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德州站给水所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天衢西路“文革桥”东,路南的翠绿树丛中,有一处半地下的建筑物,它就是德州火车站的供水场之一,原德州站给水所,属于天津供电段。目前其中的一些设施依旧在为停经德州站的火车提供供水服务。

这栋半地下式建筑物里,全部是已经废弃的沉水池,大部分建于日伪时期(1940年左右),德州解放后略有扩建。在运河岸边还建有泵站,将运河水直接抽到沉水池里。

在那个年代,通过给水所的各类设施将运河水净化,解决了铁路宿舍职工的用水和铁路火车用水。“那时候每天上午九点,下午四点,给水所要倒炉渣灰,周围的百姓到时间就去拣煤核儿。”庞师傅说,“所以人们还感谢它解决了不少百姓的生活用燃料问题。”

直至1966年后,大运河断流、干枯了,这套旧式的储、供水设施也就被迫停止了运转。

德州机床厂建筑群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德州市富源大街1号德州普利森技工学校院内德州机床厂建筑群,是德州较为知名的老建筑之一。由建于1952年的职工大礼堂,建于1957年的职工食堂和建于1959年的四层办公楼三座建筑组成,其建筑布局、结构和外形等较为完整地保持着建国初期仿苏式建筑风格。

地下现存1969年开挖的人防工程遗址,包括百米洞道和地下指挥系统。

普利森机床博物馆设有面积为3262㎡的机床加工车间参观区,拥有车、铣、刨、钻、镗、磨等各种机床20多台,可供游客实地参观,近距离观察削铁如泥的诸多景观,增长科学知识。

德州运河码头岗楼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1953年前后,当时的“花纱布公司”修的岗楼。

1956年前,运河里的木船由船运公司管理。船运公司负责给船只联系货源、装卸、运输和结算,没有行政权。所以,在码头上所占的区域并不大。

当时离运河码头较近的地域,被几个较大的公司占着。最南头是粮食公司,向北依次是煤建公司、船运公司、花纱布公司,最北头也是煤建公司。离港口略远点的还有油脂公司、木材公司、商业储运公司、百货公司等。他们在德州港形成了德州的“仓储群”,诸多的生活、生产物资储存在这里,地位极为重要,因此修建了不少岗楼。

1956年公私合营后,所有私人船只交由山东省交通厅航运局管理,在此成立了德州港管理站,下局机关、港区、船队、港机厂、船舶修理厂、航运学校、航运医院,氧气厂、养护队等。因此,南头的粮食和煤建等公司的区域被划归了德州港区。而花纱布公司当时有国内较先进的“棉花打包厂”。所以留了下来。从此这个岗楼,不仅承担着保卫任务,而且成了花纱布公司和德州港的分界线。

德州航运局调度楼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1963年前后,在运河岸上建了这座“调度楼”,并在楼上安了高音喇叭。值班调度员站在楼顶,就可以看到整个港区的河道及货场。他在楼顶的小玻璃房子里,对着麦克不停的高喊:“201号驳船马上到5号码头,3号码头的船快离开!025号拖轮你怎么还不走……”,楼下的总调度、计划员忙做一团。这就是该小楼当时的作用。

德州仓储建筑群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新港前街1号

新大桥路南

运河开发区运河街道办事处新港村,德州仓储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大运河依然沿用的重要仓储建筑

德州第一水厂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九龙湾公园内

1924年至1928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期间,为了直奉战争的备战需要,在德州城内外囤积了数万计的奉军部队,饮水问题极为突出,于是就在运河边上修建了饮用水设施,主要有水库(池)、积淀和过滤等水生产工序,水源取自于大运河。由于军事安全的需要,生产和供应水的珍贵设施由部队把守护卫,以防不测。这个既有水又有军营的重地,时称“水营”。

1953年德州市国营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在“水营”的基础上建成投产,其水源仍取自于大运河之水,还在城内修建了几座水塔,百姓俗称“水楼子”,有部分厂矿企业和居民用上了梦寐以求的自来水。

德州电厂机房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天衢街西路42号

德州电厂机房始建于1938年,当时的厂名是“德县电灯厂”。系日伪“齐鲁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县的营业部。1938年7月“德县电灯厂”投产,发电机装机容量为175KW,厂里共有十几个工人,白天停机晚上发电,主要供日本兵营和火车站前的某些商店照明用电。

1949年初,“德州市电力公司”在原日伪“电灯厂”的废墟上,修建了发电厂房,1950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这也是德州的第一台火力发电机组。

后来,“德州发电厂”先后于1953年及1956年等,多次对设备和厂房,进行改造和扩建。1959年新建了现在的“热电厂”后,老发电厂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德州码头

大运河德州港近现代历史遗迹资料收集

九达物流村运河河道东岸航运路166号

德州港位于胜利桥与老电厂之间的运河东岸,它是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主要货运港口。1956年成立“德州港管理站”后,就开始了有计划地进行港口建设。

1956年,对坡道式的原始码头进行了改造,建起了简易的岸壁式码头。1958年,开始建成了永久性码头7处,长116米。之后先后又建成装卸码头5座,长219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码头3座,木栈桥式码头2座,泊位16个,货场4.8万平方米,其中1.1万平方米为混凝土地面货场,仓库4565平方米。港区道路4条、长2500米,铁路专线674米。到1960年,各类装卸机械已达43台套之多,形成了机械化的装卸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