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血脂高怎么缓解?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降低血脂?

民福康


高脂血症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最要原因之一。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重视它,尤其是那些青壮年人群更加容易忽视。

事实上,我自己一度常年处于高血脂的状态。

某一次,我因为酒后头晕被家人送进医院。当时同事为我抽了几管血用作化验,结果抽出来的血让护士小姐惊叫连连。

“没想到多巴胺的血竟然是黑的!”

同事的话当然有调侃夸张的成分,但是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严重的高脂血症以至于让检验科同事头痛:某些项目根本做不出来!

医院里每年都会有体检,每次拿体检报告的时候都是我心惊胆战的时刻,因为我自己不敢看检查结果,也不敢面对别人的询问。

我说这么多废话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高脂血症很普遍,很多人都有,因为患者不会在短期内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极少有人去重视,包括部分医务人员。

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如何缓解高脂血症?

答案其实很简单:管住嘴巴、减肥、用药!

其实道理每个人都懂,只不过处于温水的青蛙们却从没有意识到危机罢了。


最后一支多巴胺


快速降血脂的办法:给你支招。

一般认为,血糖高了,就要少吃主食糖类以降血糖:血脂高了就少吃、不吃油脂肉类降血脂。看似很正确,顺理成章,有些医生专家也是这么建议,其实这是错的!

分析如下。

一,血脂升高来自脂肪代谢紊乱

正如糖的摄取、产生和利用、消解属于糖代谢,脂肪的摄取、生成和利用、转化属于脂代谢。

正常情况下,无论血糖或者血脂,不管摄取多少,机体自我合成多少,都由机体精细调控,利用、消解、代谢,只会生理性波动,不会病理性升高或降低。——这是健康机体的基本功能和表现。

二,血脂水平异常来自什么?

和血糖主要来自进食摄取不同,血脂主要成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主要来自机体自身合成。甘油三酯合成后被利用作为能量储备。胆固醇合成后作为构成细胞膜原料,以及某些激素的前体物质作用。

但是,研究发现,血糖血脂还有血压三种不相干的事务,却有一个特点:几乎总是同步行动,“一高俱高,一降惧降”。

很少有人只是血糖升高或只是血压升高、血脂升高,而其他正常。

再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三者共同出现的,就是胰岛素抵抗和心脑血管病变。

这在1990年代,被总结为“X代谢紊乱综合症”,”X”表示多种代谢。

到了2004年,就有了更进一步研究结论:x代谢综合症其实是来自一个共同的背后原因:氧化应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划时代的结论。它把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统一到一个根本原因上:机体遭遇氧化应激刺激伤害。

这为探索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指明方向。——这个现在全世界的共识被称作“共同土壤学说”。

三,氧化应激怎么导致血脂异常?

氧化应激,就是机体遭遇到各种伤害因素侵袭,而必然启动的对抗伤害的应激反应。

这个过程中,血糖必须升高,是好理解的——应激必须高能量高消耗,必须有更多血糖供应。

血脂升高则不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在应激反应中,血脂并不一定升高。

但是,随着应激刺激持续存在,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血脂也开始出现利用和转化障碍。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负责带走低密度脂蛋白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至今医学界不能清晰理解为什么出现这个状况。反正,大家知道应激最终带来血脂升高就是了。

血脂升高,和饮食方面的关系真的不大。

四,怎么降低血脂?

目前,开发的降血脂药物就是各种脂类合成抑制剂。他汀类。实际应用中该药物作用于肝细胞,抑制肝脏细胞的脂类合成,达到降低血脂目的。

不过,我们既然已经知道血脂升高也是来自机体遭遇氧化应激刺激,我们就要着眼于“釜底抽薪”,而不仅仅依靠药物“扬汤止沸”。

生活方式中,经常带来氧化应激刺激的是:酗酒,过度饮食,以及心理失衡。——正如它们是带来高血糖的原因,它们也是带来血脂升高的原因。所以,要快速减低血脂,清除伤害是第一要务。

这个同时,也是降低血糖的好方法。血脂血糖降低了,血压也会开始正常,心脑血管病变也会预防。

何乐而不为!?


春雷滚滚2


今天王药师找我我,说他最近血脂高,不知道怎么办!

我说真有意思,王药师找王医生看病,哈哈。


我问他具体是哪一项血脂高,因为不同血脂治疗原则不一样,而且具体高多少,因为数值不一样,治疗也不一样。可是王药师说他只会幺儿,不太清楚哪一项高,反正就是血脂里面有一项剪头向上,所以,他就觉得是高血脂。

看来药学和医学临床,虽然都在医学院上学,虽然都在医院上班,但还真的是术业有专攻。

因为高血脂并不是一个指标,血脂包括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不叫高脂血症,因为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能不断的清理血管垃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当我们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时,不用紧张,因为这个血脂高一点好。


另外的三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是坏血脂,这些血脂升高会加重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一波,甘油三酯是一波,需要分开说。

第一、不管是甘油三酯升高还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我们都必须先健康生活,尤其是健康饮食,少吃油腻食品、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减少红肉摄入、人造黄油、蛋糕点心等等食品,同时加大粗粮杂粮及蔬菜水果比例,这样才能为控制好血脂打下基础。当然还需要配合低盐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第二、单纯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受饮食影响比较大,也就是大多数甘油三酯升高,就是因为饮食不控制导致的,所以发现甘油三酯升高,首先就是控制饮食,除了上述几点饮食注意事项,还有就是控制细粮摄入,因为细粮吃多甘油三酯也会升高。如果甘油三酯高于5.65,那么就需要加一点贝特类降脂药,配合降脂。

第三、当初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最坏的血脂,而且受饮食影响比较小,当这两项血脂升高后,不但要控制饮食,大部分可能都需要加一点他汀类药物,但不是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吃药。如果没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那么当低密度脂蛋白高于4.9时,加他汀。否则可以先健康生活控制,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的理想目标是低于1.8。

第四、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都高,那就需要具体看以哪个为主,降哪个。但一把不主张联合他汀和贝特类药物,而是只选一种。

但不管怎么样,发现高血脂先要控制饮食,健康生活。

王药师听完,说回去再把化验单拍照发给我再让我看看。


心血管王医生


在回答治疗高血脂最好的方法前,先弄清楚什么叫血脂,血脂就是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高血脂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脂类物质高于现在已知的对人体有害的高值。血脂主要包括四大类:总胆固醇,正常值2.8一一5.17,甘油三脂,正常值0.56一一1.7,高密度脂蛋白,正常值o.94一一2.0,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o.27一一3.1,载脂蛋白:Al正常值1.15一一1.59,B正常值0.8一一1.3。

在几类血脂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是血管的保护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一些好,它是清理血管胆固醇的有功之臣,它负责把血管里的胆固醇运回肝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好相反,它把肝脏的胆固醇运送到血液血管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形成斑块,堵塞血管的元凶和罪魁祸首,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心脑血管专科医师,在评估心脑血管时,主要看低密度脂蛋白的高低。在调脂的处方上,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在上述几项血脂中,甘油三脂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和来源有所不同,其对身体器官的损害也不同。甘油三脂的源头是食物,即吃进过多脂肪,油腻,各种浑汤,糖类甜食,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导至的。有人说,我从来不吃肥肉,肉也不多吃,甘油三脂为什么还是高?还肥胖?那你喝酒吗,你一天吃多少两米饭馒头,你吃甜食吗,你每天坚持运动了吗?你虽然肥肉不吃,肉少吃,但你每天吃一斤多碳水化物,还吃甜食,或零食不断,还饮酒,又不运动。这些热能过多了,就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藏起来,又进入到血液里,所以,你会肥胖,甘油三脂会高。甘三脂高会对肝浸润,造成脂肪肝。另外胰腺容易感染发炎。甘油三脂是可以逆转的,轻度的经过饮食调整,进行适度的运动,便能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高、低密度脂蛋白 的源头在肝脏,8o%都是肝脏合成的,只有2o%左右是从食物中吃进去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各种血脂是相对稳定平衡的,但当代谢功能失常以后,血脂就会异常。这种血脂异常,从理论上讲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不可治愈的,因为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把代谢失常的功能调整回正常状态,只能通过不间断的长期服药等手段进行调控。

从上面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血脂,什么叫高血脂,各项血脂的合理数值,也知道各项血脂所起到的作用,还明白了血脂主要产生源头。只有明白了这些基本原理后,你才明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方法来治疗高血脂。什么方法是治疗高血脂的最有效的最好的方法呢?经过临床总结验证,治疗高血脂的方法主要有三条:

一,饮食疗法。就是合理健康饮食。在这里主要做到戒限,不吃少吃,多吃常吃的原则。戒限就是戒烟限酒,不吃高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蠏黄鱼子蛋黄等,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脂肪、煎炸高糖高热量的食品。多吃常吃瓜果蔬菜,炒菜用植物油。米面主食限量,用五谷杂粮替代部分主食。

二,运动疗法。坚持适度运动,做到吃动两平衡。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每天能坚持一个小时的快走运动,有助于血脂的调控和降低。

三,药物疗法。目前治疗高血脂常用的药有两大类,一是贝特类,主要是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中轻度经过饮食调节和运动都能收到降低的好效果,重度升高和中度以下的经饮食运动调整效果不理想的应采用药物治疗。他汀类,他汀类调脂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治疗的首选药。药物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以上三种方法并重,应同时进行,特别是一、二点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这是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轻度血脂升高,没有其他高危因素,药可以暂停,而饮食调节和运动务必坚持。


李昌平8


高血脂如何调理?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很多普通高脂血症患者也都会问到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很多人关心。其实,对于高脂血症来说,说“调理”比较通俗易懂,说“防治”可能更加准确一些。



针对如何调理高血脂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先严格改善生活方式,比如说清淡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别小看这些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对于某些人还是挺管用的。其实,所有的高脂血症患者都应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除了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外,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药物治疗。但是,具体使用哪个降脂药,那要看具体情况了,比如说对于胆固醇升高的情况,可能会使用他汀类药物,而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可能使用他汀,也可能使用贝特类药物。具体如何使用,那就要根据病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了。




张之瀛大夫


高血脂分为三种类型,仅仅胆固醇偏高的是高胆固醇血症,仅仅甘油三酯偏高的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两种都高,那就属于混合型高脂血症,如果要想调理,主要从两个当面来进行:

第一就是不服药的方法,首先从生活习惯中进行调理。首先大部分高血脂患者都存在有体重偏胖,饮食比较油腻,吃的不够健康,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高血脂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饮食,油炸食物,烧烤食物,烘焙食物少吃。



除了饮食上的调整,高血脂患者往往还需要控制自己的体重,这就需要控制饮食的同时加上运动,锻炼身体进行减肥。减肥仅仅依靠一味地节食肯定是不健康的,只有控制饮食加上锻炼,才能真正做到健康减肥。

除了不服药的生活中调整,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使用药物来进行调整了。高血脂患者常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比如辛伐他汀,如果是甘油三酯偏高的,还可以使用贝特类。



其实血脂的控制并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坚持清淡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有些人可能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到了最后,什么都坚持不下来了!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得了高血脂不用烦,83岁老中医:1种草类方可清血管,血液不粘稠】

  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疾病的都是吃出来的,很多人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什么都要尝试着吃,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吃垮了。其实对于吃的人群来说,中老年人患高血脂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年轻人群。因为在中老年人的意识里他们那个年代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殊不知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现在生活水平远远大于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高甘油三酯是高血脂病症的一种,它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和血栓。血脂异常可以分为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两种成分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甘油三酯作为高血脂指标的一种,也有它合理的范围。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版》,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及参考指标:正常范围:0.56~1.7mmol/L;合适水平:<1.7;边缘升高:1.7~2.3;升高:>2.3;轻中度:2.3-5.6;严重:>5.7。

  

  一旦甘油三酯升高,将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高血脂一旦持续升高,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炎症,最终危及生命健康。

  1、甘油三酯偏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会导致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

  2、甘油三酯偏高还会引发各种严重疾病,如冠心病、心机梗塞、肾衰竭、高血压、胰腺炎等。

  3、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视力下降、失明等等。

  4、肝功能检查中甘油三酯偏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老年痴呆等,并且严重的甘油三酯高还肝可能会导致癌症等。

  

  那么高血脂危害这么多,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得了高血脂不用烦,83岁老中医:1种草类方可清血管,血液不粘稠。

  黄花月见草油

  其实很多老人在吃些容易使得血脂升高的食物时,应该接着补充一点黄花月见草油。因为黄花月见草中含有γ-亚麻酸,能够辅助降血脂。摄入黄花月见草油能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转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以及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起到降血脂作用。

  

  其次是少吃一物,多运动

  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东西是很容易升高的,那就是食盐。过多的摄入食盐是很容易将血脂升高的,因为人体每天的食盐摄入量都是有一个正常的水平,一旦超过了就会引发一些疾病危害。其次是注意多运动,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追梦1056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生活习惯等等发生改变,高血脂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防治血脂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定期查血脂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倡定期检测血脂指标,20 ~ 40 岁成年人至少每5 年检测1 次血脂指标,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妇女每年检测1 次血脂指标,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每间隔3 ~ 6 个月检测1 次血脂指标。

2、生活上的管理

建议高甘油三酯患者应减少每日摄入脂肪量,每日烹调油用量应<30ml,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

建议每周运动5 ~ 7天,以30 min /次的中强度运动为宜。

3、药物上的使用

他汀类药物(常用的如瑞舒伐他汀钙),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得到首肯。近20 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一、二级预防中均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药物。

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 Ⅰ类推荐,A 级证据) 。他汀类药物在血脂异常药物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得到肯定,且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慢性肾病患者是他汀类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30 ml/(min·1.732)时,并且发病风险与他汀剂量密切相关,

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5mg他汀是更适合中国人的剂量,降脂效果更好。


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临床医师的指导,监测用药疗效,避免其副作用的发生。


话健康


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脂,要做好这3件事

第1件、补充营养物质

1、补磷脂

磷脂有助于促进体内脂质的新陈代谢,对改善血管环境有帮助,可辅助降低血液粘稠度。

2、补纤维素

纤维度能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消化与排泄,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有一定的帮助。

3、喝茶

茶水,是健康饮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释剂。

白天,喝点茶水,可促进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药用小植物,泡水喝,对于疏通血管,促进排毒,是不错的选择。

元芙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护血管健康。

元芙菊,药用怀菊,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用其泡水喝,有助于改善血液浓粘状态,降脂,防血栓。

黄酮,是一种抗氧化物质,经常摄入,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碱,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进排毒。

经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进身体排毒,降脂,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护血管健康。

第2件、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运动时,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的能量,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含量,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脂。

运动时要注意运动方式的选择,青年人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选择快步走、打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最好在身体微微出汗,且不感到疲劳为宜。建议每周运动3~5次。

第3件、定期检查

定期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尤其是30岁以后,要坚持每年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要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已有高血压、高血糖、长期酗酒、肥胖等者;


医说到养生


引起高脂血症的因素有很多.

从饮食习惯到遗传因素甚至和情绪都有关系.

除了像遗传,年龄性别这些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外,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其他方面是可以用来改善高脂血症的,

我在这边就把几个重要的环节给列出来:

  • 控制体重:注意自身的BMI,最好控制在20-25之间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
  • 控制油脂摄取量:应特别注意精炼油的摄取量!每天控制在25毫升以下

  • 烹调多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炖,卤等方式

  • 多选择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及豆类都可阻碍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促进排泄

  • 多摄取水溶性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米,糙米,黄豆对降低血脂很好帮助

  • 禁酒:酒精属于空热量特别容易让体重上升


  • 运动:首选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

控制血脂需要从多维度来下手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千万不要单单依赖药物,从自己的生活做起稳定血脂绝对不是难事!


有帮助记得关注我的头条号「冻龄医生傅国翔」。

在专栏里面找到「高血脂就该这么吃」,全面讲解高血脂如何用食物来调理。

祝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