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母親在家就在?

黃公中山


母親在,家在。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

母親,都是為家和子女無私的付出,辛勞一輩子。

當我記事起,在農村的母親便用她的辛苦勞動養活我們幾兄妹。從小學到中學,一日三餐讓我們衣食無憂。離開家,也是從讀書開始,慢慢地長大,慢慢地學會在外漂泊的日子。沒有多少文化的我,只能選擇打工,開始在家邊的城市打工,後來選擇了從雲南到廣東的打工路……

母親去世的消息是晚上九點左右,當時我在值班,因為工作特殊,只能留著淚值班。消防工作,一但離開,就少人了。向領導請假,也只能天亮才能坐車走。從江門到佛山,又從佛山坐火車到昆明。一路來一路哭,那傷心欲絕的心❤啊,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來到昆明,還要轉車到芒市,無論怎麼趕,還是無法見到母親的最後一眼。

因為在我們漢族,沒成家的人,母親帶著過日子,如今,母親走了,父親早多年也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這世界上,日子怎麼過啊?母親不在了,家就空了。以前的家有母親忙碌的身影,如今,母親的身影只能在鏡框裡……

愛人沒有,父母親也不在了,家就空了。未來的日子裡,我只能一個人過。在天堂的父母親也不知道過的好不好,也沒有一個可以傳遞信息的驛站,他們是否聽到我的心聲?


雲南德宏風彩



段雲霞2


為什麼這麼說“母親在,家就在”?

60、70後出生的人小時候剛一回家進門就會愛喊的一句話是啥?媽媽!媽媽我回來了、我餓了,有吃的沒,喊的母親大人連連回答:“猴崽子”急啥要餓死啊!然後吐著舌頭跑進廚房,見啥能吃的就拿啥手都不洗像鬼子掃蕩一樣。那個時候聽到媽媽叫“猴崽子”這個詞挺接受不了的還以為媽媽在罵我,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的親切。家就像自已的庇護所。


母親在、家在 家再窮也溫暖

小時候家裡生活比較困難,家裡就我和姐姐倆個孩子。姐姐比我大幾歲,媽媽在衛生所上班,父親在外地,大多的時間都是媽媽一個人把我們從這個家養大成人的。那時候“好吃的”都要用棉布包裹上好幾層放進籃子裡,不到吃的節日是不准我們拿出來偷吃的。媽媽也就常把這些老式的“漢堡堡”們當誘惑品並且極其嚴肅地說:再讓你們淘氣不好好唸書就不讓吃,將來當叫花子。可每當我們回到家喊餓的時候她的心就軟了下來。真的很愛媽媽,有媽在才會把家當成溫暖的搖籃。

母親在、家常在。


加薪米粒


為什麼母親在家就在?這個問題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對此,我也是深有體會的。也許是因為母性的慈愛與包容,每當我們處於困境與危難之時,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我清醒的記得,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大學畢業在南方第一次創業失敗之後,我不得不到一家企業打工。那年春節,在兄弟們的嘲笑與譴責聲中,我感覺自己已經沒有臉回家過年了,因為家中多年的積蓄都隨著我創業夢想的破滅而付之東流了。那時候,我望著一個個興致勃勃的準備回家過年的工友,心裡感覺十分的難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是母親的一封家書,讓我再一次感覺到了家的溫暖。母親在信中說,無論你在外面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也無論你嘗試過多少酸甜苦辣,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貴,你都是我的孩子。記住了,只要有媽在,這裡就永遠是你的家……

而讓我真正感受到母親在家就在,是在母親去世之後。那時候,父親已經與我的一個兄弟一起生活了,所以許多事情都是由兄弟來主宰。每當我再去看望父親的時候,那種家的感覺被淡化了許多。從那時起,我深深的感受到,母親走了,這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了不計任何報酬而無私的愛著和袒護著自己的人了。我這樣說,不是說父親不愛我們,而是父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母愛絕對是有很大區別的。這種感覺,也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這個問題,勾起了我對母親的懷念!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做子女的很多時候都是愧對自己母親的。我這樣說,不是說我們對自己的母親不好,而是有許多地方相比母親對於我們子女的愛來說,是遜色了很多。也許會有人不贊同我的觀點,但當你好好的把母親對自己的愛,與我們對母親所做的一切比較一下,你也許就會真正的懂得了。

好好的愛自己的母親吧,別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後悔也晚了!最後,我藉著回答這個問題向我的母親說一句:媽媽,我想你了!



常言說,七十歲有個媽,八十歲有個家。確實的,有媽才有家。

小時候,我們剛會說話時,第一聲說的就是“媽”,再大點,受別家孩子欺負了,第一句話:我告我媽去!上學了,是媽送到村口,放學了,進門就找媽:我餓了!於是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來……

再以後,上高中,讀大學,都是親愛的媽媽幫著整理行裝,臨走時,還會偷偷地往你書包裡塞幾個煮熟的雞蛋,留著路上吃……

我在師範讀書時,一般兩週回家一次,媽媽儘可能做點差樣的,走時還會給我三五塊錢,留著買生活用品,因我們那時不交學費的。

到了我們結婚成家了,隔三差五會回家看看。別人問去哪,“回孃家”!從沒說過回爸家,結婚的姑娘都這樣說,足以說明“娘”或“媽”在女兒心中的重要

隨著母親年歲越來越大,我們的思親之情也越來深!動不動兄弟姐妹打個電話:我今天回家,你回不回?答案是肯定的!就在孃家來個小聚會……

然而沒有永遠的幸福!母親終歸要離開的!我的母親也於二零一六年去世了!多麼殘酷哇!我都不願意承認這是事實,可卻沒有絲毫辦法,只能面對……

沒有了母親的日子,我們再回家,就像少了很多人!再也沒有母親的笑臉,再也吃不到她做的飯菜,再也沒有了圍著母親的談笑風生……感到家裡冷冷清清,好像沒有家的味道了……

好在我的父親還健在,每當想起母親時,我都趕緊給父親打個電話,買點好吃的去看看他。我生怕以後這樣的機會都沒有了!以至於花多少錢,搭多少路費,我都心邊不去想!即使這樣,又能回報父母對我們深恩的百分之幾哪!

父母在,不遠遊。朋友們,如果你們雙親都在,是多麼幸福啊!請珍惜並好好孝敬他們吧!


常青樹



鳳146983974


有媽在,家就在,媽是兒女心中永遠的牽掛!

從我們出生到我們長大,陪伴我們最長久的就是我們的媽媽。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是與生俱來的。

媽媽說我一兩歲的時候,睡覺總喜歡把腿放在她的肚子上,媽媽問我為什麼,我說,“我怕媽媽跑了”。



我上學的時候,每天放學一進家門就喊“媽,我餓了,飯做好了嗎,有什麼吃的嗎?”

長大了,離開家。媽媽隔幾天就會給我打個電話。聽到媽媽在電話那頭的叮嚀,我浮躁的心就安靜了許多。

對於孩子來說,有媽在,就有可口的飯菜,乾淨衣服,溫暖的家。


人們心底最深的牽掛,就是那生你養你的家。最不可動搖的情感,就是那深深的母愛。媽媽在,家就在!


靜看美好


”四根兒,你回來啦?“

動筆前已是淚流滿面。

再也聽不到這麼親切的問候,再也看不到媽媽的音容笑貌。

再也吃不到我醉酒後媽媽親手做的莜麵雞蛋湯,再也分享不到大年三十和媽媽包餃子的情景。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

再也沒有了回家看看的念想,再也沒有回家的理由。

媽媽在,一盤散沙很快聚攏,媽媽不在,親情也可有可無。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 ,平時真的難得一見的親人們。

多想回到從前,在媽媽豐滿的羽翼下,我這個小雞崽,躲在裡面,不怕風吹雨打。

曾經豐滿的媽媽,再也保護不了我啦。

媽媽在,家就在,媽媽不在,溫暖的家不在。

泣不成聲,願媽媽天堂安好!



擦乾淚,擱筆。


陸陸虎


母親去世,我整日以淚洗面,站在車來車往的人流中恍惚的不知道方向,看到她能穿的衣服,很開心的要把它買下來送給媽,卻突然發現她早已經離開了自己了,沒有了媽,也就沒有了世界上那個最愛自己的人。天天晚上我都淚水打溼枕頭,媽沒了,心就空了。沒有了牽掛沒有了寄託沒有了依靠。開心的煩惱的事情在沒有人可以去訴說。媽在,我可以一個月回兩次老家,媽走了,父親也悲傷過度跟著去了,我再也進不去家裡的大門了,抑鬱了四年,外嫁出去的女人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也曾有夢想的孩子媽


謝邀請!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就是指我們父母健在時,父母來哪,家在哪,儘量不要到太遠的地方去求生,離得近,三二日回家看看,有個照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養兒防老,父母臨老身邊好有個人照顧。

兄弟姊妹再多,兒大分家,樹大分叉,有娘在,都會回家看娘,娘在,家就在。飛的再遠,逢年過節,天南地北地都要趕回家來與母親相聚團圓。就象樹上的葉,離根再遠,總是要落葉歸根。

我母親在世時,六兄弟姊妹不管有多忙,逢年過節,母親大壽,都會隨全身一起回到母親身邊去小聚,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好不歡喜。

母親病重時,我常陪在母親身邊照顧。我曾對我哥說:娘在,你打我也來,你罵我也來。一旦娘不在了,大家是親戚,你請我會來,你不請我,我不會來。或者,你請我,還得我想來,還得我有工夫才來。雖然言直,但就是這麼個道理。

母親不在了,大家庭就解散了,各歸各的小家,各忙各的生計。沒大事很少走動,相互不打擾,經濟上也各歸各家。不象以前母親在時,誰回去誰都會買生活用品給大家庭,共同享用,彼此都不計較錢用多用少,隨各人自願。有誰不好過,為難了,只要母親一句話,就象下聖詣一樣,大家都得幫,雷打不脫。

母親不在了,誰經濟上為個難,要伸個手藉藉,也得存個心,說幾句好聽的話,求哥兄老弟幫個忙。誰家子女有個難事,也得求大姐小妹的達把手拉一把,送個人情。

這也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吧,母親在家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