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預防和緩解牙周病?

兒科醫生琪樂


牙周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都是牙結石感染牙齦引起的,而牙結石源頭來自牙菌斑,所以預防除了早晚刷牙,你得用牙線清除牙縫以及周圍牙垢,如果有衝牙器清洗死角會更乾淨,每年堅持一次洗牙,阻止牙菌斑鈣化,牙齦炎能及時控制,也能避免牙周炎。

1、牙齦炎

一般洗牙就能去除掉牙菌斑,此時牙結石還沒成熟,不用刮治,齦乳頭腫脹會逐漸消退,隔天就不會再牙齦出血,每半年需複診一次。

2、牙周炎

牙周基礎治療:除了洗牙外,還要深度刮治,因為有牙周袋了,牙周探測深度,就能知道炎症程度,這種需要打麻藥,畢竟超聲刮治要在牙齦裡邊進行,並且根部搔刮,去除殘留牙結石。

牙周手術:前面兩步潔牙後,牙周袋還在的話,得牙周翻瓣手術切除肉芽組織,嚴重牙齦萎縮的可以引導膜組織再生術,縫補在暴露的牙根。

牙周修復:患牙鬆動,樹脂纖維條固定,拔掉三度鬆動的患牙。

牙周維護:兩個月後複診,檢查牙槽骨情況,以及炎症程度變化。

牙周病護理時要注意什麼?

1、正常牙齦還沒退縮的,可以用牙線清除牙縫,但牙周病已經有牙縫,沒有齦乳頭甚至漏風,就得換成牙縫刷清除大塊殘渣,如果使用錯誤也會引起齦乳頭下降,要是牙線塞不進牙縫內部,說明有牙結石了。

2、另外孕期容易引發妊娠牙周炎,備孕期還沒洗牙的,建議做一次口腔檢查,有炎症要及時控制,還有儘量不要吸菸,牙槽骨會吸收,要採用巴氏刷牙法,堅持早晚刷牙。

牙周病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定期維護潔牙,才能避免炎症惡化。

歡迎關注【燒哥口腔社】,燒哥牙醫來回答你的牙周病問題!


燒哥口腔社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口腔致病菌中,需氧菌和厭氧菌感染而致牙周組織腫痛,化膿等症狀。長期牙周病沒治療,是導致牙齒脫落的主要病因。所以,預防牙周病非常重要!

那麼,怎樣預防牙周病呢?應注意下列幾方面:

口腔要注意衛生清潔,早晚要按正確方法刷牙,飯後漱口,清除食物殘渣遺留。夜晚儘量不吃零食,不吃含糖高的食品。

積極防治基礎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可引起機體抵抗力低而致牙周病的發生。

平時注意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2,對防治牙周病有營養保健和治療作用。

對牙周病要及時治療,避免牙齦萎縮導致牙齒鬆動,對牙失去保護和固定,最後牙齒脫落。

綜上所述,可對有需求這方面問題的朋友有幫助,請關注點評!謝謝!


用戶67622665063古春


牙周病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口腔疾病,預防和治療講起來很長;首先講一個簡單的方法,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了牙周病。

先拿一個蘋果咬一口,如果有血絲或者血,那麼就可能是患了牙周病了,要注意口腔衛生了。下面講一講什麼是牙周病?牙周病的分類有哪些?為什麼說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殺手?牙周病能治嗎?牙周病對哪些疾病有影響?如何預防牙周病呢?牙周病能治癒嗎?會復發嗎?進行詳細的解答,比較長,耐心看完肯定有收穫的!

什麼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牙周病的早期症狀不易引起重視,造成牙周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炎症反覆發作,不僅損害口腔咀嚼系統的功能,還會嚴重影響健康。

口腔異味是牙周病報警的信號;90%的口臭者與口腔本身存在的疾患有關,如果長期依賴漱口水,可能病沒治好反而造成口腔菌群失調,導致口腔黏膜感覺麻木或其他病變。

牙周病的分類?目前牙周病有多種分類方法,但主要分為齦炎、牙周炎、牙周創傷、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縮等。

①齦炎

主要是侷限於牙齦組織的炎症性病變,一般不累及深部牙周組織。

②牙周炎

在牙周病中最常見,主要表現有牙齦紅腫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膿、牙齒鬆動、牙齦退縮、牙周膿腫等。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為主要病變。

③牙周創傷

由於咬合壓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負荷,使牙周支持組織產生破壞的一種疾病。發展緩慢,一般無明顯症狀,有時感覺咀嚼無力,或有時有隱痛或鈍痛感。

④青少年牙周炎

是累及多數牙齒的牙周組織的慢性變性損害,其特點是大部分患者較年輕,病變發展迅速,以致發病早期牙齒就出現鬆動、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後出現繼發感染。發病因素可能與遺傳有關。

⑤牙周萎縮

主要是牙齦和牙槽骨骨組織的退縮性病變。表現為牙齦退縮,牙頸部或牙根暴露。發生牙周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牙頸部牙石對牙齦的壓迫;該部位牙的長期廢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不正確的刷牙方法帶來的機械性刺激;修復體壓迫牙齦等。

怎樣區別牙周炎與牙齦炎:牙齦炎僅是齦組織的炎症,出現紅腫,點彩消失,牙齦炎沒有骨的破壞,牙齦炎不會出現牙齒鬆動。而牙周炎後期可能出現牙齒鬆動和移位。嚴重的牙周病會導致牙齒脫落。

為什麼說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殺手?穗華口腔醫院的孔衛東主任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牙周病的危害:“齲齒只會壞掉一顆牙,而牙周病會導致一排牙齒脫落。”由此可見,說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殺手,一點不為過。

牙周病的主要症狀是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疼痛,嚴重時牙齦溢膿,咀嚼無力,牙齒逐漸鬆動甚至脫落,分佈在牙周組織上的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是牙周組織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

那麼,如何才能被早期發現牙周病?

牙床腫脹即老百姓說的“上火”、咬合無力或口臭等;晚期就出現牙齒鬆動。由於牙周病不會像蛀牙一樣出現明顯的疼痛,而像刷牙出血或“上火”等症狀有時又會自動“好轉”,因此牙周病非常容易被患者忽視,直到牙齒鬆動才被發現。因此早期發現牙周病的最好方式是:如果發現有刷牙出血等症狀時,立即看牙醫,定期看牙醫,尤其是看牙周專科醫生。

牙周病能治嗎?牙周病肯定能治,但是牙周治療是一項序列治療,週期較長,需要醫生和病人的密切配合。牙周治療成功與否關鍵有兩點:一是周密的治療計劃和醫生細緻、精湛的治療,二是病人堅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後者較前者更為重要,否則醫生的工作將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將再度發生。

牙周病對哪些疾病有影響?①心腦血管疾病 牙周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亞急性心內膜炎,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發生率比無牙周炎者高25%,牙槽骨吸收者發生冠心病的幾率為牙周正常者的1.4倍,發生腦卒中者為2.1倍。

②早產和低體重兒出生 重症牙周炎的孕婦發生早產和低體重兒出生的危險率為牙周正常的孕婦的7.5倍,早產婦的羊水中能檢測到口腔中常見的核梭桿菌。

③消化道疾病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致病菌,牙周炎患者菌斑中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顯著高於牙周健康者,牙周袋菌斑中檢出率高於齦上菌斑。

④呼吸道疾病研究發現口腔衛生差者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幾率為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77倍。

⑤還有牙病引起顱內感染、關節炎、眼紅膜睫狀體炎、腎病皮膚病的相關病例。

怎麼預防牙周病呢?要保持口腔衛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每天早中晚有效刷牙,注意一定是有效。

②每天用牙線。

③半年定期找牙醫。

牙周病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首先,及時、徹底的牙周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的發展,顯著減輕牙齦出血,膿腫,牙齒鬆動等症狀,停止病變的發展。但是,牙周炎的病因是牙菌斑的堆積,而口腔中的牙菌斑是在不斷形成的,即使每天認真的刷牙,仍免不了有些部位存在牙菌斑,因此牙周炎很容易復發。因此,牙周炎的治療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長期保持口腔衛生,定期複查,進行必要的補充治療,才能鞏固療效。

每天及時清除口腔中的菌斑,保持相對清潔的牙面是預防牙周炎復發的關鍵。同時應該定期複查,有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個半年或一年接受一次牙周檢查和治療,是預防牙周炎的有效措施。複查的內容和間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病情越重,複查的間隔越短,例如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或同時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都需要經常複診。


口腔界小牙蟲


第一階段基礎治療:目的是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齦炎,又稱為病因治療。

第二階段手術治療:目的是在直視下徹底清除感染組織,同時可糾正牙齦和骨的外形。

第三階段修復治療:目的是修復缺失牙同時固定餘留的鬆動牙,減輕其餘牙牙周負擔。

第四階段支持治療:目的是使牙周療效長期保持。以上四個階段的具體內容如下:

(1)基礎治療主要內容為:教育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辦法,建立正確的刷牙方法和習慣;採用潔治術(洗牙)、根面平整術消除菌班和牙結石;改正不良修復體;拔出無保留價值的牙齒;急重症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減少吸菸量,控制影響牙周組織的全身病。牙齦炎和輕度牙周炎一般通過 基礎治療即可治癒。

(2)手術治療第階段治療結束後1~3個月 時對牙 周組織進行全面評估,如果此時牙周袋深度有5毫米以上的,而且探診有出血的話,需要進行手術。手術內容有翻瓣術、植骨術、引導組織再生術、膜齦手術以及牙種植術。

(3)修復治療牙周手術後2~ 3個月開始進行。牙周情況穩定後進行缺失的牙齒的修復,可行永久性固定修復或可摘式義齒修復,必要時可固定鬆動牙。

(4)牙周支持治療就是維護期,第一階段治療結束後即應開始。主要內容為:定期複查;根據複查發現的問題制訂治療計劃進行治療,防止復發。這一過程需持續終身。


醫睹為快


每天與您分享實用的口腔健康知識!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

當我們早上起床,還在昏昏欲睡的時候,拿起牙刷機械式的清潔牙齒,突然「咚」一聲,一顆牙齒就這樣掉在水槽裡,這樣的畫面,好唯美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令人惱的狀況呢?原因就是牙周病。這時你是否會好奇,得了牙周病後,牙齒真的會掉光光嗎?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很好的預防呢?

基本治療目的在於選用牙周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清除或控制臨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潔,拔除預後差和不利修復的牙,齦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選用抗菌藥控制炎症,咬頜調整等。

牙周囊袋深度超過5mm者,需動小手術將牙齦翻開,針對牙周囊袋底部進行徹底清創。

深部清創後,若要重建缺損的齒槽骨,需搭配骨導引再生手術。若牙周組織有構造上的缺陷,需視情況搭配牙周整形手術。

牙周手術後,每隔3~6個月回診檢查、洗牙,其中包括檢查菌斑控制情況,衛生宣教,拍片檢查,以進一步擬訂治療計劃。若某些牙齒仍未恢復健康,可確定它們確實無法挽救。無法挽救的牙齒,必須先拔掉,才能進入贗復重建的階段。

牙周病往往造成缺牙,缺牙的齒列會造成口腔機能障礙,不可放任不管。因此,缺牙處必須以假牙贗復或人工植牙的方式,恢復咀嚼功能、發音、以及美觀。

牙齒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位,我們都非常地需要它,有了它,更容易讓我們獲得豐富的營養。那麼如何預防牙周病的發生呢?

最後再說說如何預防牙周病

1、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許多人以為,只要飯後刷牙,即可完全預防牙周病,但這跟是否有刷乾淨以及刷牙方法是否正確有關,儘可能用牙刷一顆一顆仔細清潔牙齒,至少刷十分鐘。 牙齦容易受傷,橫向刷動會使牙齦萎縮,讓牙周病原菌由此入侵。 所以刷動的幅度要小,並使用牙間刷或牙線仔細清潔牙齒間隙及牙齒內側。

2、定期檢查、洗牙

每半年回診追蹤、洗牙一次。 初期的牙周病幾乎沒有症狀,除了清潔問題之外,建議大家要定期檢查。

3、增加抵抗力

飲食方面要有均衡的營養補充,並儘量減少吸菸、喝酒。避免這些不良習慣,如磨牙,或缺牙後沒有處理好,都會造成牙齒位移、咬合不正,加速牙周病的惡化。

牙周病不會自己消失,不早以治療,可能需要以手術來拯救罹患的牙齒! 早期預防及治療,才是保持你健康微笑的最好方法。

牙周病的臨床表現如下

1、刷牙或者咬硬物時牙齦容易出血;

2、持續的口臭或不好的氣味;

3、有牙齒搖動、咀嚼無力現象;

4、感覺牙縫越來越大;

5、上下牙咬合狀態有改變。

如果你發現以上症狀,請儘快看牙醫,因為你可能患上牙周病啦!

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給小博留言,我會回覆您,記得要點贊哦~


牙科白小博


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堆積所導致。牙周病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這兩種疾病,牙周疾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當口腔衛生欠佳,細菌就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如果沒有經過適當處理,這些組織將受到破壞,支持牙齒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嚴重時可能造成牙齒動搖甚至脫落的狀況。而發生炎症都在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這些部位。



口腔牙醫表示牙周病會造成牙周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炎症反覆發作,預防牙周病就的關鍵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堅持正確刷牙,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循環,增強牙齦組織的抗病能力。經常清潔牙齒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矯正不良修復體及矯治食物塞牙。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品和水果蔬菜,調節牙周組織的營養,有利於牙周病的康復。積極鍛鍊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哥心_有你


如何預防牙周病?

現在最常見的口腔科問題就要算牙周病了。我國的調查顯示,牙周病已經超越齲病成為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科疾病。而牙周病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患者往往不夠重視,等到不得不就醫時,往往需要拔牙,有時還需要拔掉多顆牙齒,牙周病已經成為造成牙齒缺失的第一位原因。發展到需要拔牙的時候,口腔科醫生所能做的已經不多了,所以對於牙周病來說,預防和早期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幫助治療牙周病呢?

1.認真刷牙。正確地刷牙是控制菌斑的關鍵,可以幫我們減少口內細菌。相關研究顯示,正確地刷牙可以減少70%的口內細菌。最常用的刷牙方法是Bass刷牙法:牙刷刷毛與牙面成45°角指向牙齦溝,水平向輕輕顫動4~5次後,上下豎刷牙面,每個牙齒的每個面都要刷到。

2.不要忽視早期症狀。大家可以記住一點:正常的牙齦是不會出血的。只要有症狀,建議就要到牙科就診。如果出現牙齦腫痛,牙齒鬆動、移位等症狀,更要及時就診。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牙周病與多種系統性疾病相關,因此要關注體檢結果。很多患者是在治療牙周炎的同時發現了其他的系統性疾病。維護口腔衛生,戒菸戒酒,養成好的生活方式對於身體健康和口腔健康都是很有幫助的。

作者:喬敏,口腔醫學(牙周病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牙周科主任、種植科副主任。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WKZNN:

中醫認為,使用蒲公英、金銀花、菊花、黃連、夏枯草、知母、玉竹、麥門東、黃柏等藥材所熬煮的藥汁兒漱口,能夠預防牙周病的發生;並且,由生地、熟地、麥門東、天門東、枇杷葉、茵陳、枳殼、石斛、黃芩、甘草所組成的幹露飲,以及由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牡丹皮所組成的六味地黃丸,也能對抗牙周病。

蓮子茶、薄荷茶均能夠很好的緩解牙齦出血、牙齦腫痛的效果。蓮子茶即用600毫升的沸水悶泡3克乾燥的蓮子心3~5分鐘,茶水變黃後瀝掉蓮子心,即可飲用。薄荷茶,將準備好的3剋薄荷、5克綠茶放入水杯中,之後倒入350毫升的熱開水,悶泡大概10分鐘後即可飲用。最後蜂蜜檸檬汁具有保健牙齦、避免牙齦發炎的效用,檸檬富含維生素C,能減緩血管氧化,保持血管的彈性,保護牙齦的健康,防止牙齦腫脹、出血等牙周病相關症狀的出現。


科學運動與健康


(受邀回答嘉賓:口腔黃博士)

之前給大家簡要介紹了為什麼要注重“老掉牙”的自我預防和保健以及一些常見的牙縫清潔工具,這次讓我們來具體看看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工具,從而做好日常牙齒保健。

1. 牙線

應該說這是大家最為接受的一種日常牙齒清潔方式。每次取用多長的牙線才既不浪費又能有效清潔牙齒呢?這裡有個小竅門介紹給大家,牙線每次取用長度以自己前臂長度為準(大約四十釐米,或者是中指手指尖到胳膊肘的距離)。下面介紹三種方法用牙線清潔牙齒。

第一種方法:如圖1所示,我們要把牙線倆頭分別收繞在左右手的中指上,左手多繞幾圈,右手少繞幾圈),相距大概10釐米(也就是左右手大拇指尖頂在一起的距離)。

之後你就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來控制牙線(圖2),讓牙線輕輕滑入牙縫,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及牙齦。

第二種方法:如圖3所示,先取牙線在兩隻並排的手上繞一圈,打個結。再用兩隻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控制牙線,將牙線輕輕滑入倆牙之間,接下來的操作和第一種方法類似。

讓牙線繃緊在牙齒的表面並形成一個半包圍圈,兩隻手以拉鋸方式輕輕來回滑動並逐漸向下移(如圖4),直到清潔到牙齦以下3毫米。再慢慢反方向朝牙冠方向滑動,直到感覺到兩牙之間有阻力的點,這時不用取出牙線,直接靠到另外一側牙齒上,按同樣的方式先向牙齦方向再向牙冠方向滑動式清潔。當一個牙縫的兩側牙齒清潔完畢後,將牙線從牙縫中取出,左手釋放一圈牙線,右手多繞一圈牙線,從而調整釋放出一段乾淨的牙線,然後進入到下一牙縫的清潔。

第三種方法:現在市面上有賣成品的牙線棒,每段牙線已預先固定好,可較為簡單方便地清潔牙齒,但同時也要注意使用牙線棒需要更為輕柔的力量,以免損傷牙齦。此外,牙線棒不太容易清潔後牙,需多加練習才能掌握。

2. 扁平牙籤

每次使用扁平牙籤前,可以先用清水或者唾液稍微溼潤下牙籤頭,這樣在放入牙縫時牙籤的尖頭不容易傷到牙齦。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牙籤,無名指按在下巴或另一顆牙齒上作支撐,以免牙籤戳傷牙齦。如圖5 所示在牙籤放入牙縫前,平的那面靠著牙齦,凸的那面朝著牙冠方向,注意先保持牙籤與牙齦之間呈30-45度夾角,小心將牙籤插入牙縫,等牙籤完全放入牙縫後,再將牙籤轉成與牙齦垂直方向,然後以一進一出的方式移動牙籤來清潔牙縫。清潔牙縫時儘量保證牙籤的輪廓能填滿牙縫,而不是隻用牙籤的尖部進出牙縫,這樣即可高效快捷地清潔牙縫。

3. 牙間刷

牙間刷的使用和扁平牙籤類似,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握持,無名指按在下巴或另外一顆牙齒上作支撐。 不同之處在於:使用前無需潤溼牙間刷頭部。將適合自己牙縫大小的牙間刷輕輕伸入牙縫,前後來回操作2-3次清潔牙縫剔除牙垢。若是遇到難刷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初次使用時,請正確選擇符合自己牙縫尺寸的牙間刷。如果是用作日常預防保健,或只有輕微牙齦發炎的話,建議使用直徑1毫米以下的牙間刷。對於有牙周病的人、正在接受正畸治療的,或者牙縫較大的人,建議選用1毫米以上的牙間刷。

一般來說,牙線和牙籤使用一次後就應丟棄,但牙間刷用完後,可用清水洗淨晾乾,反覆多次使用,直到前部刷毛變形再換新的。在使用牙間刷前,也可以在刷頭上添加一點牙膏,從而更好地清潔牙縫。

4. 單束刷

單束刷的刷毛尖端短小,柔軟且有彈力,使用方法和我們日常的牙刷類似(圖6)。每次使用後用清水洗淨晾乾,三個月一換(防止滋生細菌)。因為它刷牙範圍比普通牙刷小,所以尤其適用於難以清潔到的牙齒局部:比如智齒部位、換牙期兒童、牙齒之間缺了一顆牙齒的人、牙根分叉部分裸露在外面的人、正在矯正牙齒或者裝有種植牙。


醫患家


我接觸過的牙周病患者都是基本沒洗過牙或者認為洗牙有害的人群。比牙周病更可怕的是這些人的愚昧無知,心甘情願接受現狀、自然而然放棄治療。

1、基礎治療。包括去除結石和菌斑、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齒、教導患者掌握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等。

2、牙周手術治療。經過基礎治療後還有明顯鬆動的牙齒或者還有深牙周袋,需要進行此階段治療。包括翻瓣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等。

3、修復治療。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案修復缺失牙。

其中第一和第四階段是每個牙周病患者必須接受治療的。



牙周病可以怎樣預防?

1、首先是掌握正確的刷牙習慣,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正確刷牙不在於次數和力氣,還在橫刷牙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巴斯刷牙法”。

2、學會使用牙線。牙縫間、牙齦乳頭下的軟垢是刷牙無法去除的,這就要求使用牙線定時清理。我一般會在每次飯後都使用牙線。

3、警惕刷牙出血!定期洗牙。刷牙去不掉的結石和菌斑需要洗牙去除,而牙周病也正是菌斑導致的。


祝願各位都有好牙口!遠離牙周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