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9年大批本科院校将转为应用型,考生应该注意些什么?

子不约929




所以接下来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指导。

第一,哪些院校最有可能转为应用型?首先211和985高校以及双一流院校,本身就是研究型路线,是最不可能转为应用型高校的。其次,各省的省属重点大学可能性也比较低,比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些都是骨干高校,如果转应用型承担职业教育的话会有点大材小用。



第二,哪些院校最有可能转为应用型?我觉得最有可能转为应用型的应该是民办本科院校或者公办二本院校。因为这些学校与双一流高校相比,本科生的优势本来就不明显,处境相对比较尴尬,不像名校那些生源质量好,与职业院校相比的话又缺少一定的技能。

最后,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非常重要,既然出现了应用型高校,那就要了解应用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自己不适合理论研究的话,不妨去应用型高校掌握一门技能,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


爱学自习室


准备考高等学校的高中生,首先要坚定信念 :我考高等学校,是为自己考的,是为我将来就业而考的,和父母的面子无关,和个人的面子无关,和亲戚、朋友、同学 "看不看得起我″ 无关!您建立了这个前提,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然后,您必须冷静地、客观地、全面地评价自己 :我擅长什么?我该考什么样的高等学校?

①′您擅长抽象思维,您应付高中课程无须 "悬樑刺股″ ,不用精疲力竭,就能高中各科成積都好,您可以考虑报考研究型高等学校的研究型专业。

②您不擅抽象思维,您应付高中课程己经"悬樑剌股″,弄得精疲力竭,却是高中各科成積平平,您应该考虑报考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应用型专业。

我个人认为,在人群中,笫①类适宜报考研究型高等学校的研究型专业的人是比较少的;笫②类适宜报考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应用型专业的人是比较多的,比笫①类的人多得多。

评价自己有时很不容易,有时不知从何入手,有时不知何想起。这方面您的班主任老师是很好的指导者,您可以预约班主任老师单独求教。

请牢牢记住 :您为自己将来的就业而报考高等学校!不要成为 "面子" 、"看得起″ 的奴僕!


供参考同研讨


上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主要措施是,鼓励企业参与,注重实践培养,要有实训基地;启动学历证书+技能证书的试点工作。


这是件好事,教育界呼吁了很久,国家这么多年也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在大学刚有的阶段,主要是培养精英,用来治理国家和搞研究。在大学普及阶段,大部分的大学其实是培养合格劳动力。原先不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大部分的大学就变得不伦不类,里面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是搞科研的料,要出去干活也不行,焊个焊点都不合格。因此教育界一直呼吁要重视普通大学学生的实践技能。


普通学生,我觉得进应用型大学挺好,在里面考个有用的证书,也许比学历还管用。


五道口的颜学姐


一说到职业教育,不仅学生不感冒,而且大多数家长也不认可。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搞研究,做学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性人才。

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通知》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所骨干专业群。



其实,本科向应用型转变,对于考生来说也是好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的是精英教育的路子,按照科学的要求培养人才,而实际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扰,高校的就业压力加大。

有的本科毕业生为了有份工作,不惜到高职高专院校回炉,学门技术再就业。去年,郑州铁路职业学院就招收6名本科毕业生,这些本科毕业生重新“回炉”,就是为了学一技之长,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可见技术型的人才在现代社会也是非常吃香的。



那么哪些本科院校可能会转型呢?首先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不会转型。这些重点大学走得是学术型的路子,转型的可能性不大。这次转型的院校大多应该是省属的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部分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以广东省为例,包括广东金融学院在内的八所公办院校,六所民办院校已成功转型。而河南省有四所学校成为第一批应用型本科示范选校,分别是:黄淮学院、许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另有10几所院校成为试点院校。



所以,作为考生面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向,应该结合自己的成绩、兴趣、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如果走不了学术研究的路,学门技术,凭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不也很好吗?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