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村位於閩江南臺島東北端,因為北臨閩江支流“濂江”或者“濂浦”。

唐代以前,就有鄉人在這裡從事漁業生產。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有一支林姓人家隨閩王王審知由河南固始縣入閩,並定居這裡。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雨,林浦村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退休以後,他傾注大量心血,收集、整理、研究林浦的歷史與文化,編著了《古老而美麗的林浦村》一書。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他說,踏進林浦這個小小的村莊,我們可以讀到從閩越族時代到唐、宋、元、明、清以至於民國時期,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與文化。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其中,南宋末年和明代中葉,是林浦村最為重要的兩個時期,留下了“三個全國唯一”的歷史文化遺蹟。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正因為千年辦學的濂江書院的存在,林浦村教育發達,文風鼎盛,名人輩出。

為彰顯家族的榮耀與傳承,從宋代以來,尤其是在明代,林浦就建了諸多宗祠。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濂江林氏傳到十三世時,分為禮、樂、射、御、書、數六房,俗稱“前六房”。其中,御、書兩房是親兄弟。

書房始祖林思德(十三世)生有林霆和林震。林震的第七世孫林觀很重視教育,培養兒子林元美出仕為官。

林元美以下又分為“謙、泰、豐、益”四房,俗稱“後四房”,人數眾多,名人輩出。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這個林氏家廟承載了林浦林氏最引以自豪的輝煌歷史。

林資治說,這一點,從宗祠名稱上的“世宮保”、“尚書”、“家廟”字樣上可以體現出來。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史書上對此也有明確的記載和評介,可見林浦林氏當時科舉官宦之盛名。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林瀚尚書建了這座家廟接近一百年後,在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林瀚的孫子、南京工部尚書林烴又對家廟進行了重修,並增建“四知堂”。

清朝康熙年間和民國期間也曾兩度重修。

1987年,旅臺宗親林增連捐資按原貌再度重修。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這座林氏宗祠是典型的木結構明式建築,坐北朝南,規模並不是很大,佔地面積不過一千多平方米,卻很精緻。

門樓兩側是“國公帽”牆,中間是牌樓式硬山頂門樓,高高翹起的燕尾脊映衫藍天,如意斗拱精巧細膩,青漆柱枋,間以白色粉牆,顯得莊重而清雅。

門樓正中鑲嵌著白底金字的“世宮保尚書林公家廟”。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家廟前有160平方米的寬大廟埕,廟埕南邊闢有一方小池塘,形似“唐帽”。

林浦村文物保護小組講解員王美仙說,這叫“唐帽池”,有古代先人在風水上的講究,也兼具消防功用。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繞過屏門,即為天井、戲臺,戲臺兩側建有譙樓。

門內戲臺下,立有一塊珍貴的明代石碑,上面刻印著福建按察副使方豪在嘉靖八年撰寫的《林尚書家廟記》,詳細記載了這座家廟的歷史與人文。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大廳為三進四扇三開間的抬梁式穿鬥結構。

大廳橫樑上方高懸“進士”、“武解”、文魁”等牌匾多達22面。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廳內兩側立柱上懸掛有“國師三祭酒”、“宮保五尚書”牌匾及七副楹聯。

其中有一幅寫道: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濂水壯文瀾羨本枝捷足金

鰲高卓為十閩鼎甲

獅峰凝瑞氣溯上世攬揆畫

省聯翩起三代尚書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簡明生動地概括了林浦林氏的顯赫族史。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大廳正中供奉林浦林氏歷代先祖的神主龕。

龕面上部還保存著明代“雙鳳朝陽”精美雕刻。

龕前上方懸掛著林浦第一位尚書林瀚書寫的“厥胤其昌”匾額。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家廟大廳後是“四知堂”,是為紀念林元美而建的。

林元美1421年考中進士以後,當過知縣、知州、知府。為官期間,他盡職愛民,清廉自守。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四知堂”內供奉林元美及以下各代尚書等遺像,並陳列家廟史及族史等史料。

明清兩代到民國時期,除了科舉官宦以外,林浦林氏還湧現出了許多革命家、實業家、教育家、經學家、文學家等。

比如林雲銘,清代順治時期,他被譽為“閩中才子”,著作等身,是清代著名經學家。

又如清末木材鉅商林壽熙,捐了巨資重建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正陽門,傳為一時佳話。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民國時期,林浦林氏還出了兩位議長和兩位將軍。

兩位議長中,一位是林斯琛,他是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福建省分會總幹事、民國初年福建省參議會議長;一位是民國時期福建省參議會議長林希謙。

兩位將軍是,陸軍中將林福平和江南造船廠廠長、海軍少將林惠平。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在林浦村的林氏支祠見泉林公家廟裡,有一幅林資治撰寫的楹聯,就記載了這個故事。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見泉林公家廟、濟齋林公家廟和蟠溪林公家廟都是林浦林氏的支祠,分別是林元美以下“謙泰豐益”四房中,“泰房”、“豐房”和“益房”的宗祠。

現在,在政府支持上,經過兩岸林氏宗親努力,都已經進行了重修,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林資治說,林浦林氏的這幾個支祠還有一個在古代宗祠裡很少有的“溫暖特色”: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林氏遷居林浦至今,已傳到了第四十二代,繁衍10多萬人。

目前在林浦里居住的就有4000多人,大多是前六房中的“御房”和“書房”後裔。其他支派都已經在明代以後陸續外遷到福建長樂、永泰、閩清、政和、莆田和四川、廣東、臺灣以及琉球等地。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現在,政府在林浦村的北面閩江岸邊,泰山宮前,有一個“林浦四正文化公園”,是福州市政府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以及廉政教育於2017年投資興建的。

福州林浦林氏宗祠:一林喬木千枝秀,百代濂江萬派清

(東南廣播公司記者 聞達 圖/文 播音:藍天 資料提供:林資治、倉山區博物館、林浦尚書文化研究會、林浦文物保護小組 編輯:聞達 鳴謝:福州倉山區文體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