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村位于闽江南台岛东北端,因为北临闽江支流“濂江”或者“濂浦”。

唐代以前,就有乡人在这里从事渔业生产。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有一支林姓人家随闽王王审知由河南固始县入闽,并定居这里。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林浦村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退休以后,他倾注大量心血,收集、整理、研究林浦的历史与文化,编著了《古老而美丽的林浦村》一书。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他说,踏进林浦这个小小的村庄,我们可以读到从闽越族时代到唐、宋、元、明、清以至于民国时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其中,南宋末年和明代中叶,是林浦村最为重要的两个时期,留下了“三个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遗迹。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正因为千年办学的濂江书院的存在,林浦村教育发达,文风鼎盛,名人辈出。

为彰显家族的荣耀与传承,从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代,林浦就建了诸多宗祠。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濂江林氏传到十三世时,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房,俗称“前六房”。其中,御、书两房是亲兄弟。

书房始祖林思德(十三世)生有林霆和林震。林震的第七世孙林观很重视教育,培养儿子林元美出仕为官。

林元美以下又分为“谦、泰、丰、益”四房,俗称“后四房”,人数众多,名人辈出。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这个林氏家庙承载了林浦林氏最引以自豪的辉煌历史。

林资治说,这一点,从宗祠名称上的“世宫保”、“尚书”、“家庙”字样上可以体现出来。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史书上对此也有明确的记载和评介,可见林浦林氏当时科举官宦之盛名。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林瀚尚书建了这座家庙接近一百年后,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林瀚的孙子、南京工部尚书林烃又对家庙进行了重修,并增建“四知堂”。

清朝康熙年间和民国期间也曾两度重修。

1987年,旅台宗亲林增连捐资按原貌再度重修。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这座林氏宗祠是典型的木结构明式建筑,坐北朝南,规模并不是很大,占地面积不过一千多平方米,却很精致。

门楼两侧是“国公帽”墙,中间是牌楼式硬山顶门楼,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映衫蓝天,如意斗拱精巧细腻,青漆柱枋,间以白色粉墙,显得庄重而清雅。

门楼正中镶嵌着白底金字的“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家庙前有160平方米的宽大庙埕,庙埕南边辟有一方小池塘,形似“唐帽”。

林浦村文物保护小组讲解员王美仙说,这叫“唐帽池”,有古代先人在风水上的讲究,也兼具消防功用。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绕过屏门,即为天井、戏台,戏台两侧建有谯楼。

门内戏台下,立有一块珍贵的明代石碑,上面刻印着福建按察副使方豪在嘉靖八年撰写的《林尚书家庙记》,详细记载了这座家庙的历史与人文。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大厅为三进四扇三开间的抬梁式穿斗结构。

大厅横梁上方高悬“进士”、“武解”、文魁”等牌匾多达22面。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厅内两侧立柱上悬挂有“国师三祭酒”、“宫保五尚书”牌匾及七副楹联。

其中有一幅写道: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濂水壮文澜羡本枝捷足金

鳌高卓为十闽鼎甲

狮峰凝瑞气溯上世揽揆画

省联翩起三代尚书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简明生动地概括了林浦林氏的显赫族史。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大厅正中供奉林浦林氏历代先祖的神主龛。

龛面上部还保存着明代“双凤朝阳”精美雕刻。

龛前上方悬挂着林浦第一位尚书林瀚书写的“厥胤其昌”匾额。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家庙大厅后是“四知堂”,是为纪念林元美而建的。

林元美1421年考中进士以后,当过知县、知州、知府。为官期间,他尽职爱民,清廉自守。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四知堂”内供奉林元美及以下各代尚书等遗像,并陈列家庙史及族史等史料。

明清两代到民国时期,除了科举官宦以外,林浦林氏还涌现出了许多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等。

比如林云铭,清代顺治时期,他被誉为“闽中才子”,著作等身,是清代著名经学家。

又如清末木材巨商林寿熙,捐了巨资重建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正阳门,传为一时佳话。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民国时期,林浦林氏还出了两位议长和两位将军。

两位议长中,一位是林斯琛,他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福建省分会总干事、民国初年福建省参议会议长;一位是民国时期福建省参议会议长林希谦。

两位将军是,陆军中将林福平和江南造船厂厂长、海军少将林惠平。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在林浦村的林氏支祠见泉林公家庙里,有一幅林资治撰写的楹联,就记载了这个故事。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见泉林公家庙、济斋林公家庙和蟠溪林公家庙都是林浦林氏的支祠,分别是林元美以下“谦泰丰益”四房中,“泰房”、“丰房”和“益房”的宗祠。

现在,在政府支持上,经过两岸林氏宗亲努力,都已经进行了重修,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林资治说,林浦林氏的这几个支祠还有一个在古代宗祠里很少有的“温暖特色”: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林氏迁居林浦至今,已传到了第四十二代,繁衍10多万人。

目前在林浦里居住的就有4000多人,大多是前六房中的“御房”和“书房”后裔。其他支派都已经在明代以后陆续外迁到福建长乐、永泰、闽清、政和、莆田和四川、广东、台湾以及琉球等地。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现在,政府在林浦村的北面闽江岸边,泰山宫前,有一个“林浦四正文化公园”,是福州市政府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以及廉政教育于2017年投资兴建的。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乔木千枝秀,百代濂江万派清

(东南广播公司记者 闻达 图/文 播音:蓝天 资料提供:林资治、仓山区博物馆、林浦尚书文化研究会、林浦文物保护小组 编辑:闻达 鸣谢:福州仓山区文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