與西方文化的激盪、分化、滲透,出現了多元面目。我們需要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前進,大膽又審慎。

2005年9月12日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生於1931年,江蘇人,

當代著名書法家,曾任中書協主席。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身為書法家、美術評論家,

沈鵬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突出地位,

在國內外文藝界享有很高聲譽。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啟功先生曾評價:

“僕獲交沈鵬先生逾三十載,

觀其美術評論之作,每有獨到之處。

“所作行草,無一舊時窠臼,

藝貴創新,先生得之。”

次之,是他在詩詞創作上達到的境界,

已有兩本詩集面世,在文化界得到佳譽......”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不過,對於沈鵬的書法,

民間質疑聲頗高,有些評價毫不客氣:

“的確不簡單,開創了一個以醜為美的時代!”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另有評價比較公允:

欣賞不了並不代表作者的功力淺,

草書本就是小眾藝術,

能以欣賞的視角看作品,

欣賞者自己就要具備一定的草書基礎或理論素養,

否則,評論會有失偏頗的....


對此,沈鵬曾在某電視節目上如此說:

美包含著一種內涵,可以不是漂亮。

悟石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啟功先生稱讚沈鵬“所作行草,無一舊窠臼,藝貴創新,先生得之。”繼承傳統又出新意,書法才能得以發展。沈鵬先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書法藝術的創新,推動了書法事業的發展。

縱觀沈鵬的書法作品,其美學價值很高。他在創作過程中,求其大破大立,在對立面統一中追求作品生動、境界高遠。如沈先生《徐霞客紀念堂有作》草書長卷,通篇氣勢大起大落,意氣風發,氣象恢弘,底蘊深厚。整幅作品空間布白時聚時散,時急時緩,波瀾起伏,急速之中飄乎靈動之氣,充滿盎然生機。從長卷的視覺效果看,全篇形神、點來、虛實、疾澀、剛柔方面處理得當,線條濃淡交錯,節奏感極強。在具體處理右彎鉤和向下折筆映帶之中,巧妙連筆,利用長鋒筆尖餘墨表現出毛筆伸縮彈力和蓄墨量,結體大小參差,欹正顧盼,筆法斷連有意墨色乾溼相參,濃淡相映,章法縱橫穿插,虛實相生,神采飛揚,造成動的線條運動感,給人以音樂、舞蹈般的審美享受。縱觀他的書作,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閃爍著時代的光芒。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鐘聲迴盪夜遲遲,過往客船江月思,

閱盡古今無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詩。

書法是一門富有感情的藝術。書的線條是書法藝術的生命,是情感渲洩的載體。作者能將感情融入線條,讓人在作品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懷,那是深層次的開發。若此,才可稱之為高層次的書法藝術。沈鵬不僅在作品中側重於表現書法線條的時休感,又能集中表現出書法時代審美語言,而且在書風的個性化方面充分體現了他的思想深度。他在《繼續探索》一文中寫道:“我創造書法作品,而這門藝術也潛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靈,越是深入追求,就越是在藝術生活中體會真、善、美,藝術與人性的一致性。”的確,沈鵬的書法創作思想方法及待人接物是一致的。真、善、美是他藝術創作永恆的主題材。他是當今中國書畫藝術家代表,也是創造真、善、美的作者代表之一。只有達到這種境地,創作時才能物我兩忘,達到藝術的最佳境界。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就書法而言,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不單是看他的專業水準,而且要從他的綜合修養上看高低,書在書外,具有全方位的學養,創作時才能出手不凡,厚積薄發。沈鵬具備綜合學術修養:他集美術評論家、詩人、畫家、出版家於一身。作為一個美術評論家,他有著對美與醜敏銳的洞察力;作為一個詩人,他有著浪漫與現實主義的情懷;作為一個畫家,他有豐富的筆墨色彩。他尤其喜歡交響樂,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感悟最深,他將旋律中表現與生命捕擊樂章中的節奏感體現到書法創作中。他廣泛汲取,並融入我們個這時代獨有的情感、思想和節奏,在書法創作中表出一個現代學者豐富斑斕的內心世界。

趙樸初先生曾抄錄孫過庭書譜一則:“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來賀沈鵬作品集的出版,我想是有針對性的。因為書家做到“心手雙暢”才是書法創新的至高點。

古人云:“筆墨當隨時代”,而“時代感”是現代人的情感、取向、趣味在書法創作中的折射,也是評斷當今書家的創作是否有新意的標準之一。新世紀的書法創作是表現自我的時代,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書法不是文化快餐,無論什麼年代,她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因此,書法創作就帶有不推卸的社會責任。不言而喻,每一位書家都肩負著弘揚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神聖責任。

沈鵬草書《前後赤壁賦》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鵬:書法之美不叫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