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溜達的大貓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孩子容不容易生病和他的抵抗力有關,身體素質好,抵抗力強的孩子就不容易生病,抵抗力差的孩子就容易生病,還容易反覆。那孩子的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哪裡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先天差異

有的孩子父母年輕,平時注重保養鍛鍊,孩子生下來一般體質都不會太差。如果父母本身身體素質就一般的話,孩子就容易體質偏虛。中醫講的先天之本指的就是孩子從父母哪裡遺傳來的體質。體質強的孩子不容易生病,弱的抵抗力差就容易生病。

二、孩子的腸胃功的強弱差異

小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脾胃虛弱,脾胃是後天之本。如果父母沒有這方面意識,過早給孩子吃一些肉食,給孩子餵飯過飽,或者常吃些寒涼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孩子就容易出現各種腸胃問題,最常見的就是積食。消化吸收不好的寶寶,容易營養缺乏,造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三、孩子有沒有經常進行一些體能鍛鍊

有的父母喜歡帶孩子出去玩,無論跑步、爬山、踢球等,適度的運動可以鍛鍊孩子的心肺功能,還能使免疫功能活性增強,提高抵抗力,也就不容易生病。

有的人可能說父母把孩子照顧的好,比如能及時添減衣服,出門戴帽子避免吹風著涼,不帶孩子去人多的區域等,也是一個因素。但是,我覺得這個只能說孩子偶爾的生病,會是因為父母的照顧不當造成的,但是偶爾一兩次並不能影響到孩子的整個體質。我們做父母的誰也不會整天在這方面這麼粗心大意。體質好的孩子即使偶爾生次病,也會很快恢復,並且不容易再犯。最主要的還是要加強各方面營養和體能鍛鍊,幫助提高免疫力,才能減少生病頻率。


小阿壯的寶媽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這是跟大人有關還是跟孩子本身有關?

我認識的一個小男孩,3歲多了,用他姥姥的話說,孩子連一次藥丸子都沒吃過。據姥姥說,孩子媽媽在備孕期間,就特別注意,跟孩子爸爸都積極健身,科學備孕;妊娠期間,媽媽能做的都自己做,飲食均衡,生活習慣也很有規律, 孩子出生後 孩子媽媽每天給孩子做撫觸,經常帶孩子出來活動,孩子的飲食也一直都很講究搭配。而在一歲後,除了是霧霾天,孩子基本每天都出來,小傢伙黑黑壯壯的,看著身體就特別結實。可見孩子的體質跟先天和後天餵養護理有關。



排除先天遺傳的一些不健康的體質,後天餵養特別重要,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我一姐們,她的孩子都四歲半了,體重才28斤,身高101釐米,跟同齡孩子明顯偏小。因為她媽媽本身就比較挑食、偏食,孩子添加輔食時,飲食就很單一,所以孩子特別挑食,再加上後來零食也吃的多,孩子就更不吃飯了。孩子特別容易生病,每次換季她都得去醫院,輸液打針。

像我姐們的寶寶,也不是早產兒,出生時都正常。後來經常生病,跟後天的餵養護理有很大關係:

1.一生病,就去醫院掛針,每次孩子一生病,她媽就特別緊張,為了快點好,輸液打針覺得最快。其實寶寶正處在發育期,抵抗力系統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致病,如果治療時經常使用消炎藥。藥物在殺死病菌的同時,也會破壞體內益生菌,進一步導致孩子自身抵抗力低下,令孩子更容易生病。

2.孩子挑食偏食嚴重,某些營養素缺乏,比如鐵、鋅等微量元素。平時愛吃零食,孩子愛喝飲料,不愛喝水,也讓孩子的健康有隱患。

3.家裡人特別緊張,所以每次給孩子穿的也比較多。因為孩子不愛吃家裡的飯,經常買漢堡等食物,孩子常消化不良,形成了循環。

古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大多數寶寶生病都是腸胃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所以父母要科學餵養護理孩子,是寶寶少生病的第一步。

國高級育嬰師,十年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原創作者,青雲獎獲得者。關注母嬰健康和1-10歲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銀花育兒


我家小孩今年5歲半,四歲前平均每個月要得一次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曾經都是我們家的常客。但從四歲半開始,基本沒有再去過醫院,即使感冒,一兩天就自動痊癒,不像之前必須掛水才行。因此,以我家小孩為例,我認為孩子是否經常生病,主要還是跟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主要強調三點:


1、避免太多精細的養育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給予他的可謂是最全方位地照顧,家裡裝了淨水機、空氣淨化器、消毒櫃、除蟎機,從不在外面吃飯,出門都帶口罩,一天拖三次地……

即便如此精細的照顧,小孩還是體弱多病。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小孩讓外公外婆帶回老家三個月,每天的生活在我們看來都很“糙”,小孩反而還長壯了,沒得過一次感冒。

於是回來後,我們不再刻意去營造純淨無毒的環境,讓小孩接觸自然的生活,身體反而越來越好起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也再不斷適應變強。


2、減少用藥,儘量依靠自身免疫力

之前小孩一生病就是去醫院,不吃藥不打針,我和寶媽心裡就不踏實。在我們在看,只要能快速讓寶寶痊癒,吃多少藥都願意,醫生都認識我們了。

後來,醫生告訴我們,藥用多了,病毒會產生抗藥性,而且也不利於小孩自身免疫系統的成長。平時的普通感冒,並不需要用藥,日常生活多注意,提高自身體質才是關鍵。

如今,我和寶媽在小孩生病時就淡定了許多,飲水、休息為主,特殊情況才對症用藥,孩子的體質隨著年齡地增長也好了很多。


3、運動和飲食是增強體質的關鍵

為了幫助我家小孩提高免疫力,我和寶媽分別為孩子制定了詳細的運動和飲食計劃。

運動方面:去年開始報了跆拳道班,每週兩次課,每節課兩個小時。每天飯後,帶孩子到樓下花園散步或者騎車。

飲食方面:早上保證一杯酸奶,睡前一杯牛奶,每天至少一個水果,剩下就是日常的飯菜了,有肉有菜有湯。

這一年多來,我家小孩的身體明顯強壯了很多,而且每天都活力十足。



總而言之,如果孩子總是生病,與其糾結是否天生體弱,還不如從生活方式和環境入手,幫他們變強。

孩子的健康成長要靠他們自己去適應、去變強,作為家長的我們,只要做好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就好,儘量避免越俎代庖。

我是銘兒爸爸,80後奶爸,以一個父親的視角,每天與您分享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謝您的點贊和轉發,期待您的關注和交流~

銘兒爸育兒筆記


我是一個10歲孩子的媽媽,孩子出生時體重7斤,滿月11斤,學齡前每次體檢結果都是優良。此後,3年幼兒園,4年小學,他幾乎滿勤,在過去的7年裡,他請病假的時間累計起來不超過3天。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我很肯定的說,原因在家長——

1.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生病。

孩子很單純,一般不會出現心理、情緒方面的致病因素,即使心理出現問題,也多是身體不好造成的,所以健康的孩子一旦生病,第一個可能就是孩子的飲食出錯了,或者孩子受涼了。要想盡快康復,首先要找到孩子患病的原因,再配合有效的治療。

2. 老一輩的育兒誤區,給孩子埋下了健康隱患。

有些老人說孩子有胎毒,一出生就給喝黃連水,生生把孩子嬌弱的脾胃給喝傷了;

一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不去設法尋找患病的原因,只想到吃藥、打針、輸液,一次又一次,一個原本健康的孩子,也會被帶得渾身是病。

身邊不少這樣的例子,家長關心則亂,孩子稍有個頭疼腦熱就往醫院送,表面上,“藥到病除”,實際上,抗生素破壞了孩子的免疫系統,有個朋友的孩子,今天也10歲,在頻繁的藥物侵蝕下,身體瘦弱,每每換季就要生病,感冒咳嗽不下重藥也難全愈,而且一不小心就發展成肺炎,又要入院輸液,如此反覆,惡性循環。

3. 如何讓孩子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下面說說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想要孩子後天強,母親一定要先健康


我媽說我可能是早產兒,她那時候月經不調,有時候2-3個月才來一次例假,所以她根本不確定懷孕的具體時間,在農村也沒有產檢,她每天照樣上山下地,自己挑水洗衣……有一天,突然肚子疼,請了產婆來家裡就生下了我,沒人知道足不足月,我爸誇張地形容:“你剛出生時像只小貓一樣,只比我一個手掌長不了多少,份量了不起也就三四斤”。

我從小體質較弱,也不愛運動,經常生病。

加上初出社會那幾年,為了在崗位上拼出成績,更上一層樓,經常加班加點,還報名進修深造。計劃要孩子的時候,我的體重才83斤。


正因為深知身為母親,自己的身體作為孕育孩子的土壤,如果不夠優質,就會讓孩子輸在先天,所以我看了很多書,並且提前一年就開始調整自己——

1.我調整了工作崗位

放棄高薪高壓的銷售管理崗位,換成行政管理角色,讓自己慢下來,讓身心放鬆下來;


2.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而孕婦代謝旺盛,代謝產物多,如果經絡不通,更會加重淤堵,不但會加重妊娠反應,還會造成全身浮腫,高血壓等不適症狀。最重要的是,孕婦經絡淤堵嚴重,很容易造成羊水的混濁,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育。”——摘自 馬悅凌《父母是孩子最好和醫生》

因為之前長期熬夜,也有貪涼的習慣,不注重飲食……我體內寒溼重,經絡不通,臉上長痘,我知道,這些都是毒素在體內淤堵造成的。

為了給未來的寶寶創造清新的“生長環境”,我用參照馬悅凌老師書中的“刮痧療法”疏通經絡、排出身體毒素。

堅持早睡早起,堅持跑步,親自下廚,注重早餐,不吃冷飲,不喝飲料酒水,甚至即使在夏天,我都不喝涼開水,堅持喝溫開水……

在我確認懷孕的那天,體重88斤,這是過去大半年堅持鍛鍊和科學飲食的成果。


3.孕期的情緒穩定、心情愉悅

產檢時,醫生說:“媽媽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悅,孕期孩子與媽媽同呼吸,共命運,媽媽有多好,你的孩子就有多好。”

我謹記醫生的話,在後來家中出現變故的情況下,我也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吃好睡好,給孩子輸送最健康的一切。


讓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1. 媽媽的奶水和細心,就是寶寶最好的藥

有人說:“吃母乳的孩子是不會生病的”。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據說母乳會根據寶寶所需要營養均衡配置,易於寶寶消化吸收。配方奶只能大致模仿母乳的營養組成,無法提供全部的活性酶、抗體、促生長因子等珍貴的成分。

母乳直接哺餵,不需要消毒,且溫度適宜,這樣就會減少病菌入侵。所以說吃母乳的寶寶六個月之內基本不生病。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要堅持母乳餵養。

2.體內寒溼是孩子健康的最大攔路虎

孩子是純陽之體,不論什麼季節,孩子的手腳都應該是溫暖的。如果孩子的手腳總是涼的,說明身體內寒溼重。

中醫認為,生冷之物直接傷害脾胃,孩子貪吃寒涼的食物,胃腸消化吸收的能力普遍較差,久而久之,營養不良、身體虛弱。

而造成寒溼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母親的身體寒溼較重,懷孕前痛經的女性生的孩子普遍體寒。

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較多的寒涼食物。

孩子經常使用抗生素,經常輸液。

……

馬悅凌認為:“祛寒並不難,正處在生長髮育階段的孩子,身體的修復能力是非常強的,只要不繼續貪涼,少吃冷飲,少吃寒涼屬性的食物,多吃性平、性溫、當季的新鮮食物,冬季儘量不吃水果,多運動,這樣堅持半年,就能看到孩子身體的變化。”


3.孩子生病怎麼辦?

人吃五穀雜糧,總有生病的時候。

我的原則是,能食療的堅決不吃藥。

小孩子比較常見的就是受寒感冒,我通常是見到他頻繁打噴嚏或是輕微流鼻涕症狀時,就採取措施了——

生薑和艾草煮水給孩子泡澡,到微微出汗,立刻包起塞進被窩保暖,再喝一杯生薑紅糖水,暖暖的睡一覺,基本上就能恢復。

我每天都會觀察孩子的舌質、舌苔,判斷孩子是熱?是寒?還是虛?以此應對孩子的常見小狀況。

比如,正常小兒的舌質溼潤而呈現淡紅色,舌質偏淡的多數是貧血,舌質發紅代表內熱大,舌體顏色正常而舌尖發紅則意味著心火旺;舌邊發紅意味著肝火旺,舌邊有牙齒印則說明身體虛、脾胃消化功能弱……


遇到病毒猖獗時期,不得已給孩子吃了西藥,一旦病癒,立即給他做調理脾胃的藥膳。


4.“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明代醫書《萬密齋》

父母愛子,很多家長往往要看到孩子吃得多,吃得飽,才覺得成就感滿滿,不知不覺把孩子喂成“小胖墩”,孰不知古人早有訓:“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總結

想要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需注意以下幾點:

孕前調理好母體,給孩子一個好的先天條件;

有條件的話,堅持母乳餵養;

懂得識別“老人言”,跳過老一輩錯誤育兒經驗的“坑”;

呵護好孩子的脾胃,遠離寒涼、遠離零食、不過度餵食傷了孩子的脾胃;

能食療,絕不吃藥;能吃藥,絕不打針;能打針,絕不輸液;

……

其實,漫漫育兒路,養育健康的孩子,很難寥寥數語說得清,歡迎補充!



愫說育兒


這個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有2個寶,我一個人帶,基本很少生病,一年生病2-3次,這個可能有2個原因。

1.養娃的方式有關—糙養。給娃娃吃飽了,穿的衣服合季節,其他隨便他怎麼玩,髒不怕、累不怕。

2.如果生病了,不會馬上帶去看病,讓娃娃自己先扛扛,實在不行吃藥,再不行才帶去看醫生,但不會讓娃娃打點滴。有一次娃兒高燒到39.8度,把我媽嚇慘了,說一定要帶去看醫生,我給娃娃先物理退燒再配點藥吃,再帶去給醫生瞧瞧,開了點藥,反反覆覆燒了3天才好。其實每一次發燒都是鍛鍊提高娃兒抵抗力的好機會。小兒常見的感冒發燒、拉肚子、扁桃體發炎、手足口我家娃兒都經歷過,去診所做什麼治療一般是吃藥,吃藥不起作用就貼膏藥,一般2、3天就能好。


天藍1776


確實是這樣,有的孩子經常生病,有的孩子偶爾生病。朋友家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大了一歲多,我們兩人都是順產,並且都是母乳餵養,但是兩個孩子的體質相差很大!

我家孩子一直很少生病,偶爾生病就是感冒或者積食,過上兩三天自己就過去了。三歲後上幼兒園也是偶爾請假!

朋友家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體質很差,生病後經常會輸液,上幼兒園後孩子總是班裡最早病倒的那批孩子,一到冬天經常性請假!

對比來看,孩子的體質和撫養人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女兒之所以身體體質比較好,和科學育兒是分不開的!

想要孩子從小有一個好的體質,可以給父母們一些建議:

1.最好堅持科學育兒。科學育兒就是遵守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比如孩子輔食是4-6個月添加,那麼就不要過早去吃;寶寶一歲前不能吃鹽,那麼最好不要去吃鹽。

2.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以在孩子生命早期給孩子身體提供抵抗力,母乳餵養的孩子抵抗力相對會好一些。

3.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每天保證1個小時戶外活動,每天保證喝水量。

規律的生活會帶給孩子安全感,身體的舒適感會讓孩子遠離疾病。一定要保證每天的喝水量,充足的水可以避免孩子上火,生病。1歲以內的寶寶每天的液體量120-160mg/kg,1-3歲的液體量為100-140mg/ kg,可以根據孩子的體重來推算!

4.少吃零食,不挑食,營養均衡。想要身體好,一定要讓孩子不挑食,少吃零食。

5.父母需要具備基本的醫藥知識,知道孩子日常生病怎樣護理,儘量避免去輸液!

孩子的抵抗力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所以想要孩子抵抗力好,就要從日常的生活細節中多注意!


豌豆媽媽育兒


我身邊就有兩個比我家孩子小几個月,但都很少生病的小朋友。

經過我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的父母都只是讓他們的孩子盡情的瘋玩(實則是忙於工作),使得孩子在生活上早早就學會獨立了。


一個是朋友家的兒子,一個是理髮店老闆娘的女兒,這兩個孩子和我的孩子同上一個幼兒園。

雖然他們和我的孩子年齡相差幾個月,但是身體素質方面卻比我的孩子好太多。

比如:老闆娘忙於店裡的生意,沒時間照看女兒,只能讓她女兒在附近的小公園裡玩,時不時地瞄一眼女兒確保安全。

她女兒自己爬上爬下,跑來跑去,還能一個人把有輔助輪的粉色腳踏車慢慢的拖到臺階上,明顯比我的孩子更靈活。



我問老闆娘,“大冬天,孩子都在外面這樣運動玩耍,生病很少吧。”

老闆娘說,“平時忙起來,一日三餐都照顧不到女兒,還擔心她身體會不舒服,沒想到,女兒很少生病,吃飯也不挑食。”

而朋友家的兒子更是隨意玩,眼見有一個又長又陡的坡,朋友卻任憑兒子在上面跑上跑下的玩,我都擔心孩子會摔倒。

朋友卻說,“兒子的平衡力很好,一般不會摔跤,即使摔跤了,也是自己爬起來,還不哭。”

雖然我也帶孩子出來玩,但是相比較於理髮店老闆娘的女兒和朋友家的兒子,孩子運動的還是太少,所以在動手方面要相靈活性差好多。

自此,我每天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至少一個小時,就是瘋狂的跑跳,捉迷藏,和小朋友互動,而不再以孩子的衣服乾淨與否為標準。


我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孩子比以前壯實了,生病也比以前少了好多。

所以,是不是父母過於限制孩子的自我玩耍,怕室外髒亂有細菌,便阻攔孩子自行玩耍。

孩子缺乏有效的運動,如何能增強體質抵抗病菌呢?

當然,還要注意合理飲食,不要給孩子大魚大肉的補營養,過猶不及,合理膳食才是最佳的。 父母要自覺帶孩子進行適度的運動和合理的營養餐,就可以讓孩子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淺水小蟹


做為一個孩子的家長, 我親身經歷了孩子從三天兩頭感冒發燒一直到體檢全優的全過程,相信自己有資格回覆這個問題:

我的觀點很明確:原因肯定是在家長

請允許我用自己孩子的事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1、大齡生育且早產,孩子天生體質較差。

我39歲有的我家老大,由於當時我的工作經常出國。而且出國地點是以中東與非洲為主,導致身體比常月經不調。所以婚後近十年才有了老大,記得她出生的時候也就四斤多,甚至剛一出生就在保溫箱住了半個多月。唉……

2、成長過程家長傳統觀念養娃大於科學育兒。

由於身體不好,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是婆婆在帶。可老人生怕孩子凍著,所以一直給孩子多穿衣,甚至夏天出來也要給孩子蓋個被單子才放心。就這樣,衣服到是多穿了,但感冒的次數一點沒見少。

如果不是我強烈反對,婆婆甚至想把孩子腿綁上說是孩子O型腿……

3、太過緊張,造成孩子的體質抗藥性增強。

孩子由於體質弱,經常感冒發燒。頭次當媽媽難免緊張,就不停的買各種兒童感冒藥,一得病就吃藥,有點苗頭就吃藥,甚至霧化、兒童中藥貼等用了個遍,生怕病重了不好治療,但到最後發現很多藥物失去了應有的療效。

4、家人心軟寵愛,偏食導致營養不良。

全家人因為盼孩子的到來盼了十年,新嬰兒的出生可以想象是讓人多麼高興的一件事,可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相對嚴重的溺愛……因為一家子沒有人能在孩子的大哭中不屈服的。這就導致了兩歲以後孩子吃飯產生了嚴重的偏食,導致身體各項指標發育緩慢。

直到孩子四歲,身體狀況讓人愈發擔憂。最終,就孩子的成長開了一次全體家庭會,並且叫了一位兒科專家朋友到場,希望他給一些專業意見……

家庭會所有人達成了一致意見,一共制訂了四條育兒守則:

1、加強孩子的運動強度,每天早晚送去練武術(拜傳統師父的那種),而且無論孩子多麼喊累,都不能改變師父要求的訓練量。

2、孩子感冒發燒,以中醫按摩為主。如果無效就諮詢朋友具體方法,決不再亂吃藥亂去診所。(現在的診所有時真的沒有醫德)

3、每天零食限量,飯前一小時不得吃任何東西,飲料全部禁止。但保證每天一杯奶。

4、孩子的哭鬧不再理會,鬧的沒力氣的時候再去講道理。但不行就是不行!

可憐天下父母心,僅僅就這四條守則,全家就不知付出了多少的代價……但付出就有回報,僅僅一年的時間,孩子的身體各項指標就恢復了正常。而且身體因為練武的原因,身體柔韌度甚至超越了普通孩子,更別說飯量與體質的恢復了,這對我們全家來說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上面說的這一切,不是炫耀,而是拿我自己為例來說明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重要性。

最後讓我僅代表全家祝願每個寶寶都會有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


墨納家長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在糾結和納悶中。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兒子一年半沒有生過病,連感冒咳嗽之類的都沒有。但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平均每個月生一次病,每次不是感冒,就是發燒,有時甚至咳嗽半個月,還在國慶假期7天時間輪番上演了三種疾病,搞得全家人焦頭爛額。後來分析一下,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生活方式的改變。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的生活環境非常單一。冬天夏天幾乎不出門,也就不會存在環境的突變對身體的影響。而上了幼兒園之後,即使寒冷的冬天或者是炎熱的夏天,家長一般會讓孩子堅持去幼兒園,這樣從i暖氣房或空調房走出來的孩子,極容易不適應氣候的改變而生病。

另外,上幼兒園之前孩子接觸的人也比較單一。無非是家人以及周圍的鄰居,病毒傳播以及交叉感染的幾率比較小。而上了幼兒園之後,接觸的孩子更多了,孩子的家長也多了。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毒的感染。

第二,體內免疫抗體的不同。

很早之前就聽別人說過,“有的小孩上幼兒園之前老生病,但上了幼兒園之後就不生病了,有的孩子則相反”。以前對這種說法還是將信將疑的,後來在自己家孩子身上應驗了,上幼兒園之前幾乎不生病,上了幼兒園之後平均一個月生病一次。而鄰居家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天天生病,而上了幼兒園之後幾乎沒生病,經常是幼兒園的全勤寶寶。因為鄰居家的孩子之前老生病,體內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抗體,而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後,體內的抗體發生作用,保護身體儘量免受病毒的侵害。

第三,先天素質及後天運動。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一天會比較累,加之午睡時間短,晚上睡覺的時間就比較早,變相減少了運動的時間,可能會導致身體素質的下滑。另外,先天的身體素質也會影響孩子。比如有的孩子一咳嗽就會得肺炎,而有的孩子可能咳嗽得非常厲害,但是可能也不會感染肺炎。所以,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都對身體素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米拉說育兒


這個話題感覺我也能說上兩句:我家孩子一歲多被診斷為過敏性哮喘,從此我就開始了近兩年的專家治療[捂臉]有口服藥、胸口貼的、還有吸入霧化的!再次期間我一直都控制孩子的飲食,屬熱的食物少吃,怕引起咳嗽。每天盯這孩子的💩粑粑,如果孩子一旦便秘也會上火引起咳嗽。就這樣小心翼翼的也還好。平常孩子有感冒我就請假不讓孩子上幼兒園,只要體溫在能控制的範圍內,不帶孩子去醫院;把她留在家裡小心伺候她吃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按時睡覺。只要做到這幾項幾天就好了。飲食方面我家孩子愛喝牛奶,我從不限制,喝就給。這麼多年過去了,孩子打從上一年級到現在體質棒棒的[贊]每學期都是全勤!所以說飲食也很重要!補充一下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少吃油炸食品,我記得我閨女上幼兒園那會,吃一會肯德基可靈了一準第二天拉不出來,咳嗽。所以我認為後天飲食堆孩子的健康影響也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