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追匿俺老德州城的——运河故道

德州古城墙的特点,除了靴子城、五个城门外,还有城西只有一半护城河的奇闻。为什么古代德州城的护城河,从城东北的“靴子尖”开始,流向东北绕过城北、城东、城南,绕到城西大西门北,约80米的地方就结束了,致使城西北大部份区段没有护城河!


追匿俺老德州城的——运河故道


原来,在清·雍正年前,京杭大运河是紧邻德州西城墙的,它在城西以不规则“W”型的弯曲河道,沿着西城墙缓缓流过,两者最近处不足30米,如小锅市街南头广安桥处的的运河,就离德州城的靴子尖城墙角不足30米(目前此处还残留着一个可怜的土堆,是德州古城墙的唯一遗址了)。最远的地方即古城墙的西南角,距旧运河岸也不过百米左右。原来,是古城池的设计者们,利用了城西的运河替代了德州的护城河。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认为德州城西的运河,每到夏秋季的汛期,就会危及德州城的安全。故于清雍正四年(1726)开始,治理京畿河道,既将德州城西弯曲的旧河道调直。据清·乾隆《德州志》记载:“自明清至于今,西移者四……雍正十二年,绕小西关开引河,而慈氏寺、颂德亭皆出河东,三西徒也;乾隆二十八年,绕上码头西另开引河,而张家嘴出河东,四西徒也;四经西徒,皆为护河而设,因而御河拖东,废河遗迹多矣。”经改道后的大运河,从现在的胜利桥到小锅市街这一段,呈现了现在较直的模样。


追匿俺老德州城的——运河故道


以上是官称,是写在史志上的改道原因。可民间的传说却是:没改道前的运河进入德州后,于现在的胜利桥处(时称老龙头)拐向东北方向,直冲德州城的大西门。

因为德州城是靴子形的,其西城墙自西南角不远处开始,就向西北方向缓慢的画内弧而行,从而造成大西门的城门楼,也略向西南方向倾斜。当时人们站在老龙头的拐弯处,即现在的胜利桥处,顺着运河的流向看去,貌似大运河的顶头是雄伟壮观的德州大西门城门楼。给人们一种运河里南来的点点白帆,进入了德州城里一样。

因而,就引来了从南方运来的皇粮等物资,有被德州截留、影响朝廷繁荣发达的奏本和诸多迷信的传说。故朝廷也认为德州城西的运河必须改道,才有了现在自胜利桥到小锅市街这段运河比较直的状态。

运河改道后,残留在城墙边的旧河道,人们虽然称其为“旧河”,而旧河道里也有水却不能通航了。这一段旧河,它自现在的胜利桥处开始,弯弯曲曲的到小锅市街西南结束。


追匿俺老德州城的——运河故道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津浦铁路时,经由德州城西的铁路线多次穿越旧河道,并在其附近取土垫路基,旧河故道的本来面貌遭到了破坏,被分割成了数个大小不一的海子,有的地方还成了火车站或铁道的路基。前几年,在德州城区的地图上,知情者如仔细看并加以分析,还能分辨出旧运河故道的轮廓和走向。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好多海子被填死后,原来旧河故道的轮廓也很难分辨了。

原德州城西旧运河的故道,它南起胜利桥北至小锅市街的西南方。在德州城西划了个不规则的“W”型。它在两岸留下了无数的古迹、名胜,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的传说,成为德州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