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当贺兰县遇上贺兰山,是令人动容的“美”

贺兰县,位于银川之北,远在西汉时,就在今贺兰县暖泉设廉县,管辖范围包括今贺兰、平罗等地。东汉时,因羌族起义,县废。为什么叫作“廉县”呢?原来,这里的“廉”不是如今人们理解的“清廉”之意,而是“堂屋之边侧”。在汉代人眼中,廉县乃护卫京畿之要塞,举足轻重。

当贺兰县遇上贺兰山,是令人动容的“美”

清初,宁夏府辖宁夏、宁朔、平罗、中卫四县和灵州。宁夏县即贺兰县前身1941年春,当时的宁夏省调整行政区划,将宁夏县更名为贺兰县。从此,贺兰作为县名,经过了70多年的历程。

贺兰县,因贺兰山而得名。建立贺兰县之时,其辖区包括从椿树口至插旗口的贺兰山核心地带,贺兰山主峰也在县境内。贺兰山魁伟的身躯,不断向东延伸,直到与黄河相拥,造就了贺兰县,造就了银川平原。今天看来,将宁夏县更名为贺兰县,是实至名归。

在中国,因山而得名的县市很多,成为中国地名的重要特色。然而在宁夏,因山得县名,贺兰县是第一个。

当贺兰县遇上贺兰山,是令人动容的“美”


贺兰自出现“贺兰山”这个名称以后,时光跨越了400年,到北宋咸平五年(1002)春天,党项人李继迁攻占灵州,改名西平府,定为“国都”。

两年后,其子李德明继位。《西夏书事》卷十记载,1017年,“夏六月有龙见于温泉山,山在怀远镇北。李德明以为瑞,遣官祀之,于是有迁都之意。”之后,李德明在怀远镇营造宫殿,1020年,李德明迁都怀远镇,改名兴州。“龙现祥瑞”的传说,肯定是李氏为迁都称帝造势编撰的神话。

但是,在1000多年前,党项人对此深信不疑,将贺兰山视为神山,对其顶礼膜拜。从隋朝贺兰山显身,到西夏时期党项人将贺兰山当作神山,直至1941年设立贺兰县,中间经过了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贺兰”终于走出高高的神山,落地于黄河以西,凤凰城以北的膏腴之地。

依托贺兰神山,受益黄河膏润,贺兰这片神奇的土地,正在演奏新的篇章。

— 望贺兰山—

当贺兰县遇上贺兰山,是令人动容的“美”


(清)康熙

嶶業排霄耸处雄,马头苍驳望难穷。

遥遮洮陇绵秦塞,迅扫埃氛薄汉功。

气杂云烟疑结阵,势回龙虎状盘空。

金戈夜火长征地,尽属西陲界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