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潮汕寨門背後的故事

潮汕地區傳統的村寨,由於防禦外來盜賊、械鬥守衛和防洪的需要,大多建起高而厚的寨牆,把全村住宅圍在中間,並開築有寨門,為全村人出入的共同通路。潮汕各村寨寨門的形狀總體上講大同小異,但也有些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並有許多與寨門相關的故事在潮汕各地流傳。

在汕頭市濠江區河浦街道一帶,當地人從明代中期開始就有“喜慶之事不從新宮寨門入鄉”之俗。原來,在明代中期,河浦鄉(今屬河東社區)有一個力氣大且有膽識的陳默齋。某年的一天,陳默齋到崗頭(即城郊鳳崗鄉)舅父家祭拜外祖時,忽然接到有盜賊圍住新宮寨門,企圖入寨劫掠的消息。陳默齋聽後非常生氣,隨手拿了一根鐵棒就匆忙趕回去。當陳默齋到達鄉寨時,寨門已被盜賊誘騙開了,新宮至池上園一帶的鄉民被殺無數。陳默齋立即聯合鄉民與盜賊廝殺,盜賊因懼怕其超人力氣而紛紛逃散。當陳默齋將盜賊追至雀夜莊時,在其前邊有一個供香爐用的八稜石礅。由於搏鬥時眼睛被鮮血所汙,視線模糊,陳默齋誤將石墩當成盜賊,就將鐵棒用力砸下。鐵石相碰導致鐵棒彎曲不能用,陳默齋只好俯身用腳踏住鐵棒,想用力將其拗直。就在此時,潛藏在兩旁蘆荻中的盜賊,趁機用刀砍陳默齋的頭部。頭部受重傷的陳默齋,忍痛將盜賊追至崎溝這一地方,因流血過多倒地而死。盜賊退去後,鄉人敬重陳默齋的英勇,將他禮葬於殉難之處。1958年因平整耕地的需要,陳默齋的後代將其墓地遷至別處。由於此次賊患是由新宮寨門入寨,入寨後鄉人被殺甚多,鄉人認為從此門入寨很不吉利。從那以後,鄉人有喜慶之事都不從此門入寨,而是繞走別路。

揭陽市榕城區仙橋街道山前村的寨門,其獨特之處在於沒有牆壁屋頂,只有一副門斗立於寨前。相傳在明代時,該村準備要建寨門,恰逢地師蝨母仙何野雲流亡至此,族長因久仰其大名,便邀請他入住該村,以幫助他們建寨門。蝨母仙答應了該村族長的請求,用心地對該地進行實地勘察,繪製出了施工詳圖。有一天,族長為表示對蝨母仙的感謝,專門問他喜歡吃什麼東西,以款待他。蝨母仙喜歡吃燒乳豬,但該處無人會烹飪,他便提出自己動手燒製乳豬。族長聽後,滿口答應。這一天,族長夫人因有事去找蝨母仙,恰巧撞見他持刀將乳豬殺得嗷嗷慘叫。族長夫人看到這情況後,認為蝨母仙濫殺無辜生靈,靠他是建不出好寨門的。隨後,族長夫人就回家說服其丈夫,別再讓蝨母仙建寨門。族長聽信了其妻之言,便封了幾兩銀子將蝨母仙辭退。當時的蝨母仙遲疑了一下,就笑道說:“此乃天意,貴村福緣至此,也算財丁興旺,惜無大貴!”隨後就揚長而去。此後,族長多次另請他人來建寨門,但都無法圓滿完成,因此該寨門只建了一半。

通常情況下,潮汕地區建祠建屋,一般都是遵循“坐北朝南”的慣例。然而,在揭陽市空港經濟區漁湖仙陽村(舊稱“新寮姚”),四個寨門朝向全是往北。相傳,姚員外到潮州府揭陽縣擇地建寨創業時,看中了是塊鯉魚風水寶地的仙陽村。姚員外在決定建寨時,還專門對這塊寶地進行實地勘察,發現這片水域從陸豐百花園發源的榕江南河,自西向東南繞仙陽村一圈,至村北與其他支流匯合流入南海,村北面成為一處天然的出水口。姚員外就根據這一地理形勢,將四個寨門的朝向都設在北面,使之成為“鯉魚鬥(讀潮語”逗“第3聲)水”的風水寶地。

揭陽市榕城區仙橋街道蔡洞村(亦稱“泰洞村”)的寨門,是由一棵榕樹的根部生長而成的。雖說是盤繞交錯的樹根,但它具備了寨門的門楣、門楹、門檻等特徵。相傳,這棵榕樹至今已有150多年曆史,最初它只是長在寨門上的一棵小榕樹。由於榕樹的生命力旺盛,使它能在無土缺水的寨門上依然茁壯成長。隨著榕樹的生長,它的根鬚將門楣緊緊纏住,兀立於寨門之上。在100多年前的一次颱風中,這棵榕樹被颳倒了,村民就將這棵榕樹重新扶直,使它能夠繼續穩固成長。年復一年,這棵榕樹的根鬚纏住了門楹,再沿著兩邊門柱一步步向下蔓延,當它的樹根穿透寨門灰埕,伸進了泥土後則越長越快,寨門的門柱則在榕樹粗壯的根系的包裹中搖搖欲墜。1965年的一天,枝繁葉茂的榕樹和寨門又在一次颱風中被颳倒。事後,村裡一個聰明的木匠先是將榕樹的枝椏去掉,再使用轆轤的方法將它扶正,寨門的門柱也被棄之不用,榕樹就完完全全擔當起寨門的職責。

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搬進了新居,老村寨則日益人煙稀少,寨門的防禦性功能也逐漸弱化,但它積澱下來的文化故事仍然是潮汕建築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潮汕寨門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