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样预防和缓解牙周病?

儿科医生琪乐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都是牙结石感染牙龈引起的,而牙结石源头来自牙菌斑,所以预防除了早晚刷牙,你得用牙线清除牙缝以及周围牙垢,如果有冲牙器清洗死角会更干净,每年坚持一次洗牙,阻止牙菌斑钙化,牙龈炎能及时控制,也能避免牙周炎。

1、牙龈炎

一般洗牙就能去除掉牙菌斑,此时牙结石还没成熟,不用刮治,龈乳头肿胀会逐渐消退,隔天就不会再牙龈出血,每半年需复诊一次。

2、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除了洗牙外,还要深度刮治,因为有牙周袋了,牙周探测深度,就能知道炎症程度,这种需要打麻药,毕竟超声刮治要在牙龈里边进行,并且根部搔刮,去除残留牙结石。

牙周手术:前面两步洁牙后,牙周袋还在的话,得牙周翻瓣手术切除肉芽组织,严重牙龈萎缩的可以引导膜组织再生术,缝补在暴露的牙根。

牙周修复:患牙松动,树脂纤维条固定,拔掉三度松动的患牙。

牙周维护:两个月后复诊,检查牙槽骨情况,以及炎症程度变化。

牙周病护理时要注意什么?

1、正常牙龈还没退缩的,可以用牙线清除牙缝,但牙周病已经有牙缝,没有龈乳头甚至漏风,就得换成牙缝刷清除大块残渣,如果使用错误也会引起龈乳头下降,要是牙线塞不进牙缝内部,说明有牙结石了。

2、另外孕期容易引发妊娠牙周炎,备孕期还没洗牙的,建议做一次口腔检查,有炎症要及时控制,还有尽量不要吸烟,牙槽骨会吸收,要采用巴氏刷牙法,坚持早晚刷牙。

牙周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定期维护洁牙,才能避免炎症恶化。

欢迎关注【烧哥口腔社】,烧哥牙医来回答你的牙周病问题!


烧哥口腔社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口腔致病菌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而致牙周组织肿痛,化脓等症状。长期牙周病没治疗,是导致牙齿脱落的主要病因。所以,预防牙周病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预防牙周病呢?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口腔要注意卫生清洁,早晚要按正确方法刷牙,饭后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遗留。夜晚尽量不吃零食,不吃含糖高的食品。

积极防治基础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低而致牙周病的发生。

平时注意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对防治牙周病有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

对牙周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牙龈萎缩导致牙齿松动,对牙失去保护和固定,最后牙齿脱落。

综上所述,可对有需求这方面问题的朋友有帮助,请关注点评!谢谢!


用户67622665063古春


牙周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讲起来很长;首先讲一个简单的方法,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患了牙周病。

先拿一个苹果咬一口,如果有血丝或者血,那么就可能是患了牙周病了,要注意口腔卫生了。下面讲一讲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的分类有哪些?为什么说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牙周病能治吗?牙周病对哪些疾病有影响?如何预防牙周病呢?牙周病能治愈吗?会复发吗?进行详细的解答,比较长,耐心看完肯定有收获的!

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口腔异味是牙周病报警的信号;90%的口臭者与口腔本身存在的疾患有关,如果长期依赖漱口水,可能病没治好反而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导致口腔黏膜感觉麻木或其他病变。

牙周病的分类?目前牙周病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主要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①龈炎

主要是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一般不累及深部牙周组织。

②牙周炎

在牙周病中最常见,主要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牙周脓肿等。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为主要病变。

③牙周创伤

由于咬合压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负荷,使牙周支持组织产生破坏的一种疾病。发展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感觉咀嚼无力,或有时有隐痛或钝痛感。

④青少年牙周炎

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患者较年轻,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

⑤牙周萎缩

主要是牙龈和牙槽骨骨组织的退缩性病变。表现为牙龈退缩,牙颈部或牙根暴露。发生牙周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牙颈部牙石对牙龈的压迫;该部位牙的长期废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带来的机械性刺激;修复体压迫牙龈等。

怎样区别牙周炎与牙龈炎:牙龈炎仅是龈组织的炎症,出现红肿,点彩消失,牙龈炎没有骨的破坏,牙龈炎不会出现牙齿松动。而牙周炎后期可能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严重的牙周病会导致牙齿脱落。

为什么说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穗华口腔医院的孔卫东主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牙周病的危害:“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而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由此可见,说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一点不为过。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逐渐松动甚至脱落,分布在牙周组织上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是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被早期发现牙周病?

牙床肿胀即老百姓说的“上火”、咬合无力或口臭等;晚期就出现牙齿松动。由于牙周病不会像蛀牙一样出现明显的疼痛,而像刷牙出血或“上火”等症状有时又会自动“好转”,因此牙周病非常容易被患者忽视,直到牙齿松动才被发现。因此早期发现牙周病的最好方式是:如果发现有刷牙出血等症状时,立即看牙医,定期看牙医,尤其是看牙周专科医生。

牙周病能治吗?牙周病肯定能治,但是牙周治疗是一项序列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医生和病人的密切配合。牙周治疗成功与否关键有两点:一是周密的治疗计划和医生细致、精湛的治疗,二是病人坚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否则医生的工作将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将再度发生。

牙周病对哪些疾病有影响?①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炎者高25%,牙槽骨吸收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发生脑卒中者为2.1倍。

②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 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的孕妇的7.5倍,早产妇的羊水中能检测到口腔中常见的核梭杆菌。

③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牙周炎患者菌斑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牙周袋菌斑中检出率高于龈上菌斑。

④呼吸道疾病研究发现口腔卫生差者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

⑤还有牙病引起颅内感染、关节炎、眼红膜睫状体炎、肾病皮肤病的相关病例。

怎么预防牙周病呢?要保持口腔卫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天早中晚有效刷牙,注意一定是有效。

②每天用牙线。

③半年定期找牙医。

牙周病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首先,及时、彻底的牙周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的发展,显著减轻牙龈出血,脓肿,牙齿松动等症状,停止病变的发展。但是,牙周炎的病因是牙菌斑的堆积,而口腔中的牙菌斑是在不断形成的,即使每天认真的刷牙,仍免不了有些部位存在牙菌斑,因此牙周炎很容易复发。因此,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长期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才能巩固疗效。

每天及时清除口腔中的菌斑,保持相对清洁的牙面是预防牙周炎复发的关键。同时应该定期复查,有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半年或一年接受一次牙周检查和治疗,是预防牙周炎的有效措施。复查的内容和间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复查的间隔越短,例如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或同时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都需要经常复诊。


口腔界小牙虫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目的是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又称为病因治疗。

第二阶段手术治疗:目的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同时可纠正牙龈和骨的外形。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目的是修复缺失牙同时固定余留的松动牙,减轻其余牙牙周负担。

第四阶段支持治疗:目的是使牙周疗效长期保持。以上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治疗主要内容为:教育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办法,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采用洁治术(洗牙)、根面平整术消除菌班和牙结石;改正不良修复体;拔出无保留价值的牙齿;急重症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吸烟量,控制影响牙周组织的全身病。牙龈炎和轻度牙周炎一般通过 基础治疗即可治愈。

(2)手术治疗第阶段治疗结束后1~3个月 时对牙 周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如果此时牙周袋深度有5毫米以上的,而且探诊有出血的话,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内容有翻瓣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膜龈手术以及牙种植术。

(3)修复治疗牙周手术后2~ 3个月开始进行。牙周情况稳定后进行缺失的牙齿的修复,可行永久性固定修复或可摘式义齿修复,必要时可固定松动牙。

(4)牙周支持治疗就是维护期,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即应开始。主要内容为:定期复查;根据复查发现的问题制订治疗计划进行治疗,防止复发。这一过程需持续终身。


医睹为快


每天与您分享实用的口腔健康知识!只需点击右上角【关注】

当我们早上起床,还在昏昏欲睡的时候,拿起牙刷机械式的清洁牙齿,突然「咚」一声,一颗牙齿就这样掉在水槽里,这样的画面,好唯美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恼的状况呢?原因就是牙周病。这时你是否会好奇,得了牙周病后,牙齿真的会掉光光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很好的预防呢?

基本治疗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牙周囊袋深度超过5mm者,需动小手术将牙龈翻开,针对牙周囊袋底部进行彻底清创。

深部清创後,若要重建缺损的齿槽骨,需搭配骨导引再生手术。若牙周组织有构造上的缺陷,需视情况搭配牙周整形手术。

牙周手术后,每隔3~6个月回诊检查、洗牙,其中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若某些牙齿仍未恢复健康,可确定它们确实无法挽救。无法挽救的牙齿,必须先拔掉,才能进入赝复重建的阶段。

牙周病往往造成缺牙,缺牙的齿列会造成口腔机能障碍,不可放任不管。因此,缺牙处必须以假牙赝复或人工植牙的方式,恢复咀嚼功能、发音、以及美观。

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位,我们都非常地需要它,有了它,更容易让我们获得丰富的营养。那么如何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呢?

最后再说说如何预防牙周病

1、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许多人以为,只要饭后刷牙,即可完全预防牙周病,但这跟是否有刷干净以及刷牙方法是否正确有关,尽可能用牙刷一颗一颗仔细清洁牙齿,至少刷十分钟。 牙龈容易受伤,横向刷动会使牙龈萎缩,让牙周病原菌由此入侵。 所以刷动的幅度要小,并使用牙间刷或牙线仔细清洁牙齿间隙及牙齿内侧。

2、定期检查、洗牙

每半年回诊追踪、洗牙一次。 初期的牙周病几乎没有症状,除了清洁问题之外,建议大家要定期检查。

3、增加抵抗力

饮食方面要有均衡的营养补充,并尽量减少吸烟、喝酒。避免这些不良习惯,如磨牙,或缺牙后没有处理好,都会造成牙齿位移、咬合不正,加速牙周病的恶化。

牙周病不会自己消失,不早以治疗,可能需要以手术来拯救罹患的牙齿! 早期预防及治疗,才是保持你健康微笑的最好方法。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如下

1、刷牙或者咬硬物时牙龈容易出血;

2、持续的口臭或不好的气味;

3、有牙齿摇动、咀嚼无力现象;

4、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5、上下牙咬合状态有改变。

如果你发现以上症状,请尽快看牙医,因为你可能患上牙周病啦!

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给小博留言,我会回复您,记得要点赞哦~


牙科白小博


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堆积所导致。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这两种疾病,牙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当口腔卫生欠佳,细菌就会长期积聚在牙龈边缘,如果没有经过适当处理,这些组织将受到破坏,支持牙齿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牙齿动摇甚至脱落的状况。而发生炎症都在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这些部位。



口腔牙医表示牙周病会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预防牙周病就的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经常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塞牙。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品和水果蔬菜,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病的康复。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哥心_有你


如何预防牙周病?

现在最常见的口腔科问题就要算牙周病了。我国的调查显示,牙周病已经超越龋病成为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科疾病。而牙周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不够重视,等到不得不就医时,往往需要拔牙,有时还需要拔掉多颗牙齿,牙周病已经成为造成牙齿缺失的第一位原因。发展到需要拔牙的时候,口腔科医生所能做的已经不多了,所以对于牙周病来说,预防和早期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帮助治疗牙周病呢?

1.认真刷牙。正确地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关键,可以帮我们减少口内细菌。相关研究显示,正确地刷牙可以减少70%的口内细菌。最常用的刷牙方法是Bass刷牙法:牙刷刷毛与牙面成45°角指向牙龈沟,水平向轻轻颤动4~5次后,上下竖刷牙面,每个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

2.不要忽视早期症状。大家可以记住一点:正常的牙龈是不会出血的。只要有症状,建议就要到牙科就诊。如果出现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更要及时就诊。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牙周病与多种系统性疾病相关,因此要关注体检结果。很多患者是在治疗牙周炎的同时发现了其他的系统性疾病。维护口腔卫生,戒烟戒酒,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对于身体健康和口腔健康都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乔敏,口腔医学(牙周病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周科主任、种植科副主任。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中老年保健杂志


WKZNN:

中医认为,使用蒲公英、金银花、菊花、黄连、夏枯草、知母、玉竹、麦门东、黄柏等药材所熬煮的药汁儿漱口,能够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并且,由生地、熟地、麦门东、天门东、枇杷叶、茵陈、枳壳、石斛、黄芩、甘草所组成的干露饮,以及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所组成的六味地黄丸,也能对抗牙周病。

莲子茶、薄荷茶均能够很好的缓解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的效果。莲子茶即用600毫升的沸水闷泡3克干燥的莲子心3~5分钟,茶水变黄后沥掉莲子心,即可饮用。薄荷茶,将准备好的3克薄荷、5克绿茶放入水杯中,之后倒入350毫升的热开水,闷泡大概10分钟后即可饮用。最后蜂蜜柠檬汁具有保健牙龈、避免牙龈发炎的效用,柠檬富含维生素C,能减缓血管氧化,保持血管的弹性,保护牙龈的健康,防止牙龈肿胀、出血等牙周病相关症状的出现。


科学运动与健康


(受邀回答嘉宾:口腔黄博士)

之前给大家简要介绍了为什么要注重“老掉牙”的自我预防和保健以及一些常见的牙缝清洁工具,这次让我们来具体看看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从而做好日常牙齿保健。

1. 牙线

应该说这是大家最为接受的一种日常牙齿清洁方式。每次取用多长的牙线才既不浪费又能有效清洁牙齿呢?这里有个小窍门介绍给大家,牙线每次取用长度以自己前臂长度为准(大约四十厘米,或者是中指手指尖到胳膊肘的距离)。下面介绍三种方法用牙线清洁牙齿。

第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我们要把牙线俩头分别收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左手多绕几圈,右手少绕几圈),相距大概10厘米(也就是左右手大拇指尖顶在一起的距离)。

之后你就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牙线(图2),让牙线轻轻滑入牙缝,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牙龈。

第二种方法:如图3所示,先取牙线在两只并排的手上绕一圈,打个结。再用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控制牙线,将牙线轻轻滑入俩牙之间,接下来的操作和第一种方法类似。

让牙线绷紧在牙齿的表面并形成一个半包围圈,两只手以拉锯方式轻轻来回滑动并逐渐向下移(如图4),直到清洁到牙龈以下3毫米。再慢慢反方向朝牙冠方向滑动,直到感觉到两牙之间有阻力的点,这时不用取出牙线,直接靠到另外一侧牙齿上,按同样的方式先向牙龈方向再向牙冠方向滑动式清洁。当一个牙缝的两侧牙齿清洁完毕后,将牙线从牙缝中取出,左手释放一圈牙线,右手多绕一圈牙线,从而调整释放出一段干净的牙线,然后进入到下一牙缝的清洁。

第三种方法:现在市面上有卖成品的牙线棒,每段牙线已预先固定好,可较为简单方便地清洁牙齿,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牙线棒需要更为轻柔的力量,以免损伤牙龈。此外,牙线棒不太容易清洁后牙,需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2. 扁平牙签

每次使用扁平牙签前,可以先用清水或者唾液稍微湿润下牙签头,这样在放入牙缝时牙签的尖头不容易伤到牙龈。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牙签,无名指按在下巴或另一颗牙齿上作支撑,以免牙签戳伤牙龈。如图5 所示在牙签放入牙缝前,平的那面靠着牙龈,凸的那面朝着牙冠方向,注意先保持牙签与牙龈之间呈30-45度夹角,小心将牙签插入牙缝,等牙签完全放入牙缝后,再将牙签转成与牙龈垂直方向,然后以一进一出的方式移动牙签来清洁牙缝。清洁牙缝时尽量保证牙签的轮廓能填满牙缝,而不是只用牙签的尖部进出牙缝,这样即可高效快捷地清洁牙缝。

3. 牙间刷

牙间刷的使用和扁平牙签类似,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握持,无名指按在下巴或另外一颗牙齿上作支撑。 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前无需润湿牙间刷头部。将适合自己牙缝大小的牙间刷轻轻伸入牙缝,前后来回操作2-3次清洁牙缝剔除牙垢。若是遇到难刷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初次使用时,请正确选择符合自己牙缝尺寸的牙间刷。如果是用作日常预防保健,或只有轻微牙龈发炎的话,建议使用直径1毫米以下的牙间刷。对于有牙周病的人、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或者牙缝较大的人,建议选用1毫米以上的牙间刷。

一般来说,牙线和牙签使用一次后就应丢弃,但牙间刷用完后,可用清水洗净晾干,反复多次使用,直到前部刷毛变形再换新的。在使用牙间刷前,也可以在刷头上添加一点牙膏,从而更好地清洁牙缝。

4. 单束刷

单束刷的刷毛尖端短小,柔软且有弹力,使用方法和我们日常的牙刷类似(图6)。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洗净晾干,三个月一换(防止滋生细菌)。因为它刷牙范围比普通牙刷小,所以尤其适用于难以清洁到的牙齿局部:比如智齿部位、换牙期儿童、牙齿之间缺了一颗牙齿的人、牙根分叉部分裸露在外面的人、正在矫正牙齿或者装有种植牙。


医患家


我接触过的牙周病患者都是基本没洗过牙或者认为洗牙有害的人群。比牙周病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愚昧无知,心甘情愿接受现状、自然而然放弃治疗。

1、基础治疗。包括去除结石和菌斑、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教导患者掌握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等。

2、牙周手术治疗。经过基础治疗后还有明显松动的牙齿或者还有深牙周袋,需要进行此阶段治疗。包括翻瓣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

3、修复治疗。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修复缺失牙。

其中第一和第四阶段是每个牙周病患者必须接受治疗的。



牙周病可以怎样预防?

1、首先是掌握正确的刷牙习惯,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正确刷牙不在于次数和力气,还在横刷牙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巴斯刷牙法”。

2、学会使用牙线。牙缝间、牙龈乳头下的软垢是刷牙无法去除的,这就要求使用牙线定时清理。我一般会在每次饭后都使用牙线。

3、警惕刷牙出血!定期洗牙。刷牙去不掉的结石和菌斑需要洗牙去除,而牙周病也正是菌斑导致的。


祝愿各位都有好牙口!远离牙周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