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01


一位读者今天幽幽叹息:南京的二手房很不好卖!主城、仙林的房子挂了一个多月,几乎无人问津。


另一位读者也说:桥北房子一直想卖掉,但一直卖不掉,因此就无法置换…


  • 怎么办?
  • 现在南京二手房是不是一下速冻?行情没那么好了?

02


其实,在南京的主流片区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卖不掉的房子,无非价格。


本质上,卖不掉的房子=无法以你心理价位出掉,仅此而已。


3万/㎡卖不掉,无人问津,流动性很一般。2.7万/㎡,就会迎来问津者和洽谈者。如果2.5万/㎡,就几乎被秒杀。一般都是如此。


降价越多,流动性就越好。


只不过绝大多数家庭,出售仍以价格为第一要素。只有少量专业投资客,以卖房融资的速度为第一考虑因素,并不在意体量上的一点区别。两三千甚至三四千,总价上二三十万。有时,在特殊阶段,也是必需的。


就好比2015年初,牛市初期,市场行情也在酝酿中,二手房也很难卖。但很多专业的房产投资者通过降价出售,很快获得流动性与一大笔资金,迅速购买更多套的房源——放大杠杆,博得更多收益。


这个时候,卖旧房的一点“降价”损失,几乎瞬间被更多“买入”抹平。


评价一次房产交易是否划算:并不是简单看多少价格卖出或买入,而是看这笔买卖对于整体资产的意义,要综合资金的速度与策略目的。


03


因此,回到刚才的开篇问题。


在南京,越是卖不掉的房子,某种意义上也是“刚性”特质越少的房子,如今的市场,从不顾一切买房到“挑挑拣拣”,买房人的购房更趋于理性,只会选择需求上匹配、资金上合适的房源。


  • 卖不掉的房子?
  • 说明市场对其需求不旺盛,是优先级靠后的房源。

房市平淡期的“换房三定律”:卖旧房买新房;卖杂牌换品牌;卖劣质地段换好地段。

越是卖不掉,同学,越是要卖啊!趁余温还暖,趁新一轮的房价结构还在酝酿调整中。

这不是最好的置换时机吗?

资产的“优化”是核心。


04


再说,南京也不是所有的二手房都萎靡。


学区房依然紧俏。而河西改善房也普遍房价上扬。


比如河西中,一套7.5万/㎡的逆天单价成交,当然,我推测这套房源带阁楼,属于“多一个房间”的功能。因此,90.4㎡,3个房间,至少功能上匹配了现代家庭。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透过简单的单价去理解河西中,其实是我一直提的“总价-房间数”隐含规则,普遍意义上。


3房:普遍700万以上甚至800万。比如140㎡三房的西堤国际。

2房:普遍600万。


那么,再看又几乎逆天价成交的河西南,很多人都认为“血腥”成交,甚至也不能理解所谓的“接盘者”,到底在图什么?


比如这套链家成交的五矿崇文金城90平小三房(非之前成交的6.14万/㎡复式),单价达到6.19万。当然,也推测可能包含了车位价。即便去掉车位,即便不算税费,单价也要5万大几。确实,吓人。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这一套佳兆业刚交付的小3房,也包含了车位价,但也有不菲税费,单价几乎就是5万大几。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在用最高的成交价来渲染“这个板块房价要涨”的风气,事实上,

单靠口水、宣誓、业主联盟和媒体炒作,本质上无法改变一个区域的实际价值,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主因


每一笔真实成交都有一定的原因甚至合理性。


情不自禁回到原始问题:这些购买者,图啥?


什么是二手房的成交?这么多钱买房的,是傻瓜?

一般二手房,总是在看了很多房源和比较之后的一种选择。基本上很少有人只看到一个房源的房价就买。尤其是河西南,相对同质化的房源还是比较多的。往往是权衡利弊与反复比较。


如果说可能原因,无非是“总价-房间数”规律在起作用。好歹,500万买到一个全精装的小三房,还兼备板块发展利好、学区趋好、未来包括金融中心、阿里巴巴/小米和众多总部型企业入驻的预期。


毕竟,在奥东,500万,你还买不到一个2房。


如今,其他板块相对而言有点偃旗息鼓的意味,而河西中的6万多越来越普遍,河西南的成交区间也从之前的5万缓缓抬高到了5.5万/㎡。


与之同时,江北核心区的成交线(正荣等4万,华润毛坯3.8万),与河西中、河西南保持着一种极为微妙的强联动关系。


2019年上半年的南京小阳春涨幅,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拥江区域的房价联动。


以后可以利用这个规律。


05


至少,很多“阳光城市频道”的读者要感谢平台。


因为,即便在2018年年底最悲观、寒冬的时候,依然坚持专业的判断与理性的分析,在众多专家、媒体集体唱衰河西、唱衰河西南房价崩盘之际,推理出区域发展价值。


而2019年的回暖与创新高,这是事实与客观。很简单,专业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再次与市场客观一致。

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如今6万多介入到河西南是很高的暴涨投资预期。


事实上,河西南房价没有如很多南京房产专家和媒体所预测的那样:暴跌,崩盘。


尽管我们都知道,暴跌、崩盘、衰败,这样的字眼很吸引南京人的眼球。


06


再回到南京的二手房现状。


根据新景祥的数据统计,南京上半年二手房成交4.3万套,同比有15%增长。二手房/新房,这个数据极为重要,南京连续多年都是二手房占比超过新房,这说明南京房市的成熟性,也说明南京进入了存量房越来越主导的阶段。(上海的二手房/新房,3左右)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二手房的成交量上,江宁是大头。这也能理解,毕竟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房源也最充分。主城的成交其次,也很容易理解,大量的学区属性和紧凑的老破小面积(总价低),成熟配套与便捷交通。


警惕,河西南二手成交又破6万/㎡


河西居然能成交量排第三,且成交价最高,甚至超过主城。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是成熟最早的新城区。普遍是新房、次新房,板块越来越宜居,而且学区如新城、新城南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已经稳居前列。从需求上,也越来越能满足大量南京中产家庭。目前的河西南就是一个联动的河西中板块,成交量也在趋上。


其实,令人称奇的是仙林。成交量虽然很少,但成交价却跃居全市第三。仅次于河西、主城。


一个如此偏远(距离主城超过25公里)的新城区仙林,成交价超城东、城南、城北、江宁……不可思议吧?


07


南京在2000年之后打造的两个重点新城区,河西&仙林,全部获得成功,至少房价层面。


虽然各自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河西、仙林的商业与主城区存在明显区别,CLD的规划定位密度不够等。但在南京市范围之内,两者依然是绝对亮点的区域。


  • 河西:二手成交均价第一。
  • 仙林:二手成交均价第三。

08


从实际统计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调控之后的南京房价特点,既不大涨,从来不跌。


哪儿哪儿都不便宜。


我今天谈到了一个词,一个好的城市房价体系,一定要让“有钱人住得爽、普通人住得起”。


说实话,南京这点真的没做到位。


因为,南京高价豪宅房,受制于严苛的限价,普遍减配,有钱人住得不爽。而偏远如淳化的地段,房价也都要2万多——刚需真的是买不动。


从房价来看社会学,有钱人住得不爽,刚需又不太买得起,这不太利于南京的房价健康。内在的不和谐。


未来,南京什么好房子突破10万/㎡?


同时,也期待有更多1万+的低价楼盘,让南京的年轻人有可以触及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