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史记》中为何记载诸侯王去世为“卒”而不是“薨”?

平沙趣说历史



先来看一个该“薨”不“薨”的例子。

《左传.隐公三年》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鲁隐公三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夏季,君氏去世。君氏就是声子。因为没有发讣告给诸侯,安葬后没有回到祖庙哭祭,没有把神主放在婆婆神主的旁边,所以《春秋》不称“薨”。又由于没有称她为“夫人”,所以不记载下葬的情况,也没有记载她的姓氏。只是因为她是隐公的生母的缘故,所以才称她为“君氏”。

理解:

由此可以看到,根据先秦时期的礼法,名份不到,礼仪不尽,不可称之为“薨”,能在史书上记录这位女性为“君氏”,还是因为她的儿子是国君的缘故。

疑问:

不过,这个例子可与世家中的诸侯王的情况不同,他们是正经的诸侯,为什么不可以“薨”呢?


答案在《史通》中

内篇 卷五 因习第十八

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郑子产曰:“文、襄之伯,君薨,大夫吊。”即其证也。案夫子修《春秋》,实用斯义。而诸国皆卒,鲁独称薨者,此略外别内之旨也。马迁《史记》西伯以下,与诸列国王侯,凡有薨者,同加卒称,此岂略外别内邪?何贬薨而书卒也?
盖著鲁史者,不谓其邦为鲁国;撰周书者,不呼其王曰周王。如《史记》者,事总古今,势无主客,故言及汉祖,多为汉王,斯亦未为累也。班氏既分裂《史记》,定名《汉书》,至于述高祖为公、王之时,皆不除沛、汉之字。凡有异方降款者,以归汉为文。肇自班《书》,首为此失;迄于仲豫,仍踵厥非。积习相传,曾无先觉者矣。

唐朝刘知己(刘子元)在著作《史通》中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春秋时期大家都是诸侯,只有鲁国自己搞特殊化,史官把其他诸侯都叫“卒”,唯独自己家的国君去世了叫“薨”(人都死了,争这口气有什么意思?);孔子据此修订《春秋》,自然很愉快地不做任何调整。到了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记录历史,连汉高祖都被称为汉王,更何况他的子子孙孙呢?





万里长空夜未央


等级制度森严的往古社会,一个人的"呜呼哀哉"也有不同的称谓。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是阶级社会,层次社会造成的。


在食物链最顶端的,也就是那个君临天下的人,叫皇帝。他一切都封顶了。没办法再高了吗?有的。

——这又要把秦始皇拉出来。皇帝是他发明的,他做了几年,不感兴趣了。他又不准別人干,就把这尊号放在一边。他称真人。显然是受了术士们的忽悠。什么是真人呢?就是,水淹没了头顶也淹不死(切题了?),跳入火中也烧不痛,没感觉。秦始皇一听来兴趣了,说"吾慕真人",这回是连"朕"也不要了,要了个空洞无物的名词来玩。这样一来,就是想与天地同寿了。

回头来说上层人物的"与天地同寿"了。


金字塔,大家都明白是个什么东西,从尖顶往下,一层层下来,(按吾大汉勋业分封爵二十级以降,到最下一层)。大概就是皇帝,诸侯王,大夫,士,庶人这些了。他们死的实质一样,但喊法不一样。自佛教传入,道教忌讳,又有许多称谓。

据《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宗教忌讳死,称为西归,仙游,升天,坐化,羽飞,圆寂,就木,入土,谢世,作古。而当下也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可谓名目繁多。

从天子死曰崩而言,这特指周天子,他是共主。后来秦始皇变天了,要作皇帝,就称皇帝了。但后世依旧在天子,与皇帝之间划等号。同"朕"一样专用。他们的死,也专用"崩","驾崩","山陵崩"了。诸侯的薨,与大夫的卒,士的不禄,不是太严格,这三类人是交叉关系,都在大臣之内。庶民就太广泛了,直接到底,不玩虚的,死就死了。死了入土为安。

史书上记载,有个互补和褒贬关系。这与作者在写作时有些关系。再说,梁孝王是诸侯王,应该是薨才对,但又在之前来个"卒",这个"卒",与"薨"相交使用,不重复词语。这跟"之"字十九个,个个写法不一直相类。就是叠补借用之法。这在战国以后就不再是严格的要求了,因为春秋时,周礼就崩坏了,谁也不想再拟古不化了。


劉一千五


《礼记·曲礼》中对于不同身份死者的称呼确实做了详细规定: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也可能因为与写史人的主观认识有关,主客观评价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虽然是诸侯该用薨,可内心认为不够级别就用卒而已


乡间一火虫


你太咬文嚼字了。

卒是很通用的说法,史学家没有那么教条。

比如《左传》,除了鲁国国君,基本所有的诸侯死了都叫卒。


玩怀旧


《汉书》谓文王用薨,武王而用崩,两字意义不同,薨似梦,上了西天,封了神,而崩与卒,则死得突然,崩,如山崩地裂,影响太大,卒,快,自然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